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百四十章 弄讚被害吐蕃易主

公元650年,唐高宗李治改年號為永徽,是年為永徽元年,正月,冊立王思政之孫女王氏為皇後,長孫無忌與褚遂良雖貌合神離,然朝堂也算平穩安定,李治亦尊禮二人,恭己以聽,百姓阜安,頗有貞觀之遺風。

然而遠在九千裏開外的吐蕃,此時卻麵臨著王朝建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

年邁的器宗弄讚已經沒有精力處理政事,其嫡子共日共讚早逝,孫兒芒鬆芒讚尚且幼稚,偏偏這等時候,大論喬邦色卻將大唐使節徐真與大論葛爾東讚虜到了封地藏藩,宣告全國,要為兒子安兒喬之死,公審徐真與祿東讚!

此消息在短短的兩日之內就傳遍了整個吐蕃,主戰派的大小領主紛紛領兵集合,而主和派的領主們也都秣馬厲兵,王城邏些更是戒備森嚴,王朝的官軍紛紛回縮,死守王城,整個吐蕃境內烏雲密布,隨時可能爆發狂風驟雨一邊的叛亂!

喬邦色心裏也清楚,殺死兒子的元凶並非徐真,他之所以誣陷到徐真頭上,隻不過想掀起戰爭,以此為名逼器宗弄讚退位罷了,芒鬆芒讚年幼無知,若器宗弄讚下台了,他喬邦色就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整個吐蕃都將掌控在他的手中!

所謂公審隻不過是對吐蕃的諸多領主展示自己的姿態罷了,殺了徐真和祿東讚,說不定會逼起民憤,失了民心,是故他到底還是留下了徐真和祿東讚的性命,就這麽拖延著,等待機會。

他最善於心計,否則當年也不能成功利用奸計,使得大論尚囊被器宗弄讚誤殺,讓他這個奸人登上了大論之位,此時他等待的,是一個機會,確切的說,是等一個人,一個能點燃戰爭之火的人!

而這個人,此時已經帶領著五千泥婆羅精銳騎兵,以及葛爾部族的七千多軍馬,浩浩蕩蕩殺向了喬邦色的封地藏藩,此人正是祿東讚的兒子,年少成名的虎將,葛爾沁林!

葛爾沁林驍勇善戰,早早得了父親的授意,到泥婆羅去借兵,以防止器宗弄讚哪天圓滿了,吐蕃會發生叛變,他一直覺得父親是小題大做,然而沒想到的是,器宗弄讚還沒有死,喬邦色已經坐不住要叛變,而喬邦色挑動叛變的手段,居然是抓了自己的父親和大唐使節!

此人最是孝順,收到消息之後,以極大的政治利益,換取了泥婆羅五千精銳騎兵,一路馬不停蹄,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趕回到了吐蕃境內,稍作休整,又糾集了本族軍馬之後,殺到了藏藩的領地邊境!

葛爾沁林擔心父親安危,先遣使勸說,奈何喬邦色就等著他的到來,竟然將使者殺了,人頭掛在馬頸之上,算是回應。

大怒之下,葛爾沁林發動了攻勢,在他的率領之下,麾下軍馬一路斬殺,所向披靡,主戰派接連派出三名猛將,都被葛爾沁林殺了個大敗而歸!

原本還在觀望的主和派紛紛加入到了葛爾沁林的隊伍之中,人馬頓時壯大起來,而器宗弄讚終於發聲,卻是讓雙方停戰協商!

讚普終究是老了,明知道喬邦色心懷反意,卻不願見得人民流血犧牲,期盼能夠和平解決此事,然而喬邦色好不容易點燃了戰火,又怎肯輕易停戰。

在首戰失利之後,喬邦色聯合諸多主戰派的大小領主,對葛爾沁林發動了猛烈的攻勢,雙方鏖戰數日,死傷無數,一時間哀鴻遍野,民眾苦不堪言!

葛爾沁林一心救夫安國,卓越的軍事才能不但展現出來,諸多主和派領主的兵馬都交予其統一調度,如此一來,又再次占領了優勢,眼看著就要將喬邦色的叛軍給徹底剿滅,偏偏這個時候,喬邦色早已聯絡的吐穀渾軍馬陡然而至!

這吐穀渾成了吐蕃的屬國之後,心中多有仇恨,一直沒有機會發泄,喬邦色以奪權之後將歸還吐穀渾領土,以及解除吐穀渾的屬國關係為代價,蠱惑吐穀渾出兵,諾曷缽經受不住誘惑,果然出兵來助陣。

葛爾沁林沒想到喬邦色早有籌謀,又求勝心切,眼看著就要攻陷敵城,死活不肯退,結果被吐穀渾騎兵殺了個措手不及落花流水,隻能狼狽退兵。

喬邦色心頭大喜,好生犒勞吐穀渾大軍,一鼓作氣拓展戰線,葛爾沁林軍心士氣大受打擊,被叛軍逼得節節退敗,這才半個月時間,防線已經回縮到了邏些城腳下!

器宗弄讚大驚失色,將王城的守軍都交給了葛爾沁林來指揮,諸多勤王的部落領主率領軍隊前來救援,卻被喬邦色逐個擊破,形勢危機萬分!

