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沿著一條引向綠蔭深處的碎石路,山路愈走愈深,林木愈走愈密,景色愈發清幽,古木參天,修竹似海,在合圍老樹和茂竹修篁的夾峙中,一道清流順著崎嶇的山澗淙淙而下,仿佛一條盤旋飛舞的白龍。這就是常熟破山的“破龍澗”,山澗往下,是千年古刹興福寺。

  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年)興建的興福寺(又名破山寺),是南朝遺留的寺院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唐代詩人常建曾寫《題破山寺後禪院》名詩,描繪此處風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鍾磬音。

  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書寫的這首名詩的手跡石刻,仍屹立於後院亭內。寺東是一泓碧水的“空心潭”,潭水清洌,潭內產無尾螺,這種無尾的螺螄是“破山一絕”。寺後山麓有“君子泉”,據說此處泉水大雨不淹,大旱不涸,其大度如君子,故得斯名。沿著密蔭交蓋的曲徑登山,經劍門,渡山橋,從峰巔遠眺,虞山西麓的尚湖,水波湲湲,煙霞吐納;東邊的昆承湖、陽澄湖,煙波渺渺,蘆葦點點;北麵的萬裏長江,如銀色駿馬揚鬃奮蹄,奔流東去。這就是江南古城常熟。

  在蘇州以北約五十公裏的常熟,是一座充溢著濃鬱文化氣息的古城。常熟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留下了多處名園,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近代翁家巷內的翁氏彩衣堂。翁、龐、楊、季是近代常熟城內的四大望族,其中以翁氏家族為首。翁氏故宅共五進廳房軒廊,第三進的彩衣堂,是一座三間七架梁的明式大廳。清朝道光年間,國子監祭酒(國立大學校長)、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借“老萊子彩衣娛親”含義,為母親75歲壽辰而營繕。彩衣堂的梁柱枋簷額均為彩繪,色彩繁複,圖案精致,技法特異,是我國古建築施用色彩最複雜、最精細的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畫棟雕梁”就是指此類建築,是江南罕見的彩繪建築物。

  翁氏家族的顯赫,江南更是少見。翁心存的長子翁同書,道光進士,官至安徽巡撫。次子翁同爵,授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最傑出的要數翁同龢(字叔平),他是鹹豐狀元,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的師傅,曆任刑部、工部、戶部尚書,後為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狀元、帝師、宰相集一身,位極人臣。翁氏一門,有閣部要員,有封疆大吏,在眾人眼裏可謂榮耀、鼎盛而風光,是一個值得豔羨的大富大貴家族。可是在那“伴君如伴虎”、“天威難測”的家天下社會裏,官場詭譎,宦海浪急,這些權臣中有的險遭殺頭,充軍流放,有的受到牽連,一命嗚呼;有時受皇室猜忌,有時被同僚攻訐,整日提心吊膽,以防隨時會到來的滅頂之災。他們遠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樣,“生於編伍之間”,“老於戶牖之下”,寧靜地生活。

  特別是翁同龢,作為一介書生,卻位於廟堂高位,被卷入激烈險惡的政治旋渦之中。他在任時兢兢業業,嘔心瀝血,暮年被黜返鄉,寂寞而淒涼。他作為戊戌變法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沉重的腳印。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