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百八十三章 泉蓋蘇文偷襲後軍

送走了安市城的運糧隊之後,徐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備戰,李勣是支持徐真計策的,此時也紛紛調動兵馬,嚴陣以待,這批口糧運回之後,安市城必定會陷入混亂之中,隻等時機成熟,即可出兵攻打!

李勣熟讀兵書,深知上將伐謀,而謀者莫過於攻心,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多算勝而少算不勝,又說形名、奇正、誘之以利、爭地、以詐立、以利動、恩威並施,不可取於鬼神,不可相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也正因此,李勣覺著徐真此策正是算準了敵人目前的窘迫處境,從戰略意義上而言,這批口糧的作用,堪比數次強攻土山陣地。

僵持至今,安市城那邊幾乎什麽都打光了,就剩下一顆不屈之心,如今徐真送糧,正是為了動搖敵人的心誌,難怪聖上私下裏說,這長孫無忌畢竟不是打仗的料子,若李靖在此,必定第一時間就同意給徐真放糧了。

左黯和寶珠得以回歸,諸人歡喜不已,人心振奮,唐軍聽了徐真等人送回的情報,又得了左黯和寶珠的驗證,一個個皆以為安市城的人堅持不了多久,恨不得馬上就展開進攻,將積攢了兩個月的怨氣全都發泄出來。

然而徐真心裏很清楚,就算動搖了安市城民眾的心理,想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唐軍也一樣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早在楊萬春夜襲唐營的那一夜開始,徐真手下就沒了嫡係本部人馬,胤宗和高賀術手下的薩勒和柔然勇士也是傷亡慘重,所剩者如今都因功得升,成為了軍中的骨幹。

他很清楚,這最後一戰,必定慘烈至極,所以他必須要做好善後的工作,他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凱薩,不過凱薩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追隨徐真,而張素靈已經被徐真安排到了李勣的身邊,並不需要太過擔心。

從左黯和寶珠的營帳出來之後,徐真找到了高惠甄,因為金姝是為了救自己而死的,所以高惠甄除了繼承神女的稱號之外,還照顧著金姝的兒子李承俊。

徐真殺死了乙支納威之後,李承俊也大仇得報,整個人都開朗了許多,高惠甄傾囊相授,對這小家夥關懷無微不至,甚至還賜李承俊姓高,改名為高舍雞!

起初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徐真就覺得有些耳熟,但因為有正事要跟高惠甄商量,也就沒有多想。

經曆如此多事,李承俊也變得越發成熟,識趣地將營帳留給了徐真和高惠甄。

二人四目相對,久久不能言,高惠甄知道,無論此戰勝負,徐真遲早要離開高句麗,而她乃敏恩郡主,不可能跟著徐真離開高句麗,如此一來,除了遙遙相守,還能做些什麽?

外麵風雪飄搖,帳篷內,兩個人影慢慢融合在了一起,或許這該是他們最後一次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訴說內心的無奈和愛慕了吧。

別了高惠甄和李承俊之後,徐真鬱鬱回到了營帳之中,安靜下來之後,突然才想起高舍雞是何許人也。

這高舍雞,可不就是唐朝名將高仙芝(注)的父親麽!

回憶著腦海中關於高仙芝的記載,徐真迷迷糊糊睡了過去,而此時的安市城之中,因為運回來的口糧,民眾和軍士們已經陷入了混亂之中。

他們忍受饑餓太久太久,城中能吃的東西幾乎都吃光了,天寒地凍,連樹葉都沒有,竹子早就被砍光,竹節用來製箭杆,竹根則被饑民拿去熬水了。

唐軍接濟的口糧雖然粗糙不堪,都是些喂馬的豆餅之類,但對於饑民而言,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果腹之物,楊萬春見到饑民搶糧,連忙醒悟過來,拍著額頭大叫一聲:“徐真小兒誤我也!”

既已察覺,楊萬春斷然不會看著軍民之心被一堆粗糧給打散,一聲令下,諸多軍士湧入城中,將口糧全部投入了熊熊火堆之中!

軍中長史又四處宣揚,聲稱此乃唐軍欲擾亂城中民心軍氣,城主燒糧,乃破釜沉舟是也,既無退路,何不拚死一戰!

楊萬春這一手果斷決絕,果然鎮住了混亂的局麵,更讓民眾和軍士將怨恨都轉移到了狡詐的唐軍身上,一時間人人憤慨,紛紛拿起武器走上了城頭!

楊萬春也是個善戰有謀之人,既是如此,何不將計就計?

沉吟了片刻,楊萬春當即吩咐下去,讓軍民鼓噪起來,四處放火,偽作混亂暴動,很快就引起了唐軍的注意!

果不其然,李勣和徐真見了安市城騷亂,連忙點將出兵,也不等風雪停歇,大軍再次衝擊土山!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唐軍雖然也是物資匱乏,但軍士的身體素質遠勝那些饑民,徐真又帶領薛仁貴等虎將不要命的衝鋒,終於是將土山給拿了下來!

