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隋唐文化隆盛特征相適應,其文化性格一方麵體現為寬容大度、開明開放;另一方麵體現為無畏無懼、敢於曆險。
一、寬容大度 開明開放
隋唐文化寬容大度的性格在接待異邦賓客,吸收異域文化,以及尊重少數民族,與少數民族建立密切、友好關係方麵都有鮮明體現。另外,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史所罕見的君臣關係
隋唐時期,最著名的君臣關係是唐太宗與魏徵。唐太宗曾問魏徵:“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魏徵答以“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並稱:“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雍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唐太宗很讚成魏徵的見解,鼓勵群臣犯顏直諫,並且常能接受直諫,以改正自己的過失。如有一次唐太宗要修建洛陽宮殿,準備做巡遊時的休息住所。給事中張玄素上書進諫,言辭尖銳,甚至認為唐太宗連隋煬帝也不如。唐太宗問他:“卿以為不如煬帝,何如桀、紂?”張玄素回答:“若此殿卒興,所謂同歸於亂。”唐太宗最終停止了這項工程,並重賞張玄素。
魏徵在進諫方麵尤為突出,是當時著名的諫臣,經常據理力爭。有一次,唐太宗到顯仁宮,見供應的物品少些,很生氣,把負責的大臣斥責一番。一旁的魏徵以隋煬帝巡遊江都讓沿途郡縣官吏獻食結果激起百姓造反為例,批評唐太宗是在效法隋煬帝。唐太宗很吃驚地表示:“不是你,我聽不到這樣的意見。”魏徵性格耿直,進諫時經常不給唐太宗留麵子,即使唐太宗已然大怒,他也依然神色不變,繼續諫諍。一次把唐太宗搞急了,揚言要殺掉魏徵,他的皇後長孫氏聽了不言不語,回去穿上皇後的大禮服出來向唐太宗施禮。唐太宗嚇了一大跳,忙問為什麽。皇後說:“我特來向你祝賀,我聽說國君聖明,大臣才敢直言。現在魏徵能夠直諫,正說明陛下聖明,我怎麽能不向陛下祝賀呢?”唐太宗這才醒悟。唐太宗對魏徵始終是又敬重又敬畏。有一次,唐太宗正在賞玩一隻心愛的鴿子,正好魏徵來見。他怕魏徵說他,趕緊把鴿子揣在懷裏,用手捂著。魏徵早已遠遠看見,也不言聲,故意把說話時間拖長。好容易等魏徵走了,唐太宗把鴿子掏出來一看,已經被捂死了。魏徵逝世後,唐太宗悲傷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失去魏徵如失去鏡子,我失去了一麵能夠照見自己缺點的鏡子。”唐太宗與魏徵這樣的君臣關係,在整個封建社會都很難再找到第二例———它隻出現在隋唐時期。
隋唐君主中,即使是為人嚴厲的武則天在與臣下關係方麵也有不少亮點。如她聽說王及善有才幹,想用他做滑州刺史以防衛契丹。但與王及善談話時,武則天發現他很有政治眼光,立刻改變了主意,留他在朝中做內史。王及善向武則天提了不少建議,大都為她采納。比較突出的例子是狄仁傑。狄仁傑是小官僚的兒子,在地方做官很有政績,武則天提拔他做宰相。一次,武則天問他:“你做地方官,很有才能,但也有人說你壞話。你想知道說你壞話的人是誰嗎?”狄仁傑回答:“陛下如果認為臣有錯,請明說,臣一定改正。現在陛下既然知道臣沒有錯,臣不想知道說壞話的人,臣願意和他們以善交友。”武則天很讚賞他的度量,也非常信任他。狄仁傑上表諫止征召徭役、遠戍西域、興建佛像等,武則天都接受了。狄仁傑推薦的姚崇、張柬之等數十位賢能人才,武則天全部任用。狄仁傑病死,武則天大哭。以後每當朝廷大事找不到好的對策時,她就思念起狄仁傑,並歎息說:“老天爺過早地奪去我的台柱子呀!”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曾參與反對武則天的軍事行動,並寫了一篇檄文,對武則天進行了激烈的人身攻擊,把她氣得要死。但當看到“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試觀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天下!”幾句後,武則天很讚賞駱賓王的才學,並說:“有這樣的人才,讓他流落,這是宰相的過錯!”
