殺兄屠弟奪得皇位
曆史就是這樣充滿了無奈和嘲諷:殺害自己的同胞兄弟,作為平常人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奸大惡之人,但李世民留給後人的卻是一個大明大賢的光輝形象。也許在人們的潛意識裏,兩個死難者的個人悲劇與天下大治的偉業相比,有點微不足道吧。
李世民為秦王時,為奪取帝位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展開了殊死的鬥爭。
玄武門即長安宮城北門,地位重要,是唐朝中央禁衛部隊屯守之所。負責門衛的將領是常何,此人是李建成的舊屬,後被李世民所收買,這就為李世民的舉事提供了極大便利。此外,守衛玄武門的其他一些將領如敬君弘、呂世衡等,也被李世民收買。應當說,在京師處於劣勢的李世民,在玄武門將領處打主意,是很有遠見的一招。
為師出有名,李世民便尋機找借口。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三日,太白複經天,太史令傅奕密奏高祖:“太白見秦兮,秦王當有天下。”李淵將星狀單獨交給李世民,李世民便乘機密奏李建成、李元吉與尹德妃、張婕妤淫亂之事,並說:“臣於兄弟無絲毫負之,今欲殺臣,似為世充、建德報仇。臣今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恥見諸賊!”
李世民的這番話,是在申明自己隻是因平叛功顯才被猜忌、不容的,這便把兄弟間“骨肉相殘”的責任全部推到李建成與李元吉的身上了。高祖聽後雖感愕然,但也不敢輕信,便說:“明當鞠問,汝宜早參。”即令通知太子、齊王明天早朝,由諸大臣公斷曲直。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帶著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等人埋伏玄武門附近。玄武門是皇宮大門,是入宮必經之路,守衛玄武門的禁衛軍統領常何,原來是李建成的心腹,此時已為李世民所收買,正欲幫助李世民展開行動。然而就在此時,後宮張婕妤探得了李世民的動機,立刻向李建成報告。李建成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認為應暫避一下風頭,托病不去上朝,觀察一下形勢再作打算。李建成認為隻要布置好兵力,玄武門的守將又是自己人,還有嬪妃作內應,難道怕他胡來?不妨進宮看看動靜再說。
兩人騎馬進入玄武門,叫親信侍衛在宮外等候。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臨湖殿,發現情況異常,李元吉對李建成說:“殿下,今天氣氛怎麽這樣肅殺,連一個侍衛都不見,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兩人撥馬便往回走。
其實,李世民帶領親信將領早已進宮,這時見二人正要溜走,便從隱蔽處走了出來,喊道:“殿下,別走!”李建成、李元吉料想不到李世民會在此時現身,而且全副武裝,知道事情不妙,走得更快了。不一會兒便來到玄武門前,大喊:“常何,快開門!”然而任憑他倆叫破嗓子,也無人答理。李元吉大罵:“我們上當了,常何投靠了李世民。”說著,他彎弓搭箭射過城門,落在城外的草地上,在那裏等候的親隨接到警報,立即馳馬去東宮報信。
李建成也動起手來,他不問情由,一連向李世民連發三箭,因為心慌意亂,失去準頭,皆未射中。李世民卻早有準備,隻一箭就把李建成射中落馬,頓時氣絕身亡。
李元吉急忙逃去,迎麵碰上尉遲敬德,他回轉馬頭逃跑,忽然一陣亂箭射來,他趁勢滾下馬鞍,想鑽進附近的樹林裏躲藏,誰知李世民此時已繞過來堵住了他的退路。兩人相見,立即扭在一起。李元吉拚著全身力氣,壓在世民身上,要用雙手去扼他的脖子。恰在這時尉遲敬德趕到,李元吉放開了李世民,撒腿就跑,被尉遲敬德一箭射死。
此時玄武門外已聚集了不少兵馬。東宮接到警報後,大將馮詡、馮立和齊王府的薛萬徹帶領二千多名衛士在攻打大門,常何急命人抵住大門,玄武門守將敬君弘、呂世衡出城作戰,不幸戰死。東宮、齊王府的人馬又要分兵去攻打秦王府,一場更大的戰亂就要釀成。正在此時,尉遲敬德走上城樓,扔下兩顆帶血的人頭,大聲喊道:“太子和齊王聯合謀反,奉皇上之命討伐二賊,你們看,這就是他們的下場,你們要為誰賣命!”東宮和齊王府的人看見兩顆人頭果然是他們的主子,既然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已經被殺,除了作鳥獸散,他們還能為誰賣命,於是局勢旋即平定下來。事後李世民對他們不予追究,並把他們爭取過來為秦王府效力。所以這次兄弟相殘之事並沒引起更大的戰事。
當三兄弟打得你死我活,李淵正帶著大臣、妃嬪在太極宮中乘船遊玩,此時尉遲敬德卻一身豪氣地前來“逼宮”:“陛下,太子、齊王叛亂,已被秦王殺死,特派微臣前來為陛下保駕!”
李淵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難過,一時無話,隻趕緊吩咐船隻靠岸,便問在側的大臣裴寂:“此事該如何收場?”
裴寂是個佞臣,忙推托說:“這是陛下的家事。”蕭璃、陳叔達卻趁機進言說:“建成、元吉本不預義謀,又無功於天下,妒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上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周事,無複事矣!”
