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百四十八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下一

第二百四十八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下一)



人與人之間的事情就是這樣奇怪。有的人彼此相交二十餘年,依舊無法成為知交好友。有的人卻是一見如故,立刻互相視為兄弟。

趙普勝和丁普朗二人,給大夥的感覺便是如此。聊聊幾句話,就令在座眾人對他們有了許多好感,心中的防範之意隨之大大降低。而陳友諒給大夥的感覺雖然生硬的些,但也堪稱一個英雄豪傑,讓人無法冷著臉將其繼續拒之於千裏之外。

於是乎,房間裏的氣氛很快就熱鬧了起來。大家夥你一言,我一語,信馬由韁地跟三人打起了招呼,順便又問起了一些江南的戰事。而趙普勝三兄弟也不隱瞞,無論勝仗還是敗仗,隻要有人問起,就言無不盡。說道激動處,則不停地以掌擊腿,大聲感慨:“那一仗,我紅巾兄弟死難者兩萬三千四百餘,傷者不計其數。戰後給弟兄們收屍的時候,大夥的手都在發抖。但師父問,下一仗誰還跟著?卻沒有一個肯掉頭離開的!”

“我等,不過是一群莊稼漢罷了。這年頭,不死於戰場,也得被狗官和蒙古人活活給逼死。一樣是死,不如死出個人樣子來!”

“師叔曾經有令,兩軍接陣,若百人隊出擊,則百夫長站最前麵。千人出擊,則千人長站在最前。全軍前壓,則他自己必站在隊伍正前方。是以這兩年來,我紅巾雖然在江南縷縷遭受挫折,每次卻很快就能重整旗鼓,再度攻城略地。無他,唯不怕死爾!”

......

“好漢子,好一個不怕死爾!”毛貴、朱重八等人聽了,不斷地撫掌讚歎。不知不覺間,對整個南派紅巾的好感,節節攀升。

相比於江南戰場的慘烈,北派紅巾的戰鬥,則顯得平淡許多。特別是今年沙河之役以後,一方麵因為蒙元朝廷的主力受到重挫,短時間內難以恢複元氣。另外一方麵因為火炮的突然出現,元軍暫時無法適應。紅巾軍在戰場上幾乎顯出了壓倒性優勢,即便遇到帖木兒不花和孛羅不花這樣的名將,也能戰而勝之,從沒發現任何勢均力敵的對手。

朱八十一心中一直裝著糧食的事情,陪著大夥坐了片刻,看時間和氛圍都差不多了。便又舉了舉茶盞,笑著問道,“三位將軍說得極是,我紅巾上下,不過是一群被官府和蒙古人欺負得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的苦哈哈罷了。拚掉一條性命,也想活出個人樣子來!這點,南北沒有絲毫不同!”

“大總管此言甚是!”陳友諒聞聽,知道該說正題了,立刻大聲接口,“天下紅巾,當然全是一家。大總管那份高郵之約,師叔看過之後,也深表讚同。說此約一出,非但驅逐蒙元指日可待,即便是蒙古人被趕走之後,如果大夥都按盟約上所說的來,天下也能減少許多紛爭。”

這已經是將淮安軍,正式擺到與整個南派紅巾對等的位置上了,聽得逯魯曾心中好生舒服。想了想,在旁邊插言道:“彭先生過譽了。這份盟約,乃是宿州李將軍首倡,我家大總管不過附其尾驥罷了。此中細節,咱們可以稍後再說。三位將軍今日不遠千裏而來,想必是負有使命。卻不知道彭先生對我淮安軍有何見教?”

“不敢,不敢,見教二字,實在是太言重了!”陳友諒的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大咧咧地擺手:“隻是我軍剛剛將徽池二州的膏腴之地收歸治下,繳獲的糧食數以百萬石計。而師叔卻聞聽張明鑒那賊子一把火燒了揚州,心裏擔憂百姓無米糧果腹,所以特地派我等過江來........”

“大總管休聽此人胡說!”一句話沒等說完,趙普勝已經站了起來,用身體直接陳友諒擋在了背後,“這廝在衙門裏幹過,吹牛已經成了習慣,根本不思悔改。不瞞總管,末將三個,是奉命向總管求援而來。請總管念在大夥同屬紅巾一脈,同屬不願為牛馬的漢人份上,救我東路軍一救!”

說罷,再度長揖及地。

“這是哪裏話來?”朱八十一聽得微微一愣,“騰”地一下從桌案後站起,快步走到趙普勝身前,雙手攙扶,“有什麽朱某能幫忙的地方,將軍直說就是!何必又向朱某行此大禮?”

“請大總管務必救我師父一救!”這邊剛剛拉起了趙普勝,那邊又快速躬下去了一個丁普朗,也是長揖及地,聲音裏充滿了焦灼,“師父和鄒師兄兩個,帶領東路軍從武昌一直打到杭州,十四、五個月來,弟兄們始終沒有機會休整。手中的兵器、鎧甲,也毀得毀,爛得爛,早就不堪一用了。所以自打遇上了董摶霄那廝,就連戰皆敗。雖然采用了避實就虛之策,接連攻下了若幹座大城,可弟兄們沒有趁手的兵器,光憑著一腔熱血苦苦支撐下去,早晚也有支撐不住的那一天!”

