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世界新路線

  把稗斯麥時期同威廉二世時期截然分開的顯著標誌集中表現在對外政策方麵。如果說稗斯麥時期德國外交政策的重點在歐洲,那麽威廉時期已明顯地轉向世界。

  從“大陸政策”到“世界政策”,是德國國家實力地位發展變化的產物,也同決策人的個人素質與外交風格密切相關。透過繁蕪複雜的外交文獻,那些構成一國人民及其領袖的思想和願望,也對外交事務及其結局產生著重要影響。因為時代發展所留下的印記和一個民族在政治上、心理上根深蒂固的曆史傳統,總要通過一定時期居於領導地位的、有權采取行動的人物所發揮的影響表現出來。它構成一個國家在不同時期對外交事務處理的重要差異,特別是程度上的區別。

  稗斯麥統治時期德國外交政策和威廉二世時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區別在於,前者的外交政策是有限製的、有約束的,並基本具有和平性質。1870年德國統一後,稗斯麥意識到新帝國需要有一個長久的和平發展時期,因此他致力於把德國的精力限製在歐洲大陸,並通過精心建立一個製約性的同盟體係來維護帝國的安全。這樣,他的外交政策就具有明顯的防禦性質,並稱之為“大陸政策”。大陸政策的核心是德國、奧匈、意大利三國同盟,並通過“三皇同盟”和“再保險條約”,保持同俄國的友好關係,最後達到最大限度地孤立法國的目的。在大陸之外,禪斯麥也設法與英國和平相處,支持英國和其他列強在亞非兩洲的擴張,以便把它們的注意力從歐洲引開,或加劇它們之間的不和,最終使德國成為歐洲的仲裁人。這種對奧、對意、對俄、對法、對英的不同外交方針,構成禪斯麥外交的基本特點,其中阻止法、俄兩國接近,避免東西兩線作戰,是禪斯麥大陸政策的核心內容。盡管同俄國的關係多有反複,但維持德俄友好一直是仰斯麥始終致力貫徹的目標。禪斯麥為維持德俄關係所作的努力給彼得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隻有在這位外交大師引退以後,俄國宮廷才感受到在維持俄德關係方麵所形成的空白。一位德國駐俄使館武言在傅斯麥去職後曾這樣報道俄國的反應;從柏林會議以來,俄國一直以敵視和懷疑的眼光注視著作斯麥侯爵,這種敵視和懷疑的情緒突然被遺忘了。人們已認識到,由於他的去職,他們失去的不是俄國的敵人,而是俄國的朋友。俄國人認為,這位人物近 30 年來曾經是兩個鄰國之間友好關係最可靠的保證人,並以一定方式保證了兩國之間的和平,現在,他們為失去這樣一位人物而惋惜。人們深信,從最近一次土耳其戰爭以來,俄國人之所以能生活在和平安寧的環境裏,能改善其財政狀況並完善自己的軍備,其實應感謝伴斯麥。因此,俄國對伴斯麥離開政治舞台並不高興,而是感到真誠約惋惜……從今以後,俄國人在估量未來的局勢時突然缺少了這樣一個可靠的因素。正如俄國人所說的那樣,代替作斯麥這一可靠因素的是“捉摸不定的東西”,是”新世紀的神秘莫測的東西”,前景這樣茫昧難測給俄國人帶來很大的不安,自信心以及過去那種認為自己能掌握歐洲命運的信念消失了。他們相信,由於伴斯麥侯爵的辭職,必然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彈思極慮地猜測會朝什麽方向發展,特別是關於德國未來的外交政策。

