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十回 情致綿綿世宗入魔窟 忠忱耿耿陸炳赴焰山

  玉階丹陛,黃瓦朱簷,雙龍蟠著柱,巍巍的龍鳳紋雕石牌樓顯出威武莊嚴的帝闕。這巍峨的闕下,雁行兒一排排地跪列著無數的官員。在前的袱頭象簡、朱易紫袍,第二列是穿紅袍的諸官烏紗方角,最後是穿綠袍的、藍袍的,一字兒列著班次跪在那裏,高聲大呼高帝、孝宗皇帝。人眾聲雜,直透宮闕。世宗帝在宮內聽得奉天門外喊聲喧夭,便令內侍探詢,回察是眾官員在那裏跪著號呼。世宗帝心下大怒,耐了氣吩咐內監傳諭,著眾官暫行退去。楊慎等怎肯領旨,還是高呼不絕,呼到力竭聲嘶時,索性放聲大哭。一人哭了,眾人繼上。奉天門前霎時哭聲大震。壯麗堂皇的天閥,立刻罩滿了愁雲慘霧。似這般悲哀槍惻的哭聲,聽在世宗帝的耳朵裏,不由得憤不可遏,拍案大怒道:“這班可惡的廝奴,聯想留些臉麵給他們,他們轉來虎頭撲蠅了。”於是即宣錦衣校尉,把奉天門外所有跪哭的官員一齊逮係了,驅入刑部大牢,明日早朝候旨發落。錦衣尉奉了諭旨,如狼似虎地將眾官桔栓起來,趕牛樣地一並監進獄中,自去複旨。

到了第二天,世宗帝坐了奉天殿,叫內監錄了大牢裏眾官的姓名,凡三百七十七人。當將為首的王元正、何孟春三十三人一例戍邊。其他官員,四品至五品奪傣,五品以下的廷杖貶職。大學士楊廷和降級,太師毛紀、太傅石瑤概令閉門自省三個月。這樣一場大風潮總算被世宗的專製手腕罰的罰、責的責,勉強了結。興王稱皇考的議論,六部九卿沒一個再敢多講了。世宗見眾官已經懾服,乘勢定了大禮。以興王為獻皇帝,蔣妃為章聖皇太後,孝宗皇帝為皇伯考,孝宗後為皇伯母,並親自草詔,頒布天下。又命翰林學士張璁主祀獻皇帝,以兵部尚書粵桂為主祭官。不到一個月,獻皇帝的廟宇落成,世宗親題廟額,所示隆重。那座廟宇丹階玉陛,建蓋得異常的華美。到了大祭的時候,上有郡王公侯相卿,以及各部司員,無不在廟與祀,其時的熱鬧也可想而知。所以獻廟的街衢中,每至春秋兩季的祀日,廟前後左右紅男綠女都來瞧著,借此瞻仰皇帝的聖容。這個看祀祭的舉動,後來竟成了風習。都下當時有逛廟的名稱,就起自這世宗皇帝朝。流傳到如今還沒有革除。人民稱獻皇帝廟為世廟。居京中各廟之冠,直到崇禎間李闖入京才把世廟毀去,這是後話不提。

再說世宗定了父母(興王佑杭與蔣妃)的尊號,建了世廟,並由張媳做了修纂主任,修輯實錄,種種都已做到了,心裏自然十二分的快樂。然有一樣事兒是美中不足的,就是那位皇後陳氏為人性情冷僻,不苟言笑,和世宗的意見很是隔膜。以是世宗常弄得氣悶悶的,想在宮侍裏麵選一個有才貌的淑女立為貴妃。一天世宗帝從慈壽宮出來,經過大明宮時,見石廊的對麵有一座沒匾額的大殿。殿門深扁,還在金環上交扣著一把大鎖,下隱隱有一張朱印的小封條兒。世宗對於宮中的殿宇本來是很生疏的,便諳太監門為甚麽把那座大殿鎖著。就中有一個老太監票道:“這殿是曆代相傳,鎮壓宮內妖怪的,所以永久封閉著:”世宗不信道:“天子禁閩,怎麽有起妖怪來?那定然是你們秘定作奸的所在,卻推說甚麽妖異。快將鎖開了,待聯親自驗看。”那老太監嚇得戰戰兢兢地說道:“奴脾怎敢有謊陛下,實在是鎮著怪異的。”世宗帝大怒喝道:“你敢阻攔不開麽?”老太監見世宗帝發怒,不覺慌了手腳,忙去總管太監趙鄞那裏去取鎖鑰。趙鄞又不肯便給,竟同那老太監來諫阻世宗。吃世宗頓足痛罵了一頓,罵得趙太監諾諾連聲地退了出去。

