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59章:治國秘事

十來張發黃的紙已看完。

十來張紙,到底透露著怎樣的信息?

基本上就是講明皇一生的主要情況。

古德高把發黃的紙秘藏於深井之底,絕不是隨便的物品。

紙上還敘述了兩件事。

在中央機構改革的重點是廢除丞相製。明初中書省負責處理天下政務,地位最高。其長官為左、右丞相,位高權重,丞相極易與皇帝發生矛盾,明朝時以胡惟庸任相後最甚。

  胡惟庸是鳳陽定遠人,1373年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門生故吏遍於朝野,形成一個勢力集團,威脅皇權。1378年, 明皇對中書省采取行動。一天,胡惟庸的兒子騎馬在大街上橫衝直撞,結果跌落馬下,被一輛過路的馬車壓了,胡惟庸將馬夫抓住,隨即殺死。明皇十分生氣。十一月又發生了占城貢使事件。占城貢使到南京進貢,把象、馬趕到皇城門口,被守門的太監發現,報與明皇,明皇大怒,命令將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廣洋抓進監獄。但是,兩丞相不願承擔罪責,便推說接待貢使是禮部的職責,於是,明皇便把禮部官員也全部關了起來。

  兩相入獄,禦史們理解了皇上的意圖,便群起攻擊胡惟庸專權結黨。於是,1380年,明皇以擅權枉法的罪名處死了胡惟庸和有關的官員,同時宣布廢除中書省,以後不再設丞相。

  明皇以專權枉法之罪殺了胡惟庸後,胡案就成為他打擊異己的武器,以致受牽連而被殺者達三萬多人,最後太師韓國公李善長也受牽連,77歲的李善長全家被殺。

  接著,明皇又於1393年殺掉功臣藍玉。藍玉是明朝開國大將,被明皇封為涼國公。1391年,四川建昌發生叛亂,明皇命藍玉討伐,臨行前,明皇麵授機宜,命藍玉手下將領退下,連說三次,竟無一人動身,然而藍玉一揮手,他們卻立刻沒了身影。這使明皇下決心要除掉藍玉。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結束時,錦衣衛指揮使參奏藍玉謀反,明皇隨即令人將其拿下,並由吏部審訊。當吏部尚書詹徽令藍玉招出同黨時,藍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黨!”話音未落,武士們便把詹徽拿下,審判官們目瞪口呆,不再審了。三天後,明皇將藍玉殺死,爾後,就是大規模的清洗和株連。胡、藍兩案,前後共殺四萬人。

對於明皇的濫殺,皇太子朱標深表反對,曾進諫說:“陛下誅戮過濫,恐傷和氣。”當時明皇沒有說話。第二天,他故意把長滿刺的荊棘放在地上,命太子揀起。朱標怕刺手,沒有立刻去揀,於是明皇說:“你怕刺不敢揀,我把這些刺去掉,再交給你,難道不好嗎?現在我殺的都是對國家有危險的人,除去他們,你才能坐穩江山。”然而朱標卻說:“有什麽樣的皇帝,就會有什麽樣的臣民。”明皇大怒,拿起椅子就扔向太子,朱標隻好趕緊逃走。

由於明皇是開國皇帝,明初皇帝的力量較強大,到了明朝中後期則文官的力量變的強大起來。明皇利用特務機構,派出大量名為“檢校”的特務人員,遍布朝野,暗中監視。有一次,學士宋濂上朝,明皇問宋濂昨天在家喝酒沒有,請了哪些客人,宋濂一一照實回答。明皇聽後滿意地說:“果未騙朕。”著名儒士錢宰被征參編《孟子節文》,一日散朝回家,隨口吟詩道:“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日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結果第二天上朝,明皇便問錢宰:“昨天的詩不錯,不過朕沒有‘嫌’遲,改作‘憂’字,如何?”錢宰一聽,嚇得忙磕頭請罪。

  1382年,出於監控官員的需要,明皇將管轄皇帝禁衛軍的親軍都尉府改為錦衣衛,並授以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等權力,這是一個正式的軍事特務機構,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監獄,俗稱“詔獄”,詔獄裏采取剝皮、抽腸、刺心等種種酷刑。朱元璋還讓錦衣衛在朝廷上執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慘死杖下,工部尚書薛祿就是這樣被活活打死的。

  在地方上,在各府縣的重要地方,明皇還設置了巡檢司,負責把關盤查、緝捕盜賊、盤詰奸偽。 1370年,明皇下令設科取士,士人參與科舉考試必須通過三場的考試,不過寫法或偶或散,無定規。某些野史記載,明皇出生貧寒,並且早年做過和尚,所以十分忌諱“光”、“禿”等字眼,就連“僧”也不喜歡,甚至連和“僧”讀音差不多的“生”也同樣厭惡;他曾參加過紅巾軍,因此不喜歡別人說“賊”、“寇”,連和賊讀音相近的“則”也厭惡。但經過現代學者考證,此類記載多為不實。明皇從未忌諱談及自己曾為和尚,《大明皇陵碑》及明太祖禦筆詩文等都大談少年時做和尚的事跡。野史稱明皇忌諱“光”“禿”“僧”“生”等字眼,缺乏一定的可信度。