唐玄宗在統治前期由於有姚崇等人輔助而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姚崇在接受宰相職位前向唐玄宗提出:以仁義為先,不求邊功,宦官不幹預政事,不因親戚任高官,不因寵臣廢法度,不收租稅以外的獻禮,不浪費財力建造佛寺,接待大臣有禮,虛心聽取諫言,接受曆史上外戚亂世的教訓。唐玄宗都認可之後,姚崇才做了宰相。唐玄宗對姚崇非常信任,凡事都依照他的意見辦。另外,唐玄宗與其大哥李憲的故事不能不提。武則天死後,唐中宗李顯複位,其皇後韋後及其女安樂公主弄權,政治腐敗。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韋皇後毒死中宗,立殤帝,自己臨朝稱製。同一年,時為臨淄王的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殺死韋皇後和安樂公主,擁其父相王李旦為帝。李旦即唐睿宗。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禪位於李隆基。李隆基是三子,大哥是李憲,按照封建嫡長子繼承製,應該是李憲即位,但李憲認為,三弟李隆基在平定韋皇後之亂中立有大功,於是謙讓出皇帝位。李隆基深受感動,即位後仍稱李憲為大哥。李憲死後,他以皇帝之禮將其安葬於惠陵。惠陵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不是皇帝的皇帝陵。不僅如此,李隆基還非常珍惜手足之情,他特意在自己原來的王府———興慶宮裏建造花萼相輝樓,經常與同胞兄弟4人在這裏飲宴作樂。他還特意製作了長枕頭和大被子,兄弟4人睡在一起。這種溫情脈脈的宮廷情誼,即使不是千古絕響,也是世所罕見的。
(二)女子在政治舞台上發揮作用
隋唐時期女子參政或在政治舞台上發揮作用的很多,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按照時間順序,主要有以下一些。
洗夫人,高涼(今廣東陽江西)人,南朝、隋初嶺南少數民族女首領,多智謀,善用兵。其家世為首領,有部落十餘萬家。她曾嫁給南朝梁高涼太守馮寶。馮寶死後,她積極幫助南朝陳統一嶺南。陳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她遣其子率領少數民族首領去覲見過武帝。她還曾幫助南朝陳擊敗反陳的廣州刺史歐陽紇,因而受封為石龍太夫人。隋朝建立後,她於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迎接隋將韋洸入廣州,後來又幫助隋朝擊平王仲宣叛亂,因功被隋文帝封為譙國夫人。
平陽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淵之女,嫁柴紹為妻。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柴紹前往太原隨李淵起兵反隋,她在鄠縣(今陝西戶縣)散盡家財招募軍隊響應,後發展到7萬餘眾,時稱娘子軍。不久她親自率領軍隊與李世民會師於渭北,對唐朝的建立立有功勳。
長孫皇後,前麵已提到,唐太宗李世民之後。她是曆史上著名的賢皇後,貞觀之治的取得,有她很大的功勞。不過,與武則天不同,長孫皇後總是隱在幕後,沒有像武則天那樣衝到前台,占據主角的位置。長孫皇後勸哥哥長孫無忌辭去相職的事情很值得一提。當時,唐太宗欲任命長孫無忌為宰相。長孫皇後給哥哥寫信,稱自己主持後宮,長孫無忌再主政前朝,十分不妥,勸他不要接受任命。長孫無忌接受了長孫皇後的建議。長孫皇後死在唐太宗之前。實際上,唐太宗晚年的昏庸,與長孫皇後的過早去世不無關係。當然,也與魏徵的早逝有關。
弘化公主(公元623—698年),唐太宗時宗室女,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嫁吐穀渾王諾曷缽。唐高宗龍塑三年(公元663年),吐穀渾被吐蕃擊敗,她和諾曷缽率領部落數千帳奔涼州(今甘肅武威),歸附於唐。武則天時,賜她姓武,改封西平大長公主。