當下那老太監硬著頭皮開了殿門上的大鎖,把封條揭了,慢慢地把門打開,身體早和雪天綿羊似的索索地發起抖來。世宗帝看了,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便也不管甚麽,領了兩名小監昂然地跨進殿去。那兩個小監心裏然然畏懼,隻是不敢不走。一路上時時你推我讓的,各人想縮在後麵。這時已進了大殿的中門,但見大殿上塑著普賢、觀音等像,像高五六丈,氣象十分莊嚴。再看殿下。槐樹亭邊有一塊白石的碑兒豎著,字跡多半模糊了,隻略約辨出年月,還是元代順帝時所建。經過大殿,再進就是中殿,也有彌勒伽藍等像,佛像上都是塵埃堆積,蛛絲布滿。殿階的石上,青草萋蕪,蟲蟻之類把佛龕蛀蝕得快要頹倒了。中殿進去是寢殿了,那裏的佛像和大中兩殿又是不同,什麽羅漢阿難等像,是銅澆成的,日光映射在殿上金光燦爛,無異新鑄的。

世宗詫異道:“大殿上那佛像多是塵垢,這裏卻幹淨得這樣,眼見得是人跡常到的了。”說著又轉入後殿去,是六扇的花格門,也緊緊地關閉著。從門隙中望進去,門上還遮著素簾兒,似繽妃居住的宮院差不多。世宗令小監推門進去,又卷起了簾兒,見殿上殿下所供的佛像都是男女並坐著,約有四五十尊。一對對的像身,完全用白玉琢成的,潔白粉嫩,一點兒塵沙也不曾沾染。世宗帝賞玩了一會,轉身再入後殿,還有六間巨室,室門上加著銅鎖,那鎖匙都一個個的掛在門邊。世宗叫小太監上去開鎖時,兩個小監互相推諉,大家不肯去開。世宗當他們兩個不會開的,那一個小監說道:“因常聽得宮中傳說,這殿中藏著妖怪,外殿的還不甚厲害,若最後鎖著的六間小殿,裏頭的妖魔可就不得了,所以不敢開門,否則妖怪便要跳出來吃人的。”世宗笑道:“你們不要膽小,方才大殿中殿都走過了,你們可瞧見什麽妖怪麽?那是宮人們的謠言,有甚憑證?”

兩個小監沒法,隻得各人去開了一間,砰地將門一推,讓世宗帝先行進去。兩人懷著鬼胎,跟隨在背後,世宗帝走進小殿,見殿中的佛像係白石鑿成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像都有,像身並不穿衣服,一概精赤著,立的、坐的、臥的統計有五六十尊。世宗笑了笑,又走進第二個小殿,也一般的石像,像的麵目有撩牙的、有張眉吐舌的,奇形怪狀很是可怖。世宗帝瞧了半晌,笑著對小監們說道:“你們所說的妖怪,這就是了。它會吃人麽?”那兩個小監到了這時膽也比適才壯了,到底是小孩子,貪看這些石像竟不怕什麽妖怪了。世宗命去開那第三殿時,兩個小監搶著上前,一個開第三殿,那一位已把第四殿大門開了。世宗先便去遊第四殿,走進中門,早瞧見殿監的佛像是拿粉質所捏成的,麵貌如眉目口鼻塑得生動,和生人一般無二,著那粉質的顏色也與常人的膚色一樣,一定要當他是個真人。

