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覯(1009—1059),字泰伯,建昌軍南城(今江西南城縣)人。終以講授為生,從之者常數百人。仁宗皇祐初年,範仲淹薦為試太學助教。主張羽翼六經,而不拘泥於古人。著有《直講李先生文集》。
野記二篇
予居東郊外,耳目所得,有可以為世戒者,作《野記》二篇。
一
裏之氓有慕都邑之侈者,以其畜牛易人之乘馬。既數歲矣,土田之腴舍牛而不獲,倉廩菽粟耗於馬腹,饑餓且不救,而馬之能,卒無益於甑釜。
噫!今之絕故賤而友新勢,忽講習而向奔走,有不病其田而空其菽粟者乎?
二
春陽既作,草之百名生於穹陵、於絕澤、於不跡之地。霧雨所盥,風氣所弄,苗堅蔓驕,生理自若。
舍是而入田畝者,則根與稻爭潤,葉與粟誇暖,角長等碧,疑過者之目。農人之父病其為稼害也,掘而去之不遺種,火變水腐,狼藉道側。願為糞土蕪,弗可得矣。
噫!安爾類,計爾材,不自齒於嘉穀,則奚禍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