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百一十二章 徐真接駕濮王拒歸

均州,有人口近九千八百餘戶,管武當、鄖鄉、豐利三縣,西北距離長安有九百裏,東北至洛陽有八百八十五裏,東至鄧州二百四十裏,東南水路可到襄州,南至房州,西則有金州。

州內有名山太和(武當山),坐落於武當縣南八十裏,高二千五百丈,據說有地仙陰長生在此得道飛升。

縣西北四十裏有漢水,水中有洲,名曰滄浪洲,東南有鹽池,而鄖鄉縣則是古麋國之地也,縣中有西山,南臨漢水。

豐利縣隋時屬金州,到了貞觀才改屬均州,縣中有山名天心山,方圓百裏,形如城池,四麵有門,相傳有仙靈所居。

李泰被貶均州之後,似乎得了大解脫,每日流連山水,與山中神仙論道,徜徉花海青翠,專注文章論著,也算活得灑脫。

隻是貼心婢子偶爾還是會看到大王麵西北而落淚,夜間青燈枯坐,坐立不能寐。

此處生計雖不富足,然民風底蘊豐厚,家傳詩書,墨香滿巷,路遇孩童都能誦善吟,年長者多篤信修道,常聚於太和山上,餐霞飲露,窮究天人之道。

不得不說,這樣一個地方,很適合濮王李泰。

這日,李泰打算仙遊西山,然而最終還是帶著衛隊,去了漢水江畔。

這西山雖不如武當氣魄,然靈性十足,其形如寶蓋,小有雄奇又暗含秀氣,可就是因為其形似寶蓋,李泰不得不放棄遊覽西山,免得被有心之人拿住了話柄,活得如此小心翼翼提心吊膽,也真真讓人唏噓難平。

由於擔憂李泰興風作浪,這位堂堂濮王的衛隊也是寒磣得要緊,不過此地民風淳樸,又多信道,雖窮苦卻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李泰也沒甚可擔憂。

李泰本該麵容風流俊美,雖大腹便便,卻瑕不掩瑜,然而此時的李泰卻傷懷憂愁,眉宇之間暗蘊鬱鬱之氣,遙望漢水之中滄浪洲,又掃了一眼衛隊,低吟道。

“空有雲龍誌,懷玉有誰知,不如歸山去,明日梳洗遲…”

這詩道不盡的積鬱,卻也隻能暗作慰藉,這些衛隊人手說是保護李泰,還不如說是監視,若這首詩傳將出去,又有人跳出來說他李泰賊心不死了。

雨後的空氣沁人心脾,河風撫摸著蘆花,吹起漫天的白絮,煙雲沙洲,一如他李泰的前半生,看著看著也就索然無味,遂打道回府。

可剛回到王府前的街道,衛隊就發現了異狀!

街道上安安靜靜,連行人都沒有!

王府的大門緊閉著,空氣之中漂著一股甜絲絲的氣味。

衛隊旅帥是個老成的中年人,他稍稍抬手,衛兵連忙將李泰保護了起來,旅帥則按住了刀柄,慢慢走到王府門前。

“踏!”

他的小牛皮靴子踩在了一灘血水之上,似乎隔著靴子都能感到到鮮血的溫熱!

“轟隆隆!”

旅帥緩緩推開沉重的大門,數股涓涓血流漫過門檻,溢了出來,往府門前的街道流去,就像一條條猩紅的長蛇!

“保護大王…!”

旅帥回頭低吼道,然而他卻看到衛兵們目光呆滯,死死地看著他的身後!

旅帥猛然抽刀在手,回頭一看,握刀的手不由顫抖起來!

府門後的院落之中,照壁的四周全部都是屍體,院落幾乎變成了屍海血池,一隊黑甲鬼麵的武士正在對地上的敵人補刀!

徐真的長刀往護腕皮上一抹,嗤一聲入鞘,而後一步步走到府門前來,解下猙獰笑容的鬼麵,露出如刀削斧刻般堅毅的臉。

“大王,是否還記得徐真?”

李泰微微一愕,似乎因為見到徐真而驚住了,然而這種情緒很快就被一股濃烈的悲傷所取代。

雖然流放均州,但他對朝堂的變動還是知曉得很清楚的,況且徐真之名響徹大唐,更是諸多年少兒郎們的偶像,關於徐真升遷的消息,每一次都會口耳相傳,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被大眾所知曉。

這也是李泰悲傷的原因了,在他的心裏,徐真出現在此處,或許隻有一個目的,也隻能有一個目的。

“你…是他…是他叫你來殺我的麽…”

李泰口中的他,到底是李治,還是李世民,沒人知道,但他眼中那種酸楚和悲傷,卻讓徐真心頭莫名的難受。

遙想當初,他很看好李泰,如果不是擔心曆史會改變,他還真想幫助李泰登上帝位,可惜,一切已經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他不忍讓李泰多擔憂和悲傷,於是抱拳行禮道:“左屯衛徐真,奉上諭,恭迎大王回京!”

