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開車出門,路口照例有乞丐,照例在危險的車流中討錢。在紅燈變綠之前的短暫時間裏,我必須再一次決定,給還是不給,給誰,不給誰?
理性告訴我應該不用給,因為這些乞丐多數都不是真正最缺錢的人,如果說缺錢,也不過是因為家裏要蓋樓房缺少裝修錢。但是看到他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雖然也許是裝的,或者至少是誇張的,一點不給總不合適。
下一個問題是:給誰?
車窗邊一共三個人:一個老婦,微微駝背拄著拐杖;一個小女孩,瘦瘦小小大約也就是七八歲的樣子;還有一個衣衫整齊的十八九歲的青年——他為什麽要乞討?看他胸口掛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考上了名牌大學,但是家庭貧寒父母生病有萬元外債等,一時間也不能細讀。
如果是你,在紅燈變綠的短暫時間內,你給誰?
還有,你為什麽給這個人?
如果時間足夠長,我們就可以仔細思考,但是時間很短的時候,來不及思考,而且為了一兩元錢也不值得我們花費很長時間去思考。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許會隨便給了誰。但是心理學家認為,看起來是隨機行為的背後,也都有一個不隨機的原因,我們的潛意識會替代我們的理性在這個時候給出一個決定。而在剛才這種情況下,最可能影響我們的選擇的是一個叫做“移情”的心理現象。
如果你選擇了給老婦,你也許會給出一些理由,比如,小女孩很可能是被拐來的,如果給她錢則等於鼓勵那些背後的壞人;青年人很可疑,為什麽他不尋求助學貸款或讓學校幫助……但是真正的理由很可能是:乞討的老婦讓你想到了自己的母親。你不會忍心讓自己的母親這樣做,所以也不願意看到一個和你母親年紀相仿的老人這樣辛苦。而你之所以格外容易想到母親,說明你很可能和母親的關係中有一個未解的情結。
如果你選擇了小女孩,很可能你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想到了孩子的委屈。如果你選擇了那個青年人,那你一定在“上大學”方麵有一個情結,也許你自己當年沒有考上大學,現在雖然很成功,但是心裏對沒有上成大學多多少少有些遺憾。
老婦不是你母親,女孩不是你女兒,青年人更不是你自己。理性知道這些,但是感情不知道。而真正影響你的決定的,更多的是你的感情。
因此,如果善於利用移情中的這種感情力量,我們就可以讓自己或者別人去做一些利他的事情。
二
我想,孟子深知這一點。因此,他提出一個原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也就是說我孝敬我的老人,“以及人之老”就是一種移情。“幼吾幼”,也就是我喜歡自己的孩子,“以及人之幼”就是一種移情。人把對自己的父母子女的愛推廣到別人的父母子女身上,這並非一個理性思維的過程,而是一個情感擴展的過程。這種心理的作用很小的時候,能夠讓我贈與乞丐一元錢;在很大的時候,能夠使一些善良的人去把孤獨老人接到家裏當作父母贍養,能夠使一些善良的人收養他人的甚至敵人的孩子,能夠使有權力的人去做有益於天下百姓的事情。
孟子試圖說服梁惠王行仁義時,梁惠王用真小人的坦率告訴孟子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貨”;孟子則回答說,“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也就是說,隻有貪財的人最知道財富的寶貴,如果能推己及人,能讓百姓也滿足自己富有的欲望,那麽,這正是一件好事情。
梁惠王還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而孟子的回答也是一樣,“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你喜歡女色,百姓也是一樣,所以正是好色的人才知道男女之情的可貴,如果能夠因此想到幫助別人,讓“內無怨女,外無曠夫”,這也同樣是一件好事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並不是一個對人性的觀察和解說,而是儒家的一個心理設計,我稱之為“推己及人策略”。其目標是擴大人的愛心,使人能把局限於親人中的愛心,不論是愛父母、愛子女、愛財富還是愛美色,擴展為一種更博大的更廣大的愛心。並從而使人能做出利他的行為,使整個社會中有更多的愛。某種意義上,這個方法可以看作是一個廣義的心理治療策略,通過這樣的策略可以使原來心胸狹窄的人心胸更博大,感情更無私,人性可以展露出更為璀璨的光輝。作為一個心理谘詢師,我同意這是一個有效的心理策略。陶淵明給兒子送去一個仆人,順便寫了一封信告訴兒子說:“彼亦人子矣,宜善視之。”這正是一個策略成功的案例,因此傳為佳話。