李淵見大勢已定,便順勢說:“善,此吾之夙心也。”此時,宿衛及秦王府兵與東宮、齊王府兵的戰鬥尚未全部結束,李淵便寫了“手敕”,命令所有的軍隊一律聽秦王的處置。
玄武門之變就這樣以李世民的成功而告結束。
李淵及時改立秦王為太子,並敕令軍國庶事,無論大小悉要其處決。八月,高祖李淵退位為太上皇,傳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
凡做大事,不能總是猶豫不決,坐失舉事良機;又不可草率行事,不計後果。一旦決定就要當機立斷、付諸行動,這樣才能使自己的重大決策取得更多的獲勝把握。
在武德五年以前,因李世民的軍功卓著,秦王府的威望遠遠高於東宮和齊王府,但在以後的三年多時間裏,李世民既無新的戰功,又屢遭兄弟的傾軋、妃嬪讒言,使秦王府的地位不如以前。從政治影響方麵來看,因李建成身為太子,宮中妃嬪,朝中大臣和地方勢力依附東宮的相對多些,秦王府處於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這種形式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時局會對李世民越來越不利。以弱勢而製強敵,就必須先發製人。
任賢納諫的曠世明君
有作為的封建帝王無不懂得人才是事業之根本,選拔和使用人才事關興國安邦。李世民特別重視人才,他對原屬東宮的傑出人才大膽地加以信任與拔用,將各類人才收攏到自己身邊,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的人才群。
在帝王專製時代,君臣之間無民主可言,不懂得廣開言路的君王無異於自塞兩耳蒙蔽雙眼。李世民是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正是他的兼聽納言,開創了貞觀時期君臣之間互相依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清晰政治之風,在短短一二十年將大唐推向昌盛繁榮。
即位以後,李世民逐步建立起了以自己為核心的最高決策集團,匯集了當時最傑出的人才,以充滿朝氣和進取精神的政治麵貌,開始勵精圖治,為開創貞觀之治的昌盛局麵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李世民深知: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於是,他首先采取了求賢納才、知人善任的用人政策,不拘一格地廣泛吸納人才,把舉賢薦能、廣招人才視為刻不容緩的事情,對那些推薦人才不積極的大臣,則加以嚴厲批評。
有很長一段時間,宰相封德彝沒有推薦一個人。李世民於是就責問他;封德彝卻回答說是天下沒有賢才可以推薦。
李世民不禁氣憤地批評封德彝說:“用人就如同使用器物一樣,隻要各取所長,自然就不乏賢才奇士。你不善知人,怎能說是世上都沒有賢能之才呢!”
李世民不僅讓大臣們推薦選拔人才,他自己也處處留心和訪求有才之士,一旦發現即破格提拔重用。隻要是有才之士,李世民不計較資曆地位和親疏恩怨,都能夠兼收並用,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
貞觀三年(629年),在一次上朝的時候,中郎將常何所提出的二十多件事,全都符合朝政的情況。然而,常何是武將出身,不通經文,應該是不可能有這麽高明的見解的,這不禁讓李世民既高興但又感到奇怪。
經過詢問,李世民這才知道,常何所提交的議論其實都是他家中的食客馬周代寫的。於是李世民立即將馬周召進宮,和他一番詳談之後,發現馬周的確是個人才,不僅機智敏捷,深識事端,而且處事公允,敢於直言,當即就任命他為門下省官員,對他大加重賞,後來又任其為監察禦史、中書舍人,直至中書侍郎、中書令等要職。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不計較恩怨,大膽重用東宮集團的重要謀臣魏征、王矽、韋挺等人,對於自己的舊屬和親信,李世民也不濫加任用,而是量才授予官職。
李世民用人既注重才能,也十分重視德行。特別是地方官的選拔,尤其重視德才兼備,認為這些人是親民之官,掌握著百姓的苦樂。李世民下詔規定,縣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官推薦,刺史則由自己親自選任。為做好選任刺史的工作,李世民把全國各州刺史的姓名寫在臥室內的屏風上,隨時記下他們的善惡事跡,以備升遷和賞罰。
李世民還特別注意廣開言路,虛懷納諫。他謹記“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告誡,不僅重賞那些敢於進諫的官吏,還要求大臣們從各個方麵直言進諫,不要放過小事。
由於李世民虛心納諫的開明作風,使朝廷中出現了一大批敢於直諫的大臣,貞觀前期著名的有魏征、王矽、杜如晦、房玄齡等,後期著名的有馬周、劉泊、褚遂良等。他們對當時的政治形勢起了良好的作用和影響,其中最傑出的當數魏征。
魏征原來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謀士,“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推崇他的才能,委之以宰相重任。他前後共向李世民進諫了200多件事,大多數都被采納了,這對貞觀前期的政治起了重要的影響。
魏征為人正直,敢於直言,凡是正確的意見,不但要說,而且要堅持到底,即使李世民大發雷霆,魏征坦然處之、神色不移,毫不退縮。
魏征死後,太宗十分痛心,無限感慨地說“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冠;用曆史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衰的道理;用人做鏡子,可以看到自己的過錯。現在魏征去世了,使我失去了一麵很好的鏡子。”
為了創造一個良好安定的社會環境,為實現大治天下的治國方針提供法律上的保障,李世民又進行了法製的改革和建設,采取了慎刑寬法的措施。
為了保證法令的貫徹執行,李世民親自選拔了一批正直無私、斷獄公平的人擔任法官,並親自檢查法官對案件的處理情況。他一再告誡大臣們說:“死者不可複生,用法務在寬簡。”並將死刑的終審權收歸中央,以免出現冤案。同時,李世民還規定對死刑要三次上報中央,被批準後方可執行。
李世民以獨特的政治家風度,積極推行科舉製度,大力獎拔人才。因此,在唐初人才萃集,群英滿堂。為開創貞觀時期的大好局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納諫、兼聽算不上開創性的政治舉措,但對於帝王來說,絕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政治品質和智慧,其中包含的統馭學問也值得我們尤其是領導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