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在德國的統治和局部控製,直接間接地推動了德意誌的社會變革進程。從萊茵河兩岸所進行的最徹底的改革,到奧、普兩大邦的改革反應,特別是普魯士改革的成功,人們都可以感受到拿破侖的巨大影響。但是,德意誌在異族統治下能帶來多少資產階級改革,它在曆史上的合法權利也就失去多少。特別是當拿破侖通過大陸封鎖體係把德意誌和他的附屬國納人一體化軌道,服務於法國資產階級的反英目標時,各國的民族利益開始受到嚴重侵害。
自1806年月21日拿破侖從柏林發布大陸封鎖令以來,包括整個德意誌在內的直接間接為法國控製的歐洲大陸地區都被納人這一體係。拿破侖的主要目的是要通過大陸封鎖直接打擊英國對大陸國家的出口貿易,以便在經濟上製服這個島國對手。拿破侖的經濟製裁戰略的確取得了一定成效,英國同歐洲大陸的貿易是大為減少了。但是英國采取的反封鎖政策也對參加大陸體係的各國帶來嚴重損害。由於法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遠遠落後於英國,它無法滿足大陸各國不斷增長的多樣化消費需求,消費品的短缺和昂貴,使他們難以拒絕來自英國的走私貿易的誘惑。此外,英國通過強大的海軍對大陸海岸的反封鎖,直接造成了大陸對外貿易和航運的萎縮,其結果為以往經營海外物品的商人、船主、造船廠主和技工帶來了滅頂之災。從法國到荷蘭的沿海港口一片蕭條,在的裏雅斯特,年出口總噸數從1807年的20.8萬噸跌至1812年的6萬噸。昔日繁盛的港口己變得雜草叢生、滿目荒涼。在德國,脆弱的工業生產遭受了嚴重打擊,除了棉紡工業有所發展之外,傳統亞麻織業由於失去海外市場陷於破產境地;糧食出口下降驚人,使得長期依賴農作物出口的普魯士遭到沉重的打擊。它既不能推銷自己的農產品,也不能合法地從英國取得工業品。這種打擊也波及到毗鄰的波蘭和俄國,東歐的貴族已無法再接受大陸封鎖,他們在僧惡法國人的同時,開始同情英國人大陸封鎖作為一種反英戰略最終失敗了。因為隻要英國海軍控製著海洋,它在大陸貿易中的損失就可以通過在別處的貿易得到補償。從1805年至1809年,英國對拉丁美洲的出口從 30 萬英鎊升至 630 萬英鎊。它表明,一個海外世界的存在是大陸封鎖製度難以奏效的根本原因。此外,大陸封鎖作為一項強化法國在歐洲統治的手段也遭到了失敗,因為它引起了對拿破侖政權的廣泛對抗。對抗的第一道閃電出現在 1808 年的西班牙,西班牙人是大陸體係中第一個公開拿起武器反抗法國侵略的民族。他們通過武裝的民眾打敗了法國正規軍的人侵首次在歐洲粉碎了拿破侖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此後又以遊擊戰牽製著大約30萬法軍,達五年之久,成為拿破侖帝國久治不愈的“潰瘍”。在德意誌,自 1809 年蒂羅爾一奧地利富有起色的反抗遭到失敗以來,各地多次爆發人民起義,在法蘭克尼亞、波美拉尼亞、黑森和威斯特伐利亞不斷地有反法暴動發生。起義多由愛國軍官或貴族領導,他們試圖用自己訓練的義勇軍通過局部行動來引發全民起義,但因力量分散,先後都遭到失敗。
此外,德意誌蓬勃興起的民族文化運動也為渴望擺脫異族統治的德國人提供了走向民族複興的精神動力。
