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過度包裝產品是從生活源頭減排,不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適度消費,也是一種垃圾減排的方式。
休閑零食的多層包裝現象十分突出,如某品牌的休閑大禮包,大包裝袋裏套著各自獨立的幾包零食,而其中兩包零食內又套著一份份小包裝,這樣一包總含量不足一斤的食品,裏裏外外最多的套著三層塑料紙,能拆出二十多件包裝“衣”。超市內大部分的零食都是“內衣”加“外套”的形式,包材消耗極大。而酒類包裝則呈現“充胖子”,一般包裝空隙率較高,禮品酒尤甚。
商店購物等日常生活行為中,簡單包裝就可滿足需要,使用過度包裝既浪費資源又汙染環境。減少使用1千克過度包裝紙,可節能約1.3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3.5千克。如果全國每年減少10%的過度包裝紙用量,那麽可節能約1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12萬噸。
據國家科技部統計數據顯示,減少使用1千克過度包裝紙,可節能約1.3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3.5千克。如果全國每年減少10%的過度包裝紙用量,那麽可節能約12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12萬噸。為了整治商品過度包裝之風,減少資源消耗,國家標準委製定了《限製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的國家標準。
不買過度包裝產品是從生活源頭減排,不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適度消費,也是一種垃圾減排的方式。填埋垃圾會產生甲烷。甲烷的碳成分含量很高,它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倍。限製過度包裝、豪華包裝,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一方麵可以節約不必要的包裝成本,另一方麵大家在生活源頭上減少了垃圾的產生,其實也就是減少了碳排放。超市購物買大包裝的產品,用剩的包裝品再循環使用或者進入廢品回收體係,就是一種節能、環保的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