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建立打破了歐洲的均衡,依靠犧牲法國,德國開始變成一個歐洲強國。韋爾比勳爵曾回憶說:他們記得在19世紀50年代時,德國是一群由無足輕重的王室成員統治下的無足輕重的邦;麵現在,在一個人的有生之年中,它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而且仍在發展之中。單是這一點就足以使“德國問題”成為未來半個世紀世界政治事務的中心。由於帝國並不是一個從孤立狀態中出現的國家,而是崛起於舊的歐洲體係的中心,故而它的建立勢必衝擊著周邊國家的利益,並改變著各大國之間的相對地位。在歐洲,除了遭受直接打擊的法國,幾乎每個國家都感受到這個新巨人的影響。因此,如何在充滿疑慮的新格局中維持帝國的地位,就成為稗斯麥處心積慮所謀求的戰略目標。這種情況,由於法國迅速恢複的實力,變得更為嚴峻了。1873年法國提前交付 50 億金法郎的賠款,從而結束了北方 6 省的被占領狀態。1872年法國實行義務兵役製,重整軍備並加強對德複仇的宣傳,這些變化更令稗斯麥優慮驚恐,迫使他把帝國外交政策的全部注意力首先轉向西方的“火山”0為了阻止法國的迅速複興,傅斯麥與德軍參謀部籌戈」,決定組織一場新戰爭,以期徹底打敗法國。但是他也深知,隻有在法國役有盟友的情況下,才有獲勝的希望。從戰略上看,最有可能成為法國盟友者將來自俄國。這不僅因為德國的東部邊境缺乏地理上的天然屏障以阻止敵人的人侵,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自 1871 年以後俄國不再是德國外交政策的堅定支柱。它開始對歐洲的政治天平傾斜到柏林一側感到憤感不平,並警惕十足地關注著德意誌下一步可能的行動。於是,法、俄結盟的陰影像夢幻一樣縈繞在傅斯麥的心頭,使他優慮驚恐、坐立不安。
為了阻止法、俄接近,碑斯麥把目光投向他的南部鄰國,他希望通過德奧的接近給俄國施加新的壓力。奧地利自186年戰敗以後已與匈牙利貴族妥協組成奧匈二元帝國。由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與俄國存在著深刻矛盾,很希望在俄奧發生衝突時有一個堅固的後方,因而樂於與北方的鄰國和解。1871年月,持頑固的反德立場的奧匈首相霍亨瓦爾特和外交大臣博伊斯特,因捷克問題相繼被解職,代之以親德的奧斯佩克侯爵(任首相)和安德拉西(任外交大臣)。他們把俄國和斯拉夫人看成主要敵人,而把德國和英國視為可以爭取的盟友。其中外交大臣安德拉西是匈牙利貴族,很早就與傅斯麥保持著親密友誼。他力圖和德國建立同盟,希望聯合反對俄國。
1872年夏天,奧皇弗朗茨·約瑟夫幾經猶豫,終於決定應邀訪問柏林,這算是他對186年勝利者的最終承認。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對德奧之間的和解十分敏感,他急於想知道,他的奧國對手和德國人討論什麽問題,於是讓人轉告柏林,說沙皇很想參加會晤。威廉一世接受了外甥的請求當年9月,三位皇帝及其大臣會聚德國首都,原本顯示德奧友好的會晤,在俄國的推動下變成三帝國團結的聚會。外界的輿論是,一個新的神聖同盟正在意識形態上把歐洲分為東方和西方。
稗斯麥對俄國所采取的突然襲擊略感意外,但事件的結果卻令他感到滿意。因為他無意聯奧反俄,他的目的是既要同奧匈、又要同俄國保持友好,以便騰出手來組織新的反法戰爭。但是,三帝會晤未能引起轟動,除了在道義上承諾聯合對付赤色宣傳之外,在實質問題上並未取得新的進展。第二年5 月,威廉一世在稗斯麥和毛奇的陪同下曾到聖彼得堡外甥那裏作了一次國事訪問,以便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雙方的友誼。