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和珅與和琳兄弟在朝廷中的地位日益攀升。乾隆五十三年(1788),和珅被封三等忠襄伯,並賞用紫檀。乾隆五十四年(1789),和珅又被任命為殿試讀卷官,隨後又任教習庶吉士。滿朝文武望著和珅的不斷高升無不豔羨眼紅。他的財路大開,財源廣進,生活日漸跋扈囂張起來。
不過,在皇上麵前的和珅,卻永遠都是那樣一副畢恭畢敬的奴才樣子。
一天,和珅返回府邸時天已經黑了,剛一進門,劉全就迎了上來告訴和珅,和琳從湖北回來了,帶來一壺好酒,正在書房等他。
和珅無奈地笑了笑,心想這個和琳愛喝酒便喝,怎麽也把我當酒鬼!他徑直朝書房走去,書房的門打開著,遠遠地他就聞到了一股酒香。
“和琳,到底是什麽酒?第一次聞到這麽香的酒!”和珅遠遠地問道。
“哥!你可回來了!你再不回來,這酒我可給喝光了!”和琳見到哥哥,笑著迎了上去。
“怎麽,不是給我帶來的?”和珅也笑了起來。
“是給哥哥帶來的,可是我有些把持不住,飲了幾口……”和琳有些羞愧,一邊說一邊用手搔了搔頭發。
“好!我剛好還沒吃飯,正好咱們一起嚐嚐這酒!”和珅來了興致,喊來了奴才,吩咐了一番。
沒一會兒,飯菜就端了上來,兄弟倆對飲起來。
“和琳,在湖北一切都還順利嗎?”和珅輕輕地抿了一口酒問道。
“一切都好,哥哥放心。”和琳大大咧咧地說道。
“這次回京來有什麽事情?”
“有件事情想要問哥哥。”和琳把酒杯輕輕地放在了桌子上。“我前些日子發現一件事,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濟私,借進京之機用漕運糧船私運木材。此事中間也有福康安的份額,有他的采買木材文書。這件事情我也不敢輕易做主,不知這個福康安咱們能不能得罪,讓哥哥出個主意。”
“福康安?”聽了這些,和珅來了精神。“福康安這兩年可是出盡了風頭,咱們要檢舉揭發他,的確是很冒險,可放棄了這麽好的機會實在很可惜。”
和珅小聲地自言自語著,陷入了沉思。
就在和珅不斷得以提升的這兩年裏,福康安更是功勳卓著,遠在和珅之上。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在台灣舉兵起事,朝廷調派福康安率兵增援台灣。福康安到台後,對起義軍進行分化瓦解,不到半年就成功抓捕了林爽文,立了大功。
與此同時,安南正陷入內亂中,乾隆再次讓福康安掛帥。福康安此時的名頭太大了,還沒有走到廣州,敵人就已經遣使叩關謝罪,賚表乞降。乾隆見狀,見好就收,封安南叛王為安南國王。
經過這兩件事,福康安已經成為皇帝麵前的紅人,如日中天。和珅對此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福康安向來看不起自己,倘若讓他占盡皇恩,那自己隻怕難有好日子可過了。
望著陷入沉思的哥哥,和琳也不知如何是好,靜靜地在一旁等著。
“和琳,此事屬實?”和珅想了又想,仍舊拿不定主意。
“千真萬確。福康安做主,沿途誰也不敢盤查。我手下的眼線眾多,一定錯不了!”和琳保證道。
“既然如此,你就檢舉揭發他一本,我在京城裏給你照應著。”和珅說道,心中已經有了幾分把握。
“果真能動他?”和琳有些擔心。
“阿桂、福康安實在有些太囂張了,從不把咱們兄弟放在眼裏。這次偏要動動他們,讓他們知道咱們的厲害!阿桂年事已高,威脅不大,現在最大的威脅就是福康安啊!”阿桂、福康安在皇上麵前實在太受寵信了,不打擊一下他們的氣焰,和珅的心裏總是不踏實。
“有哥哥這句話,我馬上就寫個奏章檢舉揭發福康安!罪證俱在,咱們一定可以給他點顏色看看!”和琳也有了信心。
“好,出了什麽事情都交給我頂著!”和珅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說道,和弟弟並肩作戰的感覺讓和珅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