  俄國人的惋惜和擔心不是多餘的!禪斯麥下台不久,威廉二世和他的新宰相們已離開德國維持近 30 年的小心翼翼的歐洲安全政策航道,向“世界政策”的新路線全速前進。從一個大陸強國進而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的渴望,以及伴隨而來的殖民主義和海軍擴張,標誌著與稗斯麥時代的外交政策分道揚鐮。打破傅斯麥外交堅冰的第一個舉措是中止德俄“書再保險條約”。再保險條約締結於187年6月18日,是德俄之間的一項秘密協定。條約規定:遇到大規模戰爭時,德俄雙方保證相互保持中立,除非俄國主動進攻奧匈或德國主動進攻法國。條約最初有效期為3年。該條約限製了稗斯麥對法行動的自由,但卻在保證德奧聯盟體係的基礎上,把德俄關係穩定了3年。作為一種權宜之計,它使德國有時間去尋求新的保證,以防止來自俄法兩線作戰的危險 1890 年,再保險條約期滿,新上任的德國卡普裏維政府認為這個條約已不能阻止法俄聯盟的形成,決定不再續訂條約並積極尋求新的結盟方式以打破法俄的接近。至此,稗斯麥長期致力維係的德俄關係開始公開走向惡化。在德國國內,毛奇及其助手軍需總長瓦德西伯爵已積極籌劃打一場對俄的先發製人戰爭,以擺脫難以避免的兩線作戰局麵。後來,俄國曾第二次、第三次試圖在作出重要讓步的情況下爭取與它的西部鄰國達成新的協議並續訂條約,但都遭到卡普裏維及其外交班子的拒絕。他們認為俄法兩國結盟從長遠看是不可能的,同時深信熊與鯨魚,即俄國與英國也決不會達成諒解。由於英法在北非、英俄在中亞的激烈爭奪,都會被迫向德國靠攏,因此德國享有選擇自由的種種好處。正是在這種錯誤判斷的支配下,德國開始超越憚斯麥的親俄戰略,把俄國這個東方軍事巨人逐步推向法國一邊。

  德國在背棄再保險條約以後,通過簽訂赫爾戈蘭一桑給巴爾條約,在彼得堡造成了親英反俄的深刻印象。

  赫爾戈蘭島是英國 1815 年從丹麥手中取得的旨在對付未來的“大陸封鎖”體係的一塊潛在的走私基地。由子地處易北河口並能作為正在開鑿的北海一波羅的海運河西口前一道不可缺少的屏障,德國決定出讓東非索馬裏海岸的德屬部分,並把桑給巴爾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保護權交給英國,以換取對赫爾戈蘭的占有。鑒於這筆雙方所付出的代價和得到的重要好處,進一步加深了沙皇對德國親英反俄立場的認識。結果消除了法俄接近的最後障礙,法國開始被視為對付相互結盟的中歐大國的天然盟友,一步步地走向俄國的懷抱。

  1891年7月,一支法國海軍艦隊駛抵喀琅施塔得要塞對俄國進行訪問,這是自 1812 年拿破侖侵俄戰爭以來法國軍事代表團首次造訪俄國。為了歡迎法國使團的到來,沙皇亞曆山大三世破天荒地在微風中脫帽聆聽一向在俄國禁止演奏的“馬賽曲”。這一前所未聞的舉動給了法國艦隊最高禮遇,也引起歐洲輿論界的普遍關注,它表明法俄兩國已從傳統的敵對關係發展到友好合作的新階段。1892年8月,法國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再次訪間俄國。在彼得堡兩國經過一段磋商最終達成關於締結軍事專約的協議。依照這一協議,俄國受到奧匈和德國的進攻,或者法國受到意大利或德國,以及兩國的聯合進攻,法俄兩國將相互提供軍事援助,屆時俄國將提供兵力130萬人,法國則出兵80萬。1893年12月27日和1894年1月4日,協議先後經俄法兩國政府批準,法俄軍事同盟正式形成。至此,大陸上的大的軍事強國已分為相互威脅的兩大軍事陣營:一方是俄國和法國,另一方是德國和奧匈。由於雙方結盟基礎的穩固,在歐洲大陸國家中已形成若幹固定的結盟體係。這一體係結束了稗斯麥十分重視的法國孤立狀態,也使德國處於受結盟的兩翼國家夾攻的地位。

