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的性子比陳青雲更急,第二天早上就給陳青雲電話,催他出發。
在陳青雲的眼中,廟前的用地條件實在不理想,開闊地也就沿369 國道展開,其他的地方都是一些小山包,陳青雲為這件事情傷透了腦筋,他實在不想再沿369國道發展集鎮建設。去年從益州回蓉城,就是因為國道沿途的集鎮堵車,明明一小時能跑完的路程,經過幾個小集鎮後,非讓你跑上三四個小時不可,他認為這不叫發展,而應該叫“發寶”。
陳青雲眼中不宜搞建設的小山包,在古木眼中卻成了寶地。在紅杉鄉周邊轉了一圈後,古木高興地對陳青雲說:“青雲,你真是挑了個好地方,將這幾個小山包推平,就是成片的建設用地,還不占用基本農田,審批的時候難度小很多,與你們的幾個工廠也可以連接成片。”
古木沒有邀請蓉城城市規劃設計院的同行,他自己的助手就能完成測量任務,隻需要帶上測量儀器就行,但是也有難題,必須拿到廟前的標高。
“青雲,有幾件事情必須要明確:首先是明確集鎮的建設規模,分幾期建設;二是醴泉酒廠的建設規模,他們的總投資與年產量;三是要提供廟前的標高,雨神縣規劃局采用的是哪種高程,最好是在我們的測量完成之時,你的數據就能全部提供給我。”古木要完成廟前集鎮的規劃,基本的原則還得由鄉政府確定。
在蓉城的時候,古木還是出於幫助陳青雲的心理,反正他也得要完成這樣一個課題。到達紅杉鄉後,古木才知道,陳青雲給他提供的平台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好。
紅杉鄉最大的優勢在於陳青雲要完全避開廟前現有的集鎮地址,這樣就可以不受任何約束,不需要考慮原有集鎮的改造;其次是用地條件,初看新址是個連綿的小山包群,但隻要將山ding推平,甚至無需將土方運出去,就是一個小平原;第三,這裏的水源、空氣、綠化等條件都很優越,不需要考慮汙染的問題;第四,紅杉鄉將建設一個釀酒廠,酒糟完全可以用來生產沼氣,如果規模夠的話,可以解決整個集鎮居民的燃氣問題。
陳青雲說:“明天就可以給你標高和酒廠的資料,至於規模,你按第一期一萬人、第二期三萬人、第三期五萬人進行規劃,其中要有工業園、有一個藥材交易市場、一所包括小學和中學的學校、一個醫院,其他的問題就請你來考慮,既要有前瞻性,又要符合紅杉的現實。”
古木拍著xiong脯說:“沒問題,這些事情不解決,還能當成科研課題嗎,青雲放心吧。我想先拿個規劃方案,與你們的鄉政府見麵,也免得你唱獨角戲。”
陳青雲沒有做過規劃,但古木對這些程序很熟悉,無論是項目或規劃,領導的指導思想與原則,都將體現災區在方案之中。方案確定了,技術人員才好操作。
陳青雲明白了古木的意思,他感激地說:“給你兩天時間做方案,夠了吧。三天後,我們召開鄉黨委會議,討論你提交的規劃方案。”
三天後,古木在紅杉鄉的黨委會議上,將他的《S省雨神縣紅杉鄉廟前集鎮總體規劃方案》分發給在座的領導,雖然王建軍已經聽到了陳青雲的匯報,但手中的方案還是震驚了他,這絕對一個超前的宏偉藍圖,是紅杉鄉走向現代化生活的綱領性文獻。
方案分為九個部分,分別是規劃原則和指導思想、總體規劃、用地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給排水規劃、電力規劃、燃氣規劃、園林綠化規劃、規劃的分期建設方案。
總體規劃完全避開了369國道,將新的集鎮分為四個組團:居民生活區、以酒廠和鞭炮廠為主的工業園區、以藥材市場為主的商業區、以廟前原有的集鎮位置為物流園區。
聽完古木的匯報,何雲來首先發言,充分肯定了這個規劃方案。他是紅杉鄉本地人,對地方的建設比任何領導都關心。王建軍、陳青雲、尹真和畢俊等領導最終都得離開,而他與何杏花等人將在紅杉鄉生活一輩子,對他們來說,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意味著後半輩子的生活質量將有很大的改善。因此,他極力主張實施這個規劃。
何雲來的意見代表了紅杉鄉本地人的想法,他發言後,包括王建軍在內的鄉黨委政府領導,都沒有理由反對這個規劃的實施,但尹真卻提出了一個最敏+感的問題。
“陳鄉長,對於規劃本身,我沒有任何意見。但如何執行這個規劃,我還是很擔心。以紅杉鄉現有的財力來看,實施這個規劃,沒有十年八年的時間,恐怕都隻是一張美麗的圖畫,也隻能是圖畫。”尹真的發言,也說出了大部分領導的擔心,包括王建軍。
