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章 無煙火藥引發的糾紛

  我看不出我應得到任何榮譽,我對此也沒有興趣。

  ——諾貝爾

  (一)

  在19世紀80年代,歐洲一些國家的政府因當時的政治形勢,都急於想要得到一種威力更大而冒煙更少的軍用火藥。為此,德、英、法等國的很多化學家都在設法解決這一難題,但都沒什麽明顯的效果進展。

  此時的阿爾弗雷德已經十分富有了,商務活動也十分繁忙,但他始終對自己的發明念念不忘,一直思考和嚐試著進一步從技術上改善他的硝化甘油產品。

  1875年,諾貝爾對達納炸藥進行了改進,將硝化纖維引入到硝化甘油當中,因而發明了“爆炸膠”。

  爆炸膠不僅具有強大的爆破力,而且還適合於水下作業,並具備抗震能力,幾乎達到了完美的程度。然而,這種炸藥也有缺點,那就是爆炸時會產生濃烈的煙霧。

  為此,從1879年起,阿爾弗雷德便在巴黎郊外的實驗室裏著手研究無煙火藥。

  阿爾弗雷德的研究思路與其他人完全不同,他是從賽璐珞著手的。

  塞璐珞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物質,是由含氮量低的硝酸纖維素和樟腦之類的增塑劑經加工而製成的塑料。它很容易點燃,通常用於製造日用品、乒乓球和玩具等。

  阿爾弗雷德認為,賽璐珞中通常都含有硝化棉,且含量約占賽璐珞總量的2/3.但因含有增塑劑樟腦,賽璐珞的密度又大,即使將它做成細粒狀,賽璐珞的燃燒速度仍然很慢,不適合作為子彈的推進力。

  接著,阿爾弗雷德又考慮到,如果用硝化甘油的全部或部分地取代樟腦,那麽就有可能產生一種這樣的賽璐珞:具有足以形成顆粒狀的必需密度,將它用來代替黑色火藥,裝填在火器內,就會以適中的燃燒速度進行燃燒。

  經過幾次試驗後,阿爾弗雷德發現:賽璐珞比黑色火藥具有更多的優點,並且能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不會留下任何沉渣,而且幾乎不產生煙霧。

  前後經過8年時間的實驗研究,阿爾弗雷德終於達到了發明無煙火藥的目標。

  早在1865年時,英國化學家帕克斯曾發明了一種被稱為假象牙的合成材料製品,這種合成材料是以硝酸纖維和樟腦等為主要原料合成的。阿爾弗雷德受此啟發,對這種合成材料的成分、配比和性質等進行了研究分析。他驚奇地發現,這種材料雖然燃燒得很慢,但卻沒有煙霧產生。

  在經過仔細的觀察和分析後,阿爾弗雷德認為,這是因為其中含有樟腦的緣故。並由此推斷,如果在炸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樟腦,就有可能製成一種既高效又無煙的炸藥。

  又經過多次試驗後,阿爾弗雷德終於確定了無煙炸藥的組方:

  同等分量的硝化甘油和可溶性硝化纖維素,再加上10%的樟腦。

  阿爾弗雷德給這種新型的炸藥取名為“混合無煙火藥”,也被稱為“諾貝爾炸藥”或“C。89”。

  1887年,阿爾弗雷德又給這種無煙炸藥取名為“巴裏斯梯”,並首次在法國取得專利權。翌年,它又在英國獲得專利。

  (二)

  科學可以給人類帶來進步和文明,但科學家並不都是社會的“寵兒”。阿爾弗雷德一生的成就是傑出的,但由於被迫卷入許多商業糾紛和專利訴訟,這也令他的生活時常充滿了煩惱。

  這一次,無煙火藥的發明就引起了軍事部門的格外關注,因為他們覺得,這種新產品的出現肯定會在戰術方麵引起根本性的變化。

  阿爾弗雷德考慮到他長期居住、工作在法國,於是便最先向法國火藥壟斷機構“火藥與硝石管理局”提供了他的這項發明專利。

  不料,阿爾弗雷德的這一番好意反而遭到了他們的拒絕。

  原來,在阿爾弗雷德發明混合無煙火藥的前兩年,法國的一位名叫維埃耶的化學教授也發明了一種很有希望接近無煙火藥的產品。這種火藥雖然在性能方麵遠遠比不上阿爾弗雷德混合無煙火藥,但由於維埃耶同政界有勢力人物的關係,這種火藥早已被法國陸軍和海軍方麵廣泛采用。

  對此,阿爾弗雷德以譏諷的口吻說:

  “一種賦予了強大權勢的劣質火藥,竟然會比沒有後台扶植的優質火藥更好!”

