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太湖草木深,蘇錫名士多。

  古往今來,多少詩人雅士在這三萬六千頃的浩瀚湖麵上,不知潑灑了多少華美絕倫、空靈剔透的筆墨。今生前世,蘇州和無錫這兩顆托在太湖母親手掌上的璀璨明珠,不知養育了多少為中華文明書寫輝煌、增光添彩的英傑。

  風土清嘉,人才輩出,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有一句精辟的概括:

  梁氏夫妻為寄客,

  陸家兄弟是州民。

  “梁氏夫妻”指東漢高士梁鴻、孟光,他們寄居無錫鳴山,終此一生;“陸家兄弟”是陸機、陸雲,他們是西晉重要作家,一代文宗。我十分感佩劉禹錫的敏銳和凝煉,短短兩句話,就錘煉出蘇錫是一塊“出人才,留人才”的“風水寶地”。

  確實如此,在蘇錫這塊人文寶地,除了泰伯、仲雍、壽夢、季劄、言偃等開發江南的先賢外,另外有西漢嚴忌、嚴助;西晉張翰、陸機、陸雲;劉宋陸探微;蕭梁張僧繇;唐代張旭、陸龜蒙;兩宋範仲淹、範成大;明代名相王鏊,著名書畫家沈石田、唐寅、文徵明、仇十洲、祝枝山、董其昌,建築學家計成,大思想家顧炎武;清代政治家翁同龢等。

  宋代的蘇州兩範——範仲淹和同族後輩範成大,是兩位蜚聲政壇的優秀文學家。範仲淹在家鄉修水利、建府學並首創範氏義莊,身體力行地實踐了他“先憂後樂”的人生哲學。田園詩人範成大在告老還鄉、卜居蘇州石湖後,寄情於詩,寫下六十首清新優美的《田園四時雜詩》。他的四季田園雜詩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琅琅成誦,其中膾炙人口的一首是: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夏日田園雜興》之一)

  吳中把最輝煌的一頁寫進了明史和清史,在這兩個朝代中,“科第冠海內”,狀元、進士、文人、名家林立迢遞,屈指難數,仿佛應驗了唐代詩人韋應物在《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一詩中所盛讚和預言的話: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豈曰財賦強。

  唐宋的詩文之流融入水城,激發後浪,到了明清時期,包括姑蘇才子唐寅(伯虎),詩壇俊彥高啟、通俗文學巨匠馮夢龍、傑出的文學批評家金聖歎、現實主義劇作家李玉、思想家和詩人顧炎武在內的一大群名士大筆如椽,用他們的詩文、小說和劇作,在古城建築了一座座絢麗多姿的精神大廈。馮夢龍及其“三言”古今小說的出現,造成了短篇白話小說的繁榮局麵。通俗文學在蘇州首先興起,直接影響和促進了說唱文學的產生。以李玉為代表的劇作家,又適逢其時地向時代獻上了一批適合於演出的戲劇作品,使古老的昆曲以及蘇州評彈等地方戲曲應運而生。

  與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的詩人唐伯虎,同時又是優秀的畫家和書法家,他與沈周、文徵明和仇寅一起組成了“吳門四家”。吳門書畫曾經獨步中國畫壇,擅雄書法界,不僅明亮地顯示了姑蘇文化之光,而且也成為一朵豔麗的華夏文明之花。唐伯虎是民間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一段“三笑姻緣”或“唐伯虎點秋香”的風流韻事,純屬子虛烏有,但卻流傳甚廣。在唐伯虎的一生中,有的隻是令人悲憤的辛苦遭逢。仕途蹭蹬和家事挫折,促使他堅定地擺脫了功名利祿的羈絆,築室桃花塢醉心畫藝,使自己的詩、書、畫迅速達到藝術頂峰,被稱為“唐寅三絕”。唐伯虎墓在蘇州胥門外唐家祖塋,清人方引諧在憑吊後寫下一詩《吊唐寅墓》,讚曰:

  先生胸次海天寬,隻愛桃花不愛官。

  荒土一抔魂魄在,滿溪紅雨落春寒。

  明末清初的蘇州出了個金聖歎,攪亂了中國文壇的一潭死水,為吳門增色不少,但也招來了頗多是非。不過無論是讚許他還是反對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金聖歎是個才子。金聖歎的文章詞賦流傳海內,影響深遠,但他卻並不熱心科舉功名,而是熱衷於對曆代小說、戲曲、詩詞、曆史、哲學的“評點”。離經叛道的學術思想,使金聖歎在生前不斷受到“倒金”的圍攻,甚至在他慘遭清王朝斬首後,咒罵聲仍不絕於耳。

  近代和現代的蘇州,又有愛國詩人和文學革命團體南社領袖柳亞子,作家、教育家和出版家葉聖陶等人承前啟後,詩文相繼,使悠長的蘇州詩流得以綿延不絕地流淌。

  在無錫,則有唐代詩人、名相李紳,宋代抗金名相李綱,晉代名將周處,明代盧象升、東林黨領袖顧憲成與高攀龍,清末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等。在我國古代大畫家中,三位無錫人名列前茅,他們是顧愷之、倪瓚、王紱;還有地理學家徐霞客、曆史地理學家顧祖禹等留名桑梓。近代以來,無錫又出現了我國最早的自然科學大師徐壽、徐建寅、華蘅芳,“麵粉大王”、“棉紗大王”榮宗敬、榮德生兄弟。

  吳中,這是一方“大藩之地”!它不僅向國家提供財賦,更為社會輸送人才。然而,從這張長長的名單來看,其中多數人不是以科舉起家的高官顯宦,吳中遠離京師,多數精英無緣蒙受皇家雨露和豪門恩澤,他們往往拋棄讀書做官這“千古華山一條路”,從榛莽叢中另辟蹊徑,以多元化成才渠道而名揚天下、流芳後世。誰也說不清張旭、陸龜蒙、倪瓚、沈石田、唐寅、徐霞客、王韜等是什麽學曆,但他們的成就卻是遠澤後代,功垂千秋。

  詩畫之鄉的蘇錫山溫水柔、吳儂軟語,吳人總給人以稍顯柔懦文弱、略遜英武陽剛的印象。其實不然,闔閭時代的古吳之地本來是一個劍鄉、一個“蠻邦”。吳王闔閭統率十萬貔貅,成了春秋最後一代霸主;楚霸王項羽在蘇州發兵反抗暴秦,他帶領的“八千江東子弟”絕大多數是蘇錫常一帶人氏;明代無錫縣令王其勤日夜守城擊潰倭寇;東林黨人堅持節操以身殉道;明末宜興籍名將盧象升馬革裹屍戰死疆場;典史閻應元和江陰百姓抗擊清兵、誓死守城八十個日日夜夜……這些都證明了南人在“最後關頭”的強悍之氣,這也許就是“柔中寓剛”。

  值得一讚的是明代蘇州市民兩次震驚朝廷的抗暴行動,先是織工葛成帶領失業工人怒逐稅監,事後毅然投案,刑滿十二年釋放後,他自願為五義士守墓。五義士是五位蘇州庶民,他們挺身而出為保護東林黨人而怒殺朝官的壯舉,演繹為千古不朽的五人墓,在蘇州留下了一曲頌歌。五人墓與當年成就了公子光(闔閭)霸業的刺客專諸、要離二塚相距不遠,因此清詩人蔣士銓在《五人墓》詩中歎道:

  斷頭猶能作鬼雄,精靈白日走悲風。

  要離碧血專諸骨,義士相望恨略同。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