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二節 西方取經

  一

  中華文明多數時代都是領先於世界的,因此,多數時候它是周圍其他文明的老師,而不是學生。隻有兩次是外部文化大規模傳入並影響中國,兩次都是來自西方——雖然不是同一個西方。

  第一次傳入並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是印度的佛教文化。

  第二次傳入並正在深刻地影響中國的,是現代西方文化。

  說起晚清的中國人,有一種說法是固步自封,狂妄自大,不懂得學習西方。我們知道的確有些人是這樣的,但是,試問這世界上有哪個民族不是覺得自己的文化最好,哪個民族沒有對自己文化的自負,哪個民族能完全沒有抵觸地學習其他民族?我以為多數民族都有以自己的民族為中心,排斥其他文化的特點。即使是號稱極其樂於學習的日本大和民族,學習西方也不過是外表,骨子裏的大和精神依舊保持不變。

  我以為中華文化從總體上看,倒可以說是一個很謙虛好學的文化。由於儒家在中國的主流地位,以及儒家對謙虛好學態度的高度推崇,中華文化即使是在很強大的時候,也並沒有顯得多麽傲慢,當發現外國有優秀的文化時,學習精神也還是不錯的。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代開始,經過南北朝的亂世,也經過了唐代昌盛的時期,一直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唐代佛教傳入勢頭最強的時候,正是中華文明十分強盛的時候,在自己這樣強盛的時候還能夠學習“西方”,可見中華文明很樂於學習。唐僧西天取經,就是中華文明積極學習先進文化的精神的具體體現。

  盤點一下第一次取經,對中國的影響應該是很不小的。佛教刺激下,道教有了自己的儀軌等,這都還是小事,最主要的影響是儒家在佛教的影響下有了改變。雖然儒家自己不很願意承認,但是人人都知道宋明理學的產生受到了佛教的影響。從積極的效果看,佛教影響下,儒家思想的哲學基礎更為紮實了,對於人性以及天命的理解更為透徹了;更深入地說,佛教使儒家思想中超越性的信仰更強了。我們知道儒家更多的是從人倫出發,從父母子女之間的孝慈等關係出發去體現其精神的。雖然儒家思想中隱含著一種超越性的信仰,如孔子之對於“天命”的信仰,但畢竟是隱而不顯的。而到了宋明理學,“天理”、“良心”等概念的出現,這樣的超越性的終極價值得到了更明確的表達。

  具體到了百姓日常生活,宋明之前我們批評什麽人的時候,隻能說他“不孝”、“不仁不義”,至於為什麽人要仁義要孝則說不清楚。而到了宋明之後,則百姓批評一個人就會說他“不講理”、“沒良心”。這說明“天理良心”這樣的普遍價值更為人們所知了。對現代社會來說,我們用孝作為社會法律和道德的基礎應該比較難,因為我們畢竟已經不是生活在家族聚居的環境中了。但是,我們用天理良心作為基礎,卻可以更容易建立一種中國式的公民社會,因為,天理良心是更普遍的價值。

  簡而言之,雖然中國人依舊不太有信仰,但是至少佛教使得中國有了信仰的萌芽和基礎,有了普遍價值。

  從消極方麵看,誤用佛教也使得宋明理學多了一種嚴苛,樹立了過高的道德行為標準,並帶來了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有人用扭曲後的所謂“佛教”為基礎組織邪教等。

  總體上看,佛教思想在中國得到了很好的吸收和消化,並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西方文化傳入中國,雖是從明朝開始,但主要是在清朝產生巨大影響。這個文化的傳入至今還在繼續。這個時期是中華文明比較弱的時期,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傳入的感受也是百味雜陳。

