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兒時在私塾裏讀過《千家詩》,上述絕句就是《千家詩》中的一首,作者範成大。中國古詩若滿天繁星,絢麗璀璨,但很多印象都已淡漠,唯獨這首童年啟蒙的小詩,卻仍然刀刻般地留在腦海深處。
南宋名臣、著名詩人範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平江(今蘇州)人。28年宦海顛簸,晚年卜居蘇州石湖,自號石湖居士,人稱範石湖。
上方山麓的石湖是太湖支流,周圍二十餘裏,夏秋季節波濤湧動,冬春時分則水平如鏡,一碧千頃。相傳,吳亡後越大夫範蠡功成身退,從這裏進入五湖,消失在浩淼煙波中。石湖東有越來溪,攻進姑蘇的越軍來自此處,故名“越來”。湖畔築有“越城”,宋時仍留有頹台殘堞,範成大在越城故址建造石湖別墅,背山麵水,有亭有榭,遍植梅樹,宋孝宗賜予“石湖”親書。別墅包括北山堂、半圃堂、天鏡閣、玉雪坡、錦繡坡、千岩觀、夢漁軒、說虎軒、盟鷗軒、綺川堂等。當年範成大的《初歸石湖》,描述出了石湖的綺麗風光:
曉霧朝暾紺碧烘,橫塘西岸越城東。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鷺孤明菱葉中。
信腳自能知歸路,驚心時複認鄰翁。
當時手種斜橋柳,無數鳴蜩翠掃空。
晨曦初上,曉霧未散,湖麵色彩斑斕,十裏稻香,鷺立菱塘,柳陰深處響起蟬聲一片。範成大筆下的石湖,山溫水軟,野趣盎然。
按照蘇州習俗,農曆八月十八遊石湖。上方山下行春橋邊船舶如雲,華燈初上,如水月華灑向行春橋的九個環洞,每個環洞都捧出清輝一片,其影如串,名為“石湖串月”。清代詩人沈朝初的《憶江南》詠曰:
蘇州好,串月看長橋。
橋畔重重湖麵闊,月光片片桂輪高。
此夜愛吹簫。
時移世變,原來的石湖別墅早已蕩然無存。我曾於20世紀50年代經過石湖,這裏依舊是蕭瑟山林,荒涼蘆叢。二十多年來,百廢俱興,石湖成為蘇州的著名景區,這裏以吳越遺跡和江南田園風光見稱。數年前,我重訪石湖,湖上煙波迷茫,漁帆點點;越來溪碧波蕩漾,兩岸桑株疊翠;山麓間亭台樓閣星羅棋布;上方山上楞迦寺(俗稱上方寺)香火鼎盛(“楞迦”為古獅子國即今斯裏蘭卡山名,傳說佛曾在此山講經,寺內的七層浮屠楞迦塔是隋朝大業年間所建)。
今日石湖,雖然已與蘇州連成一片,但仍然是城市中的鄉村,典型的江南水鄉。站在上方山高處極目遠眺,群山逶迤,湖蕩密布,峰巒如青翠皇冠,河泊若玉帶明珠,漫山茶林,遍地桃柳。“落日淡煙消,平湖碧玉搖”,人們可以將都市喧囂、世俗困擾暫時擱在一邊。
於是,我想起了晚年居住在這方山水之間的石湖居士——範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