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大婚後不久,和珅就碰上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內閣學士尹壯圖給乾隆寫了份奏折,提出了“議罪銀”製度的不妥。
尹壯圖字萬起,雲南蒙自縣人,七歲入私墊讀書,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舉人,次年中進士,曆任刑部安徽司主事、吏部文選司員外郎、考功司郎中、禮部交際司郎中、太仆寺少卿等官職。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尹壯圖被擢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因辦事認真細心得到乾隆讚許。
乾隆一見是尹壯圖的折子,連忙展開認真閱讀起來。這一讀,他的臉上立即布滿了陰雲,下令將和珅叫進宮來。
“和珅,我這裏有道折子,你看看。”見到和珅,乾隆並不多說什麽。
和珅見皇上的表情十分嚴肅,就知道定是發生了什麽大事,連忙接過折子看了起來。這一看,和珅也是眉頭緊皺。
尹壯圖在奏章中陳述,“罰銀”助長了地方官公開貪汙,惡劣官吏借此加重向地方百姓勒索,稍為清廉的官吏隻好向四方同僚求助,造成互相“曲為庇護”的弊端。這反而加重了貪汙,造成各地虧空累累。
“皇上,尹壯圖可有實證?”和珅問。奏章揭露了各省督撫老底,倘若果真確有實證,那麽不僅這些封疆大吏保不住官職,自己也會被牽扯進去。
“怎麽,你認為尹壯圖所奏不實?”乾隆皇帝原本對尹壯圖所奏毫不懷疑,如今和珅一問倒讓他猶豫起來。
“奴才並不是懷疑尹大人所奏不實。隻是,尹大人是禮部侍郎,隻主管禮儀事物,吏治狀況如何沒有責任發表意見。如今他不過是一次例行的巡視,就說朝中吏治腐敗,隻怕言過其實。”和珅連忙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嗯。”乾隆聽了點了點頭,“不過,作為朝中官員,他對吏治提出意見也無不可。”
“皇上,隻是奴才很想知道,尹大人在奏折中說有官吏勒索百姓,那這官吏到底是誰?好多官吏向同僚求助,官員之間曲為庇護,這又是誰?又有哪一省的府庫虧空?倘若沒有實據,道聽途說,豈不是在沽名釣譽?所以,懇請皇上下令,讓尹壯圖一一指實。”和珅可不想輕易低頭。
“朕也有這想法,怕尹壯圖有些言過其實。那就按你的意思辦,讓他指明違法督撫的姓名,據實上奏。”在乾隆看來,尹壯圖的奏折可能有些危言聳聽,便采納了和珅的意見。
尹壯圖接到聖旨,見皇帝讓他據實陳奏,認為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連忙奮筆疾書,將自己巡視途中發現的情況一一稟奏。他在複奏中寫道,各省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自己在經過直隸、山東、河南、江浙、廣西、貴州等地時,發現商民大多有意見。不僅如此,各省風氣都是如此。
“哥哥,這樣據實陳奏恐怕不妥。咱們兄弟官職不高,怎能與這些封疆大吏相抗衡?隻怕如此稟奏會惹來禍事啊!”尹壯圖的弟弟尹英圖見狀,很為哥哥擔心。
尹英圖雖然官位不及哥哥,但為人處世要比哥哥還要老練,也更懂得官場的一些為官之道。尹壯圖陳奏中將所有封疆大吏都列為打擊對象,如此樹敵怎能應付得來?
“你就不必代為兄憂慮了,為兄早就做好了掉腦袋的準備!”聽了弟弟的話,尹壯圖大義凜然地說道。
“哥哥,你這又是何必?”尹英圖十分不解。
“既然入朝為官,自然要盡心竭力為朝廷辦事。這‘議罪銀’製度實在荒唐,各省督撫大員犯了過失之後,隻罰他們若幹銀兩,有的甚至自願交納罰金。這對那些多行不法的官員來說,無異於為他們的罪行找到了借口,使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倘若皇上不廢除這一製度,隻怕這國家要亡了啊!”尹壯圖悲憤地說道。
“可是,哥哥……”尹英圖仍舊不肯放棄。
“你就不用再勸了,為兄主意已定。倘若這次果真遭遇不測,你一定要好好奉養母親,家中一切事情,都要倚仗你了!”尹壯圖拉著弟弟的手,堅決而悲涼地說道。
“哥哥……”尹英圖見自己多說無用,已經哭得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