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午,嘉慶將和珅、福長安等一班大臣召到了乾清宮上書房。眾人齊刷刷地跪在嘉慶腳下,一臉的悲戚。和珅更是痛哭流涕,一雙眼睛紅腫得猶如桃一般。
“和珅,你是首席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朕剛剛接班,一切都還要靠你。如今,太上皇的喪事是國家的第一任務,你又是太上皇的近臣,所以這喪事還需要你來主持。”嘉慶望著和珅誠懇地說道。
“奴才遵旨!能為大行太上皇主持喪事是奴才的榮幸,奴才一定盡心盡力,不負皇上的重托!”和珅哽咽著說道。
“現在白蓮教猖獗,在你主持喪務這段時間裏,軍機處那邊缺不得人。所以朕就先免去你軍機大臣、步軍統領等職,你就盡管專心辦理喪事吧!待大喪期滿,朕再為你官複原職。”嘉慶的語氣更加溫柔起來。
“是!”和珅答應道。對於嘉慶的安排,和珅雖然有些不安,但也覺得這安排是情理之中的事。畢竟在滿朝文武、親王貝勒中,隻有和珅最受乾隆寵愛。
“福長安,你也是大行太上皇帝的近臣。朕命你與和珅一同辦理喪事,暫免你的軍機大臣及吏部尚書等職。”嘉慶又望了望福長安說道。
“是!”福長安連忙答應道。
“父皇生前最為寵信的大臣就屬你們兩個。父皇駕崩,你二人就日夜在乾清宮值班,好好地送他老人家一程吧!”嘉慶很是悲切,聲音顫抖了起來。
“皇上!節哀吧!”大臣們一邊哭,一邊勸慰道。嘉慶卻哪裏聽得進去,早已經是淚流滿麵。
和珅與福長安二人及所有的王公大臣都覺得皇上的安排合情合理,沒有什麽其他的意思。滿朝文武,他們哪一個在乾隆那裏所受到的寵愛,也比不上和珅與福長安。讓和珅與福長安守靈,是天經地義的,何況日夜守靈,這是皇子、皇孫般的恩寵啊。
至於被暫免軍機大臣等職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想這治喪諸事如此繁雜而勞累,怎能顧及到其他的軍政大事呢?因此,和珅也沒有提出異議,心安理得與福長安在乾清宮內日夜值守。
這天傍晚,嘉慶到乾清宮痛哭了一陣,隨即詢問了治喪的情況才回到了上書房。他深知要想有所動作,就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手,而現在正是絕佳時機……
這天晚上,嘉慶在上書房秘密召見了三個人,分別是自己的哥哥儀郡王永璿與成親王永瑆,還有自己的侄兒定親王綿恩。別看這些皇子皇孫平日裏雖然不很和睦,但在對待和珅的態度上都是一樣的。素日和珅從來不把這些王孫貝勒放在眼裏,早就把他們得罪了。如今嘉慶要除掉和珅,自然要依靠這些皇族。三個人陸續進了紫禁城,來到了上書房。
“朕打算除掉和珅,還需要仰仗你們幫忙。”嘉慶開門見山,跟自家人沒有必要繞彎子。
“除掉和珅?”永瑆有些不敢相信。永璿隻是輕輕地點了點頭,看來他早就料到弟弟會有這個打算。綿恩則一言不發,他輩分雖然最低,但是做事卻非常穩重。
“父皇在世時,和珅倚仗父皇的寵信貪汙受賄、跋扈專權,朕早就想除掉他了。父皇駕崩,倘若不把握時機,待他成了氣候,就再難成事了!”嘉慶壓低了聲音說道。
“那皇上打算如何動手?”永璿連忙問。
“你們也知道,今天上午朕已經解除了和珅、福長安的軍政大權,所以朕想讓永璿總理吏部,永瑆入主軍機、總理戶部兼管三庫,幫助朕處理軍政大事。綿恩,朕命你擔任步軍統領,兼管火器營、健銳營,總管京畿的衛戍和防務。”嘉慶一一作出部署,三個人聽了紛紛點頭。
“綿恩,你這就把和府的這些家兵調出來,還有那些步軍統領衙門的將官,你也要一一調換,換上咱們的人。”嘉慶又吩咐道。
“皇上請放心!”綿恩應道,“隻是,如今看來人手還不夠,至少也要有幾個可靠的大臣替咱們辦事。”
“這個朕早已經想過了,可用之人雖也有幾個,例如董誥、王傑、劉墉等。可現在除了劉墉,其他人都已經不在京中。董誥現在守孝在家,王傑已經稱病歸鄉。朱珪更是朕的心腹之臣,可遠在安徽!”如此重要的事情,嘉慶已經不知反複思量了多少次。
“那皇上就即刻下詔,命他們火速返京!倘若星夜兼程,四日內就可抵達京城!”綿恩說道。
“好!朕這就擬旨。”嘉慶答道。
這天晚上,嘉慶又對朝中眾臣作了一番調整,同時還提拔了一大批平日裏有所作為的官員。就這樣,一切準備就緒,隻待時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