在民族主義先驅赫爾德(174-1803年)的思想影響下,德意誌知識分子開始突破法國啟蒙思想家所倡導的世界主義觀念,著重從民族差異來論證德意誌民族文化的優越性。他們呼籲民族團結,反對異族壓迫,要求恢複德意誌的獨立地位。在法軍占領下的柏林,激進的民族主義者費希特(1762-1814年)發表了一係列“對德意誌民族的演講,論證了存在著一種不可磨滅的德意誌精神,號召爭取建立一個“作為人類理性王國核心”的德意誌國家。演說影響了整整一代德意誌青年,激勵他們為複興德意誌進行義無反顧的鬥爭。在海德堡,浪漫主義文學家阿希姆·阿尼姆(1781-1831年)、克萊門斯·布倫塔諾(178-1842 年)和約瑟夫·格雷斯(176-1848 年),通過他們的文學作品揭示了德意誌的曆史意義,宣揚德意誌民族權利,被譽為從海德堡燃起的一股吞噬法國人的熊熊烈火。此外,一些由青年愛國者建立的宣傳性的秘密團體也展開積極活動,他們竭力宣傳德意誌的民族特性,呼籲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鬥爭。這場發生在文化領域的民族運動,曾有力地影響了普魯士的改革,同時也為未來的民族解放戰爭作好了輿論準備,是反拿破侖的鬥爭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反映。在德意誌民族意識普遍覺醒的條件下,由於普魯士改革的成功成為民族運動的堅固中心,德意誌反法民族解放運動的主客觀條件已經成熟。在這樣的背景下,1812年拿破侖侵俄戰爭的失敗,為民族解放戰爭的爆發提供了外部條件自 1808 年西班牙人揭竿而起以來,在西歐、中歐不斷發生的抵抗鬥爭不是拿破侖大陸封鎖體係所遭受的惟一挑戰;在東歐,沙皇俄國同拿破侖法國關係的惡化,構成了對這一體係的另一嚴重威脅。自1807年簽訂提爾西特和約以來,俄國作為法國的盟友參加了大陸封鎖體係。但是如同中歐各國所經曆的那樣,俄國也經曆了無法同英國通商所帶來的財政破產的同樣過程。俄國的地主抱怨同法國的結盟,認為這是他們陷於貧困化的主要原因;他們向沙皇施加壓力,要求脫離大陸體係。另一方麵,沙皇亞曆山大也對拿破侖在東歐的擴張心存戒備,特別是華沙大公國的建立,直接威脅到俄國的安全。因此,從1810年12月31日起,沙皇正式宣布退出大陸封鎖,恢複了英俄商業關係。俄國的退出不隻涉及俄國一國的利益,而是為大陸封鎖體係打開了一道巨大的裂口,它使得進人俄國的英國商品沿著俄國廣闊的西部邊界,經過成千上萬的細孔流人歐洲,從而從根本上破壞了大陸封鎖。拿破侖無法容忍沙皇的“背叛”行為,他決心用武力來壓服俄國。181年1月,拿破侖已著手進行對俄戰爭的軍事準備。1812年2月和3月,又通過外交壓力迫使普魯士和奧地利與法國締結反俄同盟條約。1812年5月,拿破侖在東部德意誌和波蘭已集結他的侵俄大軍,共約 70 萬人。這是一支全歐洲的軍隊。除了 1/3 的法軍,還包括從西歐和德意誌各個部分以及波蘭征調的大量軍隊。6月24Fl,這支操著12種語言、來自歐洲不同國度和地區的大軍渡過涅曼河,向俄國進發。
