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炸藥世家

  生命,那是自然付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

  ——諾貝爾

  (一)

  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的祖先來自波羅的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最南端。諾貝爾這個姓氏在過去曾引起人們的很多猜想,可謂是眾說紛壇,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英國或者德國的姓氏。事實上,諾貝爾是瑞典的古老姓氏之一,是由他們家鄉的地名諾貝魯斯變更而來的。

  在諾貝爾那富有傳奇色彩的家族當中,最為傳奇的人物、對諾貝爾影響最深遠的人物,莫過於他那癡迷於發明的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

  伊曼紐爾是個遺腹子,生於1800年3月24日。由於家境貧困,母親無力供他到學校讀書,因此這位天才從未受到過正規的學校教育。但他卻有著比一般人聰明的腦袋,而且體格健壯、力量過人。由於外祖父曾當過水手,所以他14歲時就出去學習航海了。

  航海的經曆增長了伊曼紐爾的知識,也磨練了他的意誌,但也給他留下了許多痛苦的回憶。在他18歲那年,貨船遇難,船上的幾名夥伴連同船長一起死於非命。他雖然幸免於難,但巨大的打擊卻讓他從此對航海喪失了信心和興趣。

  後來,伊曼紐爾又到一位建築師那裏做學徒,以打零工為生。不過,他在幹活的時候多長了一個心眼兒,邊幹活邊細心研究觀察,並在心裏暗暗琢磨研究別人的手藝。總督穆罕默德·阿裏見伊曼紐爾聰明勤快,便雇傭他幹活,從此伊曼紐爾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建築師。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伊曼紐爾偶然抓住了一次大顯建築才能的良機,人生從此發生了巨大改變。

  有一年,瑞典國王查理四世和他的隨從要路過伊曼紐爾的家鄉耶夫勒。伊曼紐爾得知,查理四世特別喜歡凱旋門,於是他在極短的時間內奇跡般地設計建造了一座凱旋門向國王致敬。

  查理四世在路過凱旋門時,看到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竟可以在短時間內建起這樣一座宏偉的建築,對此讚歎不已,因而對伊曼紐爾這個從未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年輕人也十分賞識。

  有了這樣一番經曆,伊曼紐爾自然是受到了各方麵人物的關注。不久,在兩位傑出的瑞典建築師的資助下,1821年,伊曼紐爾進入了斯德哥爾摩建築學校進行學習深造。

  在學校裏,聰明好學的伊曼紐爾成績優異,曾四次獲得發明獎,就連校長都對他刮目相看。

  4年後,即1825年,伊曼紐爾轉到工程學校受聘擔任設計教師,由於設計亞麻精整機而獲得年度獎金。1826年,這所學校改建為工業學院,伊曼紐爾雖然缺乏理論修養,但憑借豐富的實踐能力和繼承自魯德貝克的在實用方麵的特殊天賦,從1826年起又擔任建築師和工程師的職務。

  在這期間,伊曼紐爾完成了不少新的建築工程,並且還進行了很多實驗。他曾經做過關於“多動木房”的種種設計實驗,建造了浮橋,還製造了各種機床,都獲得了人們的好評。

  1827年,儀表堂堂、聰明健壯的伊曼紐爾將富裕的阿爾塞爾家的女兒卡羅琳娜迎娶進門,組成了一個美滿的家庭,並靠自己的能力買下了一所舒適的公寓,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卡羅琳娜比伊曼紐爾小3歲,雖然出自富裕之家,但她絕不是嬌滴滴的大小姐,也絲毫沒有一般富人家孩子那種嬌生慣養的壞習慣。她雖然話語不多,但卻頗能吃苦耐勞,持家勤儉,還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對遭遇世間苦難和不幸的人們充滿了同情和憐愛,並以幫助別人為最大的快樂。

  同時,卡羅琳娜對丈夫的工作和愛好也表示理解和支持,為丈夫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歡樂溫暖的家庭氛圍。

  (二)

  伊曼紐爾與卡羅琳娜一共生育了8個孩子,但隻有羅伯特、路德維希和阿爾弗雷德3個孩子長大成人,其餘的都夭折了。伊曼紐爾和卡羅琳娜的婚姻持續了45年之久,被外界公認為是一對幸福的伉儷。也正因為他們的智慧與慈愛,給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一生用之不竭的優良品質:聰慧、勤奮、博愛。