  由於兩翼威脅的加強,現在德國特別注意同英國保持良好關係自赫爾戈蘭一桑給巴爾條約簽定以來,英德關係並未獲得突破性進展。起初,德國一直希望英國能夠加人三國同盟,但慣於奉行“光榮孤立”的英國卻遲遲不願對德國的呼籲作出反應,因為它不願過早地卷人大陸體係而失去自由選擇的權利。1893 年夏,英法兩國在印度支那的 m 公河穀發生的衝突似乎為德國帶來新的希望,但自 1892 年開始執政的自由黨格萊斯頓內閣一直對德國的結盟鼓勵持十分克製的態度。除了傳統的影響,德國經濟和軍事實力的急劇膨脹,是英國在結盟關係上裹足不前的真正原因。進人 90 年代以來,德國由於新的科技革命和壟斷組織的發展,工業生產和對外貿易額均有長足的發展,不僅增長速度超過了英國,而且其產品已在歐洲市場上排擠英國商品。英國在80年代在對德競爭關係方而已感受到強大的壓力,而在90年代麵對德國的發展成就,已從驚訝轉變為深深的憂慮。與此同時,德國由於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的空前發展開始加緊殖民擴張。爭取建立一個幅員遼闊的殖民帝國並在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中奪取“勢力範圍”,已成為德國對外政策的一項新的戰略任務。到 90 年代中期,當奪取殖民地幾乎已成為德國對外政策的最重要目標時,英德兩國的關係開始由冷淡轉向惡化。德國的強大力量,使英國政治家對德國更加懷疑和警惕,德國向英國所表示的好感和結盟要求,由於英國不信任感的增強,己失去它的價值和意義。18%年1月26日的(法蘭克福報》寫道:德國的整個政治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現今許許多多集團正在為實行世界政策進行積極鼓動,以激起某種民族沙文主義情緒。在一個如此重大的問題上以如此膚淺的方式進行積極鼓動,這在過去是罕見的……德國主要是一個大陸強國。它在陸上的力量已使它獲得無可爭議的世界強國的地位……

  德國執行世界政策的願望與加強德國地位是不協調的;這倒會使人們懷疑德意誌帝國的和平意圖,在政治舞台上造成了一種新的難以估量的局麵。

  從謀求與英國結盟到英德對抗,是德國外交戰略由大陸政策向世界政策演變的重要轉折。如果說放棄與俄國的結盟是對憚斯麥大陸體係的重要修正,那麽,同英國展開激烈的競爭則是推行世界政策的重要體現。卡普裏維因估計到法俄兩線作戰的強大壓力,曾竭力避免同英國發生政治衝突。但在他下台以後,不顧兩翼威脅,致力於殖民擴張並與英國展開競爭的政策開始占據上風。人們普遍認為,1897年7月標洛出任外交國務秘書,海軍少將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1849-1930 年)出任海軍大臣,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1832-1904年)以及外交部官員霍爾斯坦因的相繼重用,是德國推行“世界政策”的顯著標誌。從這個時期起,德國統治集團的野心已衝破伸斯麥設下的各種限製,狂熱地要求實行一項能體現德國實力的毫無保留的世界政策。

  標洛,這位健談、機智的外交家,自1897年主持外交部工作,190年升任宰相,在連續12年裏(到1909年)都是世界政策的象征。他的演說技巧、應變才能以至於瀟灑的風度,都曾引起國際外交界的一片讚譽,連俄國老牌外交家哥爾查科夫也稱頌他是一位卓越的策略家。然而事實上,標洛卻是一位能力薄弱、思想膚淺的政客。他不善於考慮比較遠大的目標和對外政策的前景。過分聰明的頭腦,使他往往隻在表而現象上作文章,而缺乏對國際形勢和外交決策深入細致的分析和全而謀劃。有人說他可以一連幾個小時麵對鏡子練習將在國會發表的演說,不僅能反複推敲需要講的詞句,而且還十分注意琢磨語調和麵部表情,但在重大的外交決策方麵,往往漫不經心,輕下判斷,缺乏深沉的思素和耐心。他的這些個性素質得到同他一樣膚淺的威廉二世的賞識,也成為後者外交決策和外交風格的一麵鏡子。