“這是怎麽回事?先前不是還說剛剛打下了池州和徽州麽?”

“是啊!彭先生的攻擊如此犀利,怎麽會突然落到如此尷尬境地?”

“不是吧?這轉折也太急了些!”

......

周圍的毛貴等人,聽得眼神發僵,忍不住議論紛紛。南派紅巾打一個地方,丟一個地方,的確屬於人盡皆知的事實。但是說南派紅巾中實力最強的東路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卻讓大夥無論如何都不能相信。畢竟彭和尚也是一個沙場老將了,論威望和影響力,隱隱還在劉福通之上。劉福通當初憑著一群烏合之眾,能硬頂住也先帖木兒的三十萬大軍,最後待芝麻李等豪趕到,群起而破之。彭瑩玉再不濟,也沒有被董摶霄這種無名鼠輩逼進絕境的道理?!

陳友諒聽了,臉孔立刻漲成了一塊豬肝兒。從趙普勝身後轉出來,也給朱重九做了個長揖,嘴裏結結巴巴地說道:“大總管恕罪,大總管恕罪!末將剛才的話,的確是在打腫臉充胖子。眼下我東路軍手裏,的確存著大把繳獲來的糧食。但兵器、弓箭、鎧甲,都差不多已經消耗殆盡了。軍中的老兄弟,也死得死,傷得傷,無力再戰。隻有十幾萬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手裏拿著木棒和鐵尺,實在有些擋不住敵軍的四麵圍攻。特別是那董摶霄,原本是要乘船渡江來找大總管送死的。但大總管這邊前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打到了江邊上,他不敢再捋大總管虎須,就又掉頭紮向了我們那邊。就指望著與其他賊將聯手毀了我東路軍,好給孛羅不花叔侄找回場子!”

“怎麽又跟我淮安軍扯上了關係?敢情我家總管打仗打得利落,反而成了錯了?”參軍陳基在旁邊聽了,忍不住輕輕皺眉。正準備出麵駁斥幾句,卻又見到趙普勝一把將陳友諒推開,大聲說道:“大總管有所不知,那董摶霄手裏,如今也有一種叫做大銃的火炮。威力雖然遠不如大總管先前所賣給我軍的四斤炮,數量卻至少有二三十門。我軍跟他們對上,每次未等正式交手,就先吃了一個大虧!”

“前一段時間,從大總管這邊購買的火炮,我東路軍隻分到了三門。每門以一擋十,自然非常吃力!”丁普朗想了想,也在旁邊大聲補充,“而據末將派人打探,董摶霄的火炮,就是仿造的四斤炮。他先派人花費重金江北某處買到了一門,然後集中了數百江南的巧匠星夜仿造。那江浙行省,這些年仗著海貿之便,官府甚為有錢。做起事情來,完全不惜血本兒!”

“不光是炮,官軍的鎧甲兵器,也越來越精良!”接連被趙普勝打斷了兩次,陳友諒終於學會了實話實說,“而一些地方上的豪紳,因為誤信謠傳,以為我紅巾軍會分其土地財產,也都自組鄉勇,處處與我東路軍做對。所以我東路軍如今每向前走一步,周圍的敵人就成倍的增加。雖然暫時還能保住池州和徽州不失去,長此以往,恐怕也精疲力竭了!”

“所以家師聽聞朱總管已經打下了揚州,就立刻派我們兄弟前來聯絡。不敢請朱總管發兵相助,但火炮、兵器和鎧甲,請大總管務必多賜予一些。我東路軍願意以高出先前三成價格,拿糧食換取兵器。請大總管務必念在同是漢家男兒的份上,仗義援手!”趙普勝眼裏含著淚,再度深深俯首。

“請大總管務必施以援手!我等不怕死,隻怕死得如此不值!”丁普朗也俯身下去,淚流滿麵。

隻有陳友諒,到了此刻還保持著頭腦的絕對冷靜,一邊給朱重九施禮,一邊繼續碎碎地說道,“我軍缺兵器,卻多糧。大總管這邊,兵器綽綽有餘,糧食的缺口卻甚大。不如......”

“你給我閉嘴!”趙普勝忍無可忍,狠狠踩了陳友諒一腳,低聲喝令。隨即,又一個及地長揖,“末將也知道,大總管這邊有許多為難之處。但末將隻請大總管給我等一個公平戰死的機會。不要讓弟兄們再拿著血肉之軀,去擋二韃子的炮彈和刀鋒。大總管若能答應,末將,末將和東路軍全體弟兄,即便將來在九泉之下,也要結草銜環,以報總管相助之恩!”

“大總管,大總管,請您看在大家都不甘為奴的份上,務必救我等一救!”丁普朗一邊抹淚,一邊哽咽著求肯。

“大總管......”在座眾人,除了逯魯曾一個老頭兒之外,其他都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正值血熱心熱之時。聽趙普勝和丁普朗二人說得淒涼,忍不住紛紛將頭轉向朱八十一,用目光幫忙求肯。至於先前說得那些防範的話,一個個早已忘到了九霄雲外。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