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梅村東行數裏,就是鴻山的泰伯墓(現屬錫山區鴻山鎮)。鴻山,又名鐵山、皇山、吳王墩,這裏林木幽深,濃蔭蔽日,山泉清澈,是一座幽雅秀麗的小山。泰伯墓於東漢永興二年(154年)建造,墓地三畝,墓陵古拙樸實,莊重簡約。但沿襲帝王規格,有沼池、墓道、龍雕古柱、羅城、石獅、華表。兩塊《泰伯墓碑記》,一塊是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由國子監丞楊文手書;另一塊立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由東林學派領袖高攀龍撰寫。墓旁享堂是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的建築物,堂前石刻清人的對聯:
誌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
功同開辟一抔萬古江南
前句說的是泰伯避位讓國的美德,後句是讚頌他開發江南的功績,這是對泰伯比較完整的評價。
曆來史學家對泰伯的評述都側重一個“讓”字。最早的文字記述出於《論語》,孔老夫子說:“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後人稱泰伯廟為“至德祠”,尊泰伯為“讓王”,大概源出於此。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寫道:“嘉伯之讓,作《吳太伯世家第一》。”因為他崇敬泰伯的謙讓美德,所以在《史記》中將太伯世家列為“世家”第一篇。
“孝悌”和“禮讓”是儒家倡導的最高道德準則,“泰伯讓國”集中體現了這兩種品德,因此贏得了後代讀書人的極高讚譽。因為在利害攸關的事情上,人們所見所聞都是所謂“當仁不讓”,所以晚唐詩人陸龜蒙在《泰伯廟》一詩中寫道:
故國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濕中堂。
邇來父子爭天下,不信人間有讓王。
它道出了在父子爭位、兄弟鬩牆,為了名利而六親不認的世界,謙讓美德的“物以稀為貴”。然而,我總懷疑儒家經典提倡的“禮讓”,是指升鬥小民之間的家產分析、舟船讓座、小兒分梨等雞毛蒜皮小事。曆來君臨天下的皇帝老倌,即使像東吳末年孫皓那樣的蠢材、似晉惠帝司馬衷之類的白癡,也都一個個自我感覺很好,總要擺出一副“救天下蒼生,舍我其誰”的架勢。隻信天下有“讓民”,而“不信天下有讓王”,似乎也很有道理。
儒家推崇泰伯的禮讓,但使百姓們不能忘懷的卻是他開發江南的功績。傳說泰伯逝世時百姓哭聲遍野,紛紛采摘白花獻於泰伯墓前,白花采完了,因泰伯生前喜愛種麻,後來者就信手剝一束麻皮,係在腰間表示哀悼,“披麻戴孝”的習俗從此而來。當然,這隻是民間傳說,但由此可見泰伯在江南人的心目中,已不僅是吳姓一族的祖先,而是作為古代文明的象征在江南代代相傳。
相傳泰伯是於農曆三月初三病逝的,舊時每逢這天,附近幾個縣的百姓都要來泰伯墓前設酒祭奠,祭灑的椒酒使享堂地麵一片潮濕。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將泰伯忌日改為清明,一到清明,山下幾裏長的大路兩側擺滿攤點,老老少少,摩肩接踵,都來到墓前瞻仰片刻。能夠享受這“千年一貫製”待遇的人物,在江南寥若晨星。這種古風的延續,反映了人們對開拓者的崇敬,炎黃子孫永遠不忘“根”之所在,顯示了無形的、潛在的、無與倫比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