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百零一章 承乾謀反帝君決斷

且說張素靈和摩崖商議良久,也得不出個所以然來,畢竟少了徐真這樣的主心骨,許多事情也不好下定論,遲疑些許,終究是由張素靈到淑儀殿去找上了李明達。

此乃無奈之舉,那些個宮人見得假扮之後的張素靈,皆以為徐真從齊州趕了回來,連忙開了殿門,讓徐真進了淑儀殿。

李明達有凱薩貼身護衛,倒也周全,隻是整日憂慮掛念幾個哥哥之間的事情,小丫頭成熟了不少。

聽說徐真來訪,李明達既驚喜又錯愕,連忙穿戴整齊,出來相見,見得這位徐真的手指上並無扳指,心頭怪異的感覺又湧了上來,不忍問道:“你...真的是...是我徐家哥哥麽?”

張素靈見左右隻得凱薩一人,又想起徐真囑托,必要之時可對李明達坦陳實情,又不忍直視李明達的幽怨之態,故而從容揭開了麵皮,露出本來的秀美可人麵目來,愧而解釋道:“奴乃主公替身爾...”

李明達小嘴微張,錯愕在原地,想著徐真哥哥該在齊州平叛,又怎能回來見麵?一想到徐真居然連她都騙,眼眶不由濕潤起來,憤憤地罵道:“該死的挨刀大騙子!”

此話一出,又想起徐真說不得已經上了戰場,話兒未免不吉利,又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自顧自的委屈起來。

張素靈也不想看到李明達的女兒態,將徐真先前所遺留的囑托都告知李明達,並將自己和摩崖竊聽所得,一概傾訴。

李明達也是個深明大義的女孩子,知曉事情輕重緩急,先拋開了男女私情,又開始擔憂自家哥哥作那殺頭的勾當,頓時手足無措來。

聽張素靈說起徐真臨行之前,曾經造訪過晉王府,就帶著張素靈和凱薩,連同一般內侍,連夜趕到了晉王府。

李治聽了詳情之後,也是心頭驚駭,如此這般說法,卻是驗證了太子即將逼供謀反的內幕,可一切都隻是口說無憑,若由他告到聖人那邊去,太子矢口否認,兩廂又要爭吵,聖人難免會覺得自己有奪嫡的嫌疑。

這李治隻是個中庸之才,無太子李承乾這般決斷,當下猶豫不知所措,反倒是張素靈及時提醒了一番,說諸多逆臣賊子寫就了密信,交到了東宮那邊去。

這些個賊子都在密信之上留下來血印為證,又有各人的表態畫押投名狀,隻要尋個合適的人兒,到東宮去,將那密信給偷竊出來,獻到聖人上頭,就算太子全身上下都是嘴,也說不清楚這等事實了!

李治恍然大悟,然自己與兄長的關係日漸冷淡,實在找不到合適竊取的人選,李明達雖與自己親善,但同樣依賴太子哥哥,兩邊不好做人,隻求平平安安,勸說了太子放棄謀反。

李治卻擔心李明達若果真去勸說,李承乾必定知曉事情敗露,以太子的心性果決,說不定會對李明達不利,故而也不敢放李明達到東宮去。

思來想去,卻是急中生智,到書房的秘閣之中,翻出了一封書信來!

那是當初徐真交予他的密信,乃老臣李綱與魏王府長史杜楚客暗中溝通之時,被徐真和張久年奪來的密信!

這李綱不喜太子為人,卻看好多才多藝的魏王李泰,對中庸無能的李治也沒甚來往,此番李治手中有密信,也不信這李綱不來,連忙遣了親信去請。

李綱聽了晉王府心腹的轉達,知曉李治得了那封密信,嚇得三魂不見七魄,慌亂亂就趕到了晉王府。

李治也不與之廢話,卻是要送他一場大富貴,李綱雖然不討喜,但也是東宮之人,作為太子李承乾的老師,能夠隨意出入東宮,想要竊取那謀反的密信,想來不是什麽難事。

但李治也是低估了李承乾和李綱之間的矛盾,如今正值關鍵時刻,李承乾提防著任何不相幹的人,特別是李綱這等時常監督檢舉他的人,這李綱卻是無法入得東宮了!

不過他李綱也不是無謀之人,其素來與於誌寧交好,遂應允了李治,招來於誌寧,讓於誌寧進入東宮去竊取密信。

這於誌寧跟諸多東宮輔佐一樣,對李承乾不滿意久矣,動輒檢舉太子行為不端諸多事情,聽聞這等大事,也是驚駭到無以複加,不待五通鼓響,就入了東宮來,潛入到太子的書房之中搜尋。

太子也不是那種不警醒的人,聽聞於誌寧入了東宮,急命人監察起來,聽說於誌寧偷入自家書房,想著密信還在暗閣之中,慌忙趕將過來,卻發現密信早已被於誌寧給偷了去,大怒如雷霆,命人追殺者於誌寧去也!

