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蠻荒之地,一切都和內地不同。
兩軍對壘之下,既不鬥將,也不鬥陣,就是單純的鬥軍。
說白了,就是兩支烏合之眾的軍隊一衝而上,大砍大殺一通,誰支持不住就輸了。
這種戰鬥方式唯一的結局,就是殺人一萬,自損一萬,甚至自損一萬二。
敵我雙方根本沒有什麽戰術可言,完全就是拚總人數。一方死光了,自然就輸了。
大戰過後,戰場上遍地都是死屍。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人口快速削減下來。
如果放在內地,那都屬於最後拚命的手段,也就是垂死掙紮之下的自殺式進攻。
大明軍隊三次南征為什麽失敗?就是因為火器的廣泛使用,軍卒的個人戰鬥力幾乎趨近於零了。
凡是麵對一擁而上的混戰,最後慘敗的就必然是大明官軍,絕對沒有任何意外。
兩百多年的曆史經驗證明:一旦火藥用完,大明軍隊就一敗塗地,最後全軍覆沒。
過去數百年來,每一次都是全軍覆沒的戰鬥,大明朝發生的次數都數不過來。
不管是內戰還是外戰,大明朝的軍隊全軍覆沒,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大明朝的軍隊出戰隻有兩個結局:要麽全勝而歸,要麽一個都不會回來。
全勝而歸的次數實在是太少,一個巴掌的指頭還嫌太多。
全軍覆沒的次數實在是太多,把腳趾頭加上去也不夠用。
楊虎是熊儲教育出來的,猛衝猛打當然可以,死人的事情就要盡可能避免。
一旦發生數千人、上萬人的混戰,最好的結果就是一比一的戰損。
熊家軍都不怕死,但不代表現在就要去死。
敢於混戰,避免混戰,保存實力,這是熊儲給部隊的三原則,楊虎當然記住了。
熊家軍兵力有限,拚人數肯定居於下風,絕對死不起,所以不能和緬甸蠻荒之地那樣戰鬥。
避免混戰,這就是楊虎一直在皺眉頭的緣故。
楊虎皺眉頭,就是因為是不是要發生混戰,並不一定都是自己說了算。
如果敵人一定要發動混戰,自己這一方要麽避戰退卻,要麽舉手投降。
舉手投降這個肯定不能考慮,適當的避戰退卻,避敵鋒芒,這個倒是可以考慮。
楊虎考慮的,就是如何才能避敵鋒芒。
避敵鋒芒,回師再戰,這需要曠闊的戰略縱深。
楊虎恰恰就沒有大縱深可以退卻,身後五裏就是天馬關。
戰鬥一旦展開,五裏地實在不算距離,幾乎抬腳就到了。
有人說了:楊虎真是的笨蛋,為什麽不提前出發走遠一些,讓自己有更大的回旋餘地。
如果手下有一萬多人,楊虎當然會這麽幹,甚至直接越過百裏把八莫鎮包圍起來。
可是他的驍騎營隻有三千六百人,而且還需要把守天馬關,能夠用於一線正麵作戰的部隊,最多隻有兩千人。
群山萬壑之中,別說兩千人了,就是兩萬人扔進去也看不見半根毛。
南蠻之地的蠻夷都是岩居雜處,誰也不知道他們居住在什麽地方。
一旦遇到敵人的四麵圍攻,全軍覆沒就是唯一的結局。
深入敵人的腹地,摧毀敵人的根基,最大的困難就是四麵皆敵,甚至一草一木都是你的敵人。
一個有經驗的將領,絕對不敢孤軍犯險,楊虎當然不會。
據城自固,步步為營;防守反擊,趁隙而進;奇正相合,掃穴犁庭。
這是軍師萬練再三強調的用兵之法,就是要避免陷入重圍的災難性後果發生。
西路大軍的主將,黃妍瑩一著不慎,隨即遇伏身亡,這是血的教訓。
也就是說,每一次進軍,都要以奪取一座城池為目標,切忌在野外隨意紮營。站穩腳跟之後,再尋找給敵人致命一擊的機會。
這一種戰鬥方式,剛好和當年在大漠、河西走廊相反。
因為大漠和河西走廊是一馬平川,精悍的騎兵部隊可以萬裏馳騁。
利用戰馬的速度優勢,每一次戰鬥都是機動靈活,一擊而走,讓敵人摸不清虛實。
在那種地形條件下,能夠用一千人的部隊,打出三萬人的聲勢來。
但是在南蠻之地就剛好不行,因為這裏全部都是山地,再就是河穀。
驍騎營的騎兵速度優勢被極大的削弱,根本無法快速機動,也就失去了閃電戰的可能性。
楊虎在這裏皺眉頭,對麵的敵人可沒有這麽好的耐性。
他們停留一段時間,不過是要恢複體力,主要是讓戰象恢複體力。
半個時辰之後,戰象飲水休息完畢,嗚嗚嗚的號角聲終於響起,咚咚咚的牛皮鼓扣人心弦。
嘭嘭嘭——嘭嘭嘭——
一百二十頭戰象分成前後四層小跑步衝過來,巨大的象蹄踏在地上,竟然讓楊虎感覺到大地微微顫抖。
楊虎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具體印象,嘴角不由得抽了抽:“他娘的,戰象果然邪門!每一頭都有近萬斤重,如此龐然大物也能跑起來。一百二十頭戰象搞出來的動靜,竟然相當於五百騎兵的陣勢,這玩意兒絕對不能力敵。”
就這麽一個時間,最前麵的三十頭戰象已經接近到五百步左右,大地的震動感越來越強。
恰在此時,俘虜兵轉化的一個步卒在後麵叫道:“將軍快快到柵欄後麵去!我們的九層拒馬根本擋不住戰象,因為它們的鼻子就可以卷走,然後就衝進來了!”
