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的文化除了大一統的特征以外,還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宏闊壯麗。這一時期是前所未有的創造時代,其“大製作”的文化手筆,常使後人咋舌不已。
一、空前規模的秦漢帝國
秦漢時期,中國建立了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統一王朝,它具有前朝任何時期所不具備的宏大規模和氣象。秦漢的國土麵積不僅超過三代時期,甚至在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以外的一些地方也曾受到秦漢政府的領導。
秦王朝的疆域北起今內蒙古河套地區、陰山山脈(位於內蒙古中部);東北到遼河下遊流域,包括今朝鮮北部;南至今越南東北和廣東地區;西達隴山(六盤山南段的別稱,在陝西、甘肅交界處)、川西高原和雲貴高原;東到大海。秦王朝不僅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大帝國,而且也是當時世界上規模空前的大帝國。到了西漢,疆域進一步擴大,今天的新疆地區在這時初步並入中原版圖。今日中國的疆域是西漢的時候,具體來說,是漢武帝時奠定下來的。
秦漢時期的西南部和北部疆域雖然沒有達到今天中國的邊界,但是東北和南部超出了今天中國的疆界。從秦朝到西晉末年的500多年的時間裏,朝鮮半島的西北部一直是中國的領土,中原王朝曾在這裏設置正式的行政區。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漢武帝設置的樂浪郡的治所就在今天的平壤。直到西晉末,這裏才歸屬高句麗,但仍與中原保持著間接的行政關係。而秦之象郡曾管轄今天越南的北部地區,以後自西漢中期至唐朝末年的1000多年之間,這一地區也一直是中國行政版圖的一部分。
二、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麵
秦漢時期,隨著國家的統一,戰爭規模遠遠超過了以前各代。一方麵封建政府可以集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對外或對內戰爭,另一方麵反對封建政府統治的起義戰爭也能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因此這一時期規模恢弘的戰爭場麵經常可見。
(一)秦南定百越之戰與北驅匈奴之戰
秦時,東南沿海一帶被稱為百越之地,這裏居住的少數民族在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越人”,因其分部眾多,故稱為“百越”。百越大體分為東越、閩越、南越、西甌等幾個部分。東越,又稱東甌或甌越,居住在今浙江南部的甌江流域,以溫州一帶為中心;閩越的勢力範圍以今福建的福州為中心;南越分布於今廣東的南部、北部和西部地區;西甌活動於今廣東的西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
百越居住的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物產豐富、幅員遼闊。早在滅6國之前,秦始皇就已經把這裏當作必欲征服的對象了。統一戰爭結束不久,秦始皇即派出50萬大軍,兵分5路,南下出擊百越。由於這裏地域廣闊,地形複雜,加之百越居住分散,所以秦軍作戰遭遇前所未有的艱難,甚至連主帥尉屠睢都戰死沙場,這是秦軍在統一戰爭中都沒有過的恥辱。秦軍與南越和西甌苦戰若幹年,仍不得手。後來,秦始皇不得不再增派大批援軍,又鑿成靈渠,解決了軍糧運輸問題,秦軍才終於獲勝。秦在這裏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3郡。從此,東至海南,北至向戶,皆歸於秦朝版圖。
在南征百越的同時,秦始皇對北方的強敵匈奴也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攻勢。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大部族,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達陰山一帶,北抵今貝加爾湖附近,過著遊牧生活。在戰國後期,由於中原各國忙於兼並戰爭,與匈奴接壤的秦、趙、燕3國對北方的防禦力量大為減弱,匈奴得以迅速擴張勢力,並乘虛南下,占有河套及河南地,對秦的側後方造成極大的威脅。由於匈奴男女老少皆長於騎乘,勇猛凶悍,機動性強,加之其地域苦寒,故秦對之采取了有別於征伐百越的戰略方針,派兵驅逐南下的匈奴,收複失地,固守北邊。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大將蒙恬受命率30 萬大軍,分兩路北攻匈奴。秦軍進兵突然,來勢迅猛,匈奴措手不及,難以組織有效的抵抗。秦軍順利奪回河南地。第二年春,秦軍渡過黃河繼續北進,兵威勢猛,匈奴深為恐懼,迅速向北退去。秦軍遂攻占高闕(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南)、陽山(今內蒙古狼山)、北假(今內蒙古河套以北、陰山以南地區)等地,設置了34個縣,並重新設置九原郡。隨後,秦始皇命蒙恬修築長城,並屯軍於塞外,防禦匈奴,還以長子扶蘇為監軍,充實邊軍領導力量。蒙恬死以前,匈奴始終不敢侵犯秦的邊境。
