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1783)盛夏的一天,和珅處理完公事後便前往紫禁城,把南巡之事向皇上稟報。乾隆一聽舉雙手讚成,並把具體事情就交給和珅來辦。
聖旨一下,和珅就為南巡的事情忙活了起來。身為國家首腦,乾隆出巡時絕不像電視劇裏演的,帶一糟老頭大臣、一楞頭保鏢、一小廝兼皮條客、一丫環,頭戴一瓜皮小帽、手上搖一紙扇就出發了。更不像某演員扮的乾隆隻帶盡嗑嘴皮的紀曉嵐與和珅,誰也不帶,風餐露宿徒步就上路了。而是前有掌旗開道的八旗軍,後有百官嬪妃,車輪滾滾,這才有點清高宗乾隆的意思了。
事實上,乾隆每回巡遊的一年前就得派官員組成考察組先行探路。他們的任務是勘察道路,修葺橋梁,建造行宮。所以乾隆下江南,從中央所在地北京到江南佳麗所在地杭州,一路建有行宮三十幾處。
當然,各地官員們是不肯掏自己的腰包,到最後各種負擔還是轉嫁到了百姓頭上。不僅如此,百姓們還被迫出工疏通運河。
就這麽折騰了半年有餘,直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正月,南巡隊伍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京城。
整個南巡船隊共有船隻一千多艘,遠遠超過了前五次南巡的排場。運河行船,乾隆喜歡在船頭端坐,享受兩岸趨隨百姓的歡呼。不僅如此,每望見景致優美的地方,他都會下船帶著和珅、紀曉嵐等人徒步前行一陣。君臣之間免不了又要吟詩作對,好不愜意。
船隊走走停停,直到三月初才駛抵揚州。眼看著揚州城越來越近,乾隆的心也越發的欣喜起來。他在揚州停留了下來,住在揚州城北的重寧寺。重寧寺是當地官員為迎接乾隆聖駕專門修建的,就建在乾隆以往南巡住過的天寧寺後麵。這兩座行宮緊鄰禦碼頭,從禦碼頭登上專備的畫舫順流而下,就可以欣賞到瘦西湖兩岸的美景。
三月的揚州是個美麗的鶯花時節,滿城中花柳爭妍,笙歌慢奏。乾隆遊覽了瓊花觀,巡遊了二十四橋,又去了法淨寺、舍利塔、平遠樓、觀音山,最後來到了揚州城內最著名的酒樓。
站在酒樓上憑欄眺望,街道上數不盡的錢莊緞鋪,看不完的魚店鹽行。揚州城的婦女們似乎也被這初春的美景所感染,一個個穿著鮮麗出來遊春,輕車寶馬,好不亮麗。
“揚州城自古有名,曾名江都、廣陵,堪稱是名震南北的大都會、江淮的要衝。更為難得的是這裏還是個出詩人才子、美女名嬡的地方,而且輩出不窮,代領風騷啊!”乾隆望著那三三兩兩的美女名嬡,禁不住感慨起來。
“揚州的女子的確惹人注目,尤其是她們的打扮。您看那發式,釵鈿簪珠,點綴裝飾,花樣紛繁,與咱們滿族的女子大不一樣;再看那衣著雖然如此淡雅,可她們卻把這淡雅穿得如此得體、美麗,實在讓奴才佩服!”和珅站在一旁連忙接話道。
“怎麽,你對揚州的女人還很有研究嘛!”乾隆回頭看了和珅一眼,哈哈大笑起來,眾臣聽了也是哄笑不已。出了京城,就連君臣之間也親近了許多。
群臣又嬉笑了一番,很快就將這事情丟在了腦後,在酒樓上吃起酒來,可和珅卻將這事情記了下來。他馬上找到了揚州的地方官——兩淮鹽政汪如龍,道出了乾隆對揚州女子的喜愛,有意讓汪如龍進獻歌伎給皇上。汪如龍會意而去。
用過膳,喝罷酒,乾隆也有些累了,便返回重寧寺歇息。此時和珅走了進來,說:“皇上,兩淮鹽政汪如龍見您這幾日旅途勞累疲憊,特地找來一位歌女,彈唱幾曲,讓皇上放鬆一下筋骨,不知皇上以為如何?”
“讓她進來吧。”
不一會兒,和珅帶進一個女子,隻見她十六七歲,高挑身材,肌膚潔白如雪。乾隆終日見到的都是北地胭脂,前幾次南巡也屢幸南國嬌娃,但哪個能比得上這個女子的風韻。
那女子款款下拜,跪在地上道:“奴婢見過皇上,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雖輕柔細微,但乾隆聽得清楚真切,忙道:“平身。”
“奴婢謝皇上。”
乾隆道:“你叫什麽名字?”
“奴婢叫雪如。”
“雪如”,乾隆想:這名字多好!雪很白,很美,很潔淨,很浪漫,光彩照人,嫵媚而不妖。
乾隆道:“你會些什麽?”
雪如道:“歌舞唱彈,琴棋書畫,無一不會。”
乾隆更喜,道:“你先唱一曲。”
於是內侍抱來一琴,雪如彈唱起來。聽那琴聲如清泉流過石頭,如碎雨打著芭蕉;那歌聲如沙漠裏響起駝鈴,如竹林中黃鸝在啼鳴。一闋終了,乾隆感覺渾身舒服。
當夜,乾隆看罷雪如的歌舞後,即讓雪如隨侍。待褪去她衣裙,一身雪膚冰肌,瑩潔溫潤。乾隆老將上陣,躍馬舞槍,雪如雛鳥振翅,曲意逢迎。一片落紅,雪如嬌軟喘息,乾隆對她更是憐愛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