如果尹真的意見占了上風,古木就不可能按他自己的思想進行規劃,就得考慮紅杉鄉的現實情況,這樣的話,他的課題也將麵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在課題驗收的時候達不到要求。
陳青雲卻仍然是輕鬆的神態:“大家有疑問請先說,將意見集中後,我們再考慮解決的辦法。”
王建軍對陳青雲了解至深,他看到陳青雲平靜的神情,頓時也輕鬆了。這個規劃上報到縣政府後,肯定還會有更加激+烈的反對聲音,如果在鄉政府都做不到意見高度集中,他根本就沒有信心將規劃報上去。
何鐵牛和畢俊也接著發言,全都是對規劃本身沒意見,也認為這件事情必須馬上進行,就是擔心鄉政府沒有這個財力,這個規劃實施起來會很困難。
“陳鄉長,既然意見已經集中,你就說說如何解決資金的問題吧。”王建軍絲毫不因為自己是書記就頤指氣使,要實施這個規劃,把握還在陳青雲心中。
陳青雲首先分析了編製這個規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然後對規劃實施的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他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提交黨委會討論。
陳青雲平靜地說:“我也知道鄉政府的財力緊張,以我們目前的狀況,這個方案永遠隻能是個藍圖。但大家想到沒有,我們的土地是有價值的。通過出讓鞭炮廠、烤煙廠和水電站的用地,鄉政府完全擺脫了隻有依靠上級撥款才能發出工資的局麵,到年底,烤煙廠、鞭炮廠和酒廠的稅收,將從根本上改變鄉政府的財政狀況。說這些,我也不是打算依靠鄉政府的財力來建設新的集鎮,隻是告訴大家,新集鎮的建設,可以走出全新的路子。”
所有的領導還是不理解陳青雲的意思,既然新集鎮的建設不用鄉政府的財力,說財政收入的事情,那與新集鎮的建設不就風馬牛不相及嘛。
陳青雲見大家仍然沉默著,隻是將目光對準他,知道大家還是不理解自己的意圖,他不得不直接挑明:“我想,新集鎮的建設,就是賣土地。我們將這片山地全部劃給開發商,讓他們建設新集鎮的道路和各項公用設施,而其他的土地就交給投資商開發。隻是這裏有個問題:本地的村民手中剛剛有點餘錢,你就要他們又全部投入到新的房子當中,這個工作不容易做,這就牽涉優惠政策的問題。”
陳青雲話音剛落,會議室馬上響起熱烈討論的聲音。對於何雲來等人來說,陳青雲的計劃簡直是天方夜談,誰會做這種傻事,帶著錢來給你修路。在他們的眼中,修路就是純粹的工程,施工隊隻會從其中賺錢,絕對不會自己投錢進去。
紅杉鄉領導中,除了陳青雲,就數尹真的思想最開放,但她也沒弄清楚陳青雲的想法:“陳鄉長,你說的是BT模式還是BOT模式?”
陳青雲笑道:“從實質上來講,應該屬於BOT模式,但是鄉政府還得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說透徹點吧,主體是BOT模式,應該有BT的因素在內。”
除了尹真,在座的鄉黨委政府領導沒有誰能聽懂陳青雲的意思,但誰也不想表露自己的無知。
陳青雲也意識到這些,他抱歉地說:“我的意思是這樣:以規劃區的土地為代價,換取集鎮的公用事業建設。但考慮廟前村搬遷的成本,鄉政府應該承擔這個部分的負擔,不應該將所有的責任都交給開發商。關於新集鎮建設的可行性,我從兩個方麵進行分析:
第一、鄉政府的財力情況,鞭炮廠已經投產,烤煙廠、酒廠和水電站都將在下個月投入生產或運營,其中水電站屬於烤煙廠的一部分,但水電站還要向酒廠供電,也產生稅收。水電站的稅收最少,估計不到兩百萬元。烤煙廠的稅收最多,據煙草服務中心的馬工估算,紅杉鄉今年的煙草大約在二十萬擔左右,總收入一億多元,不計算所得稅,僅營業稅就有五六百萬元,四個項目加起來,今年的稅收可以達到一千三百多萬元。”
王建軍、何雲來等人都聽傻了,一千三百多萬元,相當於雨神縣去年的財政收入。王建軍不敢相信地問道:“陳鄉長,你沒有搞錯吧,是不是多報了個零呀。”一百三十多萬元,這個數字還算靠譜。
隻有尹真,她清楚陳青雲的估算,應該屬於保守的測算,她對王建軍說:“王書記,陳鄉長的估算沒有錯。”