這兩場戰爭,秦軍分別出動50萬以上和30萬的兵力,總兵力達百萬左右,規模之大可想而知。
(二)秦末章邯敗周文之戰與巨鹿之戰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的封建王朝,對中國曆史的發展具有巨大的進步作用。但是,統一後的秦王朝對人民橫征暴斂,以嚴刑酷法維係其統治,致使民不聊生,危機四伏。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秦二世即位,實行更加殘暴的統治政策,對人民變本加厲地進行壓迫和剝削,致使階級矛盾迅速激化。終於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貧苦農民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掀起了推翻秦王朝統治的巨浪。
陳勝、吳廣起義後不久,即部署起義軍分多路向秦王朝腹地發動攻勢。其中主力一路由周文率領,徑直西進,入函穀關(今河南靈寶西南),直插秦王朝的都城———鹹陽。由於人民苦秦已久,見到反秦起義軍,猶如幹柴遇烈火,群起而動,紛紛加入。周文軍一路勢如破竹,僅幾十天就橫掃淮河、黃河流域,突破關中的重要門戶函穀關。是年九月,起義軍進至距鹹陽僅百裏之遙的戲(今陝西臨潼東北)時,已擁有兵車幾千輛、步卒幾十萬人,震撼秦廷上下。此時,守衛秦都鹹陽的秦軍隻有5萬人。秦二世獲知起義軍已兵臨城下的消息,驚恐萬狀,他采納了少府章邯的建議,赦免在驪山修墓的70萬刑徒和“奴產子”(私家奴隸所生的兒子)的奴隸身份,發給武器,命章邯統率,編成軍隊,迎擊起義軍,同時從邊塞調回精銳部隊約20萬人。
章邯率領的70萬驪山刑徒和“奴產子”改編的秦軍,對沉浸在順利進軍喜悅中的周文軍發動突然進攻。這支秦軍雖係被赦免的刑徒和“奴產子”,但他們對秦王朝抱有幻想,一心想作戰勝利後成為自由人回歸故鄉,所以有較高的戰鬥熱情,加之章邯頗有指揮才能,因而戰鬥力較強。而起義軍統帥周文則缺少帥才,他僅在楚將項燕軍中作過一名預卜吉凶的小軍官———視日,沒有指揮大部隊作戰的經驗。其所率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大部分是進軍途中剛剛參加進來的普通農民,未經嚴格的訓練,缺乏戰鬥經驗,更未經曆過大戰。同時,起義軍缺乏糧食和必要的裝備,又是孤軍深入秦王朝腹地,沒有後援。因而,在秦軍的猛襲下,起義軍無法抵敵,被迫後退,敗出函穀關,苦戰兩三個月後,失利,周文自剄而死,餘部潰散。
章邯率領的70萬秦軍,加上南下邊軍約20萬精銳,與周文統帥的近百萬農民起義大軍會戰,場麵之大不言而喻。起義軍戰敗,奏軍也損失了幾十萬。章邯擊敗周文軍後,一路南下,連破吳廣、陳勝、項梁等各路農民起義軍。隨後,揮軍北去,進攻趙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閏九月,章邯將這裏的義兵緊緊包圍在巨鹿城(今河北平鄉縣西南)中。他把秦軍分為兩路,一路20萬人急攻巨鹿,自率另一路20萬兵屯駐巨鹿南數裏,築甬道(兩側有土牆為屏障的道路)直達巨鹿城外,為前軍輸送糧草。巨鹿義軍危在旦夕,派人四處求援。
一個多月後,項羽率楚軍5萬精銳趕到,他先派2萬楚軍渡過漳水,切斷了秦軍的運糧甬道,隔絕了兩路秦軍的聯係。隨後,項羽親率全軍北渡漳水,並下令破釜沉舟,燒毀營舍,每個戰士隻攜帶3天口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楚軍士氣大振,與巨鹿城下的秦軍大戰九合,九戰九捷,全殲其軍。章邯來救,也被擊退。當時,各地救趙的諸侯軍有十餘支,但懾於秦軍的威勢均不敢出戰。當楚軍與秦軍激戰時,“諸將皆從壁上觀”,各自保守營壘,無一人敢縱兵出戰秦軍。隻見“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破秦軍後,“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從此,項羽被公認為反秦起義軍的領袖,成為各路諸侯軍的上將軍,統一指揮所有反秦軍隊。