那兩個小監本極膽小,又甚冒失,猛然地瞧見了粉像,葉得倒退,回身往外便走。世宗帝帶笑喝道:“你們逃甚麽?這裏也是石像,怕他怎的?”兩個小監聽了,勉強站住了腳,遠遠地跟在後麵,一時不敢走近。及見世宗帝照常地走到石像那裏瞧著,兩人才放大了膽也走進殿中。殿上的許多人像不但一絲不掛,還男女擁抱著,橫豎顛倒、窮形極狀,各有各的姿勢,形態活潑,舉動逼真。世宗看了,不覺歎道:“這殿是元代所建,清淨的佛地去塑這樣的春像在裏麵,怪不得元朝要亡國了。”說罷回出了第四殿,不便再繞回第三殿裏去,索性去遊那第五殿了。隻見第五殿內的佛像更覺得奇異了,卻是粉質塑的人像獸像,大家擁在一起,有美人和騾馬相配的,和牛犬相配的,有丈夫和豕羊相耦的,有俊男與狸奴強合的,那些光怪陸離的像形,真是見所未見。大殿的正中又有一塊方匾,書鬥大四個字道:“歡喜佛緣”。世宗玩了一轉,正要回出殿去,忽聽得佛完中轟然的一聲響亮,接著是呼呼的噓氣聲,好似牛喘。世宗吃了一驚,兩個小監更是驚慌,三腳兩步連跌帶爬地奔出殿外。世宗帝雖說膽大,到底也有些疑懼,不敢近前。恰巧兩個內侍奉了章聖太後的諭旨,來阻止世宗帝莫入魔殿。世宗便令兩個內侍向佛兔中去探看,驀見巴鬥那麽大小的一個蛇頭,雙目灼灼地伸完上噓氣。兩個內侍嚇得往後倒退。原來這座殿庭建自元末,太宗(燕王)時命封鎖起來,不論誰人,未奉旨不準私入。因此殿中人跡不到,野物就踞在裏麵了。世宗帝恐那大蛇留著害人,即傳集了內外宮監,各持器械奔到殿中,去撲那大蛇。那大蛇見有人去打它,忽地昂起頭來,把身體一繞,五六尺高低佛完已吃它絞得粉碎。佛完既碎,現出蛇身,長約兩丈多,有蒸籠似的粗細,張開了血盆那麽大的口,對著人呼呼地吹氣,口裏噴出一陣陣的黑煙來。為頭三四個太監聞著了煙味,都倒在地上死了。其餘的內監就遙立著呐喊。世宗帝也遠遠地瞧著,見內監們不得上前,吩咐把殿門暫行關閉了。一麵下諭頒布都中,將大蛇的形狀繪成小圖,謂有能捕殺大蛇,賞貴千金。

諭出三日,無人應詔。那殿中的大蛇兀是盤著不去。又過了三四天,給事中王康帶著一個短髯如戟的大漢,來稟陳世宗,大漢自說能夠捕蛇。世宗帝大喜,令王康領了大漢退去,明日赴魔殿捕蛇。到了次日,世宗帝親帶了宮監十幾人往魔殿來看捉蛇。那時文武百官並殯妃宮侍等,聽得捉蛇的事,都隨了禦駕去瞧熱鬧。

章聖太後怕有什麽危害,勸世宗不要親往。世宗帝好奇心切,哪裏肯聽,一疊連聲地隻叫備輩。內監們不好違憐,隻得擁了世宗帝,從大明殿起。直往魔殿中來。後麵隨駕的武臣緊緊地護著。不一會到了魔殿,王康和那大漢已預先侯在那裏,世宗傳旨捕捉。但見那個大漢脫去身上的衣服,赤膊短揮,握了匕首,口內銜了解毒草,雄糾糾地搶上殿去,將大門推開。那條大蛇卻盤在大殿正中,團團的擁滿了一地。大漢立在廊下,把口裏。的藥草嚼爛和灑雨一樣地噴進去,草汁濺了蛇身。那蛇忽然怒目張口,霍地飛起,直向大漢撲來。那大漢忙閃過,被蛇尾橫掃過去,正打在腳骨上。大漢站立不穩,翻身倒地。那蛇便將大漢纏住。