  他們的大兒子羅伯特出生於1829年6月8日,生活經曆比較簡單,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發現了巴庫油田井,以及和他的弟弟一起創建了巨大的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這個公司對俄羅斯帝國的國防、工業、海路運輸等各方麵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公司創建的最初幾年,羅伯特經常親自駐守在天寒地凍的巴庫,組織指揮當地的技術工作,為石油公司日後的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直到後來因為病重,羅伯特才不得不辭去了職務。

  二兒子路德維希生於1830年7月27日,年輕時曾在聖彼得堡父親的工廠中幫忙,才幹也漸漸顯露,後來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機械工程師。父親破產後,路德維希在維堡買下了一家小工廠,並逐漸發達起來。在19世紀的六七十年代,他還曾致力於製造步槍和手槍。

  在巴庫油田發現之後,路德維希在經營和管理油田方麵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油田工作進行了許多技術上的改進。尤其是在羅伯特病退後,路德維希更是一手包攬了巴庫油田的大小事務。在他的領導之下,油田的規模不斷擴大,使得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逐漸成長為一個龐大的企業。

  伊曼紐爾的第三個兒子就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本書的主角,也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出生於1833年的10月21日。

  提到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我們就不能不提到他的一係列發明。他一生知識淵博,在許多方麵都有建樹,其一生可謂碩果累累,總共取得了近400項科學發明的專利權,為合成化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其中,炸藥的發明是阿爾弗雷德留給世人最為輝煌燦爛的一項發明成果。硝化甘油引爆法、雷管、達納炸藥、無煙炸藥以及速爆炸藥等發明,在19世紀後期為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為人類征服自然帶來了的福音。在炸藥得到廣泛使用後,一條條鐵路相繼通車,一座座礦山也得到了發掘和開采。

  除了發明創造外,阿爾弗雷德還熱情地資助他人,慷慨地承擔了恩蓋上尉試驗“空中魚雷”的費用,並且親自參與了相關的研究。現在人們使用的變速齒輪自行車、消除留聲機雜音的減音器等發明,也曾得到阿爾弗雷德的熱情讚助。

  阿爾弗雷德不但是個發明家,還是個顯赫一時的大企業家。他的公司曾遍布世界各地,並組合成為兩個規模巨大的托拉斯。

  然而,令阿爾弗雷德家喻戶曉的,還是他用自己的巨額遺產設立的諾貝爾獎金。如今,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金已經深入人心。不論是科學家、文學家,還是政治家、經濟學家,都無不以諾貝爾獎作為自己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總之,諾貝爾獎已經成為具有世界意義的一項大獎。

  (三)

  1828年,由於伊曼紐爾經營的一家不動產公司獲得了可觀的收入,伊曼紐爾夫婦便於元旦那天搬進了斯德哥爾摩郊外斯塔卡爾賽布魯克的一幢寓所。寓所的周圍綠樹成蔭,湖水掩映,環境十分幽雅而清新。

  在這期間,雖然伊曼紐爾很擅長機械製造,但才能卻沒有更好的施展機會,因此隻好先擔任建築師。他接受了好幾處委托,承建了兩所房屋,一處是安魯法官的,在斯托托蓋特;另一處是貴族彼特勝的,在蒙克布隆。

  另外,伊曼紐爾還在耶可布斯伯格附近承建了一所洗衣房,在斯庫路桑德還承建了一座造價3萬泰勒的懸橋。

  然而不幸的是,在1833年,也就是小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出生的那一年,一場無名的大火使伊曼紐爾在蘭格霍爾曼、克拉帕斯塔得的財產毀於一旦,並且債台高築。無奈之下,伊曼紐爾隻好宣布破產。

  1834年7月,破產申請生效,但仍然沒有解除一切債務。甚至直到1850年時,伊曼紐爾雖然已經償還多年的舊債,但仍未完全還清。

  這場大火讓伊曼紐爾變得傾家蕩產,一家人不得不搬到諾曼街9號的一所便宜的房子當中。在那座兩層樓的建築後麵,一道木樓梯從院子通向諾貝爾一家的住所,住所內有一間起居室、兩間臥室和一個廚房。房間內除了一些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之外,幾乎不能再簡陋了。