巨鹿之戰是二十幾歲的項羽的成名之戰,他率領5萬楚軍全殲20萬秦軍,並擊退章邯軍,創造了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此戰後,項羽對章邯窮追不舍,最後迫使其率部投降。殘忍的項羽下令,除了章邯等3位秦將外,將其餘20萬秦軍降卒全部坑殺。至此,秦軍主力被消滅殆盡,秦王朝的統治瀕於崩潰。
(三)楚漢相爭的彭城大戰與垓下之圍
秦王朝滅亡後,反秦義軍中的兩支重要力量———項羽集團和劉邦集團的矛盾激化,終於導致楚漢戰爭的爆發。在曆時4年半之久的楚漢戰爭中,劉邦在戰役上始終處於下風。他與項羽6次接戰,5次大敗,隻有最後一次戰鬥———垓下之戰由韓信指揮,漢軍才大獲全勝,徹底擊敗楚軍。當然,劉邦在戰略上始終處於上風。項羽雖多次取勝劉邦,但在戰略上愈勝愈衰,直至最後失敗。
劉邦與項羽交戰,失敗最慘的要數公元前205年的彭城大戰。當時,劉邦先趁項羽北上攻齊之機,從封地漢中“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奪取三秦,殺死被項羽分封在關中地區監視自己的章邯等3位秦降將,隨後又東出函穀關,一路接連迫降受項羽分封的5個諸侯王,率領近60萬聯軍,占領了項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但是,劉邦入彭城後,滿足於已得勝利和抑製不住貪戀美色之心,盡收項羽宮中貨寶美婦,整日飲酒高會,疏於戒備。
項羽得知彭城失陷,親率3萬精銳騎兵急馳還救。楚軍由魯南(今山東西南部)出胡陵(今山東魚台東南),進至蕭(今安徽蕭縣西北),首先擊潰漢軍一部,接著又繞道至彭城西、南兩麵,切斷了聯軍歸路。拂曉時,楚軍由西向東猛襲聯軍側背,聯軍亂作一團,自相踐踏,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至中午,聯軍大敗。楚軍將聯軍壓縮於穀水、泗水(今江蘇徐州西)間,斬殺十餘萬人,接著又南追潰敵至靈璧(今安徽淮北市北)以東的睢水之上,再殲滅十餘萬,睢水為之不流。劉邦僅率十餘騎突圍而逃,但其父劉老太公及妻子呂雉都被楚軍俘獲,眾諸侯也紛紛背漢向楚。
彭城大戰又是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項羽飛兵千裏,以3萬精騎幾乎全殲劉邦60萬聯軍,充分顯示出果敢無畏的英雄氣概,其軍事指揮才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在此戰後不久,楚軍的攻擊力遭到遏製,雙方進入膠著狀態。
公元前202年,漢軍在苦戰數年後終於在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等到了與楚軍進行最後決戰的機會。當時,漢軍30萬,由韓信指揮,楚軍約10萬,處於下風,退入壁壘堅守。漢軍將楚軍重重包圍,項羽指揮楚軍多次衝擊未果,已無力回天。為了盡快取勝,漢軍夜夜高唱楚歌,瓦解楚兵鬥誌。項羽夜聞“四麵皆楚歌”,以為楚地已盡為劉邦所得,便武斷地認為大勢已去,竟丟下主力,乘夜率800精騎突圍南逃,最後被漢軍追及,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長江邊的烏江浦)邊,死時年僅31歲。至此,曆時數年的楚漢戰爭終於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終。
(四)西漢反擊匈奴的三次大戰
秦朝末年,由於中原內亂,邊軍內調,匈奴複南下襲擾。西漢初年,由於無力與匈奴爭鋒,被迫采取“和親”政策,以犧牲少數女孩的幸福來換取國家暫時的安寧。到漢武帝時,他決心放棄這一被動的政策,憑借雄厚的國力與匈奴進行決戰。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略反擊戰有3次,它們在古代戰爭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第一次大戰是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的收複河南地之戰。河南地南接漢邊,距西漢首都長安約千餘裏,一直是匈奴襲擾漢邊的前哨陣地。漢軍主帥衛青采取“迂回側擊”的戰術,率4 萬騎兵出雲中,沿黃河北岸西進,長途奔襲高闕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首先切斷了河南地匈奴軍與主力的聯係,然後沿黃河西岸折而南下,從側翼對其發動猛攻。此戰殲敵數千,獲牛羊百萬頭,漢軍大獲全勝,徹底收複河南地。這次大戰的勝利不僅解除了長期以來匈奴對西漢都城長安的威脅,使長安距西北部邊境的距離增大至1600餘裏,而且為下一步向匈奴縱深進行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大戰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奪取河西之戰。