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文化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其經濟上重農賤商、政治上崇德重人等都長期影響著後代社會,而其建立在農耕經濟基礎之上的宗法製度的影響更是深遠。西周文化的“人本性”內涵其實最基本的就是宗法屬性,這種宗法屬性也是後世中國文化的基本內涵。受西周宗法文化的影響,後世中國文化顯現出如下幾個特征。
一、“家天下”與“家國同構”長期延續
所謂“家天下”,就是把國家看成是自己家族的私產,世代相傳。其特點是,一個家族統治一個朝代,隻要這個朝代不滅亡,這個家族就一直統治下去。而保證一個又一個家族得以統治中國的就是完備而細密的宗法製,因為宗法製的階級實質就是家族製度政治化,利用家族來進行統治。在中國古代,往往由一個家族來掌握國家的政治命脈,這個統治家族的大家長則成為國家最高政治領袖。
中國的“家天下”是從大禹將其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他的兒子啟開始的。在此之前,首領的位子傳賢不傳子,是所謂的“公天下”。從大禹時代開始,一直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宣統帝溥儀退位為止,一共4000多年。在這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中國曾有過這樣一些家族充當過統治家族,它們是:姒姓家族(夏王朝)、子姓家族(商王朝)、姬姓家族(周王朝)、嬴姓家族(秦王朝)、劉氏家族(漢王朝)、司馬氏家族(晉王朝)、楊氏家族(隋王朝)、李氏家族(唐王朝)、趙氏家族(宋王朝)、孛兒隻斤氏家族(元王朝)、朱氏家族(明王朝)和愛新覺羅氏家族(清王朝)等,其他一些建立小王朝的家族還沒有計算在裏麵。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中國古代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家族統治的曆史。宗法製對這種“家天下”政治格局的延續起了極大的保護作用。
所謂“家國同構”,指的是家族、家庭與國家在組織結構上完全一樣。具體而言,就是家與國的組織係統和權力配置都是嚴格的父家長製。如前所述,西周的政治統治是典型的家族統治政治化,具體體現就是分封製,依照血緣親疏關係確定政治上的上下級關係,層層向下進行分封。分封製從形式上看是土地、人民的分封,實際上是權力的分封。進入封建社會以後,隨著分封製的廢除,宗法製不再直接表現為國家的政治製度。封建社會的政治權力分配,從表麵上看是由皇帝所任命的各級官吏來掌握的,但其精神和主旨仍是宗法性質的。因為在人們的觀念中皇帝仍然是天下的“大宗”,地位仍相當於父係大家長,即使他的輩分在本家族中不是最高的,但大家也必須以家長之禮對待他,所以漢獻帝認劉備為皇叔,並不意味著劉備可以高居漢獻帝之上,他見了漢獻帝一樣得下跪,一樣得畢恭畢敬;而溥儀被慈禧選中作了皇帝,他的親生父親醇親王載灃也必須向他下跪,就是這個道理。
在封建社會,皇權對於本家族和全國臣民來說都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是全國臣民的“大家長”、“大族長”,各級官吏和普通百姓都必須像對待自己父親那樣尊敬他,而不管他是個繈褓中的嬰兒,還是七八十歲的老爺子。同時,皇帝所任命的各級官長乃是民眾的“父母官”,平民百姓亦不得犯上。所以,在整個封建時代國家政治結構始終具有家族結構的印記。
二、家族製度長盛不衰
與政治上“家天下”的長期延續相適應,中國古代的家族製度也長盛不衰。
受宗法製的影響,中國傳統社會的基石始終是一個個以血緣紐帶維係在一起的家庭。在古代中國,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家族製度非常穩固,它絕不會因為朝代的更替而發生動搖。朝代可以隨著政治的波動而更替,但是家族不會破裂。有些家族可能會隨著戰亂而分散各地,形成若幹個分支,但仍然是舊有的家族模式。
中國古代家族製度發展的曆史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即西周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到唐朝中期、宋代到明清時期。在第一個階段的西周時期,家族製度與宗法製度是合而為一的,家族權力的分配就是政治權力的分配,因而“家國同構”。