一個月後,沙皇又到維也納進行了一次訪問,雙方簽訂了一個性質十分含糊的協定,即締約雙方有義務就一切感興趣的間題進行磋商;如果來白歐洲第三國的攻擊威脅和平的話,兩國皇帝必須彼此商定“共同的行動方針”,如需采取軍事行動,則需另締結軍事專約。1873年10月,威廉皇帝來到維也納,決定加人奧俄協定,於是這個協議就擴大為三皇協定。從名義上,它是構成曆時 10 年聲威顯赫的三帝同盟的惟一基礎,但在實際上它隻是一個關係鬆散的協商公約,由於各自利益上的分歧,協定很快就變為一紙空文。盡管如此,在稗斯麥看來,三帝同盟還是有貢獻的,它調節和維係著三個專製政體的關係,隻要維也納和聖彼得堡重視這一同盟,就不存在奧、俄兩國向共和製的法國提供援助的危險,而這類援助正是他常常為之憂慮的。然而,事實證明,稗斯麥的估計有些盲目樂觀,一個共和製的法國並非永遠找不到盟友;一個鬆散的同盟體係並不能對締約國形成有效的約束。1875年,當德法戰爭迫在眉睫時,同盟的“穩固性”便經曆了第一次考驗1873年8月,法國南錫主教發表了一封《致教士的信》,號召信徒們為阿爾薩斯一洛林重歸法國而祈禱。
這封信是在教壇上宣讀的,並刊登在德國境內的天主教報紙上。這封信一經發表,便在德國引起軒然大波,伸斯麥決定利用這一機會向西部鄰國發起外交攻勢。在他的授意下,德國禦用報刊連續發起對法國的輿論攻擊,他們把各種圖謀複仇的罪名加在法國政府頭上,並呼籲德國政府采取強硬的報複對策。在德國輿論界的大力渲染下,到 1875 年初,對法戰爭已有一觸即發之勢。4月8日,柏林《郵報》發表一篇名為《戰爭在望》的文章,進一步在德國煽起反法浪潮,一時之間,戰雲密布,發動一場“先發製人”戰爭的喧鬧聲甚囂塵上。的確,1875年的軍事形勢非常有利於德國對法國的進攻。
但是,能否在外交上取得列強的認可,對戰爭能否真正爆發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顯然,在這方麵碑斯麥長期的擔憂並非多餘。德國的戰爭恐嚇首先遭到英國的強硬抵製,首相迪斯累裏從維持“歐洲均勢”出發,不斷向柏林施加壓力,聲稱決不容忍 1870-1871 年事件再現。更為嚴重的是,5 月10日沙皇和哥爾查科夫作為各大國的發言人抵達柏林直接向禪斯麥施壓,要他保證永遠不對法國發動戰爭。事態的發展使德法衝突發展為“國際化”衝突。稗斯麥一籌莫展,處境孤立。他曾要求威廉一世解除他的職務,遭拒絕後,他離開柏林回瓦爾青莊園療養。近半年時間,他閉門不出,憂鬱地思考著過去和未來。
1875年的危機使碑斯麥獲得這樣一個深刻認識:俄國永遠不可能成為德國的好友。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他要設法挑動英俄交惡,加深英法對立,離間俄法關係。1875至1878年發生的東方危機為他提供了新的機會。東方危機是俄國與西方列強及奧匈圍繞土耳其歐洲遺產所發生的外交危機。俄國自從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皇以來,就一直對土耳其的歐洲屬地和兩個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抱有極強的野心,但這一企圖卻與奧匈與英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發生尖銳衝突。奧匈帝國統治著眾多的南部斯拉夫民族,它不願看到打著解放斯拉夫人旗號的俄國勢力在這裏有任何擴展;此外,它對巴爾幹各國的市場對奧國工業增長的意義也十分關注。英國是沙俄南下戰略的最早抵製者,一個完整的土耳其既是英國工業品市場的需要,也是保證通往印度的道路暢通無阻的條件。此外,作為海權國家,它對兩海峽的控製也十分重視,這是在戰略上製約海峽沿岸國家,特別是把俄國封鎖在黑海的基本條件。