“原來不是來殺我的…”李泰鬆了一口氣,此時才有空當掃視四周的屍山血海,徐真既然不是來殺他的,那就是來救他的了,看那遍地屍體,隻有少數是王府中人,李泰是何等聰慧,很快就看了出來。

“關門,打掃一下,我要跟大將軍敘敘舊。”

李泰雖然被監視著,可畢竟是堂堂藩王,旅帥也不敢違逆,連忙命人打掃戰場,李泰往左首的偏院走去,徐真給手下百騎使了個眼色,百騎的弟兄無聲退出王府。

旅帥下意識緊隨李泰之後,徐真的刀鞘卻橫在他的胸前,也不看他,隻是淡淡地問道:“爾現居何職?”

旅帥有些莫名其妙,他已經將監視李泰當成了理所當然的日常差使,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當即回道:“回稟大將軍,某乃濮王府衛隊旅帥。”

徐真不置可否的冷哼一聲,瞥了後者一眼,麵無表情地說道:“既是小小旅帥,本將軍跟大王談話,也是你能聽的?”

那旅帥麵色一變,就想挺身辯駁,但嗅聞著徐真身上濃烈如蜂蜜一般的血腥味,他終究還是躬下身子,停住了腳步。

李泰的嘴角浮現一絲笑容,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旅帥,但現官不如現管,他平素也是窩火得緊,今日總算是舒暢了許多。

偏院的這間小樓乃李泰藏書之地,墨香撲鼻,他隨意進來,指了指左首的卷耳案幾,朝徐真說道:“大將軍可隨意。”

徐真披甲,不方便就坐,隻是笑著拱手道:“大王不必客氣,聖上龍體欠安,最近才得以好轉,對大王思念得緊,遂命徐真前來,護送大王前往長安。”

這一路上曆經大小數十場生死惡戰,徐真也沒時間跟李泰羅嗦,李泰心中卻早已將徐真這句話翻來覆去分析了上百遍。

“大將軍,你我也算舊識一場,本王也不想徒耗腦力,不知大家為何如此迫切要讓我回長安?”

麵對李泰的發問,徐真很想將房玄齡被害的事情說出來,然而他的嘴唇翕動了幾下,最終卻隻是吐出幾個字來:“徐某隻是奉詔行事…”

李泰難掩眸中失落,如先前所言,他的消息渠道還是在的,對朝中發生之事也是一清二楚,高層的博弈,尋常人無法看破,可在李泰這樣的位置上,所有的一切陰謀,隻不過是心照不宣罷了。

他又是個聰慧睿智之人,經曆了這幾年的沉澱,越發的穩重起來,是故對李世民召他回京的意圖,似乎也猜到了七八分。

李泰緩緩坐了下來,不緊不慢地研著硯台,而後抽出一支青竹毫,異常謹慎地書寫起來。

他的字內秀又不失大氣,蠅頭小楷規整悅目,飽含靈氣,紙生雲煙,而徐真卻隻是注意著他的眼睛。

李泰在落淚,淚水大顆大顆滾落下來,將字跡打濕,慢慢化開,他卻收不住情緒,一氣嗬成,這才以袖揩淚,朝徐真笑笑。

“本王失態了。”

他將案上的書信卷起來,小心地放進一個竹筒之中,而後想了想,又抽了出來,轉身到後麵的書櫃搜尋了一番,取出一個有些陳舊的卷軸來,不舍地撫摸著那卷軸,這才將卷軸放入另一個竹筒之中,與書信竹筒一並交給了徐真。

“大將軍,勞煩你白跑一趟了,這長安麽,我就不去了,這兩樣東西,還要勞煩將軍親手交給聖上,若將軍覺得難做,生怕受到牽連,本王也不會為難將軍。”

李泰說完,手輕輕按在了案上那柄割紙小刀上。

徐真很明白李泰的意圖,這位濮王是寧死也不肯回長安了,如果徐真擔心無法完成使命會受到牽連責罰,他李泰願意自絕於此!

“大王…這又是何苦呢…”

徐真輕歎一聲,他心裏有些不解,這李泰未被流放之前,拚了命想當皇帝,如今聖上給了他機會,他卻又拒絕了,難不成真的在這武當山裏修行,看透了人世紅塵?

他知道事情的真相絕非自己所想這般,但他也很敬佩李泰的取舍,他接過竹筒,塞到已經空掉的胡祿之中,掩藏妥當,綁在了背上,鄭重地朝李泰行了一禮。

“既是如此,徐真就先回去複命了。”

李泰沒想到徐真會答應得如此幹脆,若換了別人,就是強行劫持,也要把他抓回長安去了。

或許他終於明白徐真為何能夠在他與李治爭寵奪嫡之時保持中立,也明白了聖上為何如此看重徐真。

“本王就不遠送了。”

李泰淡淡一句,與徐真相視一眼,二人目光相觸,皆可感受到對方的敬意。

徐真離開房間之後,李泰緩緩跪了下來,麵西北而三拜,而此時的皇宮之中,依窗望東南的李世民,突然打了個噴嚏。

他眉頭緊皺,兀自喃喃道:“青雀兒…”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