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十一回 測字知機嚴篙拜相 報怨雪恨楊女謀王

  卻說世宗帝困在火窟中,正和內監康永痛哭的當兒,忽見侍衛官陸炳飛步搶將入來,見了世宗帝喘息說道:“何處不尋到,陛下卻在這裏。火快要燒到了,還是冒險出去吧!”說畢,不管三七二十一負了世宗帝往外便走。康永見有了救星,忙跟在後麵。陸炳背了世宗帝在前,突煙冒焰的向著烈焰中飛奔,康永也隨後疾走。腳底下的瓦礫都被火燒得通紅了,走在上麵,靴履頃刻灼穿,膚肉受焚,痛疼萬分,但要性命,不得不忍痛力行。待到出得火窟,康永的兩腳已紅腫非常。陸炳救出了世宗帝,雙腳也被火所傷,須發一齊焚去。陸炳平素本稱美髯,如今額下於思幹思的,變為牛山灌灌了。

當下世宗帝經陸炳冒火負出,在涵清閣坐下,看陸炳時遍身盡是水泡,兩足也站立不住,撲的倒在地下。康永也弄得灼傷好幾處。世宗帝便親自去扶起陸炳,令他坐在龍墊椅上。這時陸炳已昏昏沉沉的,竟人事不省了。世宗帝點頭歎息,再聽外麵,喊聲漸遠,心神始得略定。不到一會兒,宮侍內監等慢慢地走集,涵清閣中就此患了人滿。又見內侍楊任來報,賊人已被都督朱亮臣帶了禦林軍馬殺退了。世宗帝聽了這才放心下來。又過了一刻,朝中內外大臣紛紛來宮門口請安,世宗帝傳諭,著侍候在華光殿。又報都督朱亮臣殺散賊眾,並獲住首逆,請旨發落。世宗帝也命在華光殿候旨。一麵令請太醫院來與陸炳及康永兩人診治。世宗帝又帶了五六名內侍,登輩赴慈慶宮,渴見章聖太後,昭聖太後(張太後)也在那裏,世宗帝見兩太後皆無恙,心中很是安慰,於是和章聖太後略講了幾句,便升華光殿。

群臣請過聖安,都督朱亮臣即出班跪奏道:“團營都督兼京師兵馬總監江彬舉叛,膽敢率領部下勁騎賺開禁城,殺進乾清門,毀了排雲、涵芳兩殿,又焚去紫光閣、玉皇閣等,經臣聞警急驅羽林軍和他廝殺,當場格殺叛賊部下副總管傑臻美、都監王雲芳、副將張達、副指揮羅公亮等。江彬見事敗要想逃走,被指揮劉光雲擒獲,現並其家眷十三人均就縛待罪。”世宗帝聽了勃然大怒道“江彬是先帝嬰臣,以市井無賴疊授顯爵,不思報主,反敢擁眾變叛,實屬罪不容誅了。”說著回顧楊廷和說道:“江彬逆罪已顯,無須再經刑漱的了。”楊廷和點頭,世宗帝就提起筆來書了一個斬字,由內監將諭旨遞給朱亮臣。世宗帝令朱亮臣為監斬官,把江彬一門十三人著盡行棄市。江彬一人,擬淩遲處死。還有王雲芳等一幹人既死應無庸議,餘黨概行免究。又令內務府撥努將排雲、涵芳兩殿及紫光、玉皇閣等重行建築,限日竟工。

這件大逆案了結後,京師的人民轉危為安,都佩服世宗的英毅果斷。那時上有英主,下有能臣如楊廷和、毛紀輩。世宗帝又起複前大學士楊一清、尚書王守仁等,真是萬民慶幸,天下很有承平的氣象。世宗帝也益加勵精圖治,對於外來章疏,雖經閣臣的批閱,世宗帝尚須親自過目。而且批答奏犢,多洞中竅要,為老於政事的臣工所不及。隻是有一樣缺點,就是和陳皇後不睦,常常相勃谿的。所以世宗帝欲另行冊立貴妃,宮侍當中卻沒有一個看得上眼的。一天世宗帝忽地記起從前武宗不時微服出行,今自己要選立貴妃,也可以私行出宮,往民間去選擇,怕不弄他一二個稱心如意的美貌佳人。主意打定,便攜了內監胡芳,改裝出宮,一路望著大街上走來。這天是四月初八,俗稱是浴佛節。京師風習,到了浴佛節的那天,不論男女老幼都往名觀巨寺進香,紅男綠女無不拜倒蒲團。

