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循序漸進,精益求精

  在捕捉機會時,需要的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妄想“一步登天”,闖出某項偉大的發明創造,一夜之間就已經功成名就,這種想法固然可貴,但我們應該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空中樓閣即便能建立起來,也經不起任何考驗,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

  平凡出自偉大,成功來自艱辛,我們在談抓住機會的技巧與方法時,不是給大家傳授什麽“不勞而獲”的技巧,而是講怎樣抓機會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想“一朝成名天下知”,首先就必須“十年寒窗無人問”。九層之台,起於壘土,隻有將無數點點滴滴的“創造”艱苦地積累起來,才能逐步向大目標邁進,雖然這種機會不是一目了然的。

  “羅馬不是在一天之內建成的!”從這句話中,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了凡是傑出的成就都是曆盡多年努力才能獲得的道理。那麽,我們就沒必要再抱怨:“我為什麽不能一鳴驚人、一朝成名呢?”

  任何能夠抓住機會的人,都是有付出的人,越是巨大的成就,越需要像攀登階梯一樣,一步一步向前走,這樣的成功才是最有價值的成功,而這樣的機會,也是人生中最難把握的機會。

  一些人自小養成了輕視、忽略工作的習慣,對於工作,整日馬馬虎虎、敷衍苟且的態度,因此終生碌碌無為。沒有一種認真對待工作,認真對待人生的態度,成功是不可能的。

  在一家公司裏,每一間辦公室都有這樣一條格言:“在這裏,一切都追求完美。”追求完美,這句話真的讓人感觸頗多,它不就包括了認真、負責、努力等品格嗎?就像我們欣賞當年李寧的體操表演,伏明霞的跳水,關穎珊的冰上芭蕾,無一不是在追求完美。而他們,帶給人的就是近乎完美的享受;做到這一點,不全憑借著心中的那份認真的追求嗎?

  人類曆史,充滿了因工作不可靠,不忠實,不認真而導致的悲劇。

  工作不認真,處處都會造成種種悲劇的隱患,假使人們工作時,都能盡心盡力,力求完美,牢記認真二字,這世界會進步多少!在個人世界中,我們認真一些,再認真一些,會完成多少成功的計劃!

  曾經有位老同誌在看報時將每一個錯字標出來,通知報社要求改正。有一次,他竟然在一份全國性大報上的一版中發現了四個錯字。這位老人的態度是多麽的認真;而報社相比之下如何能讓人用“認真”二字來形容他們呢?假使在印刷前,編輯能認真地看一看稿子,校對能認真地校一校稿子,怎麽會出現一版就出現四個錯字的荒唐事呢?如果報社仍舊錯字不減,那麽,越來越多的人因此不再看這份報紙,這份報紙也就離停刊行將不遠了。

  無論報紙辦的成功與否,還是人的成功與否,認真負責,都是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則。事無大小,每做一事,都應當認真負責,求其完美;這是成功者做事的標記。凡是有所作為的青年,都是那些不滿足於“尚可”,“還行”,而力求“要做就要認真去做”的青年。

  有人說:“無知與敷衍了事所造成的禍害不相上下。”有許多青年人的失敗,就在這“了事”的一點上。他們所做的工作,從來不會是絕對可靠絕對正確;他們的工作,總需要他人的審查、校正。這樣的人,永遠不會升到優異的位置上。

  在日常工作,隻有對那些尋常細微工作忠實地執行;才有可能使你漸漸的走上重要的崗位和創造致富的條件。你日常奉獻出來的認真和勤奮,可以送你進人“上升”之門。然而多數的青年都視而不見。

  青年人念念不忘想找高的位置、大的機會,以使自己有“用武”的地方。他們會對自己說:“我現在的枯燥、機械的職務,平凡渺小的工作,有什麽值得去認認真真呢?那真是不足為呀!”但是有所作為的青年,卻能在簡單的職務中,看出與大機會來;在尋常的情景下,微不足道的位置上,看出並造成不尋常的機遇來。