  為此,阿爾弗雷德放棄了法國,轉而去尋找意大利政府的支持,最終,意大利成為第一家接受混合無煙炸藥的政府。隨後,阿爾弗雷德就在意大利的阿維利亞納,他的工廠內,創建了一個專門生產混合無煙火藥的車間。

  此後不久,意大利政府想要取得混合無煙火藥的生產權,於是阿爾弗雷德就50萬裏拉的價格,將這項發明專利轉讓給了意大利政府。

  沒想到,阿爾弗雷德的這一決定觸犯了法國火藥壟斷當局的一些權勢人物。長期以來,他們對阿爾弗雷德在法國的槍彈火藥實驗就懷有惡意,尤其是把阿爾弗雷德的混合無煙火藥視為維埃耶火藥極其危險的競爭對手。於是,法國新聞界開始猛烈抨擊阿爾弗雷德,指控他將混合無煙火藥的專利賣給意大利政府的行為有損於法國政府的利益。

  法國的一份報紙也開始捏造事實,誹謗阿爾弗雷德,稱他從他設在巴黎附近的實驗室可以監視由“火藥與硝石管理局”主辦的實驗研究所。因為那裏當時正在進行著由維埃耶發明的無煙火藥的實驗。

  隨後,阿爾弗雷德的實驗室便被警察仔細地搜查了一遍,並被封存起來,他的槍炮和進行試驗的許可證也被吊銷了,工廠裏正在進行的混合無煙炸藥生產也被禁止,已經製成的試驗用炸藥也遭到了沒收。

  在這種情況下,阿爾弗雷德的正常研究工作也中斷了,這讓他十分沮喪,決定離開這個國家。

  在安排好這邊的幾個工廠的業務之後,阿爾弗雷德回到了瑞典,探望了他的大哥羅伯特,接著又去了設在意大利的阿維利亞納工廠、英國阿迪爾的工廠和德國克魯伯工廠,安排了今後的各種工作。

  1891年,阿爾弗雷德離開了這座生活了18年的城市,將他的住所和實驗室遷到了意大利的聖雷莫。

  (三)

  由於無煙炸藥的發明,阿爾弗雷德在法國的生活變得十分不愉快,但卻同時也引起了其他很多國家的濃厚興趣。不久,黃色炸藥時代的老對手阿貝爾教授也過來與阿爾弗雷德套近乎,並一度與他成為朋友。然而,這件事卻成為阿爾弗雷德一生當中最為辛酸沮喪的事件之一。

  1888年,英國政府設立了一個炸藥專門委員會,主要任務就是負責尋找無煙火藥的生產方法,並且及時向國防部推薦這方麵的新發明和新發現,然後再將這些發明或發現付諸使用。

  在這個委員會的成員當中,也包括阿貝爾教授和德瓦教授兩個人。於是,他們就以委員會的名義與阿爾弗雷德取得了聯係,要求阿爾弗雷德經常將研製炸藥的進展告訴他媽,並由他們轉告給炸藥委員會。

  當時的英國,是個對炸藥需求量很大的國家,所以阿爾弗雷德也很願意與這個委員會建立密切的關係。於是,從1888年秋到1889年秋天,阿爾弗雷德與阿貝爾等人秘密地接觸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並先後向他們提供了混合無煙炸藥的配方、生產方法和樣品的完整情報等。

  根據阿爾弗雷德提供的炸藥配方,阿貝爾教授與德瓦教授對阿爾弗雷德所發明的新炸藥所用的各種化學成分和工藝過程都了如指掌。

  在1887年,阿爾弗雷德關於混合無煙火藥的配方是:同等分量的硝化甘油和可溶性硝化纖維素,加上10%的樟腦。

  在拿到這個配方後,阿貝爾教授經過研究後,認為樟腦的揮發性太強,是一種不適宜的成分,於是建議阿爾弗雷德提供一個替代品。阿爾弗雷德經過研究後,又提出用丙酮來替代的建議。

