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二章 曾鞏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豐(今江西南豐縣)人。嘉祐二年進士。其文章上下馳騁,愈出而愈工,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歐陽修學術的主要繼承者。著有《元豐類稿》。

徐複傳

徐複字希顏,興化軍莆田人。嚐舉進士,不中,去不複就。博學,於書無所不讀,尤通星曆五行數術之說,世罕有能及者。為人倜儻有大誌,內自飭勵,不求當世之譽。樂其所自得,謂富貴不足慕也,貧賤不足憂也。故窮閻漏屋、敝衣糲食、或至於不能自給,未嚐動其意也。遇人無少長貴賤,皆盡恭謹。其言前世因革興壞是非之理,人少能及。然其家未嚐畜書,蓋其強記如此也。

康定中,李元昊叛,詔求有文武材可用者,參知政事宋綬、天章閣侍讀林瑀皆薦複,詔賜裝錢,州郡迫趣上道。既至,仁宗見複於崇政殿,訪以世務,複所為上言者,世莫得聞也。仁宗因命講《易》“乾”、“坤”、“既濟”、“未濟”,又問今歲直何卦?西兵欲出如何?複對歲直“小過”,而太一守中宮,兵宜內不宜外。仁宗善其言。複又獻所為《邊防策》、《太一主客立成曆》、《洪範論》。上曰:“卿所獻書,為卿留中。”必欲官之,複固辭,乃官其子晞。留複登聞鼓院,與林瑀同修《周易會元紀》。歲餘,固求東歸。仁宗高其行,禮以束帛,賜號“衝晦處士”。

複久遊吳,因家杭州。州牧每至,必先加禮,然複未嚐肯至公門。範仲淹知杭州,數就複訪問,甚禮重之。仲淹嚐言,西兵既起,複預言罷兵歲月,又鬥牛間嚐有星變,複言吳當大疫,死者數十萬人。後皆如其言。複平居以《周易》、《太玄》授學者。人或勸複著書,複曰:“古聖賢書已具,顧學者不能求,吾複何為,以徼名後世哉?”晚取其所為文章盡焚之。今其家有書十餘篇,皆出於門人故舊之家。

複卒時,年七十餘。既病,故人王稷居睦州,欲往省之。複報曰:“來以五六月之交,尚及見子。”稷未及往,至期,複果已死。其終事皆預自處。子晞,年五十餘,亦致仕,官至國子博士,複贈尚書虞部員外郎。複死十餘年,而沈遘知杭州,榜其居曰“高士坊”雲。讚曰:

複之文章,存者有《慎習讚》、《困蒙養》等篇,歸於退求諸己,不矜世取寵。餘論次複事,頗采其意雲。若複自拔汙濁之中,隱約於閭巷,久而不改其操,可謂樂之者已。

書魏鄭公傳

餘觀太宗常屈己以從群臣之議,而魏鄭公之徒,喜遭其時,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無不諫諍,雖其忠誠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則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稱賢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淵源皆出於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書存也。及觀鄭公以諫諍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禮,失終始之義,則未嚐不反覆嗟惜,恨其不思,而益知鄭公之賢焉。

夫君之使臣與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滅人言以掩己過,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諫諍為當掩,是以諫諍為非美也,則後世誰複當諫諍乎?況前代之君有納諫之美,而後世不見,則非惟失一時之公,又將使後世之君,謂前代無諫諍之事,是啟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漸不知天下之得失。至於遼東之敗,而始恨鄭公不在世,未嚐知其悔之萌芽出於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諫切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存之於書,未嚐掩焉。至今稱太甲、成王為賢君,而伊尹、周公為良相者,以其書可見也。令當時削而棄之,成區區之小讓,則後世何所據依而諫,又何以知其賢且良與?桀、紂、幽、厲、始皇之亡,則其臣之諫詞無見焉,非其史之遺,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則諫諍之無傳,乃此數君之所以益暴其惡於後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為尊親賢者諱,與此其戾也。”夫《春秋》之所諱者,惡也,納諫諍豈惡乎?“然則焚稿者非歟?”曰:焚稿者誰歟?非伊尹、周公為之也,近世取區區之小亮者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則?以焚其稿為掩君之過,而使後世傳之,則是使後世不見稿之是非,而必其過常在於君,美常在於己也,豈愛其君之謂歟?孔光之去其稿之所言,其在正邪,未可知也,其焚之而惑後世,庸詎知非謀己之奸計乎?或曰:“造辟而言,詭辭而出,異乎此。”曰:此非聖人之所曾言也。令萬一有是理,亦謂君臣之間,議論之際,不欲漏其言於一時之人耳,豈杜其告萬世也。

噫!以誠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萬世者,鄭公也。益知其賢雲,豈非然哉!豈非然哉!

禿禿記

禿禿,高密孫齊兒也。齊明法,得嘉州司法。先娶杜氏,留高密。更紿娶周氏,與抵蜀。罷歸,周氏恚齊紿,告縣。齊貲謝得釋。授歙州休寧縣尉,與杜氏俱迎之官,再期,得告歸。周氏複恚,求絕,齊急曰:“為若出杜氏。”祝發以誓。周氏可之。

齊獨之休寧,得娼陳氏,又納之。代受撫州司法,歸間周氏,不複見,使人竊取其所產子,合杜氏、陳氏,載之撫州。明道二年正月。至是月,周氏亦與其弟來,欲入據其署,吏遮以告齊。齊在寶應佛寺受租米,趨歸,捽挽置廡下,出偽券曰:“若傭也,何敢爾!”辨於州,不直。周氏訴於江西轉運使,不聽。久之,以布衣書裏姓聯訴事,行道上乞食。

蕭貫守饒州,馳告貫。饒州,江東也,不當受訴。貫受不拒,轉運使始遣吏祝應言為複。周氏引產子為據,齊懼子見事得,即送匿旁方政舍。又懼,則收以歸,扼其咽,不死。陳氏從旁引兒足,倒持之,抑其首甕水中乃死,禿禿也。召役者鄧旺,穿寢後垣下為坎,深四尺,瘞其中,生五歲雲。獄上更赦,猶停齊官,徙濠州,八月也。

慶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司法張彥博改作寢廬,治地得坎中死兒,驗問知狀者,小吏熊簡對如此。又召鄧旺詰之,合獄辭,留州者皆是,惟殺禿禿狀蓋不見。與予言而悲之,遂以棺服斂之,設酒脯奠焉。以錢與浮圖人升倫,買磚為壙,城南五裏張氏林下瘞瘞:掩埋。之,治地後十日也。

嗚呼!人固擇於禽獸夷狄也。禽獸夷狄於其配合孕養,知不相禍也,相禍則其類絕也久矣。如齊何議焉?買石刻其事,納之壙中,以慰禿禿,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無忌言。

二十九日,南豐曾鞏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