“河西”指今甘肅的武威、張掖、酒泉等地,因位於黃河以西,自古稱為“河西”;又因夾在祁連山(亦稱南山)與合黎山之間,像狹長的走廊,亦稱“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區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是年夏,漢將霍去病領數萬騎兵出擊河西,他采取迂回包抄戰術,先由今寧夏靈武渡過黃河,向北越過賀蘭山,涉過浩瀚的巴丹吉林大沙漠,繞道居延海(今內蒙古西北),轉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進,經小月氏(未西徙的月氏人,今甘肅酒泉一帶),再由西北轉向東南,深入匈奴境內2000餘裏,在祁連山與合黎山之間的弱水上遊地區,從匈奴軍側背發起猛攻,殲敵3萬餘人,漢軍僅傷亡3千餘人,獲得大勝。河西之戰的勝利,使西漢王朝完全占據了河西走廊地區,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係,為日後向漠北的匈奴單於主力發動進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第三次大戰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決戰。河西戰役之後,經過兩年時間的積極準備,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命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領5萬,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征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而為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匈奴得知漢軍來攻,以精兵待於漠北,準備決戰。衛青一路出塞後,奔襲1000餘裏,涉過大沙漠,與匈奴單於主力相遇。激戰中,匈奴單於竟搶先突圍逃走,致全軍潰散。漢軍追擊至寘顏山(今蒙古納柱特山)趙信城,共殲敵19 000餘,並獲得匈奴大批屯糧而回。霍去病一路北進2000餘裏,越過大沙漠,與匈奴另一主力遭遇,殲敵7萬餘人,隨後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烏蘭巴托東)而回。
漠北大戰是漢武帝戰略反擊戰中規模最大的一仗,雙方都竭盡了全力。這一仗,匈奴兩路共9萬餘人被殲,元氣大傷,再加上自然災害及其他部族的侵擾,實力日漸衰落。漢軍的損失也很大,傷亡數萬人,馬匹損失了十幾萬,後備空虛,短時期內也無力再發動大規模進攻。
漢武帝對匈奴的三大戰略反擊戰是中原軍隊前所未見的戰爭。漢軍以數萬騎兵,長途奔襲,遠距離包抄,深入敵後,在敵腹地與其主力決戰,並能戰而勝之,其組織協調、通信聯絡、後勤保障等能力都已達到很高的水平,衛青、霍去病也因此而成為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著名將領。
(五)西漢末年的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發生於西漢末王莽統治的地皇四年(公元23年)。當時,新莽政權的軍隊42萬,號稱百萬,在主帥王邑的率領下將八九千起義軍———綠林軍團團包圍在昆陽城中。駐守昆陽的綠林軍一麵堅守拒敵,一麵派劉秀等人乘夜突圍,調集援兵。王邑將幾十萬大軍列營百餘座,把昆陽包圍了數十層,一時旌旗蔽野,鉦鼓之聲聞於數十裏之外,但屢攻不下。
不久,劉秀引導著1萬餘援軍趕回昆陽。劉秀率精銳步騎兵1000餘人為前鋒,列開陣勢,莽軍見綠林軍援兵人少,便隻派幾千人迎戰,結果被劉秀殲滅近千。緊接著,劉秀精選3000勇士,迂回到城西,涉過昆水,直攻莽軍中堅。此時,王邑仍不以為然,見劉秀來攻自己,便親率萬餘人迎戰。為防止出現混亂,他下令各軍不準擅自出戰。但其所率士兵多係被脅迫來的農民,本無鬥誌,在劉秀的猛攻下,很快潰敗奔逃,其餘各軍因未得到出擊的命令,不敢輕舉妄動。正在此時,昆陽城內綠林軍也開城殺出,與援軍內外夾擊,莽軍頓時亂作一團,很快全軍崩潰,四散奔逃,又逢狂風暴雨,瓦掀石滾,綠林軍窮追猛攆。莽軍互相踐踏,積屍遍野,無數兵卒溺於河中,王邑僅與極少數殘軍逃走。綠林軍繳獲莽軍大量輜重和裝備,各種戰利品堆積如山,綠林軍一連搬了一個多月還沒搬完。
昆陽之戰是我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此戰消滅了王莽軍的主力,使新莽統治臨於土崩瓦解之勢。劉秀為這次戰鬥的勝利立下了極大的功勞。