不過,這樣一個小事情能夠傳為佳話,正說明並非所有人都能看待別人的孩子如同自己的,並因此善待別人的孩子。陶淵明切切叮囑,也許恰恰是因為他擔心兒子不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在心理谘詢中了解到,沒有什麽策略是完美的,任何策略都有其局限性。“推己及人”策略也是一樣。有局限性的策略依舊可用,並不需要因此而推翻,但是,對局限性進行分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使用這個策略。可用時用,不可用時則不用,需要調整後用則調整後再用。如果把孟子的策略當作天下真理,任何情境下都拿來濫用,則效果必定堪憂。
作為心理學家看,這個策略的使用,首先是一個人確實“老吾老”。這個前提不具備的時候,推己及人的策略是無法使用的。“好貨”、“好色”都是比較容易的,用現代的話說就是,金錢美女誰不喜歡。但是,是否每個人都很孝敬自己的父母,對父母有濃厚的親情,這可就難於保證了。如果家庭中一向和諧還好,如果家庭中親子衝突很大,父母和孩子之間有怨恨情緒,則移情的結果隻能是“怨吾老以及人之老,煩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對自己父母孩子的不滿,無形中轉移到了別人身上,這樣不僅無助於利他行為,反而會帶來原因不明的人際衝突。
現實世界中,這種怨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事情比比皆是。電影《新警察故事》中,幾個孩子到處犯罪,甚至殺死警察,最後發現其中領頭的孩子正是某個警署領導的兒子。因為那個父親對待自己兒子過分粗暴,使兒子內心中產生了對父親的仇恨。不敢反抗父親,於是兒子就以犯罪和襲警來發泄仇恨。這也是一種移情,隻不過是仇恨的移情。一般生活中這樣嚴重的消極移情固然不多,但是,因為怨恨父母所以和老師作對這類的移情卻隨處可見。
當然,在儒家的設計中,認為這個問題並非難於解決。因為按照儒家的說法,兒童依戀父母是天性,而那種不愛父母的孩子都是天性被扭曲者。這也就是儒家之所以最重視孝道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希望這個“推己及人”的策略能建立在“天性之愛”的堅實基礎上。如果有人連愛父母的天性都喪失了,我們就必須先把這個天性恢複,隨後的一切就都可以進行了。專從理性看,我也承認孩子依戀父母的確是人的天性,而且對父母之愛也的確是人一生中愛的最初形式。但是在實踐中,讓許許多多已經在親子關係中產生了怨恨的人,恢複對父母最早的單純的愛,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的愛都已經千瘡百孔,更談不上愛別人了,對這些人來說,使用這個策略更加困難。
三
還有一個問題恐怕更困難,就是如何能調動或恰當調動這種我們需要的移情。看到一個老人需要幫助,也許我會想:“這個老人有些像我的父母,我願意父母能夠得到幫助,所以我去幫助一下他吧。”但是我也可能會想:“他又不是我的父母,輪不到我管,我還是先管自己的父母好了。”儒家思想裏並無很係統的方法,能讓人更多地想前一種想法。
再有,有時我“老吾老”和“老別人之老”之間是有矛盾的。如果我父親和別人父親吵架了,而我對自己的父親很好,那我就不大可能在看到他們吵架時,想到“他也是別人的父親,別人也不希望父親受欺負”。我越是愛我的父親,越有可能對敢於和我父親發生爭吵的人發怒,因此,我不但不會關心那個“可惡的老家夥”,反而願意和我父親一起,對那個老家夥迎頭痛擊,讓他嚐嚐失敗的難受滋味。
我們容易移情的對象,必須和我們自己或者我們的親人比較類似。因此,借助移情而利他,也比較容易幫助這些類似於我們的人,而難於幫助那些和我們差異比較大的人。親人得癌症死去,悲傷的家人會捐錢給癌症研究基金,而往往不會捐錢研究禽流感的治療。這當然也沒有關係,不管幫助誰都是助人,隻怕的是助某些人的同時也許會有損於他人。
《宋史·範仲淹傳》記載,範仲淹在用人上十分嚴謹。在審查擔任各路按察使的人選時,每當看到名單上有不合格的人,便一筆勾之。有一次,旁邊的一位大臣勸他說:“一筆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範仲淹說:“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旁邊的這位大臣,何嚐沒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因此,想到別人不幸失去官職,“一家哭”的痛苦場景,不由得不心生戚戚焉。而“一路哭”的平民百姓和這位大臣相似性很低,大臣不容易想象他們的生活,因此,才會推己及人,不願意輕易剝奪不稱職官員的職位。範仲淹自己幼年生活貧苦,才更容易想到百姓的悲苦。中國“官官相護”的惡習,未必不是因為這些貪官們有推己及人的利他精神。
四
