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6章 宓子賤

  宓子賤(前521?~?),姓毖,名不齊,字敗。春秋末年魯國人。約生於公元前521年,卒年不詳,小孔子30歲。師從孔子學藝,深人鑽研行政理論,學有所成。曾任魯國單父宰。《呂氏春秋》《韓詩外傳》《史記》《新序》《說苑》《新書》等典籍都詳載其治理單義的政績。在孔門弟子中,毖子線也是一位德行出眾的賢人,尤其在政事方麵卓有見識。相傳他在南宮敬叔的引薦下受到魯定公的賞識,魯君讓他去貪汙殘暴、百姓怨聲載道的單父任邑宰。臨行前,魯君告誡他到任後有關興廢大事時時呈報,以便隨時得見他的優良政績。子殘心想單父地處魯國邊地,遠離國都,要是事事呈報,則費時費力,如果魯君再受讒言的幹擾,不但使我不能行政,而且有可能耽誤大事。心裏非常希望魯君放手讓他在單父大幹一場。但初次受命,又不便爭辯。於是心生一計,對魯君辭行說:“臣初次擔任宰官,毫無經驗,懇請指派近吏兩人一同前去,以便隨時指導。”定公果然委派身邊近臣兩人隨子殘到單父上任。剛到治所,子殘就叫來屬吏,秘密囑咐他們如何行事,從到任第二天起,子殘就請兩位近吏繕寫公文。正當近吏執筆塔寫之時,受子殘密囑的屬吏在一旁有意牽拉他們的肘,使所寫公文惡劣不堪。子賤看罷公文,大發雷霆,說:“匕位書法如此惡劣,豈能勝繕寫公文之責!”如此前後五天,兩位近吏實在無法忍受,即向子賤辭歸。子賤也不挽留。兩近吏立時收拾行李,回去向定公報告說:“不知道必不齊在搞什麽鬼,他叫我等繕寫公文,又使人故意牽扯我們的肘,見公文字跡惡劣,又取笑我們無能。臣等無法再在單父於下去,所以特回來複命”。魯定公聽說,滿心疑惑。他左思右想,終於領悟了子殘之行的深意,長長地歎息說:“亦子是在向寡人進諫,既委他為單父宰,又派兩近吏隨往監視,好比既委近吏繕寫公文,又叫人在旁掣肘!是同樣的道理。要不是你們二人前去,寡人還不知道自已的過錯!”於是再派心臉近臣前往單父,安慰子殘說:“自今以後,寡人不問單父的事,有關興利除弊的政策,聽子便宜施行,閱五年報告大要。”子賤進諫成功。於是謹奉君詔,在單父大刀闊斧地幹了起來。(《呂氏春秋·具備》)毖子殘治理單父,得到了包括先生孔子在內的許多師友的幫助。

  還在他離開魯都城前往單父的路途中。遇上好友陽晝,子殘間有祠a言相送,陽晝客氣地說:“我出身低敗,不知治民之術,隻有兩條釣魚之道送給您!”子賤急間:“釣道奈何”陽晝說:“夫扳綸錯餌,迎而吸之者,陽橋(一種質地不好的魚)也,其為魚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妨也,其為魚也,博而厚味。”言下之意是說,趨貪附勢者,多半是些無用的鄙陋之人;真正有用之才是那些不尚矜誇,若隱若現的君子。子殘謝過陽晝的贈言,直向單父進發。他們還沒到單父,就看見出城迎接的冠蓋權勢之家一個接一個。子殘對車夫說:“快快趕車!快快趕車!陽晝所謂的陽橋之輩到了。”於是子賤一行馬上加鞭,直奔單父城中。及至邑宰官府,子殘就多方打聽並延請單父香老尊貴之人同人宰府,與他一起共同治理單父。子股不同尋常的作風使單父百姓對他刮目相看,對他的治理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說苑·政理)作為子殘的老師,孔子認為幫助學生順利地走上行政崗位並站穩腳跟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孔子在子殘上任後不久,特派弟子有若前往單父,希望對弟子有所幫助。有若進城見到了子殘,見他比以前消瘦了許多,便問道:“子何服(瘦)也。”必子賤回答說:“君不知不齊不肖,使治單父,官事急,心憂之,故瘦也。”有若於是將先生孔子的教海轉告子殘說:“過去舜鼓五弦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如今你治理單父這個小地方還憂慮,那麽治理天下將怎麽辦呢?所以治理任間地方要講究策略。有術而治,就像身坐廟堂之上,有處女子之色,對治理無害;如果無術而治,那麽身體雖然憔悴瘦弱,也對治理無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子賤對師友的熱情幫助深致謝誠,表示要謹遵師訓,決不辜負師友的期望。於是子賤對政策策略稍作調整,積極發理和任用賢良之才,充分發揮臣下的聰明才智,“躬敦厚,明親親,尚篤敬,施至仁,加懇誠,致忠信,百姓化之。”〔《孔子家語·屈節解》)在任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子賤已把單父地方治理得萬民安居樂業。農民不曾遭遇荒欠,工商少有失業,貧民皆能自食其力,少有竊盜詐欺等事發生。