三、雄偉壯麗的文化製作
秦漢時期,文化宏闊壯麗的特征還體現在製造出一些超大規模的製作物上。其中長城、阿房宮、秦始皇陵、長安城等是最突出的代表。
(一)偉大的長牆———長城
長城是秦漢時代一項規模恢弘的土木工程。中國修建這種用於防禦的“長牆”至晚在春秋時。有書記載最早在公元前657年,由楚國興修。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修建的“長城”分為兩類:一類是各諸侯國之間為了彼此防禦而在相互間的邊境建造的,它們可以稱為“內長城”,上麵提到的楚國建造的最早“長城”就屬於這類;第二類被稱為“北長城”,它們是當時最靠北部的幾個諸侯國———燕國、趙國和秦國修築的,目的是為了阻止正在強大起來的匈奴的南下襲擾。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內長城”失去了作用和存在的必要,被盡數拆毀。“北長城”雖因匈奴的更加強大而被保留下來,但由於剛剛統一,要做的工作千頭萬緒,所以暫時沒有動它們。直到統一以後的第七個年頭(公元前215年),大將蒙恬奪回被匈奴占去的河套以南地區,並奪取河套以北到陰山一帶地區之後,才將“北長城”修葺、新築、加長和加固,有的地方還向北推移,建成了一條地跨今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和遼寧數省,包括朝鮮北部地區,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境),東至遼東,總長度5000餘裏的長城。
秦長城較之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明長城的地理位置要更加靠北一些,沿途所經都是深山險穀和荒漠草原。漢代時,隨著疆域的拓展,又繼續將秦長城兩頭拉長,西麵修至玉門關,東麵延長到朝鮮半島的中部,使之更加有效地保護黃河中下遊地區。秦漢長城的大部分都是夯土而成的,隻有少部分是磚石壘砌的,所以今天除了在甘肅、陝西、山西等比較幹燥的地區尚能見到秦漢長城的一些殘跡外,絕大部分都已消失在歲月之中。
長城的修建彌補了中國北邊地理阻隔不夠理想的缺憾,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地理環境的相對封閉性,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北方遊牧部族的南下侵擾,保護了北方發達的農業墾區。所以,從秦漢起,一直到明朝,曆朝曆代都把修長城當作是保障國泰民安的一件大事。但是,也必須看到,長城在曆史上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增長了中國農業文化的惰性。
(二)巨大的宮殿———阿房宮
秦始皇下令修建阿房宮是在公元前212年。他認為鹹陽人口太多,而先王留下的宮室過小,便下令在周文王之都———豐和周武王之都———鎬之間營造他的新的“帝王之都”,這就是阿房宮。
翻閱史籍,隻覺得阿房宮是個巨大的古代宮殿,而到底有多大則說法極不統一。不僅如此,就連“阿房宮”到底指的是什麽?是一個宮殿?是一個宮殿的一個部分?還是指一群宮殿?各史籍記載的也不一樣。如司馬遷在 《史記· 秦始皇本紀》 中稱,阿房宮指的是朝宮的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班固則在 《漢書· 賈山傳》 中稱:“阿房之殿,高數十仞,東西五裏,南北千步。”而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 引 《關中記》 稱:“阿房殿在長安西南二十裏,殿東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庭中受十萬人。”張守節引 《三輔舊事》 雲:“阿房宮東西三裏,南北五裏,庭下可受十萬人。”上述說法雖不一致,不過都指明阿房宮是一個大宮殿。但 《三輔黃圖》 卻稱:“阿房宮,亦稱阿城,惠文王造,宮未成而亡。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餘裏,離宮別館,彌山跨穀,輦道相屬。閣道通驪山八十餘裏,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絡樊川以為池。”顯然,“阿房宮”在這裏指的是整個宮殿建築群,而不單指某個宮殿。
造成記載混亂的原因,一是阿房宮未建成,二是項羽入鹹陽後一把大火把它燒毀了,保存至今的隻有一堆高三四米到五六米、經過夯實的地基。經測量,現存夯土台基長約1300米、寬約500米,總麵積60多萬平方米。從這個數字看,《史記》 關於殿上可以同時坐1萬人的說法應當是準確的。
