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在江南,泰伯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傳說中“泰伯奔吳”的一幕驚心動魄:

  古代無錫東南梅村附近有一條水闊浪急的大河,公元前1198年左右,幾位風塵仆仆的關西大漢揚鞭策馬來到河邊。正值黃梅季節,連日暴雨,河水猛漲,為首的騎者正猶豫著,隻見隨從他的馬伕揮動馬鞭,“啪”地一聲,馬兒負痛長嘶,四蹄騰空,直向河心衝去,跟著他的幾名騎者也驅馬下河。風驟浪高,漩渦湍急,馬兒在水裏掙紮著向前,一排巨浪壓來,為首的坐騎已漸漸地下沉,馬頭淹沒在水中,但騎者仍緊緊地抓住馬韁……

  就在這性命攸關時刻,他身旁的馬伕毅然潛入水底,用盡平生力氣托住馬腹。水大口大口地嗆入口鼻,但他拚死頂住,馬兒終於浮出水麵,艱難地掙向對岸,但馬伕被拽到岸邊時,已經氣息全無。同伴們流著淚用手扒了個大坑,將他埋葬在旁側的小河浜口。為首的騎者,就是來自黃土高原的泰伯。那位不知名的馬伕,成了為開發江南而獻身的第一位先驅。從此,這條無名大河被稱為“皇渡河”,埋葬馬伕的小河浜被叫作“馬伕浜”。

  陝西岐山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的長子泰伯,為了將繼承權讓給三弟季曆(周文王姬昌的父親),和二弟仲雍逃離岐山,千裏迢迢,備嚐艱辛,來到被稱為“荊蠻之區”的江南。他們在這一大片不毛之地日夜奔馳,過河後,終於找到一塊住著星散部落的高地,當地人稱之為“梅裏”。泰伯決定留下,而仲雍繼續東行,不久定居於常熟虞山。

  入鄉隨俗,幾天後泰伯就和當地“蠻民”一樣,剪短了散開的頭發,渾身刺上橫七豎八的花紋。泰伯原來所在的周部落,農業很發達。泰伯帶來了先進的黃河文化和耕作技術,教會當地人種植糧食,飼養家畜,歸附的“蠻民”越來越多。梅裏周圍形成一個個自然村落,其中一個叫“荊村”,另一個叫“蠻巷”(吳話“蠻”、“萬”諧音,後稱為“萬巷”),飼養豬羊之處名為“豬羊巷”。這些地名留下了史前期江南先民生活的深刻印記,這些淳樸的地名一直延續至今。

  隨著部落增多和地域擴大,殷商後期,泰伯在江南建立句吳國。句,音鉤。為何取名句吳?據說“句”是吳語的發聲詞,(格)吳,就像最早的越國被稱作“於越”一樣。元代張昱詩曰:“於越地形緣海盡,句吳山色過江來”(《京江送遠圖歌》),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吳越的地理特色。傳說當時句吳國的都城梅裏“平地高三丈”,泰伯率眾平墟建城,內城圓周三裏又二百步(一步,相當於五尺),這符合《周禮》關於侯國築城的規製。過了若幹年後,北京著名學者楊時尋訪梅裏古墟,曾賦詩道:

  泰伯城三裏,來尋梅裏隈。

  當年建雉堞,今日剩莓苔。

  泰伯在梅裏究竟生活了多少年已無據可考。但據《毗陵誌》記載,吳地最早都城梅裏,從泰伯到吳王僚,經曆了二十三個國君,直到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姑蘇大城,吳都才從梅裏遷往姑蘇。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