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章 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

  我更關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紀念碑的形式對死者的緬懷。

  ——諾貝爾

  (一)

  在19世紀60年代,羅伯特和路德維希都曾在芬蘭和俄國以各種設想奮鬥過。經過多年的艱難打拚,在70年代初期,他們終於在聖彼得堡建立了自己的生產機器和武器的工廠,從而成為他們的父親從事過的老機器製造業中的主要企業家。其中,路德維希所建立的槍炮製造廠通過提供第一流的軍用產品,曾在亞曆山大二世和三世決定命運的時代,在民用和軍用方麵取得了良好的聲譽。

  1871年時,路德維希接到了一批來複槍的訂單。然而來複槍在投產後,卻遇到了不少困難,最大的困難就是找不到製作槍托的木材。對於來複槍來說,最理想的槍托製作材料就是核桃木,而這種木材在聖彼得堡附近卻買不到。

  後來,路德維希聽說在高加索山區盛產這種木材,就托付大哥羅伯特跑一趟,對高加索山區進行一下實地考察,以便了解核桃木的運輸、成本等問題。

  不久後,羅伯特就前往高加索山區進行考察,而這次遠行也成為他一生當中得益最大的一次旅行。

  剛開始時,考察結果讓羅伯特很沮喪,因為這裏的核桃木雖然多,可分布過於分散。如果要采購這裏的木材,在運輸時就勢必會耗費一筆高額的費用。

  離開高加索後,羅伯特在回聖彼得堡的路途中,沿著伏爾加河走向了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裏海。

  在接近裏海時,羅伯特站在巴庫的土地上,頓時感到陰氣深深,處處都籠罩著陰雲。這裏不見泥土,沒有海水,眼前能看到的,隻有一片綿延不絕的荒漠。荒漠裏的黑色沼澤地星羅棋布,而且到處都有火焰升騰,黑色的煙霧盤旋在空中。

  早在十幾年前,羅伯特還在芬蘭以製燈為生時,曾與石油接觸過,因此對石油也頗為了解,當然也知道石油的利用價值。現在看到眼前的景象,羅伯特想:這裏到處都是石油,卻沒有人利用,實在是太可惜了!

  羅伯特隨即便決定對巴庫地區進行一番考察。於是,他找到當地的一些老鄉,與他們攀談起來。通過交談,羅伯特得知,這裏早就出租給兩個俄國人了,他們現在正用非常原始的方法開采石油,賺一點小錢。並且還聽說,土地租用的合同一年前就到期了,而那兩個俄國人對這裏的興趣也不大,看起來並沒有繼續租用的意思。

  羅伯特又好奇地問他們是怎樣把石油運出去的,其中一位老鄉告訴他:

  “自然是沿著伏爾加河了!他們把油裝在船上,沿著伏爾加河逆流而上,運到其他地方。而那些船主看他們沒有別的出路,還經常向他們漫天要價。”

  “要是能修一條鐵路,運油可能就方便多了。可如今,誰會拿這麽多錢出來修路呢?”另一位老鄉接著說。

  了解了巴庫的情況後,羅伯特的內心開始激動起來。他還特意去看了一些油井,發現那裏油源十分豐富,石油的質地也很優良。這麽好的石油,開采時多花點錢也是值得的。

  羅伯特隨即便返回了聖彼得堡,興致勃勃地向路德維希描述了自己在巴庫所看到的景象,並表示如果用他的方法煉油,一定可以大有所成。

  路德維希對哥哥的想法也很讚同,並表示願意提供資金,兩人合辦了一家小煉油廠。

  (二)

  1873年,通過對高加索巴庫豐富的石油儲藏進行的幸運接觸,羅伯特果斷地購買了那裏的一些開采特許權,兩兄弟的事業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領域。

  不久後,羅伯特就搬到了巴庫,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以巨大的精力工作著。沒過多久,小煉油廠就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877年,在巴庫地區已經有不下200家的小型石油企業了,但都是由一些全無訓練的企業主,用非常原始的方法經營的。他們總共生產大約7.5萬噸煉製過的石油,而羅伯特·諾貝爾一個人的小工廠就生產了2500噸。事實也證明,隻要增加投資,取得巨額利潤是毫無問題的。

  在前5年中,路德維希準備用自己的資本為這家小工廠提供資金,然而當石油源源不絕地開發出來,以及在石蠟油成為俄國通用的照明油導致對不同種類的石油需要量不斷增加後,最主要的就是擴大經營規模,以便維持其盈利能力,並迎接不斷出現的競爭。

  這時,一些大一點的公司就開始從某些銀行企業取得資金,以采用羅伯特工廠的那種比較現代化的勘探和生產方法的手段來開采石油。俄國對石油產品所征收的出口稅最高,但卻沒有進口保護,這就意味著當時在全世界迅速發展的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也出現在了俄國的市場上,結果使得本國生產的石油價格大跌。

  在這種情況下,路德維希曾試圖同這一大群製造商就持久價格達成協議,但一直沒能達成一致,因此,他便進行更大的計劃,通過使企業合理化和大規模擴建的辦法投入到競爭當中。

  但是,這也需要有巨大的資本做後盾。為此,路德維希找到了阿爾弗雷德,向他談了自己的想法。憑借一個企業家的敏感直覺,阿爾弗雷德覺得這是一個開創事業的好機會。

  於是,1879年,由阿爾弗雷德投資的“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了。這家公司由兄弟三人和路德維希的搭檔彼得林上校合股經營。

  公司的總部設在聖彼得堡,股金資本為300萬盧布,由10名股東持有。路德維希用他所有的資產取得了公司的多數股票,阿爾弗雷德占三十分之一,而羅伯特則因發現和創始工作,被給予10萬盧布的股票。

  針對油田距離巴庫煉油廠的距離較遠的問題,阿爾弗雷德認為,按以往的方法,先將原油裝入一隻隻木桶中,然後再用車子將木桶運到巴庫進行提煉,不僅浪費時間,還要付出極高的運費。因此,他建議在油田和巴庫煉油廠之間鋪設一條輸油管道,來解決這一問題。

  在阿爾弗雷德的啟發下,路德維希也開始思考起來。因為石油從水路運輸的方法就是先將石油裝入木桶,然後將木桶裝上船,這樣的方法十分笨重、繁瑣。為了尋求簡便的運輸方法,路德維希充分發揮了自己在機械方麵的特長,設想:如果將一艘船設計成一隻隻移動的大木桶,那麽本來需要兩步完成的工作就可以合並成為一個步驟。

  因此,他立馬動手設計了一艘運油船,並由斯德哥爾摩造船廠負責製造。這艘名為“索羅阿斯特拉號”的運油船也成為世界第一艘運油船。

  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崛起。10年後,公司已經擁有海上運輸巨輪20艘,油槽車1500輛,並有了貯油用的大油池。而阿爾弗雷德提議鋪設的輸油管道在竣工後又改成了雙線,每年有6.8萬噸原油通過管道運送到巴庫煉油廠,提煉出大量的石油,運往世界各地。

  (三)

  19世紀80年代最初的幾年,石油公司獲利很多。然而大量的收入很快就被公司經常性的擴建所吞噬,這也意味著公司很快就會感到資金的周轉不足。當支出的年度報告和路德維希更大的工程計劃送到阿爾弗雷德手中時,他感到有些擔憂,並對哥哥路德維提出過一些警告。

  路德維希無疑是個十分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但他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做事隻顧眼前,不顧後果。在企業的發展上,他喜歡不斷擴大經營規模,不等一個項目完成,他就開始謀劃另一個項目了。

  然而,這種做法確實後患無窮的,因為需要不斷投入資金,購買新的設備,擴建新的廠房,而新增加的部分還沒來得及創造效益,公司的資金就已經用完了。這時一旦遇到重大事件,根本就無力扭轉乾坤。

  為此,阿爾弗雷德不止一次地提醒過路德維希應該有所克製,等資金上確有把握後再進行擴建也不遲。雖然如此,阿爾弗雷德還是不遺餘力地為公司提供財政援助。

  1883年,阿爾弗雷德終於忍不住去了一趟聖彼得堡,結果發現:純粹的技術建設和巴庫發展工作的製度表是正常的,但帳目的管理方麵卻比較混亂。於是,阿爾弗雷德大刀闊斧地砍掉了一些誇張的工程,這一次他還允許自己被選為公司董事。

  當時,諾貝爾石油公司對提供油罐車輛和油輪的公司負債很多,而國稅還要照付不誤。巴黎和聖彼得堡的銀行家剛茨伯格威脅要收回100多萬盧布的貸款;而在倫敦和巴黎向著名銀行尋求貸款的試探也一再遭到拒絕。

  從這些情況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諾貝爾石油公司此時的形勢確實是錯綜複雜,困難重重。雖然阿爾費德勒的健康狀況不佳,但他還是必須親自出麵解決這些難題。他既不急躁也不拖延地提供了勸告和幫助,並且再次尖銳地批評了公司的財務專家。與以前一樣,他以其豐富的經驗、謹慎和對企業發展的預見,為公司提供了寶貴的援助,同時還提供了相當大的金錢幫助。

  通過提供400萬法郎的低息短期貸款,購買了大批新的股票證券,阿爾弗雷德使公司的形勢轉危為安。他還把自己的俄國公債券拿出來,作為對公司征收利潤稅款的保證金,以及作為從俄國國家銀行借用的100萬盧布的帖現貸款抵押。

  這一切挽救了局勢,機器開始再次運轉起來。但這不過是19世紀80年代中期發生的事例之一。在這以後的很多年中,公司都麵臨很多困難,而路德維希和阿爾弗雷德兩兄弟也因為性格、特點的不同,存在著嚴重的意見分歧。對觀念論興趣很濃的路德維希總是想個人擁有和資助他的企業,從而將它納入自己負責和完全操縱之下。他討厭股票交易的預測和手續,這也引起了外部股票持有者的幹預。

  另一方麵,阿爾弗裏德卻認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事事精通,一個企業一旦步入正確的發展軌道,就應該馬上放心地交給那些在各個特定方麵稱職的人。

  因此,他反對獨資經營,在自己所有的企業當中,他都隻持半數以上的股份,其他的股份都留給別人,但這兩兄弟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貪財。他們熱愛工作,但對工作報酬的喜愛,隻是因為它可以成為有用的流通資本,或是能用來為某些值得的目的投資。這一特點顯然是遺傳於他們的父親伊曼紐爾。總體來說,兩人在掌管資金方麵都具有一種罕見但卻無可非議的性格,隻是在具體的用錢方麵才會產生各自不同的看法。

  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後來變化甚大的曆史,超出了本文的介紹範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1842年由他們的父親伊曼紐爾建立的機械廠,以及兒子們創建的石油公司,都在諾貝爾的後代們熟練的指導下發展成為巨大的世界性企業。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