  人人稱頌虧得來了這位賢宰官。一天,據可靠消息說,齊人將向魯國發起攻擊,而且取道單父。當時正值初夏麥熟時節,單父城附近尚有大片麥田來不及收割,齊軍一到,必將被搶。單父城中一長老特別趕到府衙對子賤說:“麥已成熟,齊寇將至,請賢宰令百姓速速出城自收附近熟麥,一則可以增補食糧,二則免得資助齊寇。”子賤唯唯諾諾,卻不下令放民出城收麥。長老再三請求,子殘卻始終不曾回話。不多時,齊寇蜂湧而至,把單父附近熟麥悉數捆掠而去。季孫氏一家臣很快將這一情況告知季平子,並說邑宰有意不放百姓出城割麥,以至被齊寇全部搶去。季平子聽說,非常氣債,即派家臣到單父責問子殘說:“單父農民寒耕熱耘,辛苦異常,如今眼見熟麥被搶捺一空,豈不痛心,你如果不了解情況倒情有可原,但長老再三請求下令讓百姓自收熟麥,你卻不聽,一向愛民的賢邑宰,怎能這樣行事呢?子賤投有想到這件事如此快捷地傳到季孫那裏,深感吃驚,然後又從容地對家臣說:今年麥子無收,明年還可以再種。如果讓投有耕種的人出城不勞而獲,這是使民以寇至為樂。況且失去單父一熟之麥,於寇不加強,於魯不見弱。若使城民有乘亂自取的私心,這種創傷非數年可以治愈,後果不堪設想!而且當時齊寇業己兵臨城下,此時緊閉四門,齊寇不得逞威城內,居民也免去一場浩劫。”家臣又將這一席話原原本本地歸報季平子。季氏自覺慚愧之至,說:“我無地自容,再沒有臉麵見毖子了!”從此,毖子賤名聞全國,被尊為魯國無出其右的邑宰。叱《新書》)三年很快過去了。關於子殘的治績,不斷有人在孔子麵前稱道。孔子想印證一下子殘的治績,於是專門差派巫馬施喬裝為貧民到單父作實地調查。