拿破侖期望打一場激烈而短暫的戰爭,以達到迅速使俄國屈服的目的。但是俄軍一直避免正麵衝突,不戰即退,采取了誘敵深人的戰略。渡過涅曼河的法軍麵對的是一片廣闊無垠的土地,除了褐黃色的曠野、枯萎的植物,以及在遙遠的地平線上隱約閃現的樹木,到處看不到有進行抵抗的跡象。拿破侖首次遇到一種新的情況:他不是在同一支軍隊作戰,而是在占領一片漫無邊際的平原。直至8月巧日,疲憊不堪的法軍才與俄軍在斯摩棱斯克發生了首次遭遇戰。戰敗的俄軍繼續撤退。到9月7日,雙方在博羅迪諾進行了一場血戰,拿破侖勉強取勝,但損失慘重。此後在 9 月 14 日,法軍進人莫斯科。但俄國的首都已幾乎變為一座空城。自侵人俄國以來,法軍就因在這塊廣裹、敵對的土地上難以找到必要的物資而遭受給養不足的困苦,現在隨著俄國人縱火莫斯科,情況已變得更為嚴峻。拿破侖在這座空城駐守一個月,一無所獲,所有的和談建議也遭到拒絕,於是,他被迫從10月19日開始撤退。由於嚴冬降臨,俄軍和農民遊擊隊的追擊阻截,使備受寒冷、饑餓和襲擾之苦的法軍傷亡慘重、疲於奔命。渡過別列津納河,僅剩兩萬殘兵敗將逃出敵人的包圍。拿破侖的大軍已不複存在了。
拿破侖在俄國的潰敗,成為西方以普遍起義反對法國統治的信號。它直接引發了德意誌人民的民族解放戰爭。解放戰爭的主要參加者是德意誌的勞動群眾和進步的資產階級,貴族中的愛國者也加人民族解放戰爭的行列。1812年12月30日,當追擊潰逃法軍的俄國軍隊乘勝向西挺進的時候,隨拿破侖遠征的普魯士軍團指揮官漢斯·馮·約克將軍(1759-1830年),未經國王授權即與俄軍簽訂了一項普軍保持中立的協定。這是一個大膽的步驟,它使俄軍在波羅的海沿岸通行無阻,並導致普魯士與法國的公開決裂。約克的行動得到流亡在俄國的施泰因的支持,他們在柯尼斯堡率先組織起地區性的反拿破侖鬥爭,並在克勞塞維茨(當時任俄軍顧問)的幫助下組織起兩萬人的地方武裝,從此拉開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序幕。
但是,約克的行動和柯尼斯堡事變遭到怯糯的普王的反對。他擔心反抗不會取得勝利,也害怕廣泛的人民起義會危及自身的統治。不過,在愛國熱潮席卷全國的形勢下,再三遲疑的國王還是行動了起來。1813年1月,他在哈登堡的陪同下來到法國勢力控製之外的布勒斯勞。在這裏,他受愛國者的推動於2月23日發布實行義務兵役製的命令;旋即在2月28日又同俄國簽訂了《卡利什協定》,規定俄國出兵巧萬,普軍8萬,為解放歐洲共同作戰。3月16日,俄、普通過《布勒斯勞協定》正式結盟,普魯士向法國宣戰。3月 17 日普王發表《告我人民》書,呼籲人民參加戰鬥,積極為保衛祖國、財產、榮譽和獨立而戰。至此民族解放運動進人高潮。從 1813 年 3 月起,在漢堡、德累斯頓、不萊梅、奧爾登堡、索林根、埃貝費爾德、雷姆沙伊德、貝爾格等地相繼爆發人民起義。起義者自發地起來反擊法國占領者,有力地配合了正規軍作戰,使反侵略戰爭真正成為一場廣泛的全民族運動。
當普魯士向法國宣戰的時候,早在1812年12月提早趕回巴黎的拿破侖,經過三個月的準備,已組建起30萬的帝國新軍。新軍在1813年春投人戰鬥,在3月至5月同俄普聯軍的交戰中,雙方互有勝負。4月5日原法國大軍殘部被趕過萊茵河,柏林的安全已得到保證。但5月初,在格羅斯格爾申和呂岑近郊的戰鬥中,聯軍為拿破侖所敗;5月20日,在包岑之戰中,法軍再度取勝。6月初,尚處於中立地位的奧地利出麵調停,雙方暫時休戰6月4日至8月10日)。