如果這還不夠麻煩的話,我們還有更困難的問題。有些人的心理,更不是孟子之流單純的人所能想到的。就算我們能夠做到“老吾老、幼吾幼”,或者“貪吾貪、色吾色”,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會移情到別人身上。有些人就是“我自己享受的快樂,就不願意別人享受;我不願意自己受的苦,卻未必不願意別人受”。孟子曾經問齊宣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齊宣王說,和別人一起快樂比自己快樂更快樂,和多數人一起快樂比和少數人一起快樂更快樂。這倒是很符合孟子的觀點,不過,事實上未必盡是如此,獨樂樂有時會超過與人樂樂。因為通過比較自己和別人的生活,獨樂樂的人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比別人的更好,這樣會在本來的幸福感上,增加一種“感到自己比別人更好”的特殊快樂,而在別人都快樂後,我的這個快樂就沒有了。在當初大家都沒有自行車的時候,我有了自行車,而後來大家紛紛買自行車的時候,我分明沒有感覺到更快樂,相反還有些失落。追求時尚的女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自己的新時裝是獨此一件的,絕對不希望別人也像自己一樣快樂。退一步說,就算隻能和大家買一樣的名牌手袋,也是“與少樂樂”勝過“與眾樂樂”。心腸更狠一點的人,更會希望看到別人的不幸福,因為別人的不幸才可以反襯自己的快樂。“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到處追殺敵人,搶奪他們的土地財富,聽著他們的妻兒哭泣”,成吉思汗的這段話,分明是和孟子唱反調。欺男霸女、橫行街市,如果你硬說這不是一種快樂,高俅的兒子首先要不答應,成吉思汗先生也必然要反對,就算你能駁得高衙內啞口無言,卻也未必能讓成吉思汗先生心服口服吧。
說到這裏我不妨再引用一些心理學結論。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與人性格中本來就有一個差異,那就是有些人更容易體會到別人的感受,而有些人對別人的感受不敏感。心理學家艾森克的人格研究中,發現了一個“精神質”維度,這個維度測量高分的人,就是對別人的感受不敏感。而在更近的西方心理學的“大五”人格特質研究中,類似的維度是“隨和/不隨和”,有不隨和特質的人也是對別人的感受不敏感。
孟子顯然是一個“低精神質”、“高隨和性”的人,這類人對別人的感受能夠更容易“感同身受”。因此,如果他們看到別人受苦,自己就會感受到不舒服,從而內心中有一種驅動力,希望能解除別人的痛苦,隨即讓自己的不舒服也得到緩解。對於這些人來說,助人就是助己,愛人就是愛己。對於他們來說,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很容易的,因為,當他們看到別人家的老人有困難時,他能夠很容易感受到那個人的痛苦,隨即就可以聯想到自己所愛的父母長輩。而相反另一些人,看到別人家的老人有困難時,感受不到對方的痛苦,所以也沒有多大的驅動力去伸出援手。對這些“高精神質”的人,我們就應該采用法律約束等其他的策略了。
假設有個孟子信徒說服高衙內:“你好色,應該想到林衝也好色,你不應該搶他的老婆。”
高衙內:“我正是按照孟子的教導做的,‘與民同之’,我要和林衝同享這個女人。”
“你這樣做,林衝會很生氣,你雖然快樂了,林衝不快樂,不如你另找女人,讓林衝保有自己的老婆,這樣大家都高興,‘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我就是喜歡林衝的老婆,林衝高不高興關我什麽事?誰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就喜歡看林衝不高興,看著他不高興但是拿我沒有辦法,我才能感覺到我的地位,我才快樂。”
五
還有一種情況,就算我更喜歡“眾樂樂”,但是當資源有限,有些人覺得你有了我就沒有的時候,或者你多了我就少了的時候,或者我就是貪多不厭,想要獨占的時候,也就顧不得別人了。而人的貪心一旦大起來,什麽時候是個夠呢?晉武帝司馬炎統一三國後,接受了另外兩國的嬪妃,後宮人數達到上萬人,以至於隻好乘羊車“信羊由韁”,羊停在哪個嬪妃房前就去哪裏。按道理來說,一個男人就算再怎麽神勇,也不需要這樣多的女性,但是,身體不需要的貪心需要。對人的貪心來說,“資源”永遠是有限的,很多人也就不可能“推己及人”了。
說到底,世界上沒有醫治百病的良藥。推己及人策略最適用的對象隻是這些人:他們本來就有愛心,隻不過愛心局限於親友和自己;有能力感受別人的感受;並非處於資源很缺乏時,並且貪心得到了克製;而且他們的親人並非正在和別人發生衝突。在這樣的情況下,身邊的人做一做“孟子說梁惠王”的事,還是有用的。如果不是這樣的情況,那麽,還是另想法子的好。否則,你會被人笑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