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不禁躊躇:“向前已經無路,難道要從這裏跳下去嗎?”
即使他是以靈魂的形式存在,也不敢輕易犯險,就像在真實世界中,極少有人能夠有從千仞絕壁上一躍而下的勇氣。
“有人嗎?有人嗎?有人嗎……”他提氣大叫。
回聲一直蕩向深淵之中,形成更多更大的回聲,循環激蕩,久久不能平息。
“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我不可能跳下去。”林軒苦笑著低語。
身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探險者,他知道探險不是冒險,更不是毫無意義的犯傻,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會把所有可能性考慮進去,不遺漏一個細節。
“還是回去,看看自己漏掉了什麽吧。”他一邊思索,一邊回身。
從頭再看,他是從北極圈冰牆那邊過來的,進入了藍色的世界。當然,柳白的靈魂似乎一直都能感知到他,但僅僅是彼此聽到,卻無法相互看到。同理,二十八宿中最高明的異術師,也隻能達到或不及柳白的水平,此刻根本無法給他幫忙。
“我又一次陷入了孤軍奮戰的絕境——”他有些感慨。
零號、一號的死,讓他意識到全球間諜戰的殘酷性。不同勢力、不同國家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根本容不得半點疏忽。隻有不斷地殺戮,才能讓自己好好活下去。在此種情況下,婦人之仁已經是最大的缺憾,至於“寧教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指導思想則更是要不得了。
林軒從懸崖向右探索,但很快即發現,這藍色的世界是一個高聳的孤島,大概半公裏長、四百米寬,四周全都是深淵,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他越發感到困惑:“這裏究竟是為何而建?像這種孤立的世界還有什麽意義?”
在尋找的過程中,他還發現了很可怕的一點,根本找不到來時的路線。他隻能判斷自己是由某個空間墜落下來的,而不是通過一條可見的路進入這裏。
當他再度回到那大殿時,還未進去,已經有人走出來。兩人抬頭,四目對視,那人便停在門口不再前進,靜靜地望著林軒。
林軒隻瞥了那人一眼,便突然愣住,因為那是堂娜。
他當然不會認錯,因為他對她太熟悉,每晚臨睡前、睡醒後甚至在睡夢中都想起她的樣子,一邊輾轉反側,一邊把她一遍遍刻在自己的記憶裏。如果這不叫愛情,那世上還有哪一種感情能夠被叫做愛情?
“堂娜?堂娜——”他連叫了兩聲,提氣一縱,躍上了十層台階,落在堂娜麵前。
“你怎麽會在這裏?你還——你還……你還好好地活著,對嗎?”林軒不敢伸手去碰觸堂娜的身體,生怕這一碰,她就像肥皂泡一樣破滅消失。
堂娜微笑著,靜靜地凝視林軒。
她的五官非常幹淨,頭發極其飄逸,身材也跟林軒想象得一模一樣。甚至她臉上的笑、每一寸肌膚上出現的笑紋、眼中的笑意都符合林軒的想象。
林軒看她身上的衣服,幹淨得如同新做出來的一樣。
“怎麽會這樣?你不是堂娜?那你是誰?一個複製品嗎?”林軒十分警醒,察覺有些疑點,馬上連退五步。
一個人活在這世界上,即便是剛剛仔細洗過澡、換上新衣,仍然不可避免地留著舊的痕跡。現在,堂娜給林軒的感覺就像她一塵不染,或者說,還沒來得及經過世界的汙染。這種情況,隻有年幼時的兒童身上才會出現。通常來說,人們把那種氣質叫做“童真”,無論如何不可能在一個成年人身上出現。
兩人對視良久,林軒越來越覺得,麵前站著的隻是堂娜的複製品,雖然表麵一模一樣,卻少了內在的靈魂。
人與動物不同,如果隻具其形而無其神,則這複製品的存在毫無意義,這也正是生物學家無法完整地克隆一個“人”的最困難之處。
“對,我不是你說的那個人。”“堂娜”開口了,聲音與林軒熟悉的堂娜一模一樣,但這句話等於是承認自己根本不是林軒想象中的堂娜。
“那你是誰?”林軒的心涼了,初見時的喜悅已經蕩然無存。
“我就是你一直苦苦尋找的上一代地球人,是你的想象力把我變成了這樣,你想得越具體,我就越符合你頭腦中的形象。”“堂娜”說。
林軒的反應真是迅速,立刻調整心態,明白這次遇到了更高明的人,對方才是這藍色空間的主人。
這種“想什麽是什麽”的模式,就是想象力的最高境界,而對方能夠窺見他的想象力,將出現時的形象做準確調整,那確實也是一項更高明的技藝,近乎神鬼之能。
他向對方深鞠一躬:“那麽,我打擾了。”
“堂娜”淺笑:“何須如此過謙?物以類聚,大家同樣生在一個星球上,咱們豈非同類?”