休戰期間,雙方都在拚命備戰。拿破侖把他的軍隊擴大到萬人;聯軍方麵,由於英國、瑞典加人同盟,力量有所壯大。奧地利向法國提出溫和的議和建議,希望以萊茵河為界結束雙方的戰爭,但遭到拿破侖的拒絕。於是,經過一段時間觀望的奧地利於8月日對法宣戰,至此,盟軍的力量已明顯超過拿破侖。到 1813 年秋季,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由於不斷地征募新兵,其總兵力已達 85 萬人;而拿破侖的軍隊,連同後備部隊也接近萬人。英國不惜一切代價,用金錢支持聯軍,聯軍的優勢更為突出。拿破侖首次麵對四大強國組成的“大聯盟”,在戰略上已處於明顯的劣勢地位。
新的戰役開始後,反法聯軍兵分三路向法國進逼:南部主力部分25.4萬人,由奧地利的施瓦岑伯格任統帥,在波希米亞集結;中路俄普聯軍10.5萬人,以西裏西亞為據點,普魯士 70 歲的老將布呂歇爾為總指揮;北方軍巧萬人,由瑞典國王貝爾納多特率領,對法軍形成半圓形包圍態勢。但是在 8月 27 日的德累斯頓戰役中,處於劣勢的法軍在拿破侖的指揮下竟擊敗施瓦岑貝格統帥的聯軍主力。然麵,在格羅斯貝倫戰役(8月23日)、卡茨巴克河戰役(8月26日)以及庫爾姆會戰(8月29日至30日)中,法軍卻接連失利,這使德累斯頓戰後意氣消沉的聯軍大受鼓舞。至 10 月初,反法聯盟三路大軍在萊比錫附近對法軍形成合圍之勢、川月 16 日,俄、奧、普、瑞四國聯軍萬人,向15.5萬法軍發起向心進攻,拿破侖時代最大規模的戰役正式開始。由於這場戰役幾乎歐洲各個民族都有兵員投人,史稱“民族大會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其間由於薩克森軍隊倒戈,法軍在損失6萬人後,被迫向萊茵河方向撤退。萊比錫會戰成為德意誌民族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轉折點。伴隨著法軍渡過萊茵河,依附於拿破侖的萊茵聯邦隨即瓦解,他所創造的威斯特伐利亞王國、貝格大公國和法蘭克福也宣告解體。至 1813 年年底,除了一些要塞,萊茵河東岸的德意誌領土全部擺脫了法國的控製。
乘勝追擊的聯軍在 1814 年新年之夜渡過萊茵河,隨即解放了西岸的德意誌領土並迅速向法國北部推進。
退回法國的拿破侖在 1813 年底重新組織了萬新軍,準備在法國本土進行最後決戰;但人侵的聯軍這時已近 23 萬,並且還有幾乎同樣多的軍隊正從各路趕來增援,拿破侖的形勢已變得岌岌可危。但他仍能利用聯軍內部不協調的弱點,在尚波貝爾、蒙米賴和沃尚的戰鬥中(2月10日至14日),將強大的對手打敗。然而在2月下旬以後,形勢開始逆轉,聯軍在巴爾(2月27日)、拉昂(3月10日)和阿爾西(3月日)連續重創法軍。拿破侖企圖進人聯軍的後方,切斷聯軍與萊茵河的交通線,但是聯軍已決定置他於不顧而奮力攻取巴黎。
3 月 30 日,失去保護的巴黎向聯軍投降。31 日沙皇和普王進人巴黎。拿破侖大勢已去,被迫於1814年4月6日在楓丹白露宣布退位。根據聯盟各國的協議,由法國前國王之弟回國執政,是為路易十八(1814-1824年),法國出現了舊王朝複辟。
德意誌通過反拿破侖的戰爭實現了民族解放。但是由於舊的君主勢力在戰爭中的領導地位,它未能滿足解放戰爭開始以來蓬勃發展的民族運動的統一和進步要求,在維也納的善後會議上,重建的德意誌是一個令渴望統一的民族主義者十分失望的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