陳青雲看了看尹真,沒有回答王建軍的問話,繼續他的分析:“現在的問題是,縣政府肯定不會讓我們這麽好受,我們要趁徐書記和林縣長沒有醒悟之前,以集鎮建設為理由,爭取紅杉鄉的稅收在三年內不參與體製分成,也就是說,要縣政府同意在今後的三年內,紅杉鄉範圍內的企業所產生的地稅和國稅地方分成部分,全都留給鄉政府支配,這樣的話,我們的集鎮建設就沒有後顧之憂。”
發現大家都用神往的目光看著陳青雲,王建軍知道,自己再不做點什麽,他這個書記真會淪為陳青雲的附庸,他果斷地說:“陳鄉長,你隻管抓緊規劃的編製,徐書記和林縣長的工作由我去做,這筆錢無論如何得留下來。”想想自己手中將有千多萬的支配權,王建軍不禁眼睛裏放出綠光。
陳青雲清楚王建軍的思想基礎,高興地說:“這樣最好,隻不過行動要快,等林縣長反應過來,黃花菜都涼了。我們在座的人,必須嚴格保密,風聲稍有泄露,就會前功盡棄。”
以王建軍為首的領導班子,心領神會地點點頭。王建軍也不甘示弱:“陳鄉長,就按你的意思辦吧,但你要把新集鎮的建設任務承擔下來。”
陳青雲明白王建軍的心思,他也非常理解。隻有讓大家都能從中獲得成就,這個項目才能順利實施。
“有王書記的支持,新集鎮建設就有保證了。第二個方麵,就是具體的實施步驟:工業園區不用考慮,誰來投資,就請投資商負責本單位的道路及公用設施建設;商業區交給開發商建設和經營,完全采用BOT模式;而集鎮居民生活區,街道部分由開發商承擔,土地的五通一平也由開發商負責。剩下的問題就是廟前村的村民搬遷,我的建議,凡是居住在原有集鎮的廟前村村民,如果他們能在指定的時間內搬到新的集鎮居住,並同意拆除原有住宅,新房子的建設費用,由鄉政府全部承擔。新房子的建設也請開發商承擔,隻是建房的費用由鄉政府負責,鄉政府在三年內償還開發商的本息。廟前村共有一千多戶村民,建房的費用加上利息,需要兩千多萬元,鄉政府完全有能力承擔這部分費用。”
所有的班子成員都鬆了口氣,雖然他們不懂陳青雲說話的意思,但不能讓別人說他們不懂。
陳青雲建設紅杉鄉新的建製鎮規劃方案,就在班子成員似懂非懂的情況下,王建軍、何雲來、尹真、畢俊同意,何成、何鐵牛、李節棄權,通過了規劃方案的審查。
“青雲,你怎麽不給我機會呢?我還有好多的話要講。”鄉黨委會後,古木找到陳青雲,向他抱怨開來。他聽了陳青雲的分析後,本想就BT模式和BPT模式發表自己的看法,但陳青雲製止了他。其實每個人有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要說明的事情沒人願意聽,而是被無情地打壓回去,也會像古木那樣難受。
陳青雲沒有向古木解釋,他覺得這樣最好,如果大家全都弄明白了,還能對他言聽計從嗎?
散會後陳青雲就找到王建軍:“王書記,今天的會議,算是勉強通過紅杉鄉廟前集鎮的規劃方案,這不是我要的結果。我想征求你的意見,下一步的工作如何開展?”
王建軍怎麽不明白陳青雲的意思:“青雲,你不要有思想顧慮,有意見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大家一致同意,你倒要反思,這個方案是不是真有那麽完美。這樣吧,明天讓辦公室整理出鄉黨委會的意見,我們倆到縣委、縣政府匯報。你要相信,我肯定是支持你的方案。”
紅杉鄉召開黨委會的時候,丁劍拿到陳青雲的考察匯報材料,來到莫皎的辦公室。
“莫書記,陳青雲要在紅杉鄉做集鎮規劃,你看他能做到嗎?”進門後,丁劍直奔主題。
莫皎微笑著對丁劍說:“丁市長,我們不要著急,相信不出半個月,徐達軍和林華就得向我們匯報,陳青雲的事情,不是他們能把握得了的。”
雨神縣常委會議之後,林華來到徐達軍的辦公室,神色不安地說:“徐書記,最近有紅杉鄉的消息嗎?”
徐達軍不無擔憂地說:“好一陣子沒有聽到陳青雲的信息了,不知道這小子又在鼓搗什麽,讓我有點不安的感覺。”
林華深有同感地說:“這小子給了我們太多的意外,說是討厭他吧,他確實有令人佩服之處;說是喜歡他吧,卻又讓我無法把握。說實在的,我就怕他弄出什麽出格的事情,推著我們不得不跟著他的思路轉。”
華夏有句話,怕什麽就會來什麽,林華的話音剛落,電話鈴聲響起,他對徐達軍說:“紅杉鄉的電話,我們又得共同麵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