  以上關於“文字獄”的記錄,不見於《明史》《明實錄》等較正式的史書。經王春瑜、陳學霖等曆史學家考證,大多為不實記載。

  如上文提到的徐一夔,在野史中記載為明皇所殺。但是據《杭府誌.職官表》和《杭州府誌.古今守令表》,徐一夔直至建文二年仍然在世;徐一夔所寫的《故文林郎湖廣房縣知縣齊公墓誌銘》,其日期為建文元年。因此“明皇因文字而殺徐一夔”為誤。

  野史記載僧來複(見心)的《應製詩》中有詩句觸怒明皇,被斬。然而考證《補續高僧傳》《繼燈錄》,可得知僧來複是因為胡惟庸謀反時,與胡惟庸互通消息而被殺,告發者為僧智聰。(所謂觸怒明皇的《應製詩》,其實收錄於《皇明雅頌》,頗得賞識。)

  上文提到的文字獄使文官人人自危,不得不設計標準措辭,實情是戶部尚書茹太素等人所寫的奏折過於冗長,字數一萬多,朱元璋為防止再次發生,設立了文體規矩。

  所設立的文體規範,有“二名不偏諱,嫌名不諱”“除凶惡字樣以外,無其他應避忌諱”的規則,意思是說如果皇帝的名字為兩個字,使用此二字中的任何一個字無需避諱,也無需避諱皇帝名字的同音字。

編輯本段緊抓教育

  明皇在創立明王朝的過程中認識到,元朝之所以滅亡,除了統治者本身的素質以外,整個社會失於教化也是一個原因。因此,一登上皇位,他就采取了一係列強製措施,興建學校,選拔學官,並堅持把“教育工作”作為衡量地方官政績的重要指標。為了選拔能聽命於皇帝的官吏,明朝政府規定科舉考試隻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考生隻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

  九年(1376年)六月,山東日照縣知縣馬亮任職考滿,入京覲見皇帝,州裏給他下的評語是“無課農興學之績而長於督運”。針對這個鑒定,明皇的批示是:農桑乃衣食之本,學校是風化之源,這個縣令放著分內的事不做卻長於督運,這是他的職責嗎?結果,那位馬縣令不但沒有晉升反而被“黜降”了。

  類似的事很久以前就發生過了。洪武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退朝之後,明皇召儒臣談論治國之道,大家暢所欲言,隻有國子學官李思迪和馬懿沉默不語。明皇極不高興,把他們給貶了。之後,在下發給國子監的“通報”中說:身為人師,應該“模範其誌,竭胸中所有,發世之良能,不隱而訓……”李思迪和馬懿,出身草野,現在能與皇帝議論國是,皇帝這麽虛心請教,他們竟連一句話都不願說,對皇帝尚且如此,還能指望他們盡心盡力教學生嗎?

對待“高級教師”(國子學官),明皇的標準更高了,除了關注國計民生,還要具備參政議政的素質。嗬嗬,可以想見,那些生活在洪武朝的老師,尤其整天在明皇眼皮子底下晃悠的國子學官們,日子真是如履薄冰呀!
更多

編輯推薦

1都市特種兵
2都市邪劍仙
3從小就是天才
4特種都市
5非正常人類事務所
6吸血保鏢
7忘情都市
8往生記
9韓國娛樂大亨
10野槍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非常變身奏鳴曲

    作者:幽魂  

    都市小說 【已完結】

    這是一個徹底YY的故事,主人公很不幸地在一個微小的意外裏從一個男人變成了一個女人,最讓他頭疼的是變成的女人居然不是超級美女!然後一係列莫名其妙的事情就這麽發生了……Q1:書裏有美女嗎?A:絕對有...

  • 都市逍遙客

    作者:隨緣·珍重  

    都市小說 【已完結】

    楚雲飛是一個天下聞名的頂級高手,遭朋友出賣後隱藏在都市賣烤串,麵對各方勢力打壓卻越過越瀟灑,叱詫商界,橫行江湖,攜手眾多美女逍遙都市。

  • 都市之古武風流

    作者:梁家三少  

    都市小說 【已完結】

    當古武遇上現代火器,當古武者對上異能者,將會碰撞出如何燦爛的火花?世界紛亂,強者並起,一個身負滅門大仇的少年,又如何一步一步重振家聲,手刃仇人,走上巔峰的位置?千年家族,現代江湖,都市古武,演繹...

  • 極品小混混

    作者:範凡  

    都市小說 【已完結】

    講述了一個江湖大亨的成長曆程,他從小調皮,在江湖路上迷茫彷徨,他被自己最信任的人出賣,他原來隻是把他當一枚棋子。無盡逃亡路;亡命天涯,他發誓,一定要在道上闖出名堂!最終他成功了,江湖大佬、白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