  標洛主持外交部以後,德國外交戰略的目標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麵:第一是爭奪殖民地,第二是大力擴充海軍。德國的殖民擴張始於伸斯麥執政的後期。184年4月24日,憚斯麥宣布由不來梅商人呂德裏茨開拓西南非洲地區受德國保護,通常被視為德國殖民政策的“誕生日”。同年 7 月,經納赫蒂加爾宣布,喀麥隆海岸地區也為德國占有;第二年,東非和桑給巴爾也淪為帝國的保護地。這樣,在稗斯麥執政時期德國就實際開始建立其殖民帝國了。但是,稗斯麥堅持他的殖民政策的商業性質,表示隻有在商人們已經開始經營的基礎上才開拓殖民地。他反對建立擁有衛戍和殖民官員的殖民行政機構,主張學習和效法早先東印度公司的榜樣,由商業界負責開拓事宜。稗斯麥對殖民地有自己的獨特看法,他認為:“殖民地決不會增強一個國家的實力,隻會使國家的力量單單從一個方麵伸向外部世界,這可能暫時給國家的實力增添光輝,但不可能保持久遠。”所以在憚斯麥時期德國的殖民擴張尚處於“史前”時代,在整個對外政策中並不占重要地位。然而,自威廉即位以來,特別是標洛進人外交部以後,受經濟實力迅速膨脹的驅動,爭奪殖民地開始演變為一項基本國策。190年2月日《泛德意誌報》一篇題為(20世紀的德國》的文章憤慈地指出:“德國因本身殖民地擁有不充分而不得不依賴從南美和亞洲土耳其取得補充,從而處於一種非常被動的地位。”帝國軍事將領伯恩哈迪在他的小冊子《我們的未來》中大聲疾呼:“如果我們來觀察一下英國、法國,甚至小小的比利時所擁有的殖民地麵積,我們會清楚地看到,在地球的分配中,我們自己早犯了嚴重的錯誤,吃了大虧。”民族主義曆史學家阿達爾伯特·瓦爾寫道:“德國需要殖民地就像需要每天吃的麵包一樣。”這主要倒不是出於經濟理由而是“為了給充滿進取精神和活力的德國人民提供一個活動場所,幫助創造一種新的、不那麽平庸的德國人”。要求實行殖民主義的動機各不相同,但都在為一個殖民帝國進行鼓動。標洛這位身負外交重任的圓滑政客白然不能置身輿論之外,他於1897年12月6日在帝國議會的雄辯演說中,為德國的殖民政策作了全麵辯護,成為大力推行殖民擴張的宣言。標洛指出,“各民族在爭奪統治大有發展前途的地區的競爭中,從一開始就不應當把德國排斥在外。德國過去曾有那樣的時期,把土地讓給一個鄰國,把海樣讓給另一個鄰國,而自己隻剩下純粹在理論上主宰著的天空,可是這種時期已經一去不複返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在陽光下的地盤。”非洲是德國殖民擴張的起點,但是當它全麵推行“世界政策”時,非洲大陸已接近被瓜分完畢。為了把自己的非洲領地連成一片,進而參與對非洲的再瓜分,德國製定了一個從大西洋(西南非洲)到印度洋(東非)的斜斷中南非洲的計劃。這個計劃囊括德屬西南非洲、葡屬安哥拉、比屬剛果的一部分、德屬東非和葡屬莫桑比克。這個計劃一旦得手,不僅能為德國提供豐富的礦業資源、農業資源和新的投資場所,還將攔腰截斷英國縱貫非洲的開羅一開普敦殖民體係,並以此為基地南北延伸,進一步蠶食非洲大陸。為了排除競爭對手,德國還不斷地通過對南非布爾人的支持來打擊英國殖民勢力,並積極向南非滲透資本,甚至準備宣布德蘭士瓦為德國的保護國,不惜與英開戰,展開同英國的激烈爭奪。

  中近東是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也是德國殖民擴張的重要目標。在“向東方推進”的口號下,德國急欲插足中近東,控製奧斯曼帝國,把小亞細亞變為德國的工業品市場、投資場所和糧食產地,並排除英、俄、法等國在這一地區的傳統勢力。為了控製土耳其,德國采取最有可能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修建具有戰略意義的巴格達鐵路。鐵路,是德國向安納托利亞進行滲透的最強有力的工具。自 1893 年在德意誌銀行的支持下,一條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到安卡拉的鐵路正式通車以來,德國人已正式進人中東政治舞台。其後,從德國向土耳其輸出的產品總值增加了 35096,而從土耳其輸出至德國的產品總值飛躍至70%以上。到處是德國的推銷員;德意誌東方航運公司在漢堡、不來梅和伊斯坦布爾之間建立了直接航線;東方研究也在德國變成一門流行的學科。但是,最誘人的計劃是修建一條從博斯普魯斯海峽通往波斯灣的鐵路。這條鐵路從伊斯坦布爾穿過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直達波斯灣海岸。這條鐵路將與己經通車的漢堡經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索菲亞到伊斯坦布爾的鐵路連成一線,成為德國“向東方推進”最強有力的工具。它將攔腰切斷英國從陸上通往印度的道路,把整個中近東地區都囊括進德國的勢力範圍,從而嚴重威脅英國在北非、西亞和印度的殖民利益,也將妨礙英國對波斯灣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的獨占。這條鐵路被德國殖民者恰當地稱作“架在英屬印度上麵的一把利劍”,它不僅刺中英國的要害部位,而且也嚴重損害了俄國在黑海兩海峽和小亞細亞的利益,對土耳其最大的債權國法國的利益也構成嚴重威脅。因此,英、俄、法三國都竭力阻撓德國這一計劃的實現,並通過對土耳其施加壓力和加強對波斯灣的控製與德國對抗。為了爭取到對這條鐵路的租借權,1898年10月,威廉二世在標洛的陪同下,以朝覷“聖地”為名,親訪土耳其,在拜薩拉丁陵墓之後的講演中,以自己是“3億穆斯林生死不渝的'