以是一般縱垮浪子也打扮得和花蝴蝶似的往來寺觀中,借此飽餐秀色。那些蕩婦淫娃,乘間晤會情人。當時寺觀裏的熱鬧,真是罄竹難書。粉白黛綠的妖豔冶麗,也非筆墨所能描摹。還有各寺觀的左近,江湖技術、醫卜星相都來趁勢做些買賣。世宗帝由胡芳引導,先往拈花寺中去遊玩。這座拈花寺在東安門外,為京師有名的大寺,香火之盛,都下寺觀中可稱得首屈一指了。世宗帝便進寺隨喜了一會(隨喜,遊寺也)。見進香的婦女千百成群,老少妍嫂各自不同,但都妝飾得嫋嫋婷婷,臉上塗脂抹粉,煞是好看。世宗帝從不曾瞧見過這種打扮,就是在興邸的時候,一年中隻有出來一兩次,每次總是仆從們擁護著,前後左右差不多把他的視線也遮蔽了,哪裏有這樣的散漫。世宗帝看了那班婦女離奇光怪,不由得笑了起來。

其時拈花寺的兩旁滿列著江湖上人的篷子,如賣拳的、售藥的、看相的、測字的。就中一個術士,布招上大書“嚴鐵口知機測字”。世宗帝生性好奇,若強著要開魔殿之類,逢到了可異的事,往往喜歡親自嚐試的。這時見嚴鐵口的測字很有些奇特,便和胡芳擁上前去分開眾人,在嚴鐵口的攤旁坐了。嚴鐵口見世宗舉止不凡,忙笑著說道:“尊駕敢是要測字還是問字?”世宗帝笑道:“俺就問字怎樣?”嚴鐵口道:“如其問字,請書一字出來,在下就能測知來意。”世宗帝隨手寫了個“也”字。嚴鐵口笑道:“尊駕是為選內助而來的。”世宗帝見說,不覺暗自納罕道:“聯要選貴妃,怎麽他已知道了。”想著故意沉著臉道:“怎樣見得是來選妻子的?”嚴鐵口說道:“尊駕這個‘也’字,是文辭中的語助詞如焉哉乎也;這字既是助詞,‘也,加‘土’又是個‘地’字,坤為地,是女子,所以咱自知尊駕覓內助來的。”世宗帝連連點頭道:“你這個字果然測得不差,但俺現今已有內助了,不識可好麽?”嚴鐵口笑道:“就‘也’字看來,恐怕難得和睦。因‘也’字加‘人’為‘他’字,尊駕有‘也’無‘人’,不成其為‘他,字,是有內助,實和沒有內助一樣。又‘也’加水為‘池’,加馬為‘馳’,今言他’而無水,言陸而無馬(馳也),是夫婦不能水陸並行,明明是不和睦了。現在的賢內助可是三十一歲麽?”世宗驚道:“不錯!確是三十一歲(世宗陳皇後時年冊一歲)。”

嚴鐵口笑道:“尊駕的‘也,字,很像‘冊一’兩字,既然講到內助,咱就測機猜一下。”世宗帝道:“俺眼前氣色怎樣?”嚴鐵口道:“咱不能看相,不知氣色是甚麽,隻就字論事,尊駕必已受過驚恐,這是小人的作祟。以‘也’字加蟲為‘她,她是妖的意思,想尊駕是被妖捉弄過了。”世宗帝見嚴鐵口論事和看見的一般,不禁相信他到了十二分,隨手又寫個“帛”字道:“你看俺是做甚麽的?”