眾官員和內監等都替大漢擔憂,因為蛇的絞力極大,佛完還給它盤碎了,休說是個人體。這時那大漢就盡力鼓氣,一邊把身軀狠命地打著滾。似這樣滾了半天,蛇身慢慢地鬆緩下來,大漢也愈滾得急了。看著蛇力漸乏,大漢乘間抽出他的右手,將匕首刺入蛇腹。鮮血四射,那蛇怪吼一聲,由地上直躍起來,尾巴擊在殿簷,瓦礫亂飛,蛇身散開,那大漢已擲出三四丈外,也癱在地上爬不起身了。那蛇顛簸了一會,逐漸緩了。世宗命持械的內監一哄上前,刀劍齊下,把大蛇剁做幾十段。一時血肉狼藉,一陣陣的腥惡氣味,觸鼻難受。內侍宮人等都俯著頭不住地嘔吐。護輩大臣恐世宗帝被毒氛所侵,忙令禦駕退後。

世宗帝見毒蛇已誅,命甲士等入殿,拿六殿的佛像概行焚毀了,又賞了大漢。那大漢臥在廊下,動彈不得,由甲士們把他異出殿去,才到門口已毒氣攻心死了。甲士回稟世宗帝,世宗叫給他收鹼了,諭知王康優恤大漢的家屬。那時內監甲士等把魔殿的佛像和死蛇的軀殼一齊搬往郊外,舉火焚燒,臭穢之氣遠播四處。

於是都中盛傳宮廷中有怪異出現,謠琢紛紜,似真有其事一般。那些人民以為宮闕變異,是國家的不祥,恐有大禍發生,人心多惴惴不安。京師衛戍將軍兼五城兵馬司袁寬見無賴市民借是招搖,深怕弄出事來,當時頒出布告張貼各門,中述宮中捕蛇的經過,謂並無妖異的事。

哪裏曉得空言就有實在,真個釀出一場大變亂來了。嘉靖四年春上,世宗命舉行郊祭大典。是年的禮儀較往歲格外隆重,自相卿以下都隨輩往祀。故事春祭禮畢,禦駕必巡遊各名勝地方一周,在聖廟午膳。膳罷由衍聖公召集都下士人、孔門弟子等在大殿開筵講經一章,皇帝及眾大臣等都列坐殿下聽講。直待講完,有旨宣布散席,於是衍聖公以下,各部大臣都紛紛散去,變駕也就還宮。

這天世宗回宮時紅日已經西斜,司膳局正進晚膳,猛聽得乾清門外一聲巨響,震動內外。世宗帝聽出是炮聲,便回顧內監康永道:“哪裏放炮?”康永方要出去探詢,又聽得轟天也似的一聲,接著就是喊殺聲。世宗帝忙起身瞧看,見乾清宮前火光燭天,照得四處通紅。世宗帝大驚道:“敢是有什麽變端麽?”說猶未了,兩名太監搶將入來,喘息察道:“賊殺進宮牆的二門了,陛下速速走避。”世宗帝不覺心慌,忙拖了康永往承光殿狂奔,喊聲卻越近了。報警的太監好似穿梭一般。世宗也無心去聽他們,且顧逃走要緊。

出了承先殿,對麵便是大明殿,世宗想越過圍廊,繞到慈慶宮去看看章聖太後,一路上見宮監侍女們都和驚永駭狼似的牽三拉四,五個一群、三個一黨地紛紛從外逃進來。口裏嚷道:“不好了!賊人殺進宮了。”世宗帝聽了心裏愈加著急。才出得大明殿,忽見三五個太監慌慌張張逃著,口口聲聲說慈慶宮燒了。世宗帝驚道:“慈慶宮如被毀,太後的性命一定難保。”

