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效益問題是投資的核心環節,也是投資活動的最終目的。不斷提高投資效益,是不同投資主體和投資管理機構的共同目標。為此,本章我們首先分析投資效益的含義,界定製造業投資效益的評價指標體係;然後分析製造業投資效益的情況,並通過定量研究分析來研究製造業投資效益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對策建議。
一、投資效益的含義
固定資產的投資效益是指固定資產投資所取得的有效成果與所消耗或占用的投資額之間的比率,也就是固定資產投資活動所得與所費、產出與投入的比例關係。這裏所說的投入,從實物形態看,包括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消耗、投入;從價值形態看,則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資金消耗、投入。而所說的產出,可以是形成的建設成果,如竣工投產的項目、生產能力或者工程效益等;也可以是產出的最終成果,如產品產量、利潤、增加值等。投資既然是為了獲取效益,就要關心如何用最少的勞動占用和勞動消耗,以取得更多的有用成果。“投資效益即投資活動的經濟效益。投資效益是指投資活動所取得的成果與所占用或消耗的投資之間的對比關係。”可見,投資效益也稱為投資效果,指投資和所得的比較情況,這是從經濟角度進行的分析。實際上,在具體考察投資效益時,采取分層次的方法比較科學。比如,按照分階段考察,可以有建設階段的投資效益和使用階段的投資效益;按照分層次考察,又有宏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按照分類考察,有投資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按照比較考察,又可分為橫向投資效益和縱向投資效益。
鑒於投資活動的複雜性和綜合性,以及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差異和投資目標的差異性,科學地評價投資效益有相當大的難度。從經濟角度進行理解固然無可厚非,但是畢竟不能全麵涵蓋投資效益中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衡量產業投資效益方麵,需要綜合考慮經濟效益、科技效益、社會效益和資源環境效益。為實現我們研究製造業投資的目的,在我們的論述中,所涉及的投資效益是從宏觀經濟層麵來衡量投資活動的成果,不包括從具體的投資項目評估角度進行比較分析的投資效益指標。
二、製造業投資效益的評價指標體係
評價投資效益,一般有宏觀經濟效益體係和微觀經濟效益體係兩大類。根據不同的劃分角度,也有項目投資效益、投資結構效益、投資規模效益、投資生態經濟效益和投資社會效益。關於如何衡量投資效益,尤其是宏觀投資效益,國內外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也有一些錯誤的認識。2006年的《中國投資報告》,係統地綜述了我國宏觀投資效益研究的相關觀點,並著重指出了一些流行的看似正確的錯誤指標,相關的投資效益指標情況。
2006年的《中國投資報告》主要利用邊際資本—產出比例(ICOR)進行了投資效益的定量分析,並且進行了國際比較研究。利用這個指標進行宏觀投資效益(效率)研究,最近幾年的學術論文和專著中經常出現。《中國固定資產投資效益研究——理論、實證、案例》利用中國的統計資料,對投資效益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實證研究,采用的指標體係。
Martin Neil Baily,Eric Zitzewitz,Barry Bosworth,Larry E Westphal(1998)通過產業數據分析,認為韓國經濟發展速度高的根源在於資本積累,1970~1995年經濟增長的77%來源於要素投入,但是全要素生產率(TFP)比較低。很多部門的資本密集程度高於美國,但是其TFP僅有美國同樣產業的一半左右。可見,韓國經濟的高速度是過度投資的結果。韓國的資本—勞動力比率僅有美國的34%,但是57%左右在製造業部門,在製造業部門的資本密集程度已經超過美國的情況下,其TFP僅有美國的50%左右。可見,股權投資的低回報是很自然的。銀行貸款的道德風險隻部分解釋了過度投資問題,但是很多股權投資的效益也很差。製造業的案例研究發現,汽車業、食品製造業、半導體行業和鋼鐵行業中資本密集程度和美國接近,但是投資結果的生產率並不高。原鵬飛和何楓(2005)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技術,從產業層麵詳細研究了我國製造業1996~2003年期間各行業生產效率的水平及其變遷情況。結果顯示,所考察期間的技術進步是我國製造業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主要動力。說明製造業增長的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在提高產業經濟運行的效率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沈能(2006)用基於非參數的Malmquist指數方法,研究了1985~2003年中國製造業TFP及其構成的時序成長和空間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該期間中國製造業TFP年均增長主要得益於技術進步水平的提高,而效率變化反而產生負麵影響。同時分別采用橫截麵以及時間序列方法對中國地區之間製造業TFP的差異也進行了檢驗。結果表明,東、中和西部地區製造業TFP以及技術進步增長率差距呈發散趨勢,地區TFP差距持續擴大很大部分可以由地區技術進步程度的差異解釋。在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課題組(2006)的研究中,采用EVA作為投資效率的指標,利用該指標研究了北京市製造業的投資效率,認為我國以及北京市的製造業投資是有效率的。他們認為,經濟增加值(EVA)是稅後經營業利潤減去資本成本,較好地衡量了企業新創造的財富價值,符合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是衡量投資效益的理想指標。數據回歸結果表明,北京的製造業投資效率高於全國水平,還應加大現代製造業的投資力度。但是,該指標僅是從資本機會成本角度研究投資效率,沒有考慮資源的消耗、環境汙染等其他因素。投資增長可以帶來價值創造,但是經濟增長依然粗放。
製造業投資作為中觀層麵的投資活動,兼有宏觀和微觀的投資特征,既需要考慮在全社會層麵上的資源配置的問題,還需要考慮項目投資層麵的具體回報問題。在總量層麵進行分析時,結合製造業投資的結構問題,進行相關的投資效益分析。限於我們研究製造業投資的視角和文章篇幅限製,我們舍棄製造業投資的社會效益分析和生態效益分析,目的是強調我們論述的主題。關於環境保護和製造業關係,將從影響製造業投資的角度,在後續章節中論述。因此,在相關學者的研究基礎上,我們從成本和收益方麵同時入手進行分析,定量研究製造業投資效益。作為投資成本,建設周期和建設的造價能反映投資成本的大小,建設周期時間長、造價高的投資,成本肯定相對較高,反之就低;作為反映投資結果的重要指標,投資利潤率以及邊際資本產出比,是能較好反映製造業投資生產能力的指標。另外,投資項目規模大小,也是反映投資經濟性好壞的重要標誌之一。除了總量指標以外,還考慮結構性指標,以衡量製造業投資的結構效益。總之,用指標體係來反映製造業投資效益,可能比較全麵,也比較貼近投資活動的現實情況,因為很難通過個別萬能的通用指標來反映複雜的投資活動成果。
綜上所述,我們將通過下列指標衡量製造業投資效益:邊際資本產出率ICOR=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製造業增加值的增量,製造業增加值的增加不僅要靠增加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而且還要靠流動資產投資、勞動生產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原有生產設備的充分利用等,因而它隻能從總體上近似地說明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益。同時,由於投資活動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所以當年的投資不一定能夠在當年就產生或完全產生效益,投資效益可能會滯後;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新增固定資產價值/投資完成額,固定資產建成投產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全部建成投產項目個數與同期施工項目個數的比率。ICOR的含義基本上是從增加產出的角度來衡量投資結果,而建成投產率基本上是從建設速度角度來衡量投資結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上述指標可以說明製造業投資發展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