(三)中華第一陵———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神秘色彩最為濃厚的古代帝王陵墓。
秦始皇陵開始修建的時間是在其即秦王位後不久,大規模的修建是在滅六國之後。不過,一直到秦始皇死,陵墓仍未竣工,後來是由其子秦二世倉促完成的,修建時間前後長達30多年。
秦始皇陵位於今陝西臨潼縣城東麵大約5公裏之處,南望驪山,北臨渭水。陵墓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是高大的封土堆,呈方錐體狀,中腰有兩個緩坡狀台階,形成3層階梯,全部為人工夯築而成。據 《史記· 秦始皇本紀》 集解引 《皇覽》 記載,秦始皇陵“墳高五十餘丈,周回五裏餘”。折合今長度計量為:高不低於120 米,底邊周長不小於2 000米。經現代實測,原封土底邊東西長485米,南北長515米,麵積為249 775平方米。如此高大的墓塚在中國曆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經過2000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今秦始皇陵地上封土尚高76米,底邊東西長345米、南北長350米,麵積120 750平方米;頂部東西長24米、南北10。4米,麵積249。6平方米。盡管較之兩千年以前低矮、縮小了許多,但其宏偉壯觀之勢仍不遜於任何現代建築物,其巍巍之勢常令見多識廣的今人驚歎不已。
雄偉壯麗的地上封土盡管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它不過是秦始皇陵整個工程中最簡單、最容易完成的部分。秦始皇陵最精彩、最複雜、最不可思議的部分在地下的宮殿中,這裏放置盛裝秦始皇屍體的棺槨和大量隨葬物品。關於秦始皇陵的地宮,司馬遷在 《史記· 秦始皇本紀》 中有詳細的描述。其文曰:秦始皇陵“穿三泉,下銅(堵塞地下水)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北魏酈道元在其名著 《水經注· 渭水》 中也有類似的描述。其文曰:秦始皇陵“斬山鑿石,下錮三泉,以銅為槨。旁行周回三十餘裏。上畫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宮觀、百官、奇器、珍寶充其中。令匠作機弩,有所穿近輒射之。以人魚膏為燈燭,取其不滅者久之。”另外,在 《漢書· 劉向傳》、《漢書· 賈山傳》、《漢書·楚元王傳》 及其他一些曆史典籍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盡管這些典籍都力求給世人詳述秦始皇陵地宮的情況,但由於它們的作者誰也沒有親眼見過裏麵的樣子,所以是真是假,無從考證。葬秦始皇時,秦二世胡亥為防修建陵墓的工匠泄漏地宮的機密,竟然在葬禮結束後把所有工匠都封死在陵墓裏。從此,再無人確切知曉秦始皇陵地宮內的情況。
不過,現代考古學已經對司馬遷等人的文字記載給予了部分強有力的證明。例如,經過實測,在秦始皇陵12 000平方米的麵積內發現了強烈的汞反映,由此可知陵墓內部確實存在大量的水銀。另外,考古工作者已經探明,秦始皇陵地宮麵積為180 320平方米,其地下宮牆在距地麵2。7~4米的深處,牆體的高和寬都是4米,宮牆東西長392米,南北長460米,是用未經焙燒的磚坯砌成的。宮牆的四麵每麵有一到五座門,門道呈斜坡形,寬約12米,用夯土填實。
秦始皇陵的地上部分除了封土之外,還有占地麵積廣大的陵園。明人都穆在其 《驪山記》 中曾對秦始皇的陵園有所描寫。其文曰:“始皇陵內城周五裏,舊有四門,外城周十二裏,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丘並峙,人曰:‘此南門也。’南門石樞猶露土外。”由此可知,明代時秦始皇陵園的內外城和南門遺址尚存,現如今則早已湮沒。現代考古發掘證實,秦始皇陵園的內外城均呈長方形,構成“回”字形,顯然是模仿鹹陽城建造的,體現出不願離開人世的秦始皇仍希望在陰間繼續實行統治的願望。
經勘測,秦始皇陵內城麵積為785 900平方米,外城麵積為2 035 100平方米,內外城垣的四麵均辟門。內城的南區就是巨大的封土,封土北側是寢殿,用以祭祀秦始皇。在陵園內設立寢殿,秦始皇也為中國曆史第一人。以前的君王陵內都沒有寢殿,而是設在另外的地方。自秦始皇以後,陵園內設寢殿成為定製,一直持續到近代,所以陵墓又叫“陵寢”。在陵區內,還發現了多處大型建築的遺跡。可以想見,當年這裏壯觀雄偉的亭台樓閣一定是鱗次櫛比、金碧輝煌的。