  朋友”的承諾,換取了土耳其素丹的好感,為德意誌銀行在優惠條件下取得渴望得到的鐵路租讓權 1903 年,當德國最終獲得巴格達鐵路修建權的時候,驚慌的英國已在醞釀與法、俄兩國的合作,以謀阻止德國的東進願望。從這個意義上講,巴格達鐵路是形成英德對抗並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成因。

  遠東,也是西方列強激烈爭奪的前沿陣地,德國也急切地要求在這裏占有一席之地。為了在遠東水域獲得海軍基地,繼而在中國擴張殖民勢力,德國遠東艦隊前任司令蒂爾皮茨海軍上將(現任海軍大臣)選中了山東半島南岸的膠州灣。1897年月,兩名德國傳教士在山東曹州巨野縣被殺。德國以此為借口以武力強占中國膠州灣。接著在 1898 年 3 月,又脅迫中國簽訂《中德膠澳租借條約》,把包括青島在內的、周圍半徑約50公裏的膠州灣領土租讓給德國,並攫取了修築膠濟鐵路和在山東開采礦山的權利,將山東納入德國的勢力範圍。

  德國侵占膠州灣以後,列強紛紛效仿,掀起一個瓜分中國的狂潮,旅順、大連、九龍、威海、廣州灣、福建相繼被劃為俄、英、法、日等國的勢力範圍。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災難在中國觸發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反帝愛國運動。領導這一運動的是秘密團體“義和團”。190年6月,義和團進入北京,包圍各國使館並殺死德國公使馮·克林德。西方列強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組成英、法、德、日、俄、美、意、奧八國聯軍,以德國將領瓦德西伯爵為統帥,發動了空前規模的侵華戰爭。在聯軍的野蠻鎮壓下,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陷於失敗。1901年9月7日,隨著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的簽訂,中國的半殖民地危機進一步加深。德國在瓜分中國、鎮壓中國革命的活動中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同時,它與其他列強的矛盾也變得更加尖銳化了。

  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遼闊的太平洋水域,德國長期以來渴望得到一塊海軍基地。自189年以來一直由英美德三國共同管轄的薩摩亞群島,首先成為德國試圖完全獨占的一個目標。1898年7月,德國曾利用美西戰爭之機,向美國提出結束共管、移交德國單獨占領的要求。在遭拒絕後,它又利用次年英布戰爭爆發的機會向英國敲詐。德國既在群島製造內讓,以損害共管的聲譽,又在外交上不斷對英國進行恫嚇。結果,鑒於英布戰爭後英國的困難處境,英國被迫讓步,最後以群島中的兩個島嶼劃歸德國,結束了這場糾紛。德國得到了英國的施舍,但卻加深了英德之間的對抗。正如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裏慣常對來訪的德國客人所說的:“您為您的友誼要求的代價太高了。”德國世界政策的另一重要目標是太力擴充海軍。海洋是建立世界性擴張體製的保證,英國正是借助其海上霸主地位成為世界性殖民帝國的。德國要想爭得世界霸權,必然要打破英國的海洋壟斷地位,並且隻有擴充相當的海軍力量,才能迫使英國在殖民地方麵作出讓步。

  威廉二世宣稱:“德國殖民目的,隻有在德國已經成為海上霸主的時候方能達到”,“帝國的力量意味著海上力量”。慣於領會威廉意圖的標洛也在國會演說中大力為發展海軍進行鼓動,他說:“與我國曆史上任何時候相比,海洋已成為國家生活中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它已成為一條生死枚關的神經,如果我們不想讓一個蒸蒸日上的、充滿青春活力的民族變成一個老氣橫秋的衰朽民族,我們就不能允許這條神經被切斷”德國必須成為一個海上強國!這代表了從威廉二世到各種民族沙文主義宣傳機構的共同意願。正是在一片民族沙文主義的鼓噪聲中,德國的海軍軍備建設步步升級,成為對外擴張爭霸的重要工具。