且說李綱在東宮之外接應於誌寧,過得這許久才見於誌寧奔命而出,二人攜手逃難,諸多東宮衛士追趕出來,卻趕上天大亮,李承乾擔憂吸引了注意,連忙收回衛兵。

這密信一旦丟失,距離密謀敗露也就不遠了,李承乾心如死灰,卻又妄圖拚命一搏,將侯君集等人都召集起來,諸多兵馬聚攏在東宮,又引了數百突厥刺客,就要衝擊宮禁去!

再說張素靈將竊取密信的事情交托給了晉王李治,自己卻按照徐真事先的囑托,來到北門屯營,見了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見得易容之後的張素靈,以為徐真又施展了分身之術,從那遙遠的齊州顯現了仙術,嚇出一身汗來。

張素靈也不戲耍這死忠的猛將,將東宮之作為都說清道明,契苾何力知曉聖主之苦心,每日見得聖人為這些個謀反的人傷心傷身,早已恨透了這幫亂臣賊子,當即點齊了北衙禁軍,暗自將宮禁重重守護起來,就等著東宮事發矣!

時有外臣阿史那社爾,同樣是死忠於陛下的臣子,與契苾何力有些交情,遂到東宮去打探情況,果見東宮封閉了起來,正想回去稟告,卻遇到了應招前來的紇幹承基!

阿史那社爾對紇幹承基有恩,遂遊說了一番,這紇幹承基知曉大勢不可圖,也就臨陣倒戈,將謀反的事情都傾吐了出來,以求將功贖過。

得了實情之後,阿史那社爾仍舊讓紇幹承基入東宮,免得太子生疑,自己去將了情報,到契苾何力處去訴說,契苾何力早已布好了防禦,又連忙將情報送入太極殿。

此時張亮和李治等人也都守候著,竟然都是來報信的!

且說這邊早已布好了圈套,就等著李承乾和侯君集這等狼虎來投,而太子李承乾此刻卻將人馬都糾集在東宮府之中,作那熱血激蕩的誓師,免不得歃血為盟等事宜。

若說美中不足之處,卻是此中少了侯君集的兒子侯破虜以及段誌玄的兒子段瓚!

這段瓚也算是蒙了組蔭,其父段誌玄經受不住長久沉屙,終究離了人世,他以守孝為由,拒了東宮之邀。

而這侯破虜卻自覺東宮事了,奪權在即,反而帶了數十家奴,戴了偽裝,趁徐真不在府邸,要將這神勇伯爵府給燒殺個幹淨,以泄心頭之恨!

於他所想,今日東宮事竟,其父子就能坐擁從龍之功,雙雙登上新朝的權威貴胄之寶座,以太子這般心性,少不得會被其父侯君集如木偶傀儡一般操控,今後富貴如雲煙,又有何所懼?

徐真將諸多弟兄連同神火營都帶往齊州,這神勇伯爵府中也就隻剩下一幹仆人,凱薩貼身護衛著李明達,摩崖則留在了李治府中,張素靈不敢再裝扮徐真,換了娘子妝容,陪伴李明達左右。

侯破虜帶人到了神勇伯爵府,也不敢打草驚蛇,等著東宮響動,隻要宮廷發動變化,他就將徐真的根基給徹底拔除!

偌大的皇宮,繼漢王李元昌作亂之後,又將迎來一次叛變,隻是讓人心碎的是,這次的主角卻是聖主曾經最疼愛的長子李承乾!

李世民沒有上朝,他將自己鎖於甘露殿的禦書房之中,頭發散亂,衣袍不整,禦案傾翻在地,冊數製簡撒落遍地,他就這麽跌坐在文德聖長孫皇後的畫像前麵,兀自落著眼淚。

他自問於家於國都是個好主人,國家治理得有法有度,國民安居樂業,軍將開疆拓土,文臣教化禮儀,萬國來朝,與有榮焉。

他對臣子極為優待,對家人更是不吝權勢,然而自從長孫皇後故去,就再也無人傾聽他的心聲,為他分憂排解。

李明達雖貼心,卻又經曆了假死一事,如今正當名分是徐真的妹妹徐思兒,雖入了宮,卻也無法整日相見,就要避免著諸多文臣的非議,作為一國之君,他仍舊謹小慎微,不敢太過獨裁。

可現在呢?

無論是兄弟還是子嗣,一個個開始反感他的教誨,先是七弟李元昌意圖刺殺,如今又有逆子李佑傻乎乎舉兵找死,這也就罷了,連自己的長子李承乾,都要反了他這個父親!

當初長孫無忌等一幹老臣都要罷黜太子,重立儲君,他李世民仍舊舍不得這瘸腿的長子,三番數次挽留,頂著朝堂諸多非議,一直保護著李承乾。

而現在,正是這個自己苦苦守護的長子,居然受了挑唆,要逼供謀反,漫說李世民堂堂帝君,就是尋常百姓人家的家主,也受不了這等反叛!

念及此處,李世民不由發瘋了一般大叫,將地上那一堆堆的密奏都撕了個粉碎,待得走出禦書房之時,卻妝容整肅,一如往常,不見一絲汙糟,隻是那布滿血絲的雙眸,見證著他內心的痛楚。

他遙望著東宮的方向,朝身邊人吩咐道:“況乎塚嗣,寧不鍾心,且將這一切,都結束了罷...”

一語言罷,瞬間蒼老。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