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張,性琴,名牢,字子開,一字張。春秋末年衛國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列為孔門弟子,並說:“與宗魯友,聞宗魯死。欲往吊焉。孔子弗許,日非義也。”原來宗魯在衛國受齊豹的準薦當上衛靈公兄長公孟縈的騷乘,後齊豹作亂,欲殺公孟縈,請宗魯相助。宗魯因齊豹薦舉方得公盂縈的任用,願殉死以成齊豹之事。一日與公孟紫乘車外出,遭齊豹伏兵攻擊。齊豹以戈擊公孟,宗魯用背來蔽護公盂,結果宗魯公孟雙雙被殺(《左傳·昭公二十年》)。琴張聞訊想前往吊唁。孔子說:“齊豹之盜,孟紫之賊也,女何吊焉?君子不食奸,不受亂”,“不蓋不義,不犯非禮”。孔子認為齊豹作亂得逞,公盂被殺都與宗魯有直接關係,如此不義之人,為何還去悼念。琴張在先生的勸阻下放棄了原來的打算(《孔子家語·曲禮》)。另外《孟子·盡心下》提到,孔子曾把琴張等視作為“狂士”,如“琴張、曾哲、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矣。”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琴牢被封作“南陵伯”宋真宗大中樣符二年加封為“頓丘侯”,宋徽宗政和六年改封為“平陽侯”。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