第二個階段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到唐朝中期,是家族製度的極盛階段。這個時期,由於戰亂頻繁等原因,豪強地主勢力膨脹發展起來,在地主階級的上層形成了一個世族地主階層。世族地主以家族為單位,世世代代把持著高官厚爵,並從中央到地方形成很大的勢力。為了顯示與眾不同,保證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防止下層“寒門”地主混入,此時的世家大族都十分重視家譜和族譜的編寫,並形成“譜牒”之學。隻有世代出高官的豪門大姓才能編入譜牒。這個時期的世家大族已不是單純的血緣宗族體,其中有不少異姓者。這些異姓者主要是依附農民,他們與世家大族沒有血緣關係,但為了生存不得不求助世家大族的保護,從而被納入到世家大族的血緣宗族之中。這樣,世族地主、族中的同姓平民及異姓農民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個大家族,人數少則幾百,多則成千上萬。為了在戰亂中保護自己的宗族和為自己耕種土地的農民,世族地主還修築了一個個塢堡(亦稱塢壁),建立了私人武裝,有些甚至還製定了自己的法律。世族地主集團在中國曆史上活躍了近1000年,到唐末黃巢起義時遭到極大的打擊,此後這個階層徹底消亡。
第三個階段宋代到明清時期,家族製度逐漸推行於庶民之家,宗族組織成為封建社會的基層社會組織。由門第等級家族製度向庶民型家族製度的過渡是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到兩宋時期基本完成。在這個過程中,理學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理學家們首先從家庭倫常著手,提倡孝道,講求家庭和睦,以使家族製度中的孝、睦內涵更加濃厚,然後又把它引向政治。在此之前,雖然人們也講求孝道與家庭和睦,但由於受門第等級觀念的製約,人們更加注意的是門第出身和血緣血統,因此倫常孝悌關係被衝淡了。宋代以後,門第等級關係被突破,這樣使得人們將注意力重新放到倫常孝悌關係上,並通過它來達到政治目的。在理學家們的努力下,再加上封建統治者政策上的調整,到明清時期家族製度已經深入庶民之家,其最突出的表現是庶民祠廟的普遍建立。
本來,在此之前庶民是不準建立祠廟的,從西周到宋代都是如此。明朝前期也規定,品官從一品到九品可以立一廟,內奉高祖、曾祖、祖父和禰(已經死去的父親在宗廟中的立主之稱),庶民不許立廟,隻可在寢室中立牌祭祖,而且隻允許祭祀三代以內的祖先,即曾祖、祖父、禰。到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政府才正式下令允許天下人建立家廟,而且允許臣民在冬至之日祭祀始祖,這樣就打破了庶民不得建置宗祠和追祭列祖列宗的限製,強化了家族製度的基礎,並引起庶民之家修譜的高潮,目前保存下來的這個時期的族譜有3萬多種。在修譜的同時還製定了族規家約。從這些族規家約中可以看出,家族製度的政治屬性較之以前要濃厚多了。
在宋代,官僚士大夫們對於家族製度雖然也重視它在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方麵的政治作用,但主要還是以維護子孫的生存、延續祖宗的血脈為宗旨;以維護家族的孝、睦,求得宗族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為目的,因而這時的家族集團主要還是一個血緣共同體,政治色彩稍淡。但是,到了明清之時,各家族的族規中除了繼續提倡孝敬尊長、和睦族裏這些維護宗族內部倫常關係的規範外,還明令族眾遵守封建法規,完納國家賦稅。這樣,家族集團不僅是一個血緣共同體,而且還具備了政治共同體的屬性。家族製度性質的這種變化更有利於封建統治,並且成為封建統治的社會基石。
封建家族製度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梁啟超曾說:“吾中國社會之組織,以家族為單位,不以個人為單位,所謂家齊而後國治是也。周代之宗法之製,在今日其形式雖廢,其精神猶存也。”聞一多也說:“封建社會的秩序是那家族中父權式的以上臨下的強製性的秩序。”民國以後雖然完整的家族製度不再存在,但其遺跡還在,至今還能有所見聞。
三、等級觀念嚴重 等級製度森嚴
前麵已述,宗法製本身就是一種等級製度,其本質就是通過血緣關係的親疏來區別家族成員地位的尊卑,其目的是為了維護父係大家長對整個家族的絕對統治。把這種製度推廣到社會政治中,必然形成森嚴的等級製度,造成人們嚴重的等級觀念。比如,西周時期,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和庶民之間的關係是極其明確的,嚴禁僭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要遭到懲罰。在法律上,“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原則的實施更將貴族和庶民之間的關係清晰地劃分出來。
“禮不下庶人”指禮的製作不是為了平民庶人,平民庶人不得享受禮。但實際上,周禮在要求各級貴族之間必須嚴格按照禮製的規定來行事的同時,也對庶民的日常生活做出了許多限製,比如送禮隻能送家鴨等。“刑不上大夫”指在一般情況下貴族犯罪不受處罰,即使必須受處罰,也須得到優待,如貴族犯罪不親自出庭受審,貴族不公開行刑,貴族不陳屍鬧市,貴族沒有肉刑,貴族沒有宮刑,貴族不受沒為奴隸的處罰等。