武則天無疑是隋唐時期光芒四射的女子。她是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14歲的時候被唐太宗看中,選入宮中,立為才人。但又被太子李治看中,兩人互相愛慕。李治苦等了十幾年,直到唐太宗死後自己當上皇帝,才敢夢想成真。此時武則天剛26歲,作為前皇帝的遺孀被送到長安感業寺當尼姑,唐高宗想辦法將她接回宮中。從這時開始武則天的政治野心膨脹發展起來。武則天的第一步計劃是要當上皇後。她生育了一個女兒,皇後王氏來看她們,等皇後一走,武則天便狠著心腸把親生的女兒活活掐死,然後誣稱是王皇後害死的。唐高宗偏聽偏信將王皇後廢掉,立武則天為皇後。這是永徽五年(公元654 年)的事情,此時武則天已31歲。武則天的第一個目標實現後,開始實施第二步計劃,即將政權抓到手裏。唐高宗犯有頭暈的病,經常讓有政治頭腦的武則天幫助處理政務,久而久之便讓武則天輕易將權力抓在了手裏,與其並稱為“二聖”。武則天爭奪政治最高統治權幾乎是不顧一切的。她是個多產的皇後,一共生了4個兒子,還有幾個女兒,但她幾乎沒有什麽母愛。長子李弘被立為太子後,武則天用毒酒將他殺死。二兒子李賢被立為太子,武則天又將其流放,後來也給殺死。三兒子李顯再被立為太子,並終於在公元683年即位,即唐中宗,但第二年就被武則天廢掉。武則天再立自己的四兒子李旦為傀儡皇帝,即唐睿宗,但命他不得幹預政事。後來,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幹脆廢睿宗,自己當上了皇帝,改國號為周。此時,她已經是66歲的老婦。武則天雖然對唐朝的發展起了不小的積極作用,但消極作用也不少。如她為了加強統治,鎮壓李氏貴族集團的反抗,采取獎勵告密的政策,並任用酷吏來俊臣、周興、索元禮等人,縱容他們用酷刑逼供審訊。狄仁傑就曾被來俊臣誣陷下獄,差點被處死。來俊臣、周興、索元禮3人殺人各數千。武則天甚至令他們相互之間也用酷刑相威逼。來俊臣就曾對周興“請君入甕”,把周興嚇得半死不活。不過武則天不是個糊塗的人,後來鑒於天下人的反感情緒,她下令將這些酷吏全部處死。另外,武則天崇信佛教,興建了不少佛寺、佛像,耗費了大量財富,給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負擔。據說洛陽龍門石窟中最大的雕像就是武則天的模樣。再有,武則天的兩個男寵張昌宗、張易之,在她的縱容下做了不少壞事。武則天在81歲高齡時去世,她也是中國古代少有的長命皇帝。在她死前,李氏家族發動政變,恢複了李唐江山。
從唐朝建立到武則天病死,近90年的時間,唐朝還沒有發展到鼎盛,而西漢建立後,隻用了70年左右就達到了鼎盛,從中可以看出武則天統治中消極因素的作用。而且還不止如此,武則天死後,唐朝又經曆了十幾年動蕩。直到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她的孫子唐玄宗李隆基殺死她的女兒太平公主,政局才穩定下來,並逐漸走向鼎盛。實際上,唐朝從建立到鼎盛用時100年以上,這與過渡時期的武則天未能很好地完成曆史使命不無關係。
武則天死後,唐朝進入後武則天時代。上麵提到的韋皇後、安樂公主和太平公主也想學武則天弄權。如韋皇後專擅朝政,任用從兄韋溫等掌握大權,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還大肆建築寺院、道觀,甚至不惜將唐中宗殺害。安樂公主(公元684—710年)是韋皇後所生,中宗複位後,她開府設官,幹預朝政,賄賣官爵,當時宰相以下,多出其門。她甚至曾自請為“皇太女”。另外,她還強占民田、民房,大興工役,生活奢侈等,一時間搞得唐朝政局一團糟。與她二人一同被臨淄王李隆基殺死的還有上官婉兒(公元664—710 年)。上官婉兒屬當時少有的才女,14歲時即為武則天掌詔命,後被封為昭容。因她會寫詩,水平還可以,所以朝廷讓她代為品評天下詩文,一時間詞臣多集其門。上官婉兒也曾有好的建議,如擴大書館,增設學士等。太平公主(?—公元713年)是唐高宗李治之女,武則天所生。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她參與臨淄王李隆基發動的宮廷政變,殺韋皇後和安樂公主,擁立睿宗。後來,她也開府設置官署,把持朝政,宰相多出其門下。唐玄宗即位後,她陰謀政變,被玄宗殺死。至此後武則天時代結束,唐朝政局穩定下來。
有如此多的女子在政治舞台上露相,是與隋唐文化寬容大度、開明開放的性格分不開的。
(三)允許儒、釋、道並行發展
與政治上實行“開明專製”相適應,隋唐時期在思想文化領域也沒有搞偏袒主義,不僅允許儒、釋、道三教並行,甚至儒學也可以被嘲諷。
1。佛教的盛行
隋唐時期,從隋文帝楊堅開始大興佛教,出家人越來越多。唐太宗李世民曾打算禁佛,實行尊道抑佛、先道後佛的政策。這個政策遭到佛徒法琳的反對,唐太宗將他流放而死。但是,李世民畢竟是頭腦清醒的封建政治家,他敏銳地感覺到,宣揚“因果報應”,提倡“與世無爭”的佛教,也不失為可利用的工具。於是,他在自己過去的戰場建造佛寺,為被自己打敗、殺害的對手立寺,幫助他們脫離“苦海”。他還親自為玄奘的譯經寫序文,並公開提倡佛教,於是佛教逐漸進入鼎盛期。唐太宗時,最流行的佛教宗派是淨土宗。淨土宗認為人要成佛很容易,隻要念一聲“阿彌陀佛”,長則7 天,短則1 天,靈魂就可以升入“淨土”,即西方極樂世界,成為共分10級的8級以上的菩薩。由於方法簡捷,信奉的人極多,有些信徒竟至1天念佛1萬聲,甚至10萬聲,到了癡狂的程度。