1875年7月,巴爾幹半島的黑塞哥維納和波斯尼亞爆發了反土耳其統治的起義。起義很快蔓延到保加利亞,並在已經實行自治的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引起強烈呼應,一個以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反土耳其民族壓迫的鬥爭很快達到高潮。土耳其政府以極其殘暴的手段鎮壓起義,但鬥爭不斷高漲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土耳其在巴爾幹的統治已發生動搖。俄、奧、英三國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並從各自的立場出發決定幹預事變的進程。俄國的反應最為強烈,它慣常把自己打扮成土耳其境內東正教徒保護人的角色,使它從土耳其素丹的鎮壓活動中深感自己的大國利益受到觸動。雖然俄國人民以無比的熱忱支持巴爾幹人民的解放鬥爭,但沙皇政府則認為這是它直接間接控製黑海,向巴爾幹擴張勢力的最好機會。奧匈和英國對巴爾幹民族起義持否定態度,主張保存土耳其帝國和完整。英國更擔心俄國占領君士坦丁堡和達達尼爾海峽,當時的迪斯累裏政府鼓勵土耳其用一切殘酷手段把起義鎮壓下去,以免引起國際武裝幹涉的行為俄國一開始企圖以“歐洲的受委托人”身份對土耳其進行幹涉,為此目的,它希望由在巴爾幹沒有直接利害的德國出麵召開一次歐洲大國會議,但遭到德國的拒絕。稗斯麥為了把水攪渾,他一方麵反對召開國際會議照顧俄國的利益,另一方麵又鼓勵俄國同土耳其作戰為了取得對土作戰的自由,187年1月15日,俄國與奧匈簽訂《布達佩斯協定》,以滿足奧方的要求換取了奧匈在俄土戰爭中保持中立。至於英國,如果在大陸上沒有一個同盟國家,它是無法單獨阻止俄國的行動的。
完成這些外交準備之後,俄國在1877年4月24日,以土耳其政府拒絕采用有利於帝國境內基督教臣民的改革綱領為由,對土耳其宣戰。戰爭進展神速,俄軍節節勝利。6月23日俄軍渡過多瑙河,7月19日占領巴爾幹山脈的息普卡隘口,7月27日逼近亞得裏亞堡。這時英國授意土耳其大使勸告素丹“邀請”駐泊貝西加灣的英國艦隊駛人君士坦丁堡。但這一消息尚未傳到土耳其首都,俄軍因在普利佛那要塞的失利,已經使戰爭的腳步緩慢下來。至 12 月,當戰事變得再次有利於俄軍時,土耳其開始呼籲英國調停。沙皇拒絕別國幹涉,他堅持與土耳其單方麵商談議和條件。1878年1月31日,在俄軍前鋒僅距君士坦丁堡十多英裏的壓力下,土耳其被迫與俄軍議和。3月3日雙方在聖斯特法諾簽訂和約。
依據和約,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羅馬尼亞脫離土耳其完全獨立,塞、門兩國領士略有擴展;波黑兩省實施改革;俄國獲得比薩拉比業、卡爾斯、阿爾達漢、巴統及巴亞澤特,並獲得了對一個擴大了的保加利亞的控製權聖斯特法諾和約大大擴展了俄國在巴爾幹的勢力,一個大保加利亞的出現也堵塞了奧匈向巴爾幹半島擴張的道路。因此奧英兩國蠍力譴責這個和約,並提出在柏林召開國際會議,重新審閱和約的全部條文。稗斯麥聲稱在東方問題上願作一名“誠實的 m客”,現在他一變過去對俄國的縱容支持,成了一個和事佬,力圖利用東方問題,保持列強之間的磨擦,以鞏固和擴大德國在中歐的地位和利益。
1878年6月13日,有關東方間題的柏林會議正式開幕。經過英、俄、奧、法、意、德和土耳其與會代表的激烈爭議,在稗斯麥的平衡下,最後締結了《柏林協定》。協定大大縮小了受俄國控製的保加利亞的版圖,使之處於一個享有自治權、但仍向土耳其納貢的侯國地位。原屬大保加利亞的馬其頓及東魯美利亞與保加利亞分離,仍劃歸土耳其治下。奧匈獲得占領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權利。英國取得地中海的戰略要地塞浦路斯島。協定使英奧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但卻使俄國出讓了戰時所得的部分勝利果實。沙皇將此歸罪於伸斯麥,抱怨德國犧牲了俄國的利益。所以,柏林會議後三帝同盟已名存實亡,德俄、俄奧關係已發生深刻變化。