嚴鐵口正色道:“‘帛’字具皇者之頭,帝者之足,尊駕當是個非常人了。”世宗帝怕他說穿了被路人注目,忙拿別話把他支吾開了。

於是給了潤筆,問嚴鐵口姓名,鐵口回說叫做嚴篙,別字山嶽,號叫仁峰,是分宜人。弘治(孝宗年號)十六年曾舉孝廉,以家裏清貧流落江湖測字糊口。世宗帝記在心上。

別了嚴鐵口,又去各大寺院中遊覽了一遍。在昭慶寺中看見兩個女郎,羅衣素服,都生得月貌花容,很是嬌豔。世宗帝本來是要選繽妃,就和內侍胡芳隨著女郎們慢慢地回去,見兩人並肩走進丞相胡同去了。世宗帝記憶了地名,是日匆匆還宮。

第二天即頒下兩道上諭。一道去召測字的嚴鐵口。一道去丞相胡同,致聘昨天目睹的兩個女郎。不一會致聘的內監回來說,那兩個女郎一個是方通判的女兒。一個姓張,是張尚書的侄女。方通判和張尚書的家屬聽說是皇帝要選做貴妃,自然不敢違憐。當時驗了諭旨,由方通判及張尚書的兄弟,兩家親自同了內監把女兒送進宮中。世宗命兩個女郎入覲,果是那天所親見的,便一並納做殯人。其時嚴鐵口也宣到了,世宗帝立時在便殿召見。嚴篙的奏對十分稱旨,授為承信郎。不到一個月,已攫嚴篙為戶部司事。

嚴篙自入仕途,於各部上官竭力的逢迎。又能鑽謀,做事可算得小有才,阿談的本領卻極大。這時的禮部尚書夏言,和嚴篙恰好是同鄉,嚴篙借了桑梓的名目,見了夏言真是小心兢兢,口口聲聲自稱小輩。一個人誰不喜歡阿談獻媚?夏言以嚴篙的為人誠樸而且自謙,還當他是好人,在部中事事提掣他。那些同寅因嚴篙是皇上所識拔的人,本來已予優容了,又見夏尚書這樣地成全他,當然格外另眼相看了。不到半年,嚴篙驟摺為吏部主事了。那時楊一清又致仕,楊廷和罷相,王守仁被張璁進了讒言貶職家居,朝中大臣換了新進。夏言和顧鼎臣同時入了閣。嚴篙是夏言所提拔的,值夏言為相,禮部尚書一職就舉嚴篙。諭旨下來,擺嚴篙為禮部尚書。這樣一來嚴篙一躍做了尚書,紫袍金帶,高視闊步起來了。

世宗帝最信的是佛道,自登基以來,宮中無日不建著醮壇。光陰往蕙,又是秋深了。世宗命黃冠羽士在宮中祈鬥,須撰一篇祭文,命閣臣擬獻。顧鼎臣本來是個宿儒,奉諭後立時握筆撰就。那個夏言雖是科甲出身,學問卻萬萬及不上顧鼎臣,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欲待不作,又未免忤旨,猛然想著了嚴篙,他筆下是很敏捷的。便召嚴篙到家來,把這件祭文的事委他。嚴篙是何等奸刁的人,他獲著這樣的好機會,將盡生本領也一齊施展出來,做成了一篇字字珠磯,言言金玉的好文章。夏言是個忠厚長者,他哪裏曉得嚴青的深意。當時看了嚴篙的祭文做得很好,心下還歡喜得了不得,以為是嚴嵩幫助自己。誰知這祭文呈了上去,世宗帝的心上隻要文詞綺麗,古樸典雅的反視為不佳。嚴篙揣透了世宗的心理,把那篇祭文做得分外華美。嚴嵩的才學原不甚高妙的,獨一的是虛華好看罷了。偏偏世宗帝很是讚成他,不但看不上顧鼎臣的,還說夏言的祭文不是他自己做的。夏言見事已拆穿,索性實說出來。世宗帝大喜,立召嚴嵩獎勵了幾句。從此這位嚴尚書一天勝似一天地被寵幸起來。