唐朝曾出現3次崇佛高潮。第一次是在武則天時期。武則天崇佛有著強烈的政治目的,即奪取李唐江山。在武則天正式稱帝前兩個月(公元690年七月),有個叫明法的和尚獻上了自己編纂的 《大雲經》 4卷,其中稱:武則天是西天彌勒佛下世,應取代李唐做天下主。為武則天稱帝提供宗教依據。武則天大喜過望,當即下令將該經頒行天下,並在長安、洛陽及諸州各建大雲寺一所。她還耗費巨資,在洛陽龍門雕造高10多米的大佛像,用以崇佛。武則天時,盛行的佛教宗派是禪宗。“禪”是靜坐的意思,即提倡安心靜虛的修行方式。禪宗改造了傳統佛教,廢棄其違背儒家孝悌觀念的戒律,強調“孝”是成佛的根本,也提倡為父母守喪3年等,從而使外來佛教更適合中國封建統治者的口味。
唐朝第二次崇佛高潮出現在唐肅宗李亨(公元756—762年在位)、唐代宗李豫(公元762—779年在位)時期,盛行的宗派是密宗,亦稱密教。密宗稱其他宗派為“顯教”,聲稱顯教信奉的是佛對一般俗人說的法,而密教信奉的則是佛對自己的眷屬說的法,是“秘密真言”,所以密宗又叫“真言宗”。密宗修法的特點是,築壇行巫術。巫術登場,表明佛教的進一步墮落。唐肅宗、唐代宗崇佛,是在盛唐之後,其目的已經不是為了加強統治,而是利用佛教來保佑日漸衰落的李唐江山。如鎮壓安史之亂時,唐肅宗請了100名和尚在宮中念經。勝利平叛後,他並不認為是前方將士的功勞,而認定是和尚念經的結果。唐代宗也同樣如此,每遇戰事,就請和尚來念經,戰事結束,首先受獎賞的是這些和尚。
唐朝第三次崇佛是在唐懿宗李漼時(公元859—873年)。此時已經是唐末農民大起義的前夜,李唐江山岌岌可危,懿宗為了挽救自己的統治,搞了一次“迎佛骨”的活動。當時鳳翔法門寺珍藏一塊相傳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手指骨,懿宗決定把它請到長安來,為朝廷求福。麵對許多大臣的反對,他說:“我能活著見到佛骨,死而無憾。”這次“迎佛骨”的活動搞得規模恢弘,在長安到鳳翔法門寺的300裏道路上,旌旗招展,車馬不絕。佛骨將到長安時,懿宗特意派出禁軍和樂隊為前導,綿延數十裏。他還親自出迎,向佛骨頂禮膜拜,涕淚交流。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第二年,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大起義就爆發了。
唐朝皇帝也有人廢佛。廢佛的原因是佛教寺院大量侵占土地,蔭蔽人口,使國家賦稅收入減少,兵源困難。唐武宗李炎(公元840—846年在位)時曾開展一次唐朝最大規模的廢佛運動,全國一共拆毀佛寺4 600多所,拆毀僧舍4萬多所,強迫僧尼還俗者26萬人,釋放寺院奴婢15萬人,沒收寺院土地數百萬畝,可見當時佛教勢力之大。但由於佛教已經成為統治者手中一個良好的統治工具,所以唐武宗死後,佛教又興盛起來。
2。道教的沉浮
道教在唐朝,尤其是在唐朝初年得寵,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道教徒曾積極參與李氏集團滅隋建唐的政治活動。在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時,道士王遠知就預言李淵將來能做皇帝,得到信任。第二個原因是道教徒在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爭權時,站在李世民一邊。王遠知曾當麵告訴李世民,他將做太平天子。而以法琳為首的佛教徒則支持李建成,所以當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哥哥李建成、弟弟齊王李元吉,最後當上皇帝後,他明確宣布道教在佛教之上。第三個原因是李淵、李世民為了抬高李氏家族的地位,把自己的李姓與老子的李姓相掛鉤。李淵稱帝後,有人對他說在一座山上見到一騎馬的老者,自稱是唐朝天子的祖宗,說李家子孫將做1000年皇帝。李淵高興異常,認為這個老者就是道教教主太上老君李耳,不僅立即在那座山上立老君廟,而且第二年親往終南山拜謁老君廟,確定同李耳的親屬關係。這樣,道教在唐朝的特殊地位也得到確立。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李淵到國子監正式宣布了三教的地位:道教第一,儒學第二,佛教第三。唐太宗進一步尊道抑佛,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他宣布:李耳是我的祖宗,太上老君的名位應當在釋迦牟尼佛之上,道士、女冠的地位在僧、尼之上。這樣,在佛、道兩教的長期鬥爭中,第一次出現了道勝於佛的優勢。