喬邦色眼看著王城就在眼前,命軍隊發動一次又一次的猛攻,這些主戰派領主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也不再吝惜自家的力量,協同喬邦色瘋狂進攻。

葛爾沁林隻能死命抵抗,借助王城的險要地勢,死守了十天,眼看著就要被破城,一彪人馬打著大唐旗號,氣勢洶洶殺入了吐穀渾的伏俟城!

周滄早已收到徐真的密令,提前回到玉田府做準備,胤宗升為折衝府都尉之後,掌控了一府之兵,那都督見柳晉照被黜,也想巴結徐真,是故對胤宗格外的關照,一來二往也就成了盟友。

上一次徐真借兵蕩平於闐,讓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又回到了軍方的核心,那些不敢參戰的早已悔青了腸子,今次周滄又奉了徐真之名,要借兵攻打吐蕃,上次得了好處的諸多部落紛紛來援,一呼百應,居然糾集了上萬人馬!

這一萬大軍在胤宗和周滄的率領之下,浩浩蕩蕩,無往不利,吐穀渾根本抵擋不住,很快就被攻破了防線,兵臨伏俟城下!

諾曷缽美夢未能成真,見得唐朝大軍聲勢浩大,駭人之極,慌忙讓吐穀渾的軍馬撤出了吐蕃,胤宗畢竟未能得到朝廷正式的軍命,不敢太過放肆,在吐穀渾境內搜刮了一番,也就回到了屬地。

周滄帶領著自願追隨於他的一百多騎部落勇士,穿過吐穀渾,奔赴吐蕃戰場,而此時的吐蕃戰場局勢又逆轉了過來。

因為吐穀渾大軍的撤離,使得喬邦色的力量大打折扣,葛爾沁林抓住了這次機會,一舉反攻,逼退了喬邦色的大軍!

可就在這個時候,內廷卻傳出消息來,器宗弄讚經受不住叛亂的心理打擊,身體吃不住,居然莫名其妙就死了!

而且草草繼位的新讚普芒鬆芒讚居然收了葛爾沁林的兵權,任命喬邦色為首輔大論,琴梭羅為內政大論,要召喬邦色入宮輔政!

這一變故直接將所有人都打蒙了,原來琴梭羅並未離開邏些城,他潛伏在王城之中,就是為了唆使芒鬆芒讚提前逼宮!

身在牢獄之中的祿東讚哪裏承受得住這般打擊,不禁仰天長歎,感懷器宗弄讚的知遇之恩,每日垂淚,悲慟不止。

幸福來得太突然,連喬邦色都一時接受不了,葛爾沁林雖然固執,但麾下的守軍卻是忠誠無比,什麽宮廷陰謀對於他們而言並不是什麽事,從王城之中發下來的軍令,才是他們該關心和服從的問題。

軍心不可用,葛爾沁林隻能憤然,領著自己的本部人馬,離開了邏些城,退到了泥婆羅的邊境之地。

喬邦色大搖大擺入城,雖然沒有民眾夾道歡迎,但他儼然已經看到了自己君臨天下的未來,對於他來說,玩弄芒鬆芒讚這麽一個少年讚普,還不是易如反掌?

正式領命之後,喬邦色開始封賞那些跟隨他的主戰派領主,而主和派領主隻能退守自己的藩地,整日提心吊膽,相互協防,不知喬邦色何時來圍剿。

好在喬邦色深知民心之重要,居然沒有責罰這些領主,反而大加安撫和賞賜,拉攏人心,甚至連祿東讚都放了出來,讓他成為了九政務大臣之一,這一係列的舉措,頗得民心,居然真的讓他坐穩了這個大論之位!

所謂貪心不足蛇吞象,喬邦色擁兵自重,心懷忿恨,蓋因唐軍突然襲擊了吐穀渾,迫使吐穀渾退軍,差點讓他功虧於潰,是故他終於對徐真下了殺心!

他要徹底毀掉大唐帝國在民眾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他要將整個吐蕃打造成自己的王國,為今後自己取而代之營造聲勢,他要斬了這個大唐使節,以示決裂!

祿東讚果斷拒絕了喬邦色的招攬,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名為休養,實為軟禁,喬邦色還讓他勸說葛爾沁林歸來服罪,祿東讚隻是嗬嗬以對。

大唐使節、大唐帝國的鎮軍大將軍、上柱國徐真即將被處死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吐蕃,這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男人,這個被稱之為“燒柴人”、“阿胡拉之子”的祆教神使,難道就要身死他鄉?

而且有消息稱,喬邦色為了報複殺子之仇,要將徐真五馬分屍!

這個消息已經傳開,整個吐蕃頓時沸騰起來,徐真的事跡早已傳遍吐蕃,連大唐帝國的邊境,甚至於內陸的一些州府的人士,聽到徐真之名都如雷貫耳,得知消息之後,前往邏些城觀看行刑的人,簡直如怒海狂潮一般湧進王城!

喬邦色正想要收攏人心,非但沒有阻止,反而擺出一副要將此事辦成一場慶典的姿態,開放城門,迎接四麵八方的來客,甚至還公布行刑的時間以及地點!

這邊熱熱鬧鬧準備著徐真的行刑,牢獄之中的徐真卻無奈得很,好在祿東讚離開之時,已經將徐真的密信帶給了凱薩,這也讓徐真稍稍安心下來。

若凱薩能夠做到徐真密信之中的安排,那麽,徐真非但能夠挽回自己的性命,甚至還能夠將喬邦色推下高台,讓自己掌控吐蕃的命運!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