  巫馬施奉先生之命,身穿破舊衣服進人單父境內,沿途仔細觀察,到處與人交談。一日傍晚,經過一河邊,看見一位夜漁老人,抓到魚卻仍舊放回河中。巫馬施很詫異,上前問道:“浦魚人誌在得魚,您為什麽把捕得的魚又放掉呢”,老漁翁回答說:“我們邑宰明令禁止任何人撈取尚未長成的小魚。我剛才浦到的就是一條小魚,所以就放棄了。”巫馬施對單父令行禁止的風氣異常佩服。再往各地調查了幾日,隻見男耕女織,不見失業遊民。縣衙也無獄訟,心裏更加佩服子殘的才德。於是取道回轉,將觀察所得詳告孔子,並說:“宓子的德政達到了最高境界。那裏的百姓遵守法令已經成為自覺的行為,就像隨時有嚴刑在身邊一樣。”接著又問孔子為何子賤能取得如此成績。孔子聽了巫馬施的匯報,心裏也非常高興,他說:“曾經給子賤講過為政的道理,即誠乎此者刑乎彼,以德行刑,則能令行禁止。毖於一定是在單父推行了這一方針,方使他取得如此政績。”(《日氏春秋·具備》)後來,孔子又專程親往各國考察子殘、子蔑、子路、子遊、子騫等從政弟子的治績。在單父,孔子問子賤說:“治理單父而眾民歡悅,告訴我你采取了什麽借施兮”回答:“齊在單父,不時散發倉凜食糧以振困窮,補不足。以百姓之父為父,以百姓之子為子,憐恤孤寡,吊死問喪。”孔子說:“很好!隻是這些措施事關小節,隻足以讓小民歸附,不足以成就大業。”子賤又說:“齊在單父親自父事三人,兄事五人,友事十一人。”子說:“父事三人,可以教導邑民孝道;兄事五人,可以教導百姓尊敬長者;友事十一人,可以導民舉善。這些也隻是中節向題,隻能使中民歸附,還不足以成大業。”子賤想了一會兒,最後說:“在單父,不齊賞有能,招賢才,退不肖,此地有比不齊賢能的人五個,不齊城心相待,常向他們請教問題,他們也毫不吝裔地教不齊治國之術”孔子高興地說:“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過去堯舜治天下,禮賢下士,務以招賢為本。舉賢才,是百福之宗本,為政之核心。不齊所治理的是小地方,若讓他治理國家,其才協足以與堯舜相比!”(《說苑·政理》等)隨後,孔子在子殘的陪同下在單父各地遊覽參觀,見各個方而治理得井井有條,方知名不虛傳,心裏異常愉快。

  遊覽之餘,孔子又問子賤:“自到任以來,還有什麽得失呢?”子賤一身輕鬆,回答得很幹脆:“不齊自接事以來並未失去什麽,反倒有三方麵的收獲:一是從前向夫子討教的學問,現在得以付諸實踐,使得自己的學問更加明確;二是所得律祿,足以分贈救濟親戚,使得親戚更加親密;三是雖然公事緊急,但仍抽出時間吊喪問疾,使得朋友更加友愛。”孔子聽後,笑容滿麵地說:“你可稱得上君子了!你就是魯國的君子!”(《說苑·政理》)據《呂氏春秋·察賢》篇記載:“亦子戲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概括出了子殘約帶有無為而治特色的行政作風。必子殘之後,同門師弟巫馬施繼為單父宰,他采取與亦子殘完全不同的風格,“以星出以星人,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事後巫馬施曾問必子賤其中是何原故,必子殘總結說:“我治單父是用人,你治單父是用力。用力者自然十分勞苦,用人者就顯得比較安閑。”這是他的經驗之談。對於這兩種風格,孔子雖然也一眯為政者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但他更加推祟子賤式的行政作風,認為即使堯舜治國也不過如此。難怪他特以“君子”稱譽宓子賤。

  王充《論衡本性》篇說,毖子賤與漆雕開、公孫民子之徒喜談情性,與周人世碩有差不多相同的觀點,認為人性有善有惡,一個人是善長還是惡長,關鍵由後天修養決定。近人郭沫若研究認為,孔子死後,儒分為八,必子殘屬於“漆雕氏之儒”一派,為人亢直,矜氣尚廉,藐視權威,因而難免得罪他人,最終落得個“不鬥而死人手”的結局。《韓非子·難言》)孔子一生不輕以。“君子”二字許人,在眾多的學生中,隻有兩人被他稱為“君子”,一個是南宮適,另一個就是必子賤,《論語》一書隻提到鑫子殘一次,即孔子稱許他“君子哉若人!”從《論語》的內容來看,孔子的君子之說,幾乎涵蓋了儒家所提倡的全部道德範疇。君子的稱呼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孔子用“君子”來稱譽子殘,說明子賤具備了作為一位君子應當具備的德行才學。相傳必子賤還有著作《必子》16篇傳世,《漢書·藝文誌》儒家類做了著錄,可惜現已失傳。毖子賤是孔門弟子中有重要影響的人物。自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起,開始配祭孔子,此後曆代封祭不絕。唐玄宗開元蘭十七年,封“單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又追封為“單父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