武則天時代,道教勢力一度衰落。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她改變唐太宗的規定,宣布:佛教在道教之上,僧、尼在道士、女冠之前。佛、道兩教的地位來了一個顛倒。但是,到了唐睿宗和唐玄宗時,父子二人迷信道教,道教的優勢又逐漸恢複,甚至超過了唐太宗時。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唐睿宗的兩個女兒出家入道,他下令為她們興建了兩座奢麗無比的道觀。次年,唐睿宗又下令,凡有集會,僧、尼和道士、女冠不分先後,並進並退,表示二教地位平等,實際上是要恢複道教失去的地位。唐玄宗對道教更是狂熱,他不僅給老子加上了“大聖祖玄元皇帝”、“大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大聖高上大道盡闋玄元皇帝”等尊號,而且還把自己與李林甫的石像侍立在玄元皇帝廟老子的雕像兩邊,以示天子、宰相為教主侍從,抬高老子。他還下令,在長安、洛陽設玄學博士和助教,各招學生100人,專讀《道德經》、《華南經》 等,定期考試。有一個道士張果,自稱已經活了幾千歲,做過唐堯的大官,唐玄宗信以為真,把他請入宮來,甚至要把公主嫁給這個老頭子。
唐肅宗、唐代宗崇佛,道教勢力再次衰退。到唐武宗時,朝廷廢禁佛教,獨尊道教,第三次呈現出道勝於佛的優勢。唐朝後期,隨著統治的衰落,皇族中追求道教長生術的風氣極盛。但胡亂服用長生不死藥的結果是,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等5位皇帝均死於中毒。
道教在唐朝的沉浮,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道教具有佛教不可替代的作用。道教不僅宣揚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的思想,而且也提倡佛教所說的因果報應。另外,道教還講求儒學的忠孝,並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與佛教反對忠孝觀念和把希望寄托在來世完全不同,更加迎合統治者追求長命富貴的欲望。
如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一樣,唐代的道教依然在客觀上促進了中藥學和化學的發展。唐代醫學家“藥王”、曾作醫學名著 《千金藥方》 和 《千金翼方》 的孫思邈就是一位道教徒。他在其著作 《丹經》 中記載了硫磺、硝末、木炭配製火藥的方法。這是世界上關於火藥的最早記載。
3。經學的統一
漢代以來,經學的發展一直受學出多門、師法各異、章句繁雜之累,難以有再大的發展。而隋唐產生的科舉製度,又以考試經書為主要內容,這樣就需要有統一的範本。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麵唐朝政府在各地設置學校,發展儒學,並大量征用儒士做官,同時特地任命一些著名學者在內廷分班輪值,為皇帝講論經義、評議政治時事;另一方麵則命令一些儒家大師對各種經說進行整理、劃一。唐太宗時的國子祭酒孔穎達等人編定的 《五經正義》,以及賈公彥的 《周禮疏》、《儀禮疏》,楊士勳的 《穀梁疏》,徐彥的 《公羊疏》,合為唐朝 《九經正義》,是讀書人學習經學、應付科舉考試的標準讀本。“正義”、“疏”都是對古代經史舊注所做的解釋。唐代統一經說的工作雖然便利了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但也帶來一個問題,即讀書人學習經書隻為考試,因此往往墨守正義的定論,不敢有所突破,所以唐代的經學未能有較多的新發展。
隋唐雖然沒有改變以儒家思想立國的傳統,但在隆盛的文化氛圍下,並不像以前那樣絕對地獨尊儒術。儒學受到嘲諷,在唐朝並不算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以豪放不羈的李白為例,嘲諷儒生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如在 《嘲魯儒》 一詩中,李白將腐儒行動迂闊,裝腔作勢,隻會死讀書,不懂治國之策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其詩曰:“魯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其他朝代很少有人用如此辛辣的筆調譏諷儒生的。正是因為文風開放,儒學也可以被嘲諷,所以詩人作詩少有忌諱,這是詩歌在唐朝進入高度成熟的黃金時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儒、釋、道三教外,在唐朝,其他宗教和學說均未受排斥。另外,道教經典也被列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
