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學派關於遊戲的各種論述,是源於這一學派的基本思想,即人與動物一樣,有需要發泄的原始衝動和本能欲望,但人和動物不同,社會的道德規範必須限製這種發泄,當這些被壓抑在潛意識裏的衝動和欲望累積起來時,將會不自覺地尋找出路,做夢、幻想、口誤等表現就是潛意識的泄露。如果積累過多,壓抑過深,而得不到釋放,就會造成心理失常,產生精神病。他們認為遊戲就是宣泄受壓抑的衝動的最好途徑,因為遊戲遠離了現實,是一個完全受控於自己的自由天地。精神分析學派的最早代表弗洛伊德以及他的追隨者們,都從不同的側麵反映了這一思想。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遊戲理論
弗洛伊德的遊戲理論完全植根於他的人格構成學說,因此,要了解其關於遊戲的思想,首先必須了解他的人格構成學說。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由一切與生俱來的原始本能衝動所組成的,它們不懂得什麽邏輯、道德,而隻受唯樂原則的支配;自我是現實化了的本能,是在現實的反複教訓之下,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即符合道德行為要求的部分,它代表著“我們意識的要求”。
在弗洛伊德看來,嬰兒是完全受本我支配的,隨著經驗的積累,自我和超我才一起得到發展。個體發展所麵臨的問題,就是要建立和形成自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我在調節和平衡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和矛盾時的機製是在遊戲中獲得的。
根據上述人格構成理論,弗洛伊德提出了他對兒童遊戲的看法。他認為,驅使兒童去遊戲的,正是心理生活的“唯樂原則”。遊戲與其他心理事件一樣,受到唯樂原則的自動調節。同時,弗洛伊德又認為,統治兒童期的願望是快快長成大人,做大人所能做的事情,而這種願望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兒童隻能在遊戲中獲得對這種願望的滿足。例如,常見的兒童遊戲“娃娃家”中,一些兒童在遊戲中充當父親、母親、爺爺、奶奶等角色,他們在遊戲中模仿成人的活動,“奶奶”買菜做飯,“母親”帶孩子,“父親”上班,“爺爺”幫助料理家務,等等,以成人的角色自居,這樣就可以使兒童“當大人”的願望得到滿足。
誠然,兒童遊戲並非總是和愉快的體驗聯係在一起的,不愉快的體驗也時常會成為遊戲的主題。例如:在幼兒園中,某個兒童由於不守紀律,或有侵犯他人的行為而受到老師的批評,老師的這些批評會給兒童帶來不愉快的體驗。根據唯樂原則,兒童應該避苦趨樂,忘掉這些痛苦體驗,但恰恰相反,老師一走開,或過些時候,兒童就會把這種痛苦的體驗變成遊戲,把剛才老師批評他的話,轉嫁到同伴或玩具身上。此現象似乎與唯樂原則相矛盾,但弗洛伊德認為,這是一種強迫重複的現象,即遊戲的產生可能是由某種不愉快的體驗引起的,但這種遊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自己不愉快的體驗轉嫁到別人(同伴或玩具)身上,使自己的不愉快體驗得到發泄。此時,這個兒童也從這種體驗的被動承受者轉變為這種遊戲的主動執行者,使自己想成為大人(老師)的願望得到滿足,並從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弗洛伊德還進一步解釋道:兒童遊戲中,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強迫重複現象,原因在於此時兒童的“自我”結構還不完善,心理防禦機能尚不能有效地抵禦外界環境的傷害,所以許多事情是兒童在當時無法忍受的,“自我”往往被現實所挫敗。“自我”要奮力去掌握環境,使不可忍受的事情變為可以忍受的事情,這就需要重現事件,重新體驗,這就產生了強迫重複現象。
因此,弗洛伊德認為遊戲的對立麵不是嚴肅的工作,而是現實。遊戲能夠滿足兒童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滿足的願望,為其發泄受壓抑的、不能為社會所允許和接受的衝動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場所,也為兒童戰勝現實,從被動的體驗者轉變為對環境或事件積極主動的掌握者提供了途徑。
也就是說,遊戲補償了兒童現實生活中不能滿足的欲望,使兒童再現那些難以忍受的體驗,緩和心理緊張,克服困難,減少憂慮,發展自我力量,從而適應現實環境。
二、新精神分析學派艾裏克森的遊戲理論
新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艾裏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說(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並積極發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論,他認為人格的發展是心理性欲(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自我是處於發展中的人格,它要獲得理想的發展,必須成功地協調來自內部的心理性欲要求和來自外部的社會要求。所以在人格構成中,自我是積極主動的因素,而遊戲可以幫助自我對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進行協調和整合,它是自我的一種機能。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和人格的發展,遊戲的形式也將有所不同。以使用玩具為主的遊戲是學前兒童主要的遊戲形式。
艾裏克森曾把人格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即:①對人信賴與不信賴的衝突(2歲內);②活潑與羞怯的衝突(2~3歲);③主動與退縮的衝突(3~7歲);④勤奮與自卑的衝突(7~16歲);⑤自我同一性與自我迷失的衝突(青春初期);⑥友誼與孤獨的衝突(青春晚期);⑦有創造力和頹廢遲滯的衝突(中年期);⑧完備滿足與悲觀絕望的衝突(老年期)。他指出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發展任務,倘若發展任務解決得好,就能形成理想的人格,解決不好,則形成與理想人格相反的另一種人格。他認為,在人格發展的八個階段中,前一階段的發展狀況影響著後一階段的人格發展,遊戲在幫助兒童從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發展過程中,起著“催化劑”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的遊戲理論,把對遊戲的研究與發展理論緊密聯係起來,這對遊戲理論的發展,無疑是一大貢獻。尤其是精神分析學家在“遊戲治療”中采用的“娃娃遊戲”方法,引起了研究人格發展的心理學家的注意。於是,人們開始把它作為研究學前兒童人格因素的一種方法。這些研究本身,使“娃娃遊戲”治療技術得到豐富和發展,反過來也促進了對兒童遊戲的研究。20世紀60至70年代,早期教育在西方受到普遍重視,精神分析學派的遊戲理論在其中也起了一定作用,特別是精神分析學派所強調的遊戲對於人格發展和心理健康的價值,對於今天人們重視兒童早期的發展與教育,重視想象性遊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都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