柏林協定簽訂 18 個月以後,稗斯麥的外交戰略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這一變化決定了今後 30 年的外交格局。為了擺脫外交上的孤立,律斯麥雖未放棄恢複暖昧的三帝同盟的努力,但德俄關係的惡化已經開始動搖他幾十年來的外交構想。莫斯科報刊對他連篇累犢的攻擊以及德俄之間圍繞農產品進出口的經濟戰,都使他深感不安。俄國既不可靠,德國就應當尚英國和奧匈靠攏,尤其要加強中歐的團結,這樣才有助於應付來自東西兩麵的威脅。1878年8月,埠斯麥決定利用一年一度對加施泰因的訪問,同奧國人進行一次關於俄國問題的會談。此外,有消息報道,說他的老朋友奧匈外交大臣安德拉西不久將辭職,因此要爭取主動,不應再喪失時機。8月27日,抵達加施泰因的裨斯麥立即同安德拉西舉行會晤,雙方都希望通過突出德奧友誼來促使俄國改變態度。對於締結一項反俄同盟,奧皇欣然表示同意,但德皇威廉一世的態度卻成了律斯麥的最大難題。威廉是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舅父,兩國傳統的友誼,以及漫長的共同邊界,都使得聯奧反俄的政策既無必要,又十分危險。82歲的老皇固執己見,毫不讓步。
就在9月初,老皇還同他的外甥在俄屬波蘭邊境的亞曆山大羅伏舉行了友好的會見。舅甥倆含著悔恨與和解的眼淚彼此衷心問候,使威廉深為感動。現在,他剛一回來,就讓他接受一個反俄性質的盟約,這對於他無論在良知、性格和榮譽方麵都是難以接受的,所以老皇毫不妥協地說:“不!”接下來便出現了皇帝與宰相之間慣常的爭吵,雖然彼此已不像早年那樣暴跳如雷,但雙方都在訴苦他們都不願讓步,鬥爭持續了4個星期。稗斯麥得到了皇太子、毛奇和普魯士內閣的支持。最後,當威廉擔心他不僅會失去自己的宰相,而且還會引起內閣全體辭職的後果時,他被迫屈服了。10月5日,當皇帝違心地同意接受同盟條約時,他仍然在簽字旁寫道:“使我簽字的人將來要對此協定負責”稗斯麥已習慣於皇帝這種表達怨忿的方式,他知道他又一次左右了自己的君主1879年10月7日,德奧同盟條約由安德拉西和德國大使賴斯在維也納簽署正式生效。依照條約規定:締約一方若遭受俄國進攻,另一方應以“全部軍事力量”給予援助;若一方與俄國之外的另一國交戰,另一方則保持善意中立,如交戰國得到俄國的支持,上述規定則自行生效。條約的內容是秘密的,有效期初定為 5 年,實際上以後不斷續訂,直到 39 年後德意誌帝國與哈布斯堡帝國共同滅亡。這個條約成為以後德國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是歐洲國際關係的樞紐。未來的三國同盟不是替代它,而隻是擴充它。
德奧同盟關係形成後,伸斯麥開始向英國靠攏,他想把英國拉進德奧同盟,替他分擔助奧抗俄的責任。英國雖對德奧接近感到興奮,但卻不願分擔在大陸上對俄作戰的責任。不久,英國保守黨內閣垮台,英德之間的結盟談判宣告中斷。由於俄國的主要對手是英國而不是德國,英德之間的接觸已引起沙皇的警覺。為了在東方問題上牽製英國,並對奧匈施加壓力使之追隨俄國,沙皇試圖恢複與德國的正常關係。
180年1月,親德的薩布羅夫出任駐德大使,他正式向稗斯麥提出恢複三帝同盟的建議。俄國的新姿態使像斯麥徹底放棄了對英國進一步的試探。他深信,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外交努力,彼此都願作出讓步,隻要三國取得妥協,確保各方多年的合作還是有希望的。但是他過低估計了各君主專製國的差異和弱點,以致談判拖延了一年半時間,才使俄奧在東方利益上達成妥協。