二、無畏無懼 勇於冒險
隋唐文化無畏無懼、勇於冒險的性格主要體現在玄奘西行取經和鑒真東渡傳法兩件事情上。
(一)玄奘西行取經
玄奘(公元600/602—664年),俗家名陳禕。他13歲出家,曾到洛陽、長安等地訪求名師。他在學習佛經時發現翻譯有錯誤,於是立誌到佛教發源地天竺(印度)求取真經。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年近30歲的他,隨西域商人從長安出發,踏上了西行之路。
玄奘的漫漫西行路不僅路途遙遠,行程數萬裏,而且充滿了危險和無窮的困難。在西域,他與同行的西域商人分別後,獨自一人一馬走進了大沙漠,因所帶飲用水不足,他有4天4夜滴水未進,直至昏倒在地。所幸,他與白馬及時找到了水源,才絕處逢生,終於走出大沙漠。誰知到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後,高昌王欽慕他的品德學識,一定要拜他為師,並要供養他終生。高昌王甚至以送回長安相威脅,欲令私自出境的玄奘屈服,但沒有得逞。後來,高昌王又想通過每日進餐親自捧盤,提供優厚的供奉,來感化玄奘,也沒有成功。玄奘以絕食來表示自己的決心,最後高昌王隻好送他繼續西行。玄奘到達天竺的波羅奢大森林時,曾遇到強盜,衣服用具被搶劫一空,還差點被殺掉,幸好一群農夫經過,強盜逃走,他才免於一死。
玄奘在天竺遊學17年,親曆110國,獲得很高聲望,但他依舊沒有忘記自己訂立的使命,於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長安。他帶回650多部佛經,其中有不少在今天的印度已經失傳了。
另外,唐高宗時,高僧義淨從廣州乘船到天竺,在天竺曆時25年,到過30多國,後帶回佛經400多部,其事跡也與玄奘同輝。
(二)鑒真東渡傳法
鑒真(公元688—763年),俗姓淳於,揚州人,14歲出家,是揚州大明寺(今揚州法淨寺)的和尚。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他應日本聖武天皇和佛教界朋友的邀請,決定東渡日本講法傳經。從公元743年到753年11年間,他6次東渡,曆盡艱險,九死一生。尤其天寶七載(公元748年)第五次東渡時,由於遇到狂風巨浪,船被打壞,隨波逐流,向南漂去,途中淡水耗盡,直到第14天才漂到海南島南部才獲救。就在這次,他的雙目因著急、受暑熱和被海水衝打而失明,但他並不氣餒。在前五次東渡中,共有36名中國人和日本人死亡。終於,在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已年屆65歲的鑒真,第六次東渡成功,到達日本九州島。
玄奘和鑒真堅忍不拔、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精神,雖然都具有一定的宗教情結,但與隋唐文化隆盛的大背景顯然是密不可分的。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 年)冬,安史之亂爆發。這場變亂雖然隻有7 年時間,但當戰亂結束時,不僅唐朝的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且政治上出現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麵,中央集權製削弱。從此,唐王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直至907年徹底滅亡。隨之,中國文化積極進取、外向張揚的精神也逐漸萎縮了。
§§第九章 中國傳統文化的繼續開放——宋元時期
宋元文化差異很大,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至少在兩方麵表現出共性:一是都具有開放性的特征,二是都具有寬容大度的性格。所以,本章使用宋文化與元文化共有的特征———“開放性”作為標題。當然,無論是開放性文化特征,還是寬宏大度的文化性格,其形成背景及具體內涵等,宋文化與元文化仍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