  在做事時,隻要你能比一般普通人做得更為良好、更為敏捷、更為精確、更為可靠、更為整齊些;更能不斷創新、運用自如些;你自然能引起在上屬的重視,而使你不斷發展和進步了。

  對一切事業來說,假如從事它的人不斷創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這一事業必定昌盛,這一人必定成功。他們的優點就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在力求進步與發展,他們的信條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沒有人在事業達到某一點時就表示滿足,他時常督促自己,奮鬥不息。假若他自滿自足,不求進取,事業就會從此開始衰退。

  精益求精,常求進步的這種習慣是傳染的。假如有這種精神,便會循續傳染這種精神,而努力要求工作進步。

  一個要求事業進步的人,必須常同外界接觸,他必須常去參觀,拜訪同行,參加各種展覽會,以及其他種種可以使他有機會得到的新方法、新觀念,在他事業的血管中注入新血液的地方。

  一位著名的商人說,花一星期的時間去拜訪國內的各同行商店,可以完全更換他對於自己的經營的看法。他每年總要出外旅行一次,去考察各家著名商店的管理法與經營法。

  他覺得,要使自己能夠站在廣闊的、不偏的觀點上觀察自己的營業,要保持自己的事業不衰敗,這種旅行是絕對必需的。

  在獲得種種辦事和營業的新方法、新觀念、新暗示以外;他說,每次旅行回來,總使他覺得自己的商店與旅行以前的時候不一樣了。營業的小缺點,店員的小疏忽,以前不會注意到,或者雖會注意到而總以為是無關緊要的細微的弱點,現在都被了發覺,都引起他注意。在他新型的開闊的眼界中,以前“細小”的事,現在成為重要的事。於是他要舉行店務革新;改進管理營業的方法,精簡人員,使他的店永遠有一幅簇新的氣象。

  行動就要付出。付出時間、精力、財物、汁水甚至鮮血……我們猶豫退縮了嗎?

  要成功,就必須明白“舍得”的道理,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絕沒有無付出的回報,也決沒有無回報的付出。付出的多少,決定了成就的大小。小至三好學生、五好員工、勞模先進,大至社會名流、領袖偉大,無人不是因作出了超人的付出甚至犧牲而出類拔萃的。

  有一個小寓言,講得異常深刻——甲乙兩人死後來到陰曹地府,閻王查看過功簿後說:

  “你二人前世未作大惡,準許投胎為人。但是現在隻有兩種人可供選擇:付出的人與索取的人,也就是說,一個必須過付出、給予的人生,另一個則必須過索取、接受的人生。”

  然後要他倆慎重選擇。

  甲暗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於是他搶先道:

  “我要過索取、接受的人生!”

  乙見此情景,也沒有別的選擇,就表示甘願過付出、給予的生活。

  閻王聽其所願,當下判定二人來世前途:

  “甲過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輩子當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別人施舍。”

  “乙過付出、給予的人生,來世做富翁,布施行善,幫助別人。”

  希爾認為效率並不表示急速,效率是說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時間管理的關鍵之一,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千萬不要粗製濫造之後,再回來更改,這樣不是更慢嗎?我們每一天都要想:要如何提高生產力?如何增加效率?如何改善流程?如何讓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更好?

  如何能夠滿足更多顧客的需求,是每一個成功商業人士每天思考的問題。

  然而,很少有人能夠有係統地思考,如何提升做事的效率。效率的改變,來自觀察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效率的改善,來自於分析事情的優先順序。

  效率的改變,來自於自覺。一位心理學家說:“自覺是治療的開始。”

  這句話實在講得太棒了,因為,當你不自覺的時候,要如何改善?當你不知道自己效率差的時候,又如何改進?當你不知道別人為什麽效率好的時候,你不知道如何學習別人的優點。

  永遠要向那些高效率的人學習,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利用時間、善用資源,我們必須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資源,產生最大的效益,這樣才能確保成功。

  記住!要每天思考自己做事的效率和做事的品質,這些是成功不可或缺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