到封建時代,受宗法製度影響的等級觀念、等級製度不僅依然存在,而且許多內容還被以成文法的形式固定下來。如戰國魏國李悝製作的中國封建時代第一部法典 《法經》 中明文規定:“大夫之家有侯物,自一以上者族”等。後世封建法律中維護等級製的內容更是隨處可見,如“八議”規定親、故、賢、能、功、貴、勤、賓等8類貴族犯罪,各級官吏不許判罪,必須交給皇帝裁決,一般是進行減罪或無罪處理;“官當”則規定各級官員犯罪可以用官階抵罪,等等。這些內容都繼續貫徹了“刑不上大夫”的原則。
與西周時期一樣,生活在封建宗法結構中的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始終都受到等級身份的限製,如婚姻、起居、衣著、仕途、死後的殯葬禮儀等,都毫無例外地受到宗法製的束縛。《紅樓夢》 第十三回中賈蓉的老婆秦可卿死,而賈蓉沒有功名,於是其父賈珍花1000兩銀子,給他買了一個五品的“防護內廷禦前侍衛龍禁尉”的官銜,這樣秦可卿就可以按照“宜人”(明清時期封贈五品官的母親、妻子)的規格下葬了。在 《我的前半生》 中,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寫道,小的時候一次他與親弟弟溥傑玩耍時,忽然發現溥傑身上衣服的顏色與自己的正黃色很接近,於是厲聲斥責他怎敢穿隻有皇帝才能穿的顏色,把溥傑嚇了個半死。
嚴重的等級觀念,森嚴的等級製度,最終使古代中國失去活動,一蹶不振。
四、血緣親緣關係發達 人際關係複雜
由於宗法製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來劃分尊卑貴賤的,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重視每個人的血緣身份。這從中國人的親屬稱謂堪稱世界第一、中國人的輩分劃分最為清楚就可以看出來。
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說,從他出生到死一般處在這樣一個關係網中。
上有:
直係長輩: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多妻製下還有好幾個媽)等。
旁係長輩:伯父、伯母、叔叔、嬸嬸、姑姑、姑父等。
母家長輩:姥爺、姥姥、舅舅、舅媽、姨媽、姨父等。中有:
兄弟、姐妹、嫂子、弟妹、姐夫、妹夫等。
堂兄弟、堂姐妹、堂嫂子、堂弟妹、堂姐夫、堂妹夫等。
表兄弟、表姐妹、表嫂子、表弟妹、表姐夫、表妹夫等。
下有:
兒子、兒媳婦、女兒、女婿。
侄子、侄子媳婦、侄女、侄女婿。
外甥、外甥媳婦、外甥女、外甥女婿。
孫子、孫子媳婦、孫女、孫女婿。
另外,男的結婚上有嶽父、嶽母等;中有大小舅子、大小姨子等;下有妻侄、妻甥等。女的結婚上有公公、婆婆(古稱公婆為舅姑)等;中有大伯、小叔子、大小姑子等;下有夫侄、夫甥等。
在傳統社會中,中國人的親屬關係錯綜繁亂,複雜無比,讓今天的獨生子們幾乎難以分別,以至於有些人讀 《紅樓夢》 都十分吃力。而一些外國人對親屬關係的稱謂較之中國人來說要簡單多了,比如“uncle”一詞是英語中一個很籠統的稱謂,伯父、叔父、舅舅、姑父、姨父等都用它來代指。甚至許多美國人根本不用輩分稱呼,而是直呼其名,管他是老爸還是老太爺,一律威廉、湯姆、史密斯地叫,沒人覺得有什麽不妥。但是,在中國,這是絕對行不通的。中國人必須用不同的稱謂來識別一個人的血緣身份,以確定其與自己的親疏關係。比如,伯父、叔父是本家親屬,最親;舅舅是母親的兄弟,男尊女卑,關係稍遠些;姑父、姨父更遠些,因為“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他們雖娶了本家族的女兒,但與本族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中國文化強調親緣關係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識別親屬之間地位的尊卑親疏,更重要的是要把具有共同血緣的人納入同一個宗法家族的共同體之中。在這個共同體之中,人們具有基本一致的經濟利益和政治需要。皇帝利用它可以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各級官吏利用它可以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平民百姓利用它可以維持生計(靠家族的力量來謀生)和保護本家族成員,等等。所以,我們隻聽到中國人說“血濃於水”,而沒聽過美國人、英國人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中國的血親關係不僅把所有具有共同血親的人都凝聚在一起,而且還通過其他關係壯大家族的勢力,比如姻親、同事、同學、朋友、師生、同鄉、上下級關係,等等。所以,在傳統社會中,中國人往往是關係套關係,感情浸感情,層層纏繞,理不清,剪不斷,大家都被一張龐大的關係網籠罩著,任何人要想辦成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得通過這張網,如果不在這張關係網之內,則事情很難辦成。