楊虎仍然端坐在馬背上,右手一舉镔鐵棍:“大家不要驚慌!弩箭車二十輛做好準備,三百步的時候開始放箭!不過要注意,弩箭抬高半寸,盡可能射殺戰象背上的敵人,不要傷害戰象。”
熊家軍的孔明獨輪弩箭車,弓臂、弓弦都是重新改進完善過的,銅製三棱弩箭的射程超過四百步,也就是超過一裏地。
三百步就已經進入孔明弩箭車的殺傷範圍,楊虎右手的镔鐵棍往下一落,四百八十支弩箭發出淒厲的嘯叫聲,帶起一片金光撲向戰象。
這種震懾人心的淒厲嘯叫聲,以前的弩箭是沒有的,而是經過改良之後才出現。
出現嘯叫聲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為了節約黃銅,同時降低弩箭的重量便於增加攜帶數量,所以每一支弩箭的箭尾上麵都有三個小孔。
蜀中唐門製作的這款孔明獨輪弩箭車,並不是連弩,當然不能連射。而是一次射出二十四支弩箭,對敵人進行麵打擊。
四百八十支弩箭一瞬間射出去,即便是瞎貓也會碰到死老鼠。況且現在不是瞎貓,對麵還是龐然大物。
結果第一排三十頭戰象背上的弓箭手、長矛手折損大半,還有三頭戰象的腦袋上被射成了刺蝟,當場摔倒在地掙命。
“第二組二十輛弩箭車左右散開,夾擊敵人第二排戰象,把第一排的戰象放進來!”
口中大聲下達命令,楊虎已經把镔鐵棍掛在得勝勾上,順手把自己的長弓摸了出來,然後一連三箭,射死了第一排戰象背上殘存的三個弓箭手。
楊虎是四大神力小將之一,他的長弓是六石弓,同樣可以把特製樺木箭射出去兩百四十步。
敵人第一排戰象背上的弓箭手和長矛手被全部清理完畢,剩下的二十幾頭戰象已經衝到了據馬邊上。
因為為沒有騎手的指揮,這些戰象麵對拒馬就不知道應該怎麽辦,所以站在那裏一動不動,反而給楊虎他們組成了一道肉牆。
隨著第二排戰象背上的弓箭手和長矛手被弩箭射落,嗚嗚嗚的號角聲再次響起,敵人的進攻部隊緩緩退了下去。
敵人第一次進攻失敗,而且自始至終沒有射出一支箭矢,楊虎心裏就已經有數。
戰象背上的弓箭手開不了強弓,射程達不到兩百步,比赤格射聲營的那些神箭手差多了。
楊虎也不想想,這個世界上的人怎麽可能都是像他這麽變態,九十六斤的镔鐵棍還嫌輕。
驍騎營的將士對於敵人留在現場的戰象沒有辦法,但是剛剛從俘虜轉化過來的新兵裏麵,剛好就有不少能夠馴象的家夥。
這些家夥根本沒有等楊虎下命令,隨著敵人撤退就衝了出去,然後圍著五十多頭戰象連比劃帶亂叫,竟然讓他們把戰象弄到了柵欄後麵。
敵人一共損失了一百二十人和六十頭戰象,其中被射死的戰象有七頭,負傷的戰象十八頭,完好無損的戰象三十五頭。
直到手下的兵丁把敵人屍體上的裝備收回來,楊虎才發現戰象背上的弓箭手,使用的竟然是獵弓。
獵弓很小,適合在密林中使用,但是獵弓都是三石以下的軟弓,最大射程才不過一百二十步,殺傷距離僅僅隻有五十步左右。
對於敵人的攻擊距離有了一個明確的判斷,楊虎心裏有了一個準譜:“第三、第四組弩箭車保持警戒,其他人生火燒飯。”
竹筒現成的,鬆樹枝都是現成的,當然要燒飯,而不是用鐵鍋做飯。
經過了共同的戰鬥,而且沒有傷亡一人,那些從俘虜兵轉化而來的新兵,終於開始發生變化。
這是迫切希望能夠真正融入一個團隊的變化,楊虎看在眼裏,喜在心裏。
這個變化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新編步軍營的士卒,竟然有幾個膽大的家夥站出來,直接向楊虎請戰:
“將軍,如果你相信我們的話,趁著敵人退下去的時候,我們緊跟著殺出去,他們就會徹底崩潰。”
點點頭,楊虎微笑著說道:“要知道,你們手裏有弓箭,有長刀,那就可以隨時殺了我。如果不相信你們,我就不會一個人站在最前麵,把你們放在我身後。你們說對不對呢?”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道理,也是一個很震撼人心的道理,更是一個收服人心的基本道理。
一般人不敢做,但是楊虎做到了,所以他一下子就得到了一批死士:“既然將軍把命都交在我們手裏,我們更應該衝出去把敵人殺幹淨來報答將軍才對。”
“不,這樣殺出去你們會死很多人。”楊虎仍然微笑,但是搖搖頭:“你們都是勇士,我絕對相信,但是我不希望你們隨便戰死。至於對麵的那些敵人,現在你們吃飯以後加強警戒就行了,我有更好的辦法對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