秦始皇陵地下的最主要部分地宮至今沒有打開,但從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出土來看,肯定神奇得不得了。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1。5公裏處,屬於秦始皇陵的從葬區,因此在秦始皇陵的整個工程中,它還是比較次要的部分。但是,就是這麽個比較次要的部分已經令全世界震驚不已了,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觀”。從1974年至今在這裏一共發掘出4個兵馬俑坑,在其中3個兵馬俑坑中一共出土了8 000件武陶俑和陶馬,都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同時還有大批青銅兵器和車馬器。第4個俑坑是文陶俑坑。另外,還有一個未建成的俑坑。整個俑坑的麵積(不含未建成的俑坑)約20 780平方米。這麽一個較為次要的工程就如此宏大,秦始皇陵地宮的宏大可想而知。
(四)盛大的城池———長安城
西漢都城長安城是當時規模空前的城市,周圍達65裏,有12個城門,城內有12條大街和無數的小巷,大街可以並行兩輛車,兩邊植有兩行蔭樹;小巷曰裏,為市民的住宅。市場與住宅區是分開的,長安城內一共有9個市場。
長安城中皇帝的居所是兩個規模巨大的宮殿,一個是長樂宮,一個是未央宮。長樂宮為西漢初所建,雖比較樸素,但規模極宏大,周回有20裏,前殿東西49丈多,深12丈,有1個樓台和數座殿堂。未央宮的規模更大,周回達28 裏,前殿東西50 丈,深15 丈,高35丈,有樓台殿閣無數,都極盡華麗,其中最富麗者是漢武帝嬪妃所居住的掖庭宮。另外,未央宮中還有織室(紡織廠)、淩室(儲冰廠)、暴室(洗染室),以及供皇帝象征性耕種的弄田(藉田),可見其規模之大。
(五)占地廣闊的宮殿群和皇家苑囿
阿房宮雖然是秦時所建造的最大規模的宮殿,但它不過是秦始皇所營造的宮殿群中的一個而已。實際上,秦始皇應該稱得上是古代帝王中建造宮殿數目最多的一位。為了顯示自己的偉大業績和體會不同地區的統治者的奢侈享受,在統一戰爭進行的過程中,每破一國,秦始皇就命令在鹹陽北阪仿照其國宮殿式樣修造同樣的建築。以至於滅亡六國之後,這裏的宮殿綿延200裏,成了各國宮室的“博覽會”。
除了阿房宮以外,秦始皇時代營建的其他有名可考的宮殿有信宮(亦稱鹹陽宮)、興樂宮(見 《三輔舊事》、《宮殿疏》)、梁山宮等。秦始皇營建的宮殿數目數不勝數。《三輔舊事》 稱有145座。《史記· 秦始皇本紀》 則稱:“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而“鹹陽之旁二百裏內,宮觀二百七十”。
漢王朝也一樣建造了無數的宮殿。在長安城近郊散布著眾多金碧輝煌的宮殿,據說有145座。在這些宮殿中,最為宏大的是建章宮和甘泉宮,它們與長樂、未央兩宮齊名。建章宮在長安西郊,是漢武帝建造的,周回20餘裏,裏麵千門萬戶,別殿無數,北麵太液池中的漸台竟高達30丈。據說,漸台西麵的桂宮最為華麗,裏麵裝著漢武帝的4件寶貝:七寶床、雜寶桉、廁寶屏風和列寶帳,所以又稱“四寶宮”。甘泉宮在長安城西200裏之外,為秦代舊宮,漢武帝時再建,周圍19裏,是最大的離宮。其中有紫宮,雕文刻鏤,飾以玉璧。據說這裏樹木最多,風景極佳。
另外,在長安西南幾百裏之內,還布滿了皇家的苑囿,最大者有上林苑、甘泉苑、西郊苑、思賢苑、博望苑、宜春下苑等。各苑中散養著百獸,隨時供皇帝狩獵玩樂。其中上林苑為漢武帝所建,周圍達300裏,裏麵還建有離宮70所。而甘泉苑更大,周圍540裏,苑中起宮殿台閣百餘所。西郊苑則周圍400餘裏,內有離宮別館300餘所。
(六)各重千石的12座巨銅人
除上述以外,還有一件文化製作物是後世難以忘懷的,就是秦始皇鑄造的12座巨大的金屬人像。統一後,秦始皇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收繳民間兵器,並派專人將這些收繳來的兵器集中到鹹陽,統一銷毀,除了鑄成一些像鍾一樣的樂器外,其餘的金屬被熔鑄成各重千石的12座銅人,放置在宮中。西漢時,這些銅人被搬到長安城的長樂宮前。新莽時,王莽將其中10座熔化,鑄成銅錢。剩下2座,到南北朝時被前秦皇帝符堅熔毀,從此後人再也見不到了。
四、難以逾越的學術高峰
秦漢文化的宏闊壯麗在文學上也有顯著體現,這就是以百科全書式的眼光觀照曆史的鴻篇巨著———《史記》,以及“苞括宇宙,總覽人物”的漢賦。
(一)司馬遷與 《史記》
被魯迅稱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 《史記》 是西漢王朝強盛背景下產生的又一個文化大製作。《史記》 的創作表麵上看是司馬遷繼承亡父的未竟事業而作,實際上是在經濟發展、學術繁榮的大背景下,統治者為鞏固政權而迫切要求的結果。換句話說,《史記》 不是司馬遷想寫就能寫出來的,首先需要社會安定,其次需要經濟富足,另外還有統治者的支持,當然還有其自己的抱負和個人獨特背景,等等。否則,司馬遷即使再有才華,他也不可能創作出有如此傑出學術成就的作品,這恐怕也是“盛世”才能修史的道理。