嚴嵩既得著世宗帝的信任,暗中就竭力營私植黨,將自己的同鄉人如趙文華、焉體愚卿、羅齊文等三人都授了要職。又把長子世蕃也叫了出來,不多幾天已位列少卿。

講嚴嵩的兒子世蕃,為人聰敏多智,不論甚麽緊急的大事,別人嚇得要死,獨世蕃卻顏色不變,談笑自若。有時世宗的批答下來,每每好用佛家語。大臣們須仔細去詳解,一個不留神,就得錯誤受斥。嚴嵩見了這種奇特的批語,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於是遞給世蕃看。世蕃一看便了了,還教他老子怎樣怎樣的做去。嚴嵩聽了他兒子的話,照樣去做,果然得到世宗帝的歡心。

以是嚴篙竟省不了世蕃了。但世蕃的貪心比他老子嚴嵩要狠上幾倍,差不多納賄營私,視為一種正當的事兒。嚴氏的門庭終日和市場一樣了。日月流光,不到一年,夏言罷相歸田,世宗命嚴篙入閣,代了夏言的職司。嚴篙自當國後,威權日盛一日,又有他的兒子世蕃為虎作悵。凡大臣的奏對不合世宗的心理的,隻要嚴嵩一到,大事就可以立時解決。倘有決斷不下的事,最遲到了第二天,嚴嵩便對答如流,一一判別了。這都是回去和世蕃商量過了,世蕃叫他怎樣回答,自能事事得世宗的讚許。嚴嵩於世蕃的話真是唯命是聽,從來不曾碰過世宗的釘子。

原來世蕃在閑著沒事的時候,把世宗帝的批語行為舉動細細地揣摩,甚麽事怎麽做,甚麽話怎樣答,一一地集合起來,先叫他老子嚴篙去嚐試。這樣的一次兩次,見世宗很是歡喜,以後世宗的心理竟被世蕃摸熟了。所以他們父子得專朝政二十多年,廷臣莫與頡頏了。

那時朝鮮內亂,世宗帝曾派大臣代為弭亂。國王陳斌感激明朝,把著名的朝鮮第一美人送進中國來。這位美人姓曹,芳名喚做喜子,生得粉臉桃腮、媚骨冰肌,一副秋水似的杏眼,看了令人心醉。世宗恰好少個美麗的妃子,見了曹喜子,直喜得一張嘴兒幾乎合不攏來。於是當夜就把曹美人召幸,第二天便封她做了貴妃。這曹妃帶著兩名侍女,一個叫秦香娥,一個叫楊金英。兩人的麵貌雖不及曹貴妃,倒也出落得玉立亭亭,很可人意。世宗帝見兩個侍女生得不差,各人都臨幸過一次。

但那個曹貴妃妒心極重,深怕兩個侍女奪她的寵,心裏暗暗懷恨。每逢到了兩人做的事,曹貴妃終是挑挑剔剔的,非弄到兩人不哭泣不止。可是哭多了,曹貴妃又嫌她們厭煩,命老宮人把秦香娥和楊金英每人杖責四十。

兩人似這般地天天受著磨折,又不敢在世宗帝麵前多說一句話,真是有冤沒處伸雪,隻好在暗地裏相對著哭泣一會罷了。可憐那個秦香娥受不過這樣的磨難,到了夜裏,乘宮人太監們不備,一縱跳到禦河中死了。秦香娥一死,剩下了楊金英一個人,越覺比前困苦了。曹貴妃不時動怒,動怒就要加杖。秦香娥沒有死時,兩人還可以分受痛苦,如今隻楊金英一個人擔受了,不是格外難做人了麽?偏是那位貴妃又不肯放鬆,而且防範上更較平日加嚴。

