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和珅給了常貴等太監許多好處後,他在仕途上可謂是一帆風順。這也印證了那句老話,“有錢能使鬼推磨”,看來銀子能辦成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對於出謀劃策的劉全,和珅也十分感激,居然破例地賞了他很多銀子。
“看來銀子真是好東西,有了銀子,就連常公公那樣趾高氣揚的人物都幫咱們做事了!”劉全接到銀子,高興地與和珅說起話來。
“不僅常公公,就連皇上也可以被銀子收買啊!”聽了劉全的話,和珅感慨道。
“收買皇上?”劉全有些不相信。
“對,皇上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愛錢財,當然也可以被銀子收買。”和珅看了看劉全,笑著解釋道。
“這整個江山都是皇上他老人家的,怎麽還能用錢財收買他呢?”劉全仍舊不相信。
“這你就不懂了吧。要知道,大清的財政製度是很嚴格的。戶部相當於財政部,而財政部的錢,就是國家的錢,皇帝是無權動用的。即使要用,也要經過戶部尚書、內閣分管財政部的大學士層層審批,還要詳細說明你把錢用到什麽地方去了,準備用多久,打不打算還,什麽時候還。要不說清楚,一個子都甭想動。所以曆代皇帝要用錢的時候,大都會動用內務府的錢,也就是他的小金庫。除非是窮得沒辦法,一般都不會去找戶部打秋風。”經曆了這一番波折,和珅也明白了許多事情。
“原來如此。”劉全聽了若有所思,“老爺,您在崇文門收的錢是不是都進入了皇上的小金庫?”
“當然,陸中丞一案之所以能夠被皇帝壓下來,並不僅僅是常貴的功勞,也是出於皇上的本意。崇文門關稅一百多年荒著,收的銀子不見影兒,內務府一點光都沾不上。如今我一整頓,皇上的小金庫平白每年得一二百萬兩的進項。早些年,宮裏為了省些銀子,都在下等太監、宮女的衣裳、飲食上克扣。如今太監宮女換行頭,宮女的頭麵銀子也漲了,皇上當然都一一看在眼裏。”和珅越說越得意,劉全聽了對主子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爺,要照您這麽說,隻要咱們一門心思給皇上辦差,豈不是就有皇上護著了,就是天塌下來都有皇上給咱們頂著?”劉全說得更加懸乎起來。
“當然不行。皇帝都想青史冒名。要是把百姓惹惱了,咱們是撈不著一點好處的。銀子不能從國庫裏出,又不能從百姓身上打主意,自然就要從那些官員身上打秋風,這才是選崇文門關稅的高明之處。崇文門多收的銀子都是官員的銀子,官員們孝敬皇上還不是應該的?誰叫那陸中丞是個直腸子,丟了麵子也是活該。”通過陸中丞一事,和珅更加摸透了皇上的心思。
“老爺,您可把皇上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啊!”劉全感歎道。
“那是自然,不懂得皇上的心思,在朝廷中就會寸步難行。別的官員都隻看著我不斷升官而眼紅,他們又哪裏懂得皇上的心思?他們隻會把皇上看成高高在上的、不可侵犯的統治者,哪知道皇上也是人,是個老人。討老人喜歡的法子誰都會,誰叫他們不肯用呢!”
“老爺您真是高明啊!”劉全又拍起了馬屁。和珅聽在耳裏,十分受用。
和珅巴不得多斂些銀子孝敬乾隆,不過崇文門稅關的稅收有限,不可能讓內務府短時期內扭虧為盈,但他也一直沒有找到更為合適的斂財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