事實上,正是在社會安定的前提之下,司馬遷創作 《史記》 前才能夠遊曆大江南北。他的一生除了今天的福建、廣東以外,長城以南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這些遊曆,使他接觸到漢代社會的許多方麵,具備了當時知識分子中較為遠大和進步的社會曆史眼光,以致能在 《史記》 中生動地反映社會現實。
《史記》 是一部通史,同時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全書共130篇,52萬字,但僅用1761個單字。另外,司馬遷在編寫體例上也發揮了創造才能,他運用本紀、表、書、世家、列傳5個部分來敘述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公元前104—前101年)約3000年的曆史。其中112篇本紀、世家、列傳為人物傳記,8書則記製度沿革,10表通史事脈絡,這些體例也為後世正史所沿用。
司馬遷在忠於曆史真實的前提下,創造性地把曆史和文學巧妙地結合在起來,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鮮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中華民族早期3000年文明曆史的社會生活畫卷。他還特別注意表現秦漢之際的重大曆史事件,著力描寫漢興百年間的當代人物。由於司馬遷對許多人物都寄予了深切的感情,在字裏行間中洋溢著自己的心情,所以 《史記》中的人物形象真切動人,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以說,無論是藝術成就,還是思想成就,《史記》 在中國古代史上都是無與倫比之作,沒有另外一部史學著作可以和它相提並論。
司馬遷在創作 《史記》 期間曾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觸怒了漢武帝,被施以腐刑(宮刑)。在此後的8年間,司馬遷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這部力作。在兩個傑出文化人物之間發生這樣的悲劇,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但是,正因為有這樣的恥辱,才加深了司馬遷對專製主義的認識,對他的封建異端和非正統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使 《史記》 沒有像絕大多數漢賦那樣成為為統治者歌功頌德之作。所以,對司馬遷來說受刑是悲劇,但對中國文化來說卻是十分慶幸的事情。
由於在 《史記》 中司馬遷揭露了漢武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聚斂錢財的劣跡,以及官吏恭謹、朝臣阿諛、酷吏慘急、宮廷傾軋等敗壞的社會風氣,進一步觸怒了當權者,所以在完成 《史記》 的公元前91年以後,司馬遷就不知所終了,估計可能是遇害了。
(二)司馬相如和漢賦
漢賦,亦稱“古賦”,是西漢時期新興的文學體裁,它是在屈原楚辭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一種長篇韻文。漢賦的特點是:手法鋪張渲染,字義豐富無極,辭藻華麗富貴,典故網羅無數,行文變化多端,因此使人看起來極為富麗堂皇。其內容多以帝王、貴族的宮室苑囿、車騎田獵、巡遊祭祀、聲色犬馬、服飾飲食等浮華生活為題材。這樣的藝術特點和題材內容,最好不過地反映出西漢王朝鼎盛時期的時代風貌。所以,在西漢最強大的漢武帝時期,也是辭賦最興盛的時代。後世統計,西漢的賦共700餘篇,漢武帝時就有400餘篇。
西漢著名的辭賦家有賈誼、枚乘、司馬相如和揚雄等。賈誼是漢初騷體賦的唯一優秀作家,他的 《吊屈原賦》 和 《服鳥賦》 是漢賦中不可多得的“體物寫誌”之作,它們與西漢初期艱難時事局麵是相符合的。枚乘的 《七發》 則是新賦體正式形成的標誌。《七發》 的藝術特點是雖略顯鋪張但較為平易,顯示出西漢文景時期社會逐漸趨於穩定的時代背景。而司馬相如所處的時代正是西漢王朝無比強盛的時代,他的作品以壯闊的氣勢誇張地歌頌了漢武帝統治下的大一統帝國的氣魄和聲威,反映出西漢帝國無比的奢華和富麗,從而使其本人也成為西漢中期最偉大的辭賦家,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 《子虛賦》 和 《上林賦》。揚雄則是西漢後期最偉大的辭賦家。
漢賦的出現是西漢強盛文化的文學反映,沒有這樣的時代背景,漢賦至少不會取得如此高的藝術成就。漢賦的藝術技巧,如對結構、用詞、音韻的考究,用詞力求新穎、華麗,“寫物圖貌,蔚以雕畫”等給後世文學以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