181年6月18日,新的三帝同盟條約在柏林簽訂。這時俄國的新沙皇亞曆山大三世剛登上皇位3個月,而奧匈的外交大臣也換上了新任命的海默爾。新的三帝同盟與 1873 年的三帝同盟有所不同,它不是一個空泛的新神聖同盟,而是有具體條約內容限製的中立協定。當締約國之一和第四國(土耳其除外)發生戰爭時,另外兩個締約國應保持中立;締約國承認禁止各國軍艦通過海峽的原則,並要求土耳其遵守這一原則;俄國接受奧匈合並波黑兩省的權利,奧匈不再反對保加利亞的合並與擴大。三帝同盟協定使德國暫時達到了孤立法國的目的,並協調了俄奧關係,穩定了東鄰的局勢,也促成俄英之間的對立。這是像斯麥外交的一個意外勝利。但是同盟的基礎是脆弱的,俄奧在巴爾幹的矛盾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沙皇也不會長久地容忍德國在中歐霸權的確立。在國際範圍內各種不確定因素的衝擊下,三帝同盟是一個不鞏固的同盟正當三帝同盟還在談判之際,意大利因與法國爭奪突尼斯的失敗,也開始向德奧集團靠攏。意法之間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是稗斯麥造成的。在柏林會議期間,英法曾達成一項協議,法國承認埃及為英國勢力範圍,而英國則同意法國占領突尼斯取得補償。傅斯麥支持這個協議,他希望把法國的興趣部分地從阿爾薩斯—洛林轉移到非洲去。但是法國占領突尼斯就同意大利發生了衝突。突尼斯與意大利的西西裏島隔海相望,互為椅角,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經濟地位。早在180年就有1萬名意大利的移民居住在突尼斯。法國占領突尼斯後,迫使意大利調整對外政策,向德奧集團發出結盟的呼籲。從181 年秋天起,意大利就積極同兩國進行秘密談判。這種努力於182年5月20日導致了德、奧、意三國同盟的建立。這個同盟的目標直指法俄兩國,一旦與之發生戰爭,三國屆時將相互援助。
繼意大利之後,羅馬尼亞也要求加人德奧聯盟體係。羅馬尼亞在柏林會議上被迫把肥沃的比薩拉比亞割讓給俄國,心懷怨憤;為了阻止俄國在巴爾幹進一步擴張,積極要求與德奧結盟。183年10月30日,羅馬尼亞與奧匈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同一天,德國聲明加人,於是又形成德、奧、羅三國同盟。到 80 年代前期,碑斯麥已完成為孤立法國所需要的聯盟體係。這個體係由三個三國同盟構成,即德奧俄三帝同盟、德奧意三國同盟和德奧羅三國同盟。三個同盟所構成的聯盟體係標誌著稗斯麥的歐洲結盟體係的高峰。這個體係使德奧形成堅固的合作軸心,也保留了通往彼得堡的合作道路,同時也在地中海和愛琴海爭取到新的盟友,稗斯麥已真正成為歐洲列強音樂會的指揮者。但是,這個同盟體係又是充滿矛盾的。兩個三國同盟的基調是反俄的,而三帝同盟既不能從根本上調節俄奧在巴爾幹的矛盾,也沒有給德國放手對法國行動的自由。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稗斯麥沒有從根本上達到自己的外交目的。
185至1886年發生了保加利亞危機。保加利亞人民通過革命推翻了土耳其總督,實現了南北領土合並,並在英奧的支持下,驅逐了沙俄勢力,俄國由此喪失了自柏林會議以來的政治地位,俄奧矛盾再度激化,三帝同盟已名存實亡。此外,俄國的反德情緒也在日益增長。187年6月,三帝協定期滿,沙皇拒絕延續,並在國內開始限製德國工業品輸人。與此同時,法德矛盾也進一步激化。186年7月14日,法國新任國防部長布朗熱利用國慶日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對德發出戰爭挑釁,以後,新的軍備建設進一步加強。麵對這一形勢,牌斯麥決定放棄三帝同盟,與俄國單獨締結所謂“再保險條約”。187年6月18日,德俄經過一番“諒解”,簽訂了新的雙邊條約,相互保證以中立態度對待締約國同第三國的戰爭。但是這個條約同德奧同盟條約是相互矛盾的。俄國想利用這一條約來打擊奧匈,德國則想利用它來進攻法國。雙方“同床異夢”,而且彼得堡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受製於這一條約。188年12月,俄國從法國銀行家手中獲得第一筆借款5億法郎。