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現階段中國製造業投資為研究對象,從製造業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角度,詳細分析了中國製造業投資的規模、結構和效益以及相關影響因素。包括導論在內全書共分為九個部分:
導論簡明地闡述了本書的意義和背景,以及研究的範圍和框架、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問題,介紹研究的創新點,並回顧國內外的研究進展。
第一章在分析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通過係統回顧不同時期的經濟增長理論,論述製造業投資和經濟增長的理論基礎,闡明製造業投資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意義。
第二章分析我國製造業投資的發展狀況,從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入手,闡述加強製造業發展對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作用,說明我國繼續加強製造業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第三章從投資規模的角度,利用投資的乘數原理,通過計量模型分析和檢驗,說明製造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以及製造業投資對不同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強調了維持一定數量的製造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必要性。
第四章從投資結構的角度,分析我國製造業投資的行業構成情況,重點分析了製造業的基本建設投資和更新改造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說明在製造業投資中應該加強更新改造投資的力度,通過更新改造投資不僅可以優化存量結構,還能夠為提升製造業整體技術水平創造物質基礎。
第五章從製造業投資效益的角度,實證研究中國製造業投資效益的情況;闡述了在製造業的投資總量穩步增長的情況下,改革開放以來製造業投資效益起伏變化雖然較大,但是最近幾年總體上並沒有惡化,不同行業間的投資效益有較大差別,技改投資效益較好。
第六章研究不同的融資渠道對製造業投資的影響,在中國現有的金融市場環境條件下,製造業投資的資金來源中企業自籌的比重在不斷加大,尤其是通過證券市場募集投資資金已經成為製造業投資的重要來源,渠道變化引導製造業投資不斷提高效益。
第七章研究自主創新對製造業投資的影響,如何解決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投入不夠的問題,是製造業投資中的重要抉擇,通過對製造業核心技術研發尤其是高新技術設備的投資,對提高製造業投資效益和結構優化有重要意義。
第八章闡述影響製造業投資的經濟政策因素,從影響製造業投資的宏觀經濟政策中,選擇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等作為研究對象,就如何通過相關的政策選擇來推動和促進製造業投資,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本書的主要創新點有:①以製造業投資為切入點,利用統計資料,采用阿爾蒙滯後分布模型,定量研究了中國製造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以及在不同經濟區域的經濟增長中的貢獻。②在製造業投資結構的分析中,不同行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同,尤其是技改投資和基本建設投資中,技改投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較大。③製造業投資效益不穩定,但是最近幾年的效益在好轉,技術改造投資效益好於基建投資效益,不同行業的投資效益差別很大,重化特征的製造業投資規模在加大,投資效益也在好轉。為了充分利用20世紀前20年的戰略機遇期,隻有維持一定規模的製造業投資,不斷提高製造業的投資效率,通過優化投資結構來提升製造業的產業素質,中國才能夠逐步由製造大國轉變為製造強國,才能夠推動國民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本書的不足之處在於沒有詳細研究製造業投資和第三產業的關係,以及沒有詳細比較國內外的製造業投資情況,對於製造業投資的製度建設和投資體製問題也沒有展開闡述。
序
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製造業的基礎性地位是無可替代的。一方麵,製造業提供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絕大多數消費品;另一方麵,製造業也提供了生產經營活動所需要的勞動工具和生產資料。縱觀世界上的經濟發達國家,雖然各自的發展路徑和曆史條件不同,但是絕大多數國家都有一個製造業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時期。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製造業不僅是高技術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它們不斷強化國際競爭力的基本保障。因此,著名經濟學家卡爾多將製造業稱做國民經濟的“發動機”。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獲得了快速發展,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製造業功不可沒。在當前中國經濟向國際化、市場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形勢下,製造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並存。中國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和正逐漸向縱深拓展的國際市場,都為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雖然中國的製造業總量已經達到相當規模並向製造業大國邁進,但是,高科技、信息化、數字化的生產方式和社會需求已從根本上更新了對製造業的傳統認識和定位,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和國內市場用戶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下,中國的製造業還存在核心技術水平偏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以及生產的社會成本較高等問題。
在建設和諧社會和倡導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下,國家提出了要走新型工業化之路。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正迫切地需要從粗放型轉變到集約型,需要提升產業素質、注重節能降耗、重視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而要實現這些目標,都需要製造業的支持,需要製造業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提供符合國內外標準的生產設備和各種產品。為此,必須要重視製造業的發展,加快對其改造並進行結構調整。
製造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必須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一定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並通過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技術的升級,提升製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同時,要利用增量投資帶動和優化存量資產,達到改善製造業傳統產業和建設高新技術製造業的雙重目的。
在我國經濟轉型時期,研究製造業的投資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張奇博士在攻讀博士期間,調查收集了大量國內外製造業發展的資料,深入研究了中國製造業投資方麵的問題;其博士論文從製造業投資和經濟增長的角度詳細分析了中國製造業的投資規模、投資結構、投資效益以及相關影響因素,運用相關統計資料和計量經濟模型,得到了一些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結論。
本書是張奇博士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作為他的導師,很高興看到他的博士論文能夠出版。希望他的這本書能對我國製造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並祝他在學術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張漢亞
2007年8月4日寫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