康永說道:“這時沒有真消息了,等到了慈慶宮再說。”世宗點點頭,和康永攜手疾行。慈慶宮距離坤寧宮不遠,須經過華蓋殿、正大光明殿、涵芳殿、華雲閣、排雲殿等,世宗帝因慌不擇路,隻望間道上亂走。康永也弄得頭昏了,君臣兩個忙忙似喪家狗似的見路就走。將至正大光明殿時,侍衛官馬雲匆匆地逃進來道:“賊人勢大,值班侍衛恐阻攔不住,要調禦林軍馬來才行。”世宗帝道“慈慶宮怎樣了?”馬雲應道:“慈慶宮也怕被賊人圍住了。”說著自往後殿出宮遷兵去了。世宗又和康永前進,見護衛統領袁鈞滿身浴血,步履躊珊地走過殿外,世宗帝也不去睬他,竟自走過了。

到得華雲閣前,遙望排雲殿上火光甚熾。內侍邱琪搶來道:“賊人殺銀光殿了!”世宗帝高聲道:“慈慶宮可以去麽?”邱琪連連搖手道:“去不得,去不得!”一頭說畢,隻管自己逃向後殿而去。接著是侍衛牛鏡走過,眼看著世宗帝,慌亂中也不行君臣禮,隻顧各人逃命。

其時排雲殿上已到處是火,宮人內監都從烈焰中逃出來。世宗帝和康永木立在偏殿門口,見火星四迸,也辨不出甚麽路徑。不多一會兒,牆垣倒了,斷磚瓦礫把一條甫道塞滿了,越發不能走了。世宗帝卻一心掛念那慈慶宮,不由得急得眼淚滾滾,巴巴地望火早熄下來,好去瞧著章聖太後。呆呆地瞧了半晌,並偏殿也都燒著了,世宗立腳不住,待退入涵芳殿去,回頭從儀仗道上走去,走出那條長道,抬頭看時,隻叫得一聲苦。康永也驚得麵如土色,身體索索地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卻是為何?因涵芳殿裏也遍地是火,對麵的宮院牆上照耀得一片紅光。畫棟雕梁盡付一炬,身邊隻聽得必必剝剝地紅焰亂射,直是好一場大火。世宗帝被困在火當中,前無出路,後麵又是燒上來,眼見得要葬身火窟了,幸得康永急中生智,忙向世宗帝說道:“事急了!奴埠記得涵芳殿的左側有一個狗竇,是從前武宗皇帝畜犬時,專一供犬進出的。此刻已萬分危急,也顧不得許多,隻好望竇中鑽出去吧!”世宗帝道:“狗走的牆竇,人怎樣鑽得過去?”

康永道:“可以走的,那時的犬奴驅狗進案,也從這竇中經過。”世宗帝說道:“那麽快去找這個壁竇吧!”康永見說,飛步到石竇麵前,那裏有煙無火,還能存身。康永便俯身開了竇上的小門,欲要探身過去嚐試時,不防那麵拒著一方大石,康永的頭伸出去,恰好撞在石上,碰得眼中火星四迸,辨不出天南地北,幾乎昏倒,方悟這個石竇在正德帝末年,方士張詢謂是竇有礙宮中的風水,所以在那麵把巨石堵塞住了。康永定一定神,奮力去推那塊巨石時,好似蜻蜓撼石柱一樣,休想動得分毫。

世宗帝立在階陛上,火勢越燒越近,渾身被烈焰迫得汗珠和黃豆般地落下來,不覺頓足著急道:“石竇找到了麽?”康永這時見石竇不通,直急得他要死,忙來回報世宗帝道:“洞是找到一個,如今已是不通的了。”世宗帝道:“除了這石竇還有別處可通麽?”

康永愁眉苦臉地說道:“隻有那個正門了。”世宗帝著慌道:“正門早經燒斷了,去說它做甚!”這時康永也已絕望,痛哭之外再無別法。世宗帝見走投無路,想起章聖太後,今生諒不能會麵,心裏一酸,和康永抱頭大哭。正哭得傷心,忽見侍衛官陸炳衝煙突火地奔將入來,大叫:“陛下莫慌,小臣救駕來了。”說罷負了世宗便走。不知世宗逃得出火窟否。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