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外麵天快要亮了,收功起身,準備回去練劍。當他回去時,夏芸和金一姬已經在院子花園裏了。熊倜有些慚愧。他知道,就是因為嵐的事耽誤了,原本是要早些醒來的。
姑娘們對他笑笑,繼續練功。熊倜自己在一邊練習,他出了幾劍,發現自己身手更加快捷了。他試了下自己的輕功,他一個躍起,發現自己能夠做到更輕盈,他一下子在空中做出很多個動作。
熊倜看著地下,他很懷疑自己可以從地裏穿行,可是他又不敢確定。這遁地之術,是需要很大能量支撐,如果沒有的話,在地下就可能被埋住。這是個很危險的事。可是他很好奇,他想,幹脆試一下。他閉目凝神,設置了一個意念。這個方法是張真人教過他的。他設置好了意念,瞬間,感覺他已經不在地麵上了,可是他又不敢睜開眼睛。等他感覺站立住了,他緩緩張開眼睛。
他發覺自己已經在漢城外一個小山上了。熊倜一驚,難道自己真的成功了?剛才自己是遁地而行?他咬下自己的舌頭,沒錯,自己真的成功了!熊倜知道自己可以遁地了。隻是他知道,自己剛學會,還得好好補充功力才行。還是先回去吧。熊倜依然是設置好了意念,他突然發動功力,他覺得金丹作用真是神奇,就那樣的一下,他已經離開了原地。等到熊倜感覺一切正常,他睜開了眼睛,夏芸和金一姬正在一旁看著他。
“你們看我做啥?”熊倜問道。
“你在變戲法?”夏芸問道。
“沒有啊,咋了?”熊倜問道。
“剛才你好好的,突然不見了,又突然回來了,你不是在變戲法嗎?”夏芸說道。
熊倜哈哈大笑,他又不想說,因為自己才有這個功夫,害怕說了沒有了。熊倜想,還是以後再說。他打了幾個哈哈就過去了。夏芸也沒有追究。金一姬關切地看著他,對她來說,能看到熊倜,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經過了這次實踐,熊倜覺得自己的金丹小成,真的是很幸福。他舉一反三,他在想,自己也能禦風而行了吧,估計那得看自己功力如何。雖然自己金丹已成,一定得修煉到更好,凡人還分個三流九等,強中更有強中手,萬事努力過就好,不強求就是了。
熊倜在默想很多法術,他覺得自己突然懂了很多。很多法術都在自己腦海記起。熊倜覺得,自己可以做出來很多。民間傳說裏神仙高人們很多法力無邊的故事,他感覺自己都能做了。隻是熊倜心裏很清楚,這是張真人給他講過的,那就是萬般神通皆小術,唯有空空是大道。最好還是悟空,佛家有空,道家也有空。煉神還虛就是大空。
難道虛不是空嗎?隻是一個東西的另一麵罷了。細分來說,當然有區別,熊倜覺得就自己一生,能夠悟道,了空就不錯了。做到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更大的功夫,自己能否達到是不可知的。
至於像佛那樣建立更輝煌不生不死,不垢不淨的狀態,熊倜知道,那更不是自己今生能做到的。萬事不強求,熊倜知道,自己今生做到自己能做到的輝煌就是了。
他想起了一休師父,一休師父母親要他能做到笑傲釋迦摩尼的人物,其實一休師父已經是盡力了,隻是他能達到如今境界,也是很辛苦才得來的。很多高僧常年累月在森林裏修煉,在雪山中打坐,都是想達到釋迦摩尼的地步,隻是幾人能成?
熊倜知道,丁梅其實很擔心自己一切,丁梅曾經說過,智慧過人的人,喜歡亂想,總是這山望那山高,總是不安於現狀。所以常常感到很痛苦,丁梅就是擔心這個。想當年秦始皇就是太聰明,智慧和體力過人,雖然一統四海,還是沒有善終,最後死在路途,自己最賢達的兒子也被人害死,最後國家滅亡。熊倜真想告訴丁梅,自己其實是很隨遇而安的,自己雖然也有渴望,可是會心平氣和的去做。不會因為達不到而煩惱的。
這修行的事,原本就是枯燥的。自己會淡然的去追求和做好,以後這練氣還神,煉神還虛的事,還是得多努力做。
在漢城一個角落,幾個人正在一個院子裏謀劃著,這幾人正是也先拉瑪他們。也先和拉瑪在院子石桌子前坐著說些啥,金一弼站在院子一棵大樹下。
金一弼正在那裏沉默著,他看著院子的樹,已經入秋,這些樹略帶黃葉。朝鮮國的樹木就是如此,入秋葉黃得快,到了冬天更是蕭瑟一片。金一弼心裏,想起了很多事。他想起了那年山中學藝的日子,邂逅到了她的場景。
當時他已經在山中學了好多年,每日都是枯燥的生活。練武,讀書,師父規定是上午學武下午讀書,晚上休息內功。
師父對自己是有期待的,希望自己即使不能做到武功第一,也得文武兼備,能夠成為朝鮮國棟梁之才。金一弼記得師父給自己說過,“李弼,你得記住,我們朝鮮國國小人少,可是多年以來,我們能夠保持我們民族生存和興盛,是相當不容易的!”