五、強調倫常 提倡忠孝
既然宗法製是按照尊卑長幼關係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倫理體製,因此它很自然地要求在宗法體製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倫常道德要求,其中最基本的道德關係就是“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綱,是提網的總繩。為綱,是居於主要或支配地位的意思。“三綱”非常明確地表明了宗法製度之下尊卑長幼的倫常關係。
關於“孝”,前麵已經提到,它是保障宗法製度下父係家長絕對權威的根本道德要求。中國有句古語“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從中可以看出“孝”在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的地位。在傳統社會中,一個人如果不孝,無論他做了多少好事也全都白費。孝道,不僅在中國傳統家庭中居於主要地位,而且在社會上,在政治上,乃至在整個中國文化傳統中都居於主要地位。打一個比方來說,如果把中國文化當成一堵牆的話,孝不僅是這堵牆的地基部分,而且還是這堵牆的最主要部分,抽出了孝,中國文化這堵牆就完全崩塌,喪失體係了。
在封建社會中,統治者之所以拚命宣揚孝道,除了遵從古老的傳統外,最主要的意義體現在社會政治層麵上,即為“忠君”服務,要求全國臣民忠於皇帝。因為一個人隻有“孝”於家庭,才能“忠”於由千千萬萬個宗法製家庭組成的國家,才能忠於這個國家的大家長皇帝,所謂“忠臣必出孝子之門”。而忠於國家,忠於皇帝,不僅符合封建倫理道德的最高標準,可以在社會上立足,而且還可以流芳百世。所以,如果包公斬了皇帝,他就決不會成為千古頌揚的清官;如果嶽飛反對宋高宗,他也一樣不會成為千古傳頌的民族英雄。
關於孝的功能,《孝經》 中說得很明白,即“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此可見“忠君”是“孝父”的延伸。在這種延伸中,孝道不僅是道德標準,而且還具有維護皇權的政治功能。《孝經》 還有更加具體的說法,即“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指弟弟無條件聽從哥哥),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成名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由孝到忠,家與國相通,君與父相代,從而造就了古代中國長期的以“忠孝”治天下的傳統。
公元前771年,由於周幽王姬宮涅加重剝削,又逢地震與旱災,再加上對外戰爭的失敗,人民流離失所,統治岌岌可危。但幽王與當年的商紂王一樣,不為所動,終日與寵妃褒姒淫樂,除了“烽火戲諸侯”外,還竟然廢掉王後申後和太子姬宜臼,立褒姒為後,違背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宗法製原則,搞得眾叛親離。申後的父親、太子的姥爺申侯一怒之下,聯合曾國和犬戎等進攻西周。周軍大敗,幽王被殺於驪山下,西周滅亡。親屬相攻表明宗法製下的血緣紐帶已經疏鬆,血親政治的覆亡指日可待。
§§第五章 中國文化的輝煌時代——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止,共550年的時間,是中國社會的大變革時代。這個時期,在社會形態上,中國社會從奴隸製時代向封建製時代轉變,並且初步確立起封建製度;在政治上,各諸侯國通過順應曆史潮流發展的變法活動,紛紛建立起專製政權,實行集權統治;在軍事上,各諸侯國間通過規模越來越大的戰爭實行國土兼並,並在腥風血雨中逐步走向統一;在經濟上,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經濟繁榮,人口增殖;在思想上,以儒、道、法、墨為主的各種學術理論得以創立並得到初步發展,形成中國古代曆史上僅見的“百家爭鳴”現象。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中國文化進入到一個以前一千多年未有、後世兩千年未見的輝煌時代。同時,中國文化在前一時期西周“人本”文化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化、更加關注人本身及人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