第二年又成功地取得7億法郎和 12 億法郎的兩筆借款。從此法國資本家成為沙皇政府的債權人,這種財政關係為法俄結盟打下經濟基礎。裨斯麥也曾通過公布 1879 年德奧同盟條約,並加強與英國的聯係,來向俄國施壓。到189年初,德俄關係已下降至最低點,德國軍界已在考慮同兩大強鄰(法、俄)同時作戰的準備。法、俄結盟陰影的再度出現,以及英德結盟的前景渺茫,都標誌著彈斯麥的大陸政策已走到盡頭,他在國內的政治地位也開始發生動搖稗斯麥執政初期,德國對海外殖民一直持謹慎態度。這是因為在他的外交戰略中,大陸政策處於中心地位,他不願在德國處於兩而受敵的威脅下,為了殖民地冒同英國發生衝突的風險。但是,從 80 年代起,隨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德國急需為工業品尋求原料和銷售市場。“沒有一塊殖民地”的德國資產階級開始向宰相施加壓力,要求國家保護在海外開發殖民事業。所以到 80 年代中期,碑斯麥不得不改變看法,接受德國商人海外殖民的請求 1883 年,不來梅大商人阿道夫·呂德裏茨在西南非洲的安格臘·貝昆那地區,從當地的霍屯督部落酋長手中“購置”了一塊商業殖民地。據推測這一地區蘊藏有豐富的金剛石礦,而英國殖民者也正從南非向這一地區擴張。於是呂德裏茨就向律斯麥請求予以保護,並要求建立一個德國的保護國。律斯麥立即向外交部發問:英國對這一地區是否有領土要求?英國外交大臣對此遲遲不予作複,聲稱要先征求南非殖民政府的意見。直至9個月後,稗斯麥才從倫敦得到回音,說從安格臘至好望角之間約1千公裏長的地帶,均為英帝國合法的領地範圍。傅斯麥對此極為惱怒,他在答複中要求英國解釋上述要求的理由。在仍然遲遲得不到英國答複的情況下,他於1884年4月24日電令德國駐開普敦總領事通知英國殖民當局,宣布該地區已處於德國占領之下。這是德國第一塊殖民地,即西南非洲,包括庫內內與奧蘭治之間約5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此後,在稗斯麥的授意下,德國駐突尼斯總領事古斯塔夫·納赫蒂加爾又於同年7月,在西非海岸做了一次旅行,用欺騙手法與沿海的一些土著部落的酋長簽訂了幾份條約,把多哥、喀麥隆地區變為德國的保護地185年,一個叫卡爾·彼得斯的“非洲探險家”,以一個較大的德國公司私人代表的身份,通過與土著居民血戰後占領了東非地區,建立了德屬東非殖民地(。這塊殖民地從海岸一直向內伸延到坦葛尼喀,但鄰近的桑給巴爾島由於土著首領和英國的反對未能納人德國保護區以後英國占領該島後,雙方協議將北海東部靠近德國的赫爾果蘭島劃歸德國作為補償。
同一年,德國殖民擴張的觸角還伸向南太平洋,取得了對馬紹爾群島和新幾內亞東北部地區的控製權。後者在年底改名為“碑斯麥群島”,它們與德國之間的貿易曾引起巨大轟動。德國貼現銀行經理阿道夫·漢塞曼授權下的新幾內亞公司是這些地區殖民事業最早的經營者。碑斯麥對殖民地擴張“反常”的熱情,除了國內資產階級的壓力之外,也有調節外交關係的目的。他知道,英國是最大的海外殖民國,由於幾次同英國的結盟談判都無果而終,他力圖通過有限的殖民擴張讓英國政府知道:德國已有實力把外交的目標伸向海外,英國必須重視它的存在,特別是在英俄關係上保持一定距離,並照顧奧匈在巴爾於地區的特殊利益,否則,德國在海外將會給它製造更多的麻煩。此外,他也想給即將上台的皇太子設置障礙,使一貫親英的皇儲從一開始就因英德的殖民地衝突,處於對抗之中。盡管如此,碑斯麥的殖民政策仍然是他對外政策的一個插曲。因為他知道,德國在歐洲所處的居中地位,使它還暫時無法推行世界政策。因而他心目中的非洲地圖是從歐洲劃起的,他的殖民擴張政策是服務於他的全部外交格局謀劃的。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的非洲地圖在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