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多病的童年

  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幸福……科學研究的進展及日益擴大的領域將喚起我們的希望,而存在於人類身心上的細菌也將逐漸消失。

  ——諾貝爾

  (一)

  卡羅琳娜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具有無窮的智慧和精力,又頗具幽默感。在生活當中,她講求實際,樂觀豁達,又謙遜有禮。所有這些優秀的品質,後來都深刻地影響了她的孩子們。

  1833年的那場大火,燒毀了伊曼紐爾在斯德哥爾摩的住宅和全部家什。此時的卡羅琳娜一點抱怨都沒有,而是帶著已經出生的兩個兒子羅伯特和路德維希,跟隨丈夫從舒適的公寓搬到了一所簡陋的房子中。

  在她的操持下,家裏雖然缺東少西,但也安排的井井有條。日子雖不富裕,但也能夠勉強維持體麵。

  1833年10月21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就誕生在這所灰暗、簡陋的石頭房子中。

  出生後的阿爾弗雷德一直體弱多病,就連呼吸和吃奶的力氣都沒有。當父親伊曼紐爾看到這個瘦弱的小嬰兒時,非常擔心他像以前的孩子一樣,活不了多久,因此常常暗自祈禱,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健康地活下來。

  麵對這個可憐的小家夥,母親卡羅琳娜慈愛的目光中也流露出絲絲的不安和憂傷。但就在別人幾乎放棄了希望的時候,她依然相信,自己對這個病弱的孩子嘔心瀝血的照顧和愛定能感動上帝,上帝也會保佑她的小阿爾弗雷德長大成人的。

  在阿爾弗雷德4歲時,父親伊曼紐爾便隻身前往波蘭謀生,養育三個孩子的生活重擔就全部落在了卡羅琳娜一個人身上。

  由於生活窘迫,卡羅琳娜就在自家的門口開了一個經營牛奶、蔬菜的小副食店,但所賺的錢還是難以維持母子四人的生活。幸虧卡羅琳娜的父母不時地給予他們關照和救濟,卡羅琳娜和孩子們才堅強地挺了過來,一起艱難度日。

  與別的孩子相比,阿爾弗雷德顯得有些蒼白與安靜。長期的健康不佳,也使他的童年不像其他孩子的童年那樣歡樂、無憂無慮,有著美好的回憶。

  1851年,在18歲時,阿爾弗雷德用出色的英文創作了一首題目為《謎語》的自傳體詩,回顧了他的童年舊事。如今,這首詩還保存完好。現摘錄其中幾段:

  我躺在搖籃裏行將死去,

  母親懷著深沉的愛,

  長年累月守護在我的身旁,

  雖然希望渺茫,

  她卻要拯救這欲滅之光。

  我連吸吮乳汁的氣力都沒有,

  接著是一陣抽搐,

  直把我送到死亡的邊緣,

  我體驗到了死亡的痛苦,

  又感受到了死亡的極點。

  好不容易長大了,

  病弱仍然一直伴隨著童年。

  在這個小小的世界上,

  我生活的地方,

  仿佛是陌生的,

  小夥伴們玩得熱火朝天,

  我卻隻能默默地站在一旁觀看。

  我這顆與童年歡樂無緣的心,

  隻能朝著未來,

  把希望寄托給明天。

  對於每個人來說,童年的體驗都是一生中最為難忘的。後來成了世界屈指可數的成功者的阿爾弗雷德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人的記憶猶如寫在黑板上的字,是不會消掉的。”

  幼年時期的阿爾弗雷德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母親身邊度過的,這是他永遠也不能忘記的一段時光。他身體特別虛弱,稍微照顧不周就會發燒,還常常胃痛。為了這個,母親不知道被折磨了多少回,好幾次阿爾弗雷德都是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才得以死裏逃生。在他的身上,母親傾注了全部的柔情和愛,這種感情一直延續到阿爾弗雷德成年後的所有歲月。

  因此,在阿爾弗雷德的心中,母親一直都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最慈祥的人。後來,他還特意撰寫了一首詩來記錄下對母親的這份感激之情:

  在那個年齡,愛神不會賜予你玫瑰,

  也不會滋生荊棘來踐踏純淨的心田;

  心房一直在那裏平穩地搏動,

  不會因歡娛或哀傷而忐忑不安。

  唯有母親的親吻讓小臉兒樂開了花兒,

  笑容裏滿滿的是天真與歡喜。

  這種歡樂掀不起洶湧的波濤,

  淚水也不會浸透著辛酸。

  到了成年人的平靜日子,

  斷了奶,卻斷不了慈母親切的關懷與溫暖。

  我倆一起歡呼仙境般的未來,

  用希望之光照亮美好的前程,

  那希望之光啊,

  是慈母燃起在幼嫩靈魂深處的光焰。

  (二)

  1837年父親離開家後,一晃又是4年了,弱不禁風的阿爾弗雷德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之下,勉強長到了8歲。這時,他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了,但母親卻暗自發愁,甚至偷偷垂淚。她無法想象,瘦弱而又愛生病的阿爾弗雷德進入學校後,該怎樣應付那些野蠻粗魯、不懷好意的陌生人的欺負和擺布。而且,她也擔心阿爾弗雷德不喜歡學校的生活,因為他那脆弱而敏感的神經可能根本承受不了那些嚴肅古板的先生們的教導和訓誡。

  但是,為了能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卡羅琳娜還是下定決心,於1841年秋天將阿爾弗雷德送入他兩個哥哥所在的聖雅克布小學。