因恐楊金英也和秦金娥似的尋死。於金英的一舉一動,都有老宮人監視著的。

一天曹貴妃又為了一件小事把楊金英痛答了一頓,還用鐵針燒紅了灸鍛金英的臉兒,弄得白玉也似的肌膚烏焦紅腫異常的難看。世宗帝突然見了楊金英,竟辨不出她是金英了。楊金英見了世宗帝隻是一言不發地流淚。世宗帝心裏明白,知道這是曹貴妃的醋意。因貴妃正在得寵,不能說為了一個宮人便責貴妃,那是勢所辦不到的事。幸得過了幾天,楊金英麵上的火灼傷慢慢地痊愈了,隻是紅一塊白一塊的疤痕,一時卻不能消去。金英引鏡自照,見雪膚花容弄到了這個樣兒,心上怎樣的不恨!大凡美貌女子大半喜顧影自憐的,金英本來自愛其貌,無異麝之自寶其臍。好好的玉顏,幾乎不成個人形,在金英真是愈想愈氣,哭一會歎一會,和癡癲一般了。曹貴妃毫不憐惜她,反罵金英是做作。那金英由憤生恨,因恨變怨,咬牙切齒地說道:“俺的容貌也毀了,今生做人還有甚麽趣味?就使僥幸得出宮去,似這樣一副嘴臉,怎樣去見得那人?”

要知這楊金英自幼兒和鄰人的兒子耳鬢廝磨,常常住在一起的。待到長大起來,私下就訂了白首之約。後來金英的父母貧寒不過,把金英鬻與一家富戶做了侍脾。不知怎的,轉輾流離到了朝鮮,被曹貴妃瞧見,愛她嬌小玲瓏,便代給了身價,把金英留在身邊。曹妃獻入中國,金英自然也隨同進宮。金英是淮陽人,她隨曹妃進宮,心喜得回中國,將來候個機會好和她的情人團圓。

誰知金英的情人倒是揚州的名士,家裏窮得徒有四壁。及金英被她父母鬻去,這位名士早晚盼望,咄咄書空,茶飯也無心進口,書也不讀了。功名兩字,更視做虛名,哪裏還放在心上!這樣的憂憂鬱鬱,不久就釀出一場病來。名士的父母家中雖貧,卻隻有此子,把他痛愛得如掌上明珠一樣。名士的病症一天重似一天,他的父母疑心起來,向他再三地潔詢。名士見自己病很沉重,隻得老實說出是為了楊金英。他的父母以金英被她父母鬻去,久已消息沉沉,也沒法去找尋她。眼看著兒子病著,唯有仰屋興磋罷了。不多兒時,那名士就一螟目離了惡濁的塵世,從他的離恨天而去。這名士逝世的那天,正是金英回國的時候。可憐兩下裏地北天南,哪裏能夠知道。倘在金英回國的當兒能遞個佳音去給他,或者那名士還不至於死。名士死了,金英還當他不曾死的,心上兀是深深地印著情人的痕兒。如今金英痛著自己容貌已毀,不能再見他的情人,芳心中早存了一個必死的念頭了。

有一天上,曹妃帶了兩名老宮人往溫泉中沐浴去了,宮中隻留金英一個人侍候著。恰好世宗帝聽政回宮,見曹妃不在那裏,就在繡榻上假寐一會,不由得沉沉睡去。這時湊巧那個張殯人(張尚書侄女,和方通判之女同時進宮者)來探望曹妃,走到宮院的閨門前,已聽見裏麵有呼呼的喘氣聲,異常的急迫。張殯人有些詫異起來,想睡覺的呼吸,決不會有這樣厲害的,便悄悄地鑷進宮去,驀見宮女楊金英很驚慌地走下榻來,張殯人愈加疑惑,忙向榻上一瞧,見世宗帝直挺挺睡著,頸子上套了一幅紅羅,緊緊地打著一個死結。

張繽人大驚,說聲:“不好!”急急去解那條紅羅。不知世宗的性命怎樣。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