楊萬春收縮兵線,退回安市城內,死守城牆缺口,依仗著缺口險要,負隅頑抗,雙方死傷慘重,城下堆滿了屍體!

李世民帶領長孫無忌等一幹重臣親臨戰場,於後方擂鼓助陣,唐軍士氣大振,終於殺入了城中!

“誓死不退!”

楊萬春暴喝一聲,身邊親兵齊聲大呼,城中民眾熱血被點燃,紛紛舉起粗陋不堪的武器,湧向了缺口,意圖用自己的性命和屍體,堵住唐軍的道路!

大唐軍律軍紀嚴明,又自詡仁義王師,沿途都未曾騷擾過平民,如今卻殺紅了眼,見得一群群饑民如潮水一般湧來,根本就無暇考慮,舉起手中兵刃就展開了大屠殺!

這些饑民早已是強弩之末,瀕臨彌留,有氣無力,拚著最後一口氣衝上來,卻被唐軍如砍瓜切菜一般殺出一條血路來。

眼看著就要擴大缺口,將攻打了兩個多月的安市城拿下之時,城北突然一聲炮響,一股鐵流轟隆隆撼動大地,將唐軍的尾巴給截斷!

“是泉蓋蘇文的親軍!”

李勣雙眸怒睜,這一支乃甲騎具裝,雖然裝備的是前隋的舊鎧甲,可都是貨真價實的重騎兵,人馬盡皆披甲,長槍如雲,如鋼鐵洪流一般衝散了唐軍後方的陣型,完全呈現碾壓之勢!

若不及時撤退,前軍可就要全部死在城中了!

然而僵持攻打的兩個多月,如今好不容易有機會蕩平安市城,徐真又如何肯退,麾下諸多虎將一個個殺得刀刃滾燙,唐軍氣勢如虹,根本就沒有察覺到後方的危機!

李世民於後方高地擂鼓助陣,見得泉蓋蘇文的甲騎具裝猝然殺來,心頭也是緊張起來。

重甲騎雖然霸道蠻橫,然速度受到極大的牽製,而且需要消耗極大的財力,並不如輕騎那般靈動和低廉,是故大唐重騎並不多,也不會帶上戰場,眼看著就要拿下安市城,突然殺出一隊甲騎具裝來,也是讓唐軍措手不及。

好在李世民也是見慣了沙場之人,連忙命牛進達和長孫無忌領兵衝鋒,阻擋對方的衝勢,聖上這段時間鬱鬱寡歡,正沒處發泄,抽出雙刀來,座下神駒嘶吼踏蹄,如風一般領兵衝殺而出!

他心裏已然憤怒到了極點,不是因為泉蓋蘇文的親軍重騎突然殺出,而是因為平壤道行軍總管張亮毫無作為,兵臨建安城下,卻無法牽製敵人的兵力!

此時也來不及思量這許多,李世民親自領兵,諸將士又豈敢不赴死,唐軍大營可謂傾巢而出,甲騎具裝吃不住唐軍的衝擊,隻能趁勢退入安市城,一路踐踏,更是將徐真和李勣的前軍給驅逐出了安市城!

有了泉蓋蘇文的支援,唐軍也無可奈何,隻能飲恨撤回大營。

楊萬春不喜反怒,唐軍一路高歌猛進,接連攻克七八座城池,泉蓋蘇文卻無動於衷,明知安市城乃高句麗命門咽喉,卻不派兵來救,如今雙方僵持不下,兩敗俱傷,泉蓋蘇文的兵馬卻來了,而且還是精銳盡出!

在楊萬春的眼中,泉蓋蘇文此時發兵,不是為了救難,而是為了趁火打劫,順勢將安市城拿下來!

果不其然,重騎兵入了城之後,第一時間將楊萬春控製了起來,軍事但又不服者,一律格殺勿論,一時間人頭滾滾,唐軍沒能殺死的軍士,卻死在了同胞的刀劍之下!

楊萬春痛心疾首又怒不可遏,然而卻又無可奈何,安市城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其手下兵馬也被打得七零八落,與其被唐軍攻陷,還不如落入泉蓋蘇文之手,為了軍民的生存,他隻能出麵維持,將軍士們的反抗都壓製了下來,安市城由是平定下來。

唐軍這邊損失不可謂不大,原本攻城就是破釜沉舟,又被甲騎具裝一番衝擊,損兵折將不說,對軍心士氣的打擊也是極為沉重。

身為此次行動的提議者,徐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長孫無忌趁機彈劾徐真,好在李勣出於愛護之心,替徐真分辨,據理力爭,才將長孫無忌的氣焰給壓了下去。

李世民乃一代明君,又豈會看不透其中關節,說來道去,錯並不在於徐真,而在於張亮無法牽製建安城的敵人!

聖上大發雷霆,當即罷免了張亮行軍大總管的職務,海路大軍放棄進攻建安城,原路返回,而陸路大軍在堅持了半個月之後,終於開始撤退。



(注:高仙芝是個男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了解一下。)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