  伊曼紐爾之所以會搬到這所房子中,是因為這所房子的租金十分便宜。火災後,伊曼紐爾不論如何努力工作,不論對自己多麽充滿信心,可事事都不如願,全家人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

  就在這時,從埃及傳來了將要開鑿蘇伊士運河的消息,這重新鼓起了伊曼紐爾的勃勃雄心,也讓他產生了靈感:他要發明一種炸藥,使運河隧道和築路建設工程變得省時省力,徹底改變以前施工落後、進程緩慢的麵貌。而且,運河的工程巨大,工期要曆經數年,如果自己能夠發明一種強效的炸藥,一定能夠持續多年獲得豐厚的利潤,為自己的事業開創出一條新的出路。

  雖然伊曼紐爾並不懂得相關的知識,也沒有受過安全操作的訓練,但他還是不顧一切,立即一頭紮進了實驗室,開始研究這個危險而充滿前途的領域。

  伊曼紐爾的行為讓卡羅琳娜很不安。1837年,伊曼紐爾開始在後院的棚子中進行炸藥試驗,研究炸藥的各種配方,以及溫度、濕度等因素對炸藥性能的影響。

  有一天早晨,伊曼紐爾家的後院裏突然傳來了劇烈的爆炸聲,直震得房屋搖晃,門窗格格作響。受到驚嚇的鄰居們聚集到伊曼紐爾家的院子裏對他大聲謾罵,而此時的伊曼紐爾卻正在為找到一種新炸藥的配方而欣喜萬分。

  由於這次事故,瑞典市政當局下令禁止伊曼紐爾再進行爆炸試驗。無奈之下,伊曼紐爾隻要告別妻兒,隻身前往波蘭,後來又輾轉到了俄國,定居在聖彼得堡。

  在聖彼得堡,伊曼紐爾研究製造各種機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種切割機器。當然,他主要致力於炸藥的研究,並設計製造出了防禦用的地雷和水雷。

  在此期間,伊曼紐爾結識了一位俄國將軍、工程師伊蓋爾夫。伊蓋爾夫對他的發明很感興趣,並向國防部長提交了報告。

  1852年,伊曼紐爾的水雷終於在聖彼得堡附近的奧契達河河口試驗成功。

  然而,關於水雷管轄權的歸屬問題,海軍、陸軍之間卻展開了無休止的爭執,問題也被無限期地擱置起來。到1853年,俄國和土耳其之間因“巴勒斯坦聖地”發生了軍事衝突。同年的10月4日,土耳其對俄國宣戰。1854年3月28日,英國和法國也對俄宣戰,克裏米亞戰爭爆發。

  9月,英國、法國和土耳其三國聯軍在黑海北岸的克裏米亞地區登陸,開始對俄國要塞瓦斯托波爾發起進攻。為了應付戰事,總參謀部想起了伊曼紐爾設計的水雷,並授命他緊急製造水雷,盡快在海域設防,以抵禦英國的艦隊。

  這時,羅伯特·諾貝爾按照父親的設計,在芬蘭灣港口和聖彼得堡的戰略要地、結冰的克隆斯達特軍港的入口處布置了水雷。

  雖然這些水雷並沒有擊沉或擊落戰船,但還是對戰船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當一名英國水兵發現一枚水雷後,將它撈上來放置在“威靈頓公爵號”上,交給軍火專家檢查。在拆卸這枚水雷時,當即便炸死了一名水手。

  而且,當時還有一艘俄國汽船不服從領港員的指揮隨意行使,結果撞上了一串封鎖港口的水雷受到了重創。在一事件被附近的英國艦隊看到了。也正是因為這一事件,才令停泊在芬蘭灣的英國艦隊不敢發起襲擊。

  由於水雷對港口的確有一定的防禦作用,俄國軍方開始便源源不斷地向伊曼紐爾的工廠訂貨。

  可以說,從1837年遷居聖彼得堡後,伊曼紐爾的生意又開始蒸蒸日上了。1842年,他開辦了一座金屬工廠和鑄造廠,生意很紅火,他也成了俄國有名的工程師企業家。

  1842年,伊曼紐爾將卡羅琳娜母子接到聖彼得堡團聚,並在隨後的幾年當中將在瑞典大火時所欠下的債務一一還清,徹底擺脫了債務的困擾。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