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適(1150—1223),字正則,世稱水心先生,永嘉(今浙江永嘉縣)人。淳熙五年(1178)進士。其為文氣勢宏偉,議論暢達,藻思英發。著有《習學記言》、《水心先生文集》。
南安軍三先生祠堂記
南安者,昔周子、二程相與講習其地,群聖人之道賴以複明,學者紀焉。信安劉侯行父,始即學東偏,券市考室,奠祠之如學。初,侯既造設廳,飾以兩序,加樓其上;又移試院位於勝方而益其舊,役費皆倍祠數十:然自以為不足錄,惟日懼三君子子奉有失。其治南安,劇賊遁散,兵不用;常訟稀減,刑甚省,宿負捐假,斂不急;民物富樂,略如承平:然自以為不能化,惟日憂三君子之教不行。於是為其士者,思久侯之愛與祠並也,以記來請。
餘觀著令,漢而後諸大儒祀孔子廟廷者,三君子過之遠矣,而為未之及。或官職所臨,縣州所生,與所講習,祠或因於學,或別於學。夫道非擊於地,而尊道者猶敬其所從始,特時事之宜,非曰禮當然也,必著令而通祀,斯稱矣。
然則三君子亦何以過諸大儒哉?蓋道之所以晻鬱於後者,天與人殊而人與己殊,道非其道而學非其學也。理不盡,徒膠昔以病今;心不明,姑舍己以辨物。勤苦而種,皆文藻之末;鹵莽而獲,皆枝葉之餘。揚雄、韓愈猶然,況其下乎!自周子、二程以來,天之命我者,屬乎不離也;我之事天者,吻乎有合也。舜、文王之道即己之道;顏淵、孟軻之學即己之學也。辭華不黜而自落,功利不抑而自退,其本立矣。兩迷者歧也,四達者路也,邪不亂正;燭火暗室也,旭日方旦也,幽不掩明。大經大法,未嚐不炳然具見,而何塞路之有!此其所以過之遠也。覺於是而進,餘所進也;安於是而止,餘亦止之。
嘉定十二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