林軒向四周看,半信半疑:“真的嗎?”
“堂娜”點頭:“當然是真的。”
林軒無法將話題繼續下去,稍稍思索,接著問:“你們難道就居住在北極圈冰蓋之下嗎?”
他的意識中,始終覺得這個藍色世界距離北極圈不遠。
“堂娜”搖頭:“不,我們此刻並不在那裏,從那裏到這裏,何止十萬八千裏?那還隻是空間距離上的。至於時間距離上的,則更是近乎無法計算。”
林軒怔住,但隨即辯駁:“地球的體積大小已經相對固定,距離再遠,難道可以超過地球的範圍嗎?”
“十萬八千裏”這個詞來自於《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筋鬥雲,並非實指,而是虛指,無限接近於無窮遠。
對方自稱是“上一代地球人”,則一定是居住於“地球”這個球體之上,不可能遊離於其它空間。
“堂娜”搖頭:“你隻是在用有限的知識去解釋有限的詞匯,豈不是陷入了‘海水鬥量’的淺薄之中嗎?”
林軒也搖頭:“不是我故意摳字眼,而是你所說的,這一代地球人根本不懂。”
“堂娜”點頭:“好,那我問你,地球上現在用來測量空間長度的單位是不是‘光年’?”
這問題連剛上小學的孩子都能回答,所以林軒毫不猶豫地點頭:“是。”
“堂娜”回應:“那麽,我告訴你,我們所在的地方與你說的北極圈相隔幾億億億光年,即使地球再發展一千年,也隻不過是上一代地球人智慧的二十分之一,還不足以跟他們說這些道理,因為他們根本不懂。籠統說,這藍色世界就是未來的地球,既不需要多大,也不需要多廣,完全變成一個微觀的世界,節約資源,以確保地球在宇宙大冷卻的時候還能保持生命力。”
“宇宙大冷卻”是一個跟“宇宙大爆炸”相對的概念,前者是死亡,後者是重生;後者讓天地由混沌至清明,前者卻是再次將地球拖入了冰川時期,使得僅存的人類重歸原始社會,必須裹著獸皮、拿著弓箭去為了活下去而奮鬥。
林軒熟讀考古學家對於宇宙的毀滅、初生所做的描述,那時候,地球存在無數種可能性,就像一輛失去動力的車子一樣,也許可以人工推運使他重新發動,也許無人問津最終腐朽肢解,也許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永遠被宇宙遺忘。
“宇宙大冷卻”來臨之時,就是地球的末日、地球人的末日乃至於本宇宙所有一切的末日。
所以,很多大國科學機構都提出了“節約能源保衛地球”的口號,逼迫亞洲大國必須縮減人口,確保人類總數量與地表麵積之間的均衡。
按照數學理論,既然無法增加地球麵積,就隻有減小人均使用的麵積,以滿足人類對於空間的需求。
人的身體體積縮小,自然會減少食物索求,這就給糧食種植業帶來了新的變化,取消粗製濫造,逐步趨向於精品化。
“你的意思是說,這個小小的島就是微縮後的地球?可供大部分人生存?”林軒問。
“堂娜”搖頭:“你還是誤會了我的意思。”
林軒明白,自己剛剛的感受都是真實的。他雖然看不見那一部分上一代地球人,但卻無時無刻不意識到他們的真實存在。
在他看來,上一代地球人已經微縮進入微觀世界,永遠存在,但卻再也不會重新回到原先的樣子。那樣一個過程,是巨大的進步,但同時也是巨大的退步,因為地球是如此美好,隻有正常人類才能享受陽光、雨露、鮮花等等美好的感覺。那麽,他不明白,為什麽“堂娜”又說自己是“誤會了她的意思”?
在他的正前方,藍色的煙霧時聚時散,變幻著無數的抽象圖案。
“也許那煙霧也是無數微縮後的地球人構成的,當他們變得微小如芥子、粉末、真菌時,這地球空間對他們而言,將是一個增量了幾億倍的廣闊天地,可以自由發展,不受任何限製,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地球上的擁擠問題。這樣的道理和方法很多地球科學家、決策者都懂,但卻沒有人能下決心去執行,因為該計劃一旦實施,就將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一瞬間,林軒腦中浮現出近百年來全球各國發布的各種法案,有些審時度勢,具有高明的前瞻性;有些則是鼠目寸光,衍變為昏庸無比的低能政策,嚴重阻礙了人類的發展。
林軒不是決策者,永遠不會為那些壞的決策承擔責任,但他是一個地球人,那些決策已經嚴重影響到他的生活,使他變成了可憐的受害者。
這種情況下,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的“決策者”,就成了地球的罪人,必將被拉下神壇,接受人民的審判。
“我說的是,這裏是這裏,地球是地球,我是我,你是你,地球人是地球人……所有表麵上看起來完全相同的東西,其實內裏根本不同。這樣說,你懂了嗎?”“堂娜”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