  1897年6月17日,馮·蒂爾皮茨(1849-19〕年)出任海軍大臣是德國大力擴充海軍的重要信號。蒂爾皮茨原為德國遠東艦隊司令,上台伊始,不僅製訂了龐大的海軍擴充計戈9和技術方案,而且通過創辦“商業參謀部”、海軍協會、出版《航海年鑒》,在全德迅速擁起了一股建設強大海軍的狂熱浪潮。在新聞界、知識界、工商界,他有係統地運用一切宣傳掛巧,甚至引用漢撒同盟古老的航海傳統來喚起人們對海洋崇拜的浪漫情懷。威廉二世終於發現,他已恰當地任用了一位足以把位居世界第七的德國“嬰兒艦隊”提升為可向不列顛海軍挑戰的合適人選。

  1898年3月17日,德國帝國議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蒂爾皮茨提交的第一個海軍擴建法案。該法案規定了 7 年海軍預算,計劃到 1904 年德國海軍艦隊應配有主力艦19艘,海防裝甲艦8艘,巡洋艦42艘,擬耗資48億馬克。190年6月12日,鑒於兩年前的法案已不能適應海軍發展的要求,國會又通過第二個海軍法案。新法案幾乎把海軍艦隻裝備數目擴大了一倍,規定到1915年,德國海軍將擁有34艘戰列艦、艘重型巡洋艦、34艘輕型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加上其他預備役軍艦,總耗資18.6億馬克。英國為保持海上優勢,加緊艦隊升級。1906年,英國第一艘體積和航速都超越舊式軍艦的巨型“無畏艦”下水。英國海軍部估計,無論技術水平還是基爾運河的深度,都製約著德國建造此類軍艦,德國海軍將無法超越英國海軍。但是英國估計錯了:德國很快著手建造無畏艦,並深挖了基爾運河。1906年,德國國會通過第三個海軍法案,無畏艦開始在德國港口下水,並且今後一切新式戰列艦都必須是“無畏艦”級的軍艦。到1908年德英無畏艦的比例已達3:4.此時,蒂爾皮茨又向國會提出第四個海軍法案,計劃從 1908 年至 191 年每年建造4艘無畏艦。

  英國決心保持“雙強標準”(即英國海軍噸位不少於兩個大國海軍噸位的總和),決定德國每建造一艘無畏艦,英國就建造兩艘。雙方的海軍軍備競賽已進人白熱化階段。

  德國海軍力量的迅速增長和咄咄逼人的擴張態勢,不禁令列強特別是英帝國備感威脅。為了擺脫困境,應付挑戰,英國被迫放棄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著手調整對外關係。1902年1月,英國與日本簽訂同盟條約,正式邁出與大國結盟的第一步。此後,英國又爭取與法國接近,以圖聯法抗德英王愛德華七世(19011910年)是18世紀以來英國國王中惟一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對歐洲局勢的發展以及德國的強大對英國的威脅早有認識;而法國當局渴望收複阿爾薩斯一洛林的要求也推動他們走向英法和解。於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談判,英法在殖民地問題上最終達成新的諒解,並於 1904 年 4 月簽訂了英法協定。英法協定標誌著英國正式與法俄集團勾結起來,成為準備對德戰爭的重大步此在遠東的矛盾已經減弱;此外,由於德東的擴張也使兩國感受到彼此合作的必月,英俄簽訂協定,調整了它們在波斯力範圍,最終由對抗走向合作。英俄協定英、法、俄“三國協約”的最終形成。三,及其與德、奧、意“三國同盟”的相著歐洲已裂變為尖銳對立的兩大軍事集團同的。英法兩國由於參與三國協約最終擺脫了德國威脅下的孤立;在東亞擴張受挫的俄國通過限製自己在中亞的行動,開始借助協約的力量重新追求其在東南歐的目標;意大利雖加人同盟國集團,卻因謀求地中海的利益,日益向協約國靠攏;德意誌帝國除了與日漸衰落的奧匈結伴之外,在事實上已陷於完全的孤立。它所謀求的世界政策,由於一連串的外交失誤和對自身力量的過高估計,已經走向失敗。日益迫近的世界大戰從一開始就隱含著德國悲劇性失敗的結局。但是,正如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倍倍爾所指出的:“整個國家仍然陶醉在軍事榮耀之中,在一場大災難使我們清醒之前,對這種情況毫無辦法”。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