  隨後,阿貝爾又告訴阿爾弗雷德,不溶解的硝化棉比可溶性的硝化棉要好得多,因為可溶性硝化棉的特性太變化無常了。

  此後,阿貝爾教授就不再將進一步的情況通知給阿爾弗雷德了,而是開始和德瓦教授專心研究起這些輕易得來的詳細資料,並在阿爾弗雷德提供的爾配方基礎上進行了某些改動,將配方變成了58%的硝化甘油、37%的硝化纖維素和5%的凡士林,然後再用易揮發的溶劑丙酮製成膠狀物質。然後,他們又將這種膠狀物質擠壓成條索狀,取名為“線狀無煙火藥”。

  與此同時,他們還瞞著阿爾弗雷德,迅速地在英國和其他國家申請了專利。英國軍事部門接受了炸藥委員會的勸告,決定購買阿貝爾教授和德瓦教授的專利,並將這種炸藥應用於英國國防海軍部隊。

  由於阿貝爾教授在英國的聲譽和人緣關係,這項專利登記一度得到保密,阿爾弗雷德一點都不知道。其實阿爾弗雷德所發明的混合無煙火藥早在1888年1月31日就已經在英國申請了專利注冊,注冊號為第1471號。

  當已經擁有阿爾弗雷德混合無煙火藥專利權的“英國達納炸藥有限公司”向國防部提供該公司所生產的炸藥時,阿貝爾和德瓦的“線狀無煙火藥”的發明演變過程才暴露無遺。

  這件事令阿爾弗雷德十分氣憤,他立即向炸藥委員會提出抗議,指責該會會員阿貝爾和德瓦剽竊了“混合無煙火藥”的製作方法。為此,阿爾弗雷德還向阿貝爾和德瓦提出:雙方共同合作設廠經營。

  然而,這一合理要求卻遭到了炸藥委員會的拒絕。因為他們要獨享厚利,而不允許向他們提供技術資料的阿爾弗雷德分得一杯羹。

  由於諾貝爾炸藥公司曾取得過阿爾弗雷德“混合無煙炸藥”的專利,因而認為現在的“線狀無煙火藥”侵犯了他們專利,為此提出抗議,甚至決定向法院起訴,試圖通過“友好的訴訟”來解決這一爭端。

  這件案子在當時曾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英國報紙競相報道這起訴訟案。案件被提交到上訴法庭和貴族院,拖延了很長時間。

  可是,審判的結果卻完全出人所料:所有的法庭都駁回了諾貝爾公司和阿爾弗雷德向英國提出的索賠要求,而且原告方還被迫支付了2.8萬英鎊的訴訟費。

  法庭駁回原告訴訟的理由是:在阿爾弗雷德發明權的登記上,曾將配方含糊地寫為“以可溶性著稱的”硝化棉成分,而被告使用的則是比阿爾弗雷德的可溶性硝化纖維素要好得多的“不溶性”硝化纖維素。

  於是,法院判決說,原告在申請專利權時,並沒有包括被告所采用的“不溶性”硝化纖維素在內。雖然原告曾在法庭上清楚地陳述:“不溶性”硝化纖維素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轉變為“可溶性”。

  最後,英國法庭偏袒本國專家,執意判斷這種表達意味著不包括那些被認為是“不溶性”的硝化纖維素,而阿貝爾和德瓦教授製造的線狀無煙炸藥解決了如何用不溶性硝化棉和硝化甘油製造炸藥的問題。

  雖然諾貝爾公司和阿爾弗雷德在這場官司中敗訴了,但在案子審理期間,阿爾弗雷德的開創性工作也逐漸被人們所了解。此後,許多有影響的人世及科學家都對國防部和政府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阿爾弗雷德顯然對英國法庭的判決表示強烈不滿,金錢上的損失都是次要的,讓他最痛心的是自己蒙受冤屈,他覺得這是對一位發明者成就的侮辱。因此,他的健康狀況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