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認為:“研究學理,必要有一種活潑的精神,不是學古人‘三年不窺園’的死法能做到的。”他主張通過體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和諧發展,使生理、身體與心理、精神兩方麵相協調,來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特別強調“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達?”他反對把青年學生弄成“書癡”相,反對社會上一些人把所謂“文質彬彬”、“弱不勝衣”看作是“君子風度”的陳腐觀念,積極在青年學生中提倡體育鍛煉和軍事訓練。
北大學生對體育一向是很不重視的。1917年以前,僅預科每周有二小時體操,學生自由上課,許多學生往往不到;即使上課有些學生也仍然是長袍大褂,根本談不上體育鍛煉。曆年召開的華北運動會,北大是學生最多的一所大學,卻沒有一個代表參加。所以那時的大學生多是曲背彎腰,缺少青年的氣概。蔡元培主持校務後,開始大力提倡體育。學生組織的各種體育團體,得到了察元培的支持,體育鍛煉的風氣逐漸形成。1917年5月,學生組織的技擊會推舉蔡元培為名譽會長。技擊會是北大較早出現的一個群眾體育組織,先是在預科,後擴展到本科,它“以強壯身體研究我國固有之尚武學術為宗旨”。蔡元培專門撥給他們五間房屋作為事務所,開展拳術鍛煉。12月,由學生發起成立了體育會,“以練習各種運動技術強健身體為宗旨”,開始了較有係統的球類和田徑的訓練。蔡元培對此十分支持,邀請熱心體育的教員馬寅初、陳啟修等加入體育會;並決定將這一年開始向學生征收的體育費移作體育會經費,擴充體育設備,先後建立了台球室、乒乓球室、遊藝室、野操場、遊泳池等;同時還購置了五匹馬供學生進行馬術訓練,作為一項軍事操練。他還為體育會聘請了體操教員和騎術導師。此外,體育會還準備開設遊泳訓練課,蔡元培還為其籌劃擇地建遊泳池。
1919年秋,開始實行新生入學體格檢査,提高新生的身體素質。
蔡元培重視學生的體育,是和他致力於振興國家的愛國思想相聯係的。他認為我國所以落後,備受外強欺淩,重要原因之一是軍事不發達,國民體質不發達。他痛感中國學生多習於文弱,年齡稍長者,更不願受嚴格之軍事訓練,極力主張中國教育應重尚武,這是為強身計,也是為保衛國家計,所以他說:“餘之主張,各學校應一律提倡體育,國民身體既強,臨時授以4軍事知識,亦可執幹戈以衛國家。”1920年11月,蔡元培奉派赴歐美各國考察教育,他行前同北大同學話別時,曾以“望大家要特別注意體育”作為臨別贈言。蔡元培通過這次考察,對歐美各國的現狀有了進一步了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他曾認為“協約國占了勝利,定要把國際間一切不平等的黑暗的主義都消滅了,別用光明主義來代他。”這次實際考察使他開始改變了這種錯誤看法。1921年9月他回國後不久,曾召集同學講話,他指出:世界大戰結束,人們多謂德奧侵略集團失敗後,當實現長期和平。此次到歐美考察,方覺完全不是那樣。列強間勾心鬥角,均為自己國家利益打算,並未對世界和平著想。我們處此情勢下,非發奮圖強,則無以自強。他這時了解到學生對軍事操練已不注意,連原先購置的馬匹也已賣掉,他認為這是誤信世界業經和平的心理所致,實在太可怕了。他希望同學們要自行振作,不要將自己國家的安全寄托希望於別國的維護。要國人努力以求自主自強,而後國家方有前途。他勉勵同學們應努力學業,充實自己,注重體育,健全體魄,以準備為國家效力。
1922年4月爆發了直奉戰爭。4、5月間,直奉兩方在北京近郊發生故事,北大為自衛計,成立了有三百多學生加入的婦孺保衛團。直奉戰爭結束後,蔡元培為在學生中建立一種永久性的軍事體育組織,決定仿照歐洲各國國民軍的形式,於這一年六月將保衛團改編為學生軍,並製定了學生軍章程大綱,確定以鍛煉身體、增進軍事常識為學生軍的宗旨。全校學生編成六個軍,每軍分三隊,每隊分三排,進行軍事訓練。蔡元培是十分重視軍國民的教育。當時學生軍就是以“喚醒青年尚武”,提倡以“忍勞耐苦,不畏嚴寒酷熱,為本軍必具之精神”。規定學生軍畢業年限定為初級二年、高級一年,分木科、學科、操行三項成績,合格者給畢業證書。還規定每年春秋二季齊合操,每學年請校長檢閱一次。北大學生軍在當時反對軍閥政府的鬥爭中曾發揮一定的作用。在成立學生軍的同時,學校還決定組織體育委員會和體育部,把軍事教育、柔軟體操及各種球類訓練,列為學生正式課程,每周三小時,與其他課程並重。蔡元培還聘請蔣百裏、黃郛等來校授課,對學生進行軍事常識的教育。如蔣百裏曾於1923年至1924年初在北大講了近一年的軍事學課程。但這時體育課還是僅作為預科學生的必修課,對本科的學生則聽其自由選習。蔡元培早年創辦愛國學社時,曾組織義勇隊(後改為軍國民教育會),師生共同進行軍事訓練,以作為將來從事革命活動的準備。民國初年,他任教育總長時,又以軍國民教育輔助道德教育作為教育宗旨之一。但這為一般舊教育家所反對,他們以兵操非體育不應列入課程為理由,排斥軍事訓練,因而使這項主張未能得到實行。這時蔡元培在北大首倡學生軍,即實踐他關於對學生進行軍事教育和軍事訓練,以使國家自立自強的主張。1922年7月,中華教育改進社在濟南召開第一次年會,蔡元培作為該社董事長被推為大會主席。經他委托由楊廉向大會提出了《專門大學應組學生軍受軍事訓練》議案,蔡元培還專門在高等教育組對這個提案作了說明,希望能在全國大學生中普及軍事訓練。但與會的一些人仍以軍事訓練有害體育,橫加阻撓。蔡元培不得不將提案撤回。所以當時雖在北大首倡學生軍實行軍事訓練,但由於舊勢力的反對,應者寥寥。
在蔡元培的倡導下,北大的體育運動有一定的發展。1922年舉行的春季運動會,是中斷了六年之後舉行的一次全校性運動會。蔡元培親自擔任運動會主席,顧孟餘、丁燮林、胡適、顏任光、李四光、陳啟修等許多教授都分別擔任評判長、司令員、評判員、計時員等工作。這次運動會雖然隻有三十四名正式運動員,但學校很為重視。《北京大學日刊》還出了運動會專刊,刊登了蔡元培的《運動會的需要》一文。他在文章中論述了運動會的作用,在於能夠“鼓勵運動的興會”,“增加校外同學的社交”,“養成公德”。他特別強調要通過運動會使人們理解:“團體的榮譽,就是個人的榮譽。寧正直而敗,毋詭詐而勝。敗則反求諸己,不怨尤,不嫉妒。”要善於“用運動會的規則,養成自重急公的習慣”。勉勵同學在學業和體育等方麵全麵發展。此後每年春季都舉行全校運動會。經過蔡元培的提倡,體育成為培養學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六章 開創學術研究、思想自由的風氣