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銳遲遲不表態,陳恒有些急了,戒煙多年的他,竟然自顧點了一顆,吞雲吐霧間,看了眼張銳,說道,“怎麽?我的話,沒聽明白?”
顯然,陳恒有些看不慣張銳這副淡定的樣子,明明已經占有了自己的女兒,頭一次登門,卻絲毫沒有表現出對巧曼好的決心和態度,這算怎麽回事?難道拿幾瓶破茅台就算表達了?開什麽國際玩笑。
是的,到了陳恒這個級別,什麽好東西沒見過?所有物質方麵的東西,於他而言,都是擺設,唯獨自己的寶貝女兒才是最值得傾盡心血的,如若巧曼找一個值得托付的好男人,自己也就放心了,但如果對方不那麽靠譜,找巧曼是圖別的,那自己是絕對不能同意的。
所以,在張銳態度這方麵,陳恒是特別重視的,倘若表現不出對巧曼好一輩子的決心,那他是絕對不容許兩人相處的,哪怕是嚐試都不行。
張銳有些楞,沒想到,風度如此風雅的陳恒會板著臉,追問這樣的問題。
想了一下,張銳笑道,“明白,明白,陳叔的意思我自然懂,隻是......”
“隻是什麽?”
陳恒著急問道。
張銳想坦白事實,自己跟巧曼還沒到談情說愛的份,倆人目前為止隻能說是好朋友,外加一點曖昧罷了,最重要的是,張銳現在的心思基本已經從女人身上移開了,雖然他嘴上不承認,但跟夏雨正經的在一起,已經是蓋棺定論了,等到孩子一出生,那一切都將蓋戳,任誰都無法改變。
張銳也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他懂得,一個男人把女兒搞大肚子後,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懂的,有了孩子後,作為父親,對家庭的責任,這些都是無法推卸,也是中華民族多少年來延續的傳統,作為一個正常的男人,張銳欣賞巧曼的性格,但兩人到現在來看,基本是沒希望的。
用一句特俗的話概括,我們有緣無份。
“隻是,我現在還年輕,還不能去顧及那些。”
張銳把自己的拒絕用很委婉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他不年輕了,已經三十歲了,真正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你今年多大?”
陳恒有些不解,著急問道。
“爸,你幹嘛呢?查戶口啊。聊點別的不行嗎?”
巧曼見狀,忙走到餐桌前赤道。
陳恒看著麵頰有些紅潤的巧曼,突然就笑了,他知道女兒在這方麵臉皮薄,不好意思當麵這麽對囉敲鼓的詢問,但可以看出,女兒確實是很喜歡張銳的,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爭取這份自比可以延續一生的愛。
血濃於水,當爸的怎麽會不明白女兒的心思。
“張銳,寫字樓那邊怎麽樣?手續弄完這段時間,租的還可以嗎?我偶爾會在市區主街的兩側路燈柱上看到你們的招租廣告牌,做的蠻好,挺有吸引力,路過那的時候,看到停車場上的車也不少了。”
陳恒這麽多年,閱人無數,手底下跟過他的司機和秘書以及親手提拔的年輕幹部怎麽說也得幾十人了,在看人這方麵,陳恒自比很有經驗,張銳這孩子,一看就是很有事業心、有能力、有魄力的人,從一些側麵的反響來看,寫字樓搞的很好。
“嗯,算是比較火爆吧。現在的入住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隨著渤海銀行的入駐,我相信還會租的更好。”
張銳自信的說道,“估計明年五一的時候,就差不多達到百分之九十五,那時候,鴻雲大廈就算真正形成自己的形象標杆了,相信在渤海市區也會有不小的震動。當然,這一切,都源於陳叔對我們的幫助,如果沒有你,就沒有這一切的成績,說到底,還是要萬分感激。”
“哪裏,哪裏,你能做到這份上,完全是你的努力和能力。”
陳恒滿意的點點頭,又道,“我聽說你現在在西五區李家莊還是班子委員,對吧?”
“嗯,上次選舉剛剛競選上的,現在分管基建這一塊,主要是跟江浙開發商在建設我們村居改造項目上一些問題的溝通。”
張銳如是說道。
“噢噢,你們村下一步了不得,市裏的規劃已經出來了,明年將會在西五區李家莊地塊建造全市最大的物流基地,同時也是環渤海最大,吞吐量在整個江南省都將排到前五。這於我們三麵環海的渤海而言是具有一定曆史意義的,過去,我們一直是海運,河運,但時至今日,汽運,鐵運,才是最主流的,所以我們要想真正達到二線城市標準,就得先從商務流通這一塊上下功夫,把周邊城市的幾個小物流點全部兼並,用不了多久,渤海市在周邊地市商業流通上無論是名氣還是重要性都將大幅提升,逐步轉變世人對渤海評價的“隻是一座沒有商業,隻有石油的工業城市”的觀念,到時候,渤海市就真正會成為江南省的最重要地市之一。”
陳恒說到此,自己都有些激動了,作為一個老渤海人,他也希望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鄉可以有長足的發展,渤海靠石油起步,積蓄了幾十年的能量,終於要在這一刻點燃了,希望它可以借此騰飛,鷹擊長空。
“竟然有這麽大的動作,大家都在傳西五區明年有大改變,沒想到竟是這個。物流基地建好後,整個西五區都將繁忙起來,這無形之中帶動的將是整個商業鏈。”
張銳也有些激動,追問道,“就建在我們地塊上?哪個位置啊?”
“應該就是挨著大路邊上的那塊閑置地,那麽好的位置,自然不能浪費,你們這次村居改造沒利用到,市裏決定幫你們打造起來,據說地皮補償這一塊不會低。”
陳恒繼續說道,“其實,這麽考慮是對的,渤海論港口能力不如北海,永遠都不會超過它,因為北海挨著的是大海,我們卻是內陸海,說難聽點就是大河大江,跟真正的大海港口差的不是一點,稍微大一點的吞吐船隻就運行不了,這樣的致命弊端,各屆市委領導老早就看到了,隻是沒有人有決心去改變。而走陸地運輸的話,將會有很大生機,說實話,單看這個方麵,苟勝軍就是個很有魄力的市長,頂住高博的一再阻攔,硬是去省裏把項目給批下來了,他的壓力也很大,但是想要做出成績,就得這樣,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