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八章 實行戰時教育(中)

  抗戰初期,形勢十分嚴峻,由於蔣介石實行消極抗戰,日軍長驅直入,先後侵占了北京、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地。在河南,1937年11月5日安陽陷落,接著新鄉、焦作等地也相繼淪陷。豫北以至開封的學校師生和眾多難民,扶老攜幼,背井離鄉,紛紛逃到豫南,增加了信陽的緊張氣氛。1938年初,信陽城敵機空襲警報頻傳,信陽車站多次遭到轟炸。信師一院校舍改做傷兵醫院,二院也有一部分房屋被軍事機關占用。迫不得已,隻有將男女兩院合並在二院住宿和上課。信陽逐漸由抗戰後方變為烽火連天的抗戰前線了。此時此景,給全校師生提出一個問題,即信陽師範何去何從?周祖訓及時召集師生大會,就“信陽師範怎麽辦”作了專題講話,發動師生開展討論。一部分人主張克服困難,仍照現在一樣上課,課餘時間進行抗日宣傳教育;一部分人主張現在辦學既有困難,幹脆停辦,師生全體參加抗戰工作。周祖訓將這兩種意見拿到國難教育研究社,經過分析研究,認為抗戰是長期的,需要大量經過培養的人才陸續投入戰鬥,非到萬不得已時,不能停辦學校。但應當改變教學體製,深入實施“戰時教育”的方法,一方麵不停課,同時又要緊密配合抗戰需要實施教育,一旦需要,即轉為戰鬥實體,開往抗戰前線。

為了將來上前線參戰時能“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周祖訓又組成“信陽師範戰時服務團”,他親任服務團團長。一天上午,周祖訓率領服務團赴信陽賢山舉行宣誓。數九隆冬,北風刺骨,師生們在空曠的原野上,喘著氣,冒著汗,艱難地向賢山進發。繞過山腰上的中寺院,來到一個三麵群山環抱的平台上,蔥鬱的鬆柏,襯出壯觀的山景。宣誓前唱《義勇軍進行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歌聲悲憤而雄壯。接著,舉手宣誓。誓詞大意說:我們向列祖列宗和正在與敵人浴血奮戰的戰士們宣誓,日寇侵我中華,大敵當前,我們要履行師範學校的職責,訓練自己,教育大眾,時刻準備著,投入對敵戰鬥,直至犧牲自己!

最後周祖訓講話,他精神抖擻,麵孔嚴肅,大聲講道:“我們從今天起,無個人生命,個人生命已融合於團體生命中;無個人生活,個人生活已為團體生活所轉變……爭取民族的平等與自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激動灼熱了他的麵孔,聲音也有點沙啞。稍停片刻,他鏗鏘有力地吼道:“我們要自誓,堅決自誓,石可爛,海可枯,而抗戰救亡不可渝!”這洪鍾般的正義的聲音,打動著每個師生的心,震撼著整個賢山!

“戰時服務團”的生活緊張有序,紀律嚴明。為了適應戰時需要,每天堅持上早操,並增加長跑的距離,增加活動量。一天上早操,氣候突變,凜冽的西北風刮得人徹骨寒,有的女同學穿著旗袍,跑步時邁不開腿,致使隊列參差不齊。臨下操時,周祖訓訓斥道:“我們是為了戰時需要而鍛煉,請你們把旗袍換下來!為了抗日救亡,前方的將士浴血奮戰,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難道我們還懼怕寒冷嗎?!”周祖訓嚴以律己,每次早操,他都在師生隊列中,身先士卒又嚴而得當,令師生們心服口服。

為了增強體質、錘煉師生吃大苦耐大勞的精神和堅強勇敢的品格,周祖訓特選擇風雪交加的天氣,與師生去信陽郊區進行爬山訓練。赴震雷山那次行軍演習令人難忘。

那天早上,朔風呼嘯,雪花翻飛,信陽市沉浸在銀色的世界裏。師生們每人帶兩個饅頭一塊鹹菜,有的還背著鍋灶或扛著步搶,魚貫走出信陽師範學校大門,雄赳赳、氣昂昂地向震雷山挺進。走在隊伍最前麵的是身軀魁梧、精力充沛的校長周祖訓。在那冰雪連天的曠野裏,風雪刺臉,寒氣逼人,師生們全然不顧,個個走得氣喘籲籲,渾身發暖。進入山區後,風更大雪更猛,坡陡路滑,常常打出溜,閃趔趄,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師生們踏著冰雪,攀拉著掛滿了冰條的枯草禿枝,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刺骨的寒風和身上沸騰的熱血交融著,令人鼓舞振奮。師生們在周祖訓的率領下,不膽怯,不埋怨,互相照顧,攜手並進。翻過一道又一道山梁,穿過一條又一條深穀。中午時分,走進一個小山村,風小了,雪停了,師生們就地休息。大家相互瞧瞧,個個像個雪人,有的男教師,眉毛胡須上都凍著雪花,活像聖誕老人。村民們聞訊紛紛圍攏來看熱鬧。一個老漢不解地問周祖訓:“大風雪天,你們來深山窩裏幹啥哩?”

周祖訓解釋道:“日本鬼子侵略我們國家。為了徹底打敗它,我們冒著大風雪來搞行軍演習。有備無患,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啊!”

憨厚的村民們,聽說師生們是為了打日本鬼子而來軍訓的,非常熱情,迅速上前幫忙,幾個老太太抱來了幹柴草,有個男村民挑來了自家水窖裏珍藏的雨水,供師生們燒開水喝。水燒開了,師生們饑腸轆轆,啃幹糧,就鹹菜,喝開水,吃得有滋有味。吃罷午飯,團員們有的站在村頭唱抗戰歌曲,有的三五成群到老百姓家作口頭宣傳。接著,師生們又集合起來,準備進行爬山比賽和雪地競走。一聲哨響,參加爬山比賽的同學,像發起總攻的戰士,奮不顧身地向震雷山頂衝鋒。頃刻間,山坡上爬滿了人,有的急不擇路,抓住掛滿冰雪的樹枝枯草往上攀登;有的沿著羊腸小道弓著腰爭先恐後地向上猛跑;有的不小心摔一跤,爬起來繼續前進。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奮勇拚搏,張秀靈同學壓倒群雄,奪得第一名。

爬完了山,朝氣蓬勃地歸來,師生們唱著雄壯的戰歌,一個個都帶著英爽的微笑。悠揚的歌聲隨著粉蝶似的雪花在空中盤旋著、蕩漾著,皎潔的雪地映襯著一張張緋紅的臉,他們的精神克服了一切畏縮,他們的勇氣戰勝了一切艱難,沒有痛苦,沒有疲倦,因為疲倦和痛苦都被他們的熱血熔化了,盡管有的師生的腳上已打起了血泡。

後來,師生又多次進行爬山拉練,把信陽附近的大山小丘,幾乎攀登個遍,個個練出一雙鐵腳板。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