李弼記得自己恭敬對師父說道,“是,師父,我們朝鮮國之所以有今日,是因為我們朝鮮人刻苦努力!”
“是呀,我們在這個半島上,一直頑強生存著。我們在幾千年裏,都是和一個強大中原相伴,我們依然保持我們的獨立性,固然是因為我們這裏遠隔關山,中原人覺得太遠不好管轄,也是他們覺得我們這裏物產不是很多,他們沒很大興趣要來直接管轄。雖然他們好大喜功的皇帝如果正巧遇上我們這裏不會處事的君王,他們就會大兵壓境,可是在幾千年裏,他們對我們都是恩重於仇的!”師父說道。
李弼記得自己當時恭敬看著師父,“是,師父!中原在本朝來,更是對我們朝鮮恩惠有佳,我們朝鮮人有兩個君主,我們的國王和大明天子都是我們的君主,大明對我們實在是很好!”
“是的,你能明白這點就很好,作為一個有為的王子,你即使不能成為國王,為師也希望你能夠成為國家棟梁,大明是我們母邦,對我們朝鮮相當有利,隻是我們自己得爭氣,我們得保衛我們自己。你記住,當今朝鮮如果說有威脅,最大的可能會來自東瀛!”師父說道。
“東瀛?”李弼記得當時自己問道。
“是呀,東瀛!中原是天朝,物產豐富,所以不圖謀我們地盤,不想搜刮我們。東瀛是個島國,物產匱乏,如果他們國家不強大,他們就出現賊人搶掠我們沿海,如果他們國家強大,他們就會派出軍隊來搶奪我們國土,這是我們曆代朝鮮人都要防備的大事。”師父說道。
“是,師父,我們學武之人,一定記住了!”李弼記得這樣自己說。
“好的,所以你得記住,我們習武之人,首先得報效家邦,不管你是王子還是平民,你隻要學武,就要記得,這是你們最神聖的使命!”師父說道。
“弟子記下了!”李弼說道。
金一弼在院子裏,想起師父那些循循善誘,突然他有些淚水湧出,他知道,自己辜負師父了。師父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作為得朝鮮王子,希望自己能夠學好他的武功,在國家有事時候保家衛國,在平日保護百姓太平,安居樂業。李弼知道,就是為了這個目標,師父才收弟子的。師父是個傳奇人物,可是自己的確是辜負他的教誨了。
金一弼想起了那些日子,師父教自己武功,教自己道理,自己懂了很多。原本自己想做一個有作為的王子,可是最後,自己走上了這條路,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女子,自己的師妹。
金一弼記得,自己初見金一姬的時候,仿佛是三月春風吹拂,萬物複蘇,仿佛百花都盛開,冰河都解凍。自己在山道上看到她,感覺一個夢已經開始。
金一弼想起,自己從小都是受到嚴格教育,自己和兄長李浩,都是父王看重的王子,所以教育都是很嚴格的。兄長從小被送到一個大儒那裏學習儒家學問,自己被送到師父這裏學習武功謀略。從自己回宮時母親的話來看,兄長的學問讓父王很滿意,自己的武功父王也滿意。
可是自己最大問題是不喜歡學謀略,這點可能父王失望了。父王原本是因材施教。因為自己小時候,有高僧被請入後宮,那是來自西域的一個高僧。高僧看著李浩,隻是說了一句,“王子眉清目秀,他日當通曉漢人孔孟之道!”看到自己時,高僧說了句,“王子英武有力,他日一定愛好武學之道!”
記得父王當時很高興,就決定兩個兒子一個去學習儒家學問,一個去研究武功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