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關係網就是立足的根本,有多大的關係,就決定一個人走得多遠。
有了計劃,陳明不再偷懶,接下來幾天開始瘋狂的複習,原本想找陳明麻煩的陳宗瑞都找不到理由動手了。
就這麽平靜了兩天,擁有未來記憶的陳明成績如坐火箭上升,原來一竊不通的數學,一下超過了學習委員黃鈺兒,讓其羞愧難當,再也沒有在他麵前張揚跋扈了。
陳明的改變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但他卻沒有放在心上,即便是有了未來十年的記憶,他也沒有嬌傲自大。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夜郞自大隻會怡笑大方。
一星期很快結束了,這個周末學校安排放假,陳明和陳誌一起回到了裏田村。接下來的計劃也就可以實施了。因為陳明知道,吳泳海的老媽也是裏田人,他要回裏田看外公和外婆。
第二天上午,陳明沒有打擾用心學習的陳誌,自己出去玩了,他不知道羅泳海會幾點去遊泳,但出事地點在記憶中是存在的。因此,陳明一上午都在外麵西邊橋上等著。
等了一上午,陳明沒有看到吳泳海和他的小夥伴們,心中有些失落:難道是明天?
“咕~咕嚕~”
想著想著,陳明肚子不爭氣的叫了,看了看手機,已經12點40多了。好家夥,飯點到了,陳明不再多想,拔腿往家裏飛奔,不一會就回到了家中。
陳父見陳明如此莽撞,不免有些生氣,開口訓道:“這麽晚才回來!真是越來越驢了……”
父親的訓話總是那麽的喋喋不休,甚至可以說是毫無理由,隻要他在外麵受氣,陳明就會成為他的出氣筒。如果他有什麽不愉快,一定不能觸及黴頭,不然有得受了。
對於這樣的父親,陳明很是無語地搖了搖頭,然後從書包裏拿出了數學試卷,若無其事的說道:“給!”
陳父疑惑的接過,以為陳明這是要讓自己簽字,好家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好小子,總算給你爸爭口氣了,要是能在六一的時候給你爸拿幾張獎狀回來,老爸就答應你一個條件,怎麽樣?”
陳父很久沒這麽高興了,一直以來,陳父在小家族裏的三兄弟麵前就無法抬頭做人,原因無他,就因為沒賺到錢,三個孩子又不會讀書。不管陳父如何做,其三個兄長都會看不順眼,後來陳父破罐子破摔,反正一張嘴也說不過他們,經常和陳明的大伯、二伯他們爭吵。
“小意思!”陳明輕鬆的說道,順手接回了試卷塞回了書包裏。
看到陳明如此自信,陳父發自內心的笑了,仿佛一天的農活幹得是那麽的有價值。輕輕地拍了拍陳明的肩膀,第一次感覺到了欣慰。
陳明餘光瞄了下父親那開心的笑臉,心中平湖的湖麵頓然激起了千層浪花,那是前世今生,甚至是每個人最初的夢想。
陳父名為陳永亮,三個兄長分別為陳永長,陳永賢和陳永青。另外陳明還有三個姑姑,一個比陳父小,名為陳曉風,另外兩個都比陳父大一兩歲,一個叫陳曉麗,另一個叫陳曉青。而奶奶名為李尚妹,是李大家族人。
至於陳明的爺爺,在陳明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去世了,也很少聽長輩提起過,因此陳明並不知曉其名字。
以前,陳明成績是全校墊底的角色,陳父看到陳明一百分的試卷才會那麽開心,那是長麵子啊。
正所謂,人要臉樹要皮,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不要臉的人在陳氏家族裏還未出現過。而裏田三四百戶人家中,二百多戶是羅氏家庭,陳氏家族僅有三十餘戶,至於其他姓氏的由於在裏田村內沒有田地,因此也沒本裏田戶口,而是隸屬裏田村的戶口,也就不算本裏田村內人了。就算個別其他姓氏的人口搬到裏田定居,本地人也不會把他們算在[六片]之內。
所謂的六片又是區分人口的一個標誌,裏田村內人口一共分為六片十八組,每三組為一片人口,而派出所也是以此來區分人口劃分的,甚至包括戶口本以及土地、房產證、農補等都是以此為分配的。
對於整個裏田的局勢,陳明還是了然於胸的,因為以前的他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發達之後,建設自己的村莊,光大自己陳氏家族,讓其再次成為裏田最大家族。因此,了解每一塊土地的分配也就成了陳明的必修課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陳氏家族是裏田村內最大的家族,當時有錢莊、當鋪等諸多生意,後來因為族長膝下無子,女兒嫁給了當地羅氏家族族長的兒子,希望兩家族結為百年好合。難而世事難料,在陳氏家族族長去世之後,羅氏家族開始通過族長之女大把大把的從陳氏家族裏撈錢,建設他們的家族。
從此以後,陳氏家族走向了衰敗之路,百年過後,陳氏家族僅剩三十餘戶人,其心渙散,各自為營,隻為生存,陳氏家族內部也分化了開來,從此一蹶不振,振興家族也就成了陳氏家族人人敢想不敢做的一個狀況。族內大部分人已經忘卻了百年前的輝煌,隻想安心踏實的過好餘生。
然而,未來記憶中陳明都因為種種原因留下許多遺憾,去雷神的神秘基地後,很少與家人聯係,當了金牌特工之後,本想把錢寄回家,卻是被雷神當成了棄卒。沒有享受過一天的福,這是多麽大的遺憾。至於其另一個偉大夢想——光大陳氏家族更是成了天方夜譚的一個笑話。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夢想,就在前兩天,金香兒老師讓所有同學說說自己的夢想,比較自信的人一般會說長大後當科學家,比較平凡的則選擇當老師當醫生,比較懶惰的則選擇自己開店,當店長,天天海吃海喝。
而陳明也有夢想,那就是建設自己的家鄉,當然,這個夢想是他進入組織後的遺憾,在記憶中,每次聯係家裏,都會談到裏田的變化,一些不良老板又選擇開發農村一些資源,搞得山不像山,河不像河,毀壞了自己童年的一切,讓陳明極為心痛,因此,會心生一個建設家鄉的夢想,保護自己的村莊。
有了目標,也就更有了動力,想到這,陳明相信三個月內賺取一百萬的任務不再是羈絆,反而成了他踏往成功之路的踮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