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是一闋江南月夜暢想曲。
我多次觀看江海的月現月隱,雲烘霧托,含蓄而深沉;塞外明月,莽莽蒼蒼,一覽無遺,“鐵馬夜嘶千裏月”,道出了它的雄渾和寥廓;“開門半山月,立馬一庭霜”,描寫的是北方山間明月,好像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邊。而江南的月色,皎潔、朦朧,別有一番夢幻美。它的清輝,透過山水岡溪、樓閣庭院、荻港蘆灘、小橋村舍,以重重疊疊撲朔迷離的幻影,勾起人們的心潮漣漪。阿炳的《二泉映月》,反映的正是多重感受的江南月。
在阿炳的這首樂曲中,人們想起當時荒蕪破敗的惠山寺,如水月華灑落在南北朝、唐、宋、明、清曆代建造的山門、頹殿、古木、蓮池之間,既顯得凋零,又使人想到它昔日的輝煌。“曲棟接遊禽,危棟淩層空”的雲起樓,是清康熙年間建造的懸空長廊,從這個製高點極目遠眺,惠山如青龍盤旋,太湖澄碧萬頃,正如宋代詩人楊萬裏所寫:
惠山分明龍樣活,玉脊瓊腰百千折。
錫山泉止吐一珠,簸弄太湖波底月。
半輪暈月,一角山影,投向二泉池,紅色的魚在輕煙籠罩碎月晃動的山樹花石、軒廊台榭的水影中遊弋,山巒夜霧的烘托,仿佛是“高處不勝寒”的“瓊樓玉宇”。
此情此景,很自然地使人聯想到宇宙的無窮,造化的莫測,人生的變幻。阿炳從青年時代就開始醞釀《二泉映月》,生活的日益潦倒使他飽經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閱曆豐富了《二泉映月》的內涵,加深了作品意境的深度,使一闋吟詠良辰美景、風花雪月的樂曲,成為感歎生活的歌唱。這是一位飽經滄桑的孤寂老人在月光下的抒懷和傾訴,曲調蒼涼而柔和,節奏舒緩而跌宕,生活的煎熬、世情的淺薄、人世的不公,都化為似乎看透一切的心平氣和的旋律。壓抑中不失激情,孤寂中傳遞溫馨,蕩氣回腸,繞梁三匝,真正達到“哀而不怨”、“憂而不困”、“複而不厭”,這正是中國傳統音樂的高境界。如果用現代語言來評價,正如美籍學者沈星揚所說,“阿炳的音樂是人與宇宙的對話”。阿炳的音樂創作,靠生活積澱,靠心靈感受,更靠華夏民族傳統音樂的滋潤和哺養。
江南是一片適宜音樂滋生和繁榮的“沃土”,溫和而濕潤的空氣中,仿佛飄遊著柔和的音符,“陽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就是蘊涵著美的音樂旋律。在明清兩代,江南就出現專門從事民族器樂演奏的社團,昆曲和江南絲竹從這裏走向全國。從小鎮古舊的牆門裏,從水鄉農村的茅舍中,走出了一位位聲震樂壇的音樂家,如江陰劉天華、杭州李叔同(弘一法師)、川沙黃自、常州趙元任等。瞎子阿炳,以其在音樂多方麵的深厚造詣,帶著嚴酷生活留給他身心的累累傷痕,拉著自製的二胡,步履艱難地投入這個行列,以他獨特的格調當之無愧地走進神聖的音樂殿堂。
阿炳和江南絲竹的淵源深遠,江南絲竹合奏的樂曲,大都是柔婉秀麗的抒情樂曲和活潑輕快的民間小調。阿炳出身於道家,舊時祭祀典禮,如祭天地、祭孔、祭祖廟、出廟會、做道場等,也都用道教音樂,而絲竹樂是道教音樂的主體,所以吹笛子和拉二胡就成為兒時阿炳的“強項”。加上阿炳不是修身養性的道家“全真”,他生活在民間底層,又能從灘簧、吹打、道情等民間音樂藝術中汲取養分,因而他克服了道教音樂的單一、刻板和拘謹,顯示了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演奏技巧也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如今阿炳的作品已經蜚聲海內外,《二泉映月》被衛星帶到太空播放。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音樂家的故事,出現在影視、戲劇、評話中。在他的故鄉錫山區東亭鎮,人們建造起“華彥鈞紀念館”,引起眾多國內外遊人的興趣。但是這些畢竟距離阿炳逝世已近半個世紀,阿炳生前並沒有看到自己創作樂曲的廣泛傳播。
五十多年前,阿炳夢寐以求的,隻是取得一飽。即使在滴水成冰的嚴冬,他隻有一件補了又補的單長衫;他的老伴每天要到崇安寺去撿人家買菜時剩下的爛菜皮。他一生從事音樂,但臨終前家裏找不到一件樂器。生活的艱難,已到了凍餒而死的絕境,然而在他創作的樂曲中,卻很少找到淒慘、悲切和怨憤,他總是在娓娓傾訴,傾訴歡樂、憂患、坎坷,傾訴對生活的熱愛和悲天憫人的情懷,傾訴祥和與諒解,仿佛飽含著熱淚,仍朝著人們深情地微笑。這恐怕是不少滿腹經綸、學貫中西的藝術家們很難做到的,但從阿炳的作品中,我們卻找到了完善的藝術人品。
有些材料在介紹阿炳音樂成就的同時,總要帶著一點遺憾的口吻,拖上一個“尾巴”:“年輕時縱情聲色,染上吸食鴉片”、“廟產賣光後變賣法器”、“不過這一切都是瑕不掩瑜”。我總覺得這不像是對一個音樂家的評價。
我幼年曾到過瞎子阿炳當道士的崇安寺雷尊殿,三間破舊平屋,一個小天井,屋內供三清神像,還有一尊不大的雷神泥塑。屋角有一口燒飯的行灶,天井裏幾竿修竹,一堆碎磚,遠不及蘇州玄妙觀小小一角。寺觀由他和他的堂哥華秉鈞輪流掌管。如此巴掌大的寺廟,有多少“香火”,有多少“廟產”和“法器”可供他“縱情聲色”?令人惘然。
倒是日本音樂家小澤征爾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奏《二泉映月》,我們是應該跪著聽的。”語意雖帶有誇張,但掂出了這位來自民間的“音樂奇才”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