  二

  盤點第二次取經相對要難一點,因為這個過程現在還沒有完成。晚清西方文化傳入時,中國先是有些忽視。後來,持續的敗仗使得中國不得不重視西方。於是先有提議學習西方的科技,後來有人指出也需要學習西方的製度。戊戌變法是學習西方的一次失敗的嚐試,而辛亥革命是第二次嚐試。以“五四”為標誌的新文化運動,則更是以引進西方文化,改造甚至清除中國傳統文化為目標。中國共產黨也是“西方取經”,取來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部分文化人物試圖全盤西化,但是目前看來這是不可能成功的。現在,自己也在不斷變革的西方文化還在繼續輸入,而同時恢複傳統文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就目前看,西方文化傳入給中國帶來的最好的東西,是初步的民主精神和科學精神,也就是所謂的德先生和賽先生。當然,這兩位先生在中國也是舉步維艱的。但是至少,我們知道“民主是一個好東西”了。德先生,也就是民主精神,雖然還隻是存在於一部分人的心中,但它是指引我們走出兩千年的專製泥沼的一個指南針,將會引導我們的民族走向更光明的方向。賽先生,也就是科學精神,一開始更多地被淪為技術,像騾子一樣僅僅為“多拉快跑”而服務。但是科學精神,那種求真理的精神,也畢竟逐漸在少部分中國人身上有所體現了。

  而引入西方文化時,也出現了一些明顯的問題。

  錢鍾書借書中人物之口說:“中國真是厲害,外國的好東西,來一樣毀一樣。”表麵上我們引進了國外的一些東西,但是到了中國就變了質。其原因,是因為外國的好東西背後的那個精神並沒有被消化,僅僅在外表上去模仿,難免會出現橘越淮河而為積的情況。而為什麽沒能很好的消化西方文化,我認為一個原因是,我們並沒有從自己文化的根基上出發去消化西方文化。

  比較一下佛教傳入時和西方文化傳入時,有一個重大的差別。佛教進入中國,仿佛我們娶親;而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則我們仿佛被強奸。佛教傳入時,中國正處於強大的時期,因為強大,所以自信,吸收佛教時是從自己的根基上出發。因此,我們會把道家和佛教結合,產生中國的佛教宗派禪宗。我們也會把儒家和佛教結合,產生儒家的革新和理學。而西方文化傳入時,正是中國文化的低穀期,清朝早期的文字獄使中華元氣大傷。在剛剛和西方接觸時,中國人還可以憑著無知保持一點驕傲,但是隨即戰爭的一次次失敗,就把中國人的本來就比較虛浮的自信心打了個粉碎。因此,這個時候西方文化的傳入,中國是被動的,帶著自卑的。

  由於自卑,一些最早引入西方文化的先行者,試圖全盤接受西方文化,甚至用西方文化取代我們原來的文化傳統。但是,不說這樣是不是好,至少這是完全不可行的。在心理谘詢中,我們在一個人的轉變中也發現了這樣的現象。有些人試圖全麵改變自己,成為全新的自己,但是,過去的他不可能憑空消失,這個過去的他會阻礙他成為全新的自己。所以,我們知道,我們不可能幻想成為一張白紙,可以隨便描繪自己未來的形象。同樣,一個文化也不可能變成一張白紙,可以隨便成為新的文化。即使舊的文化已經出了很多病症,我們也隻能在它的基礎上改變。

  還有,西方文化中當然也有很多弊端。比如,消費主義文化把人生的價值都放到物質財富的消費上,鼓勵一種被時尚所裹挾,追求享受的生活方式。這樣的文化,固然也能帶來一定的幸福,但是,卻消解了人性中對崇高、永恒的事物的追求,使人性變得膚淺,是一種人性的異化。不幸的是,我們引入西方文化時,接受這些消極的東西更多。這也許是因為,學習西方文化中最優秀的部分,需要我們做出巨大的努力,也會遇到更多的阻礙,而學習這些膚淺的事物,則十分簡單和容易。

  另外,我們的文化雖然有很多病症和問題,但是,它內部也潛藏著一些珍貴的價值。例如,中國文化更關注內心,正可以平衡西方文化過度追求外部的成就,從而緩解外部成就追求所帶來的環境危機等問題。如果我們輕易拋棄自己的傳統,也是一種文化的巨大浪費。

  如何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吸收西方文化的長處,創立一種新的文化,這還是我們麵前的一道難題。西天取經的路,我們還在途中。

  §§輯四 曆史深處的誤會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