  不過,阿爾弗雷德在這所學校中僅僅讀了兩個學期,這也是他一生當中唯一一所接受正規教育的學校。

  學校全新的環境、有趣的知識,激發了阿爾弗雷德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課堂上,小阿爾弗雷德總是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全然忘記了昨天晚上他還發著低燒。在知識麵前,他表現出來強烈的好奇心,這讓母親感到十分欣慰,但又擔心他因學習過度而累壞了身體。

  阿爾弗雷德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第一學期的成績報告單表明,他的智力、勤勉和操行三項都獲得了最高分;第二學期時,他的智力和勤勉依然是最高分,但由於經常生病,遲到了幾次,操行沒能拿到最高分,這讓阿爾弗雷德很難過。

  然而,正如母親所擔心的那樣,阿爾弗雷德柔弱的身體和敏感的神經讓他在學校當中很不合群。他好像天生就很憂鬱,從不主動與其他孩子交朋友,平時也很少說話。當其他孩子打打鬧鬧時,他總是一個人默默地躲在遠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小臉上那清澈的眼睛永遠那麽專注,仿佛在思索著什麽重要的問題。

  除了上學外,在家裏時,阿爾弗雷德的大部分時間也是讀自己喜愛的書、畫畫兒、寫作文。有不認識的字或看不懂的地方時,就去詢問母親。或者是一個人到田野中去散步,去看看花兒、青草,或者撿起一些小石頭欣賞一番,靜靜地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當中。

  這些愛好也培養了阿爾弗雷德觀察自然的愛好,從中也體驗到了大自然無窮的樂趣。用阿爾弗雷德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我在少年時代研究了自然這個最好的教科書。”

  另外,他還喜歡安靜地閱讀各種童話故事。就連老師都覺得,這個孩子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名詩人或文學家。阿爾弗雷德的外婆很疼愛他,經常給他講一些瑞典和丹麥的童話故事,這時他總是乖巧地坐在一邊靜靜地聽著,腦海裏充滿了無盡的遐想。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所燃起的無數幻想,可能就是日後發明創造的最初胚芽吧!

  (三)

  就在小阿爾弗雷德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的時候,由芬蘭前往俄國發展的父親終於傳來了捷報。1842年10月的一天,就在全家人望眼欲穿地盼望著父親的來信時,父親的信終於到來了。

  父親在信中說:

  ……十分抱歉,我讓你們久等了。在國外的這5年時間,我時刻都強忍著對你們的思念,拚命地工作。而我的努力也最終沒有白費,現在我已經建立了一座小工廠,你們一定會為我高興吧。工廠的訂貨單每天都在不斷增加,我已經購置了一幢很大的房子,這是贈送給你們的見麵禮。請你們盡快到聖彼得堡來,讓我早一點見到你們健康的麵容!

  父親的來信讓兄弟三個都興奮不已,期待著能快點啟程去與父親團聚。母親卡羅琳娜此刻回想起這幾年所經受的苦難,禁不住流下了欣喜的淚水。

  原來,父親自從1837年離開瑞典後,開始時在芬蘭的圖爾庫做過建築師、營造師、各種實驗員等,也經曆了許多磨難。在他的身後,留下了一排排當時風格的各式建築,就是他在那裏生活的見證。

  後來在前往俄國後,經過幾年的辛勤努力,伊曼紐爾又研製出的地雷,並終於得到俄國國防部的認可,政府付給了他數目不菲的報酬和獎金。於是,他在聖彼得堡開設了一家製造軍用機械的工廠,並且購買了一幢帶有漂亮花園的房子。

  收到伊曼紐爾的信後不久,一心想與父親早日見麵的大兒子羅伯特便比母親和兩個弟弟先行一步,獨自一人前往俄國。

  1842年10月21日,卡羅琳娜帶著路德維希和9歲的阿爾弗雷德,懷著無限的歡愉與希望離開了瑞典,乘坐著輪船,度過波羅的海緩緩地駛進了聖彼得堡港。

  在母子三人到達的那天,父親早早就到碼頭上迎接他們。阿爾弗雷德左顧右盼,望著高聳的寺塔及洋蔥頭狀的屋頂,對異國大城市中的每一件事物都充滿了好奇與驚喜。

  來到俄國後,阿爾弗雷德依然經常生病,往往是今天感冒剛好一點,明天胃病又犯了,整天都是藥不離口,一家人都被他折騰得團團轉。

  阿爾弗雷德每天都要忍受臥病在床的痛苦,而他的兩個哥哥到了聖彼得堡之後卻如魚得水,經常一天到晚跑出去瘋玩。此時可憐的阿爾弗雷德就隻能孤單單地待在自己的小房間裏,或者看書,或者畫畫,或者海闊天空地幻想。

  父親有空的時候,會給阿爾弗雷德和哥哥們講述他在這4年中身邊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現在的工作,這也是父親的一大樂趣。從知識廣博的父親那裏,阿爾弗雷德和兩個哥哥聽到了好多生動的古代科學家的故事。阿爾弗雷德的聰明才智就是在這種良好的家庭環境中逐漸被塑造出來的。

  阿爾弗雷德和哥哥來聖彼得堡時,還都是上學的年齡,父親對他們上學的事也十分關心。但是,聖彼得堡沒有瑞典人開辦的學校,如果讓孩子們去上當地正規的學校,他們又根本聽不懂俄語。

  後來,父親發現,俄國當地有這樣的風氣:有錢人家的孩子都不去學校上學,而是跟著家庭教師學習。考慮到家庭的經濟條件已經逐漸好起來,所以父親便決定為孩子們聘請一位瑞典籍的家庭教師,教授孩子們學習俄文。等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俄文後,再聘請俄國教師。就這樣,